“山西王”閻錫山展示氰化鉀毒藥:誓死與太原共存亡,結果食言了

閻錫山 臺灣 陳納德 陶行知 抗日戰爭 歷史李老師 2018-12-18


“山西王”閻錫山展示氰化鉀毒藥:誓死與太原共存亡,結果食言了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時,美國《時代》週刊將“山西王”閻錫山作為封面人物。《時代》週刊這樣評價當時的閻錫山,“儘管山西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的問題,可閻錫山卻為一千多萬人帶來了繁榮,使得山西成為當時中國模範省份。”

《時代》週刊這一報道絲毫沒有誇大,閻錫山統治山西期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為山西帶來了穩定和繁榮。閻錫山有著一整套的治晉方案,比如“公道主義”、“按勞分配”、“義務教育”等等。

“山西王”閻錫山展示氰化鉀毒藥:誓死與太原共存亡,結果食言了

尤其是“義務教育”更是開創歷史之先河,在閻錫山的要求下,山西各地辦教育情況成為官員政績考核的重要標準。閻錫山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是他認為“人民要想有謀生的本領,非有普通的道德、知識、技能不可;要想有普通的道德、知識、技能,非入學校不可。”

著名教育局陶行知曾三次前往山西考察義務教育後,無比感慨,“……唯獨山西一省取得了異常引人注目的成績……現在該省己有72%以上的學齡兒童入校就讀。此外,還規定了25歲以下的成人文盲上成人業餘補習學校,學習常用漢字、算術和公民常識。”

“山西王”閻錫山展示氰化鉀毒藥:誓死與太原共存亡,結果食言了

無論是抗戰還是後來的解放戰爭,閻錫山似乎往往都能自保,可到1949年一切都變了。1949年4月24日,山西獲得瞭解放,閻錫山逃往臺灣,自此再未踏足大陸。關於閻錫山逃離大陸前夕,有這樣一張照片,照片的拍攝者是美國《生活》的攝影師。

照片中的閻錫山一身戎裝,坐在太原指揮部的書桌旁,桌子上分別擺著陳納德和馬歇爾將軍的照片,左手將一盒子氰化鉀毒藥倒在桌子上。面對記者的鏡頭,閻錫山的表情凝重又決斷。顯然,閻錫山是想通過這張照片向部下及山西民眾表達一個決心,自己將誓死與太原共存亡。

“山西王”閻錫山展示氰化鉀毒藥:誓死與太原共存亡,結果食言了

然而,閻錫山最終還是食言了,當太原解放時,走投無路的閻錫山前往廣州,於當年6月13日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12月9日,閻錫山一行從成都乘飛機逃往臺灣,開始了在臺灣最後十年的生活。

參考資料:《閻錫山與山西》、《閻錫山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