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雁湖 湘江 建築 佛像 衡陽週末 2017-05-28

56名發現者,歷時68天,

徒步300多公里探訪,

為您講述衡陽新發現——雁湖

展示其山、水、人文、產物、美景、民俗、建設

衡陽何止八景,七美絕倫雁城。

"煙雨濛濛中,我們向山上走去,

不久,在層林中看到了一抹紅瓦 。

紅瓦下,就是遠近聞名的千年古廟:

響鐘山 。”

響鐘山,坐落在這個被譽為“小南嶽”的風景聖地上,隱逸在村落中,安靜優雅。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古廟響鐘山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響鐘山依湘水而畔,晨鐘暮鼓可達衡南縣雲集鎮白衝村和松江鎮金玉村、月堡村等13個村,地處雁湖之南,距雁湖直線距離約6公里。

響鐘山坐落在海拔300多米的山嶺處,青山密林,山水相映,環境優美,風光秀麗。其四面青山懷抱,巍然屹立;前瞰湘水南來,遙望無邊。響鐘山前面有一條流入湘江的小河,連接土谷塘發電站蓄水區域。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四面青山密林,視野開闊

"響鐘山歷史悠久,

關於它的神祕傳說動人心魄,

讓人如痴如醉。”

古代,湘江河洪水氾濫,沿岸百姓民不聊生,此事驚動了玉皇大帝,特委派土地爺查看原由,原來一條300年的莽蛇精見此為一風水寶地,便在此修道。莽蛇精只要大幅擺動身子,湘江河便洪水大發。為此,玉皇大帝又專從天上派下一隻金雞,下凡到“響鼓嶺”,專事監督莽蛇精,讓其不得亂動,否則就啄其雙眼。

“響鼓嶺”山腰還有十幾米高、近百平米的巨石一尊,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時掉下的石子兒,剛好壓在莽蛇精的尾巴上。玉皇大帝物盡其才,專門賦予它鎮壓蛇尾巴之用。百姓稱為“女媧石”,故在此建“女媧廟”。

因前後監督得嚴嚴實實,蛇精不敢亂動,湘江河一時太平許多。

但金雞總有打盹之時,只要金雞稍微鬆懈,莽蛇就又興風捉浪,湘江河又會大發洪水,禍害百姓。鑑於百姓福祉,玉皇大帝又從天上降下一隻金鼓,置於金雞頭上,讓過往百姓踩踏,其鼓點聲及時提醒金雞不得有絲毫懈怠。

民間流傳“踩一下、官運來,踩兩下、財運來,踩三下、鴻運來”的傳說,因此這裡總是鼓聲不斷。自此以後,湘江河才真正太平。

響鐘山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始建於大明洪武初年,那時名為“道觀山”。朱元璋為鞏固和穩定社會次序,特頒旨天下推行道教,所以確切地來說,在明代之前的元朝,“道觀山”並無名。

由於朝廷法令,地方也不敢怠慢,在經歷近百年的明代漢人皇帝的推捧,道觀山也從群山連綿的丘陵中脫影而出。

後來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此地,只見一塊石頭,人踩在上面時,竟發出像敲鼓一般震耳的響音,於是,賜廟名為響鐘山。現主殿大門上的兩行詞句:鍾知何需自在山中,響果不凡如來天上,也是當年乾隆皇帝到此所題。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殿門兩側詞句為乾隆當年所題

(圖內人物為寺廟管理人)

"當時道觀建築及規模佔地面積達1000平米,整個建築為木瓦結構,雕樑畫棟,道觀裡外各種淡紅石調(當地特有的岩石),獅子、神像、方臺、石鼓柱墩、飛禽走獸頗多,栩栩如生。”

大殿正中的神臺上,所供奉的神像塑身木料,全是選自當時當地所產的珍貴楠木,樹齡高達千年。據寺廟管理老人回憶,早期舊觀中的神像每樽都高達一丈,沒有外拼過任何木頭,可見其用材之珍貴。然而,人類的歷史有時是無情的,人們在創造歷史的進程中出現許多失誤,走了很多彎路。響鐘山的歷史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遭遇了一次次的浩劫:

在過去式的趕英超美的大躍進中,因大鍊鋼需要燃料,響鐘山周邊所有古木遭到悉數砍伐;十年文革打倒牛鬼蛇神,使得道觀夷為平地,只遺留下一些殘破不堪古物…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明代的石獅訴說著當年的歷史。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 歷經了千年的殘破佛像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 淡紅石調上栩栩如生的雕刻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方臺一角的雕塑和銅鈴

"每隔一段時間,

寺廟管理人便會拿出這些佛像,

悉心擦拭 。”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寺廟老人小心的擦拭著佛像

後來,文化宗教信仰自由。2005年,山下的老人們為重修響鐘山道場,開始走村串戶募集善款。寺廟管理老人還拿出了當時記錄著捐款人身份和捐款金額的石板給我們看。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重建後的響鐘山還繼承著曾經的建築風格:

硃紅的瓦,青色石壁,依然有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子矗立門前。響鐘山現有兩座大殿,殿內共有大小佛像十七尊;右邊大殿的角落擺放著一口殘缺的大鐘,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古物。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殘缺的鐘壁承載著歷史的印記

"功德牆上

寫滿了為寺廟捐贈善款的記錄。

功德無量。”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管理寺廟的老人說:響鐘山是一處神聖寶地,很靈的!來此拜佛的人有求必應。心誠則靈,每年來此上香拜佛的人數很多,一年接待各地遊客約1萬多人,其中衡陽市遊客1千多人。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寺內香火不斷

一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千年古廟——響鐘山,猶如一位飽經滄桑的先聖,守護著這片土地。瞭解了它的歷史,才能體會它的厚重。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來,看看它那滄桑的美,帶著虔誠的心,祈禱,祝福。雁湖採風發現的不僅是風景美,還有更多是人文美......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文字 | 原創

圖片 | 原創

雁湖之美採風活動第一站——響鐘山——隱逸在村落中的千年古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