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東北第一匪“座山雕”的真實故事(下)

楊子榮 小說 體育 化妝 舞馬長槍 2019-05-08

張樂山當了鬍子後,報號“座山雕”,活躍在張廣才嶺東坡的羊臉溝、鬧枝溝、黑牛背、夾皮溝一帶。長年的鬍子生涯,使他變得老謀深算。“兔子不吃窩邊草”,他的山規極嚴,對附近的採伐、跑山為業的人和農家基本不侵害,有時還幫他們辦一些事情。同時,他以自己“在家禮”教中的高輩份廣為聯絡“在家禮”教徒,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消息和聯絡網。他打俄國人,打張大帥,打日本人,誰妨礙他的鬍子生活他就打誰。大鼻子(俄國人)、小鼻子(日本人)都奈何他不得。偽滿時,日本人專門進山圍剿他。他事先早已得到了消息,躲進牡丹江市內的一戶人家裡安然度日,1000多日偽軍在山裡拉大網,來回兜了一個多月,連他的影都沒見到。

小說:東北第一匪“座山雕”的真實故事(下)

“座山雕”被擒的真實經過是怎樣的呢?《海林文史資料》對此有著較為詳盡的記載:

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為鞏固東北根據地,我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剿匪運動。“座山雕”仍以以前對付俄國人和日本人的手法來和解放軍周旋。在我剿匪部隊的接連打擊下,人數越來越少,可他對解放軍和共產黨的仇恨也越來越大。他接受國民黨的委任,成了國民黨東北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儘管只剩下幾十人,還是十分猖狂,喊出口號“寧在山頭望監獄,不在監獄望山頭”。當地的老百姓都說。他這個綹子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

對於“座山雕”這股殘匪,如不趕快殲滅,必將後患無窮。但是當時季節正處嚴冬,山上是茫茫林海,皚皚白雪,人不小心就會走“麻達”山(迷路),而且鬍子在暗處,槍法又準,要想找到鬍子的蹤跡一舉殲滅,真是談何容易!1947年1月末(陰曆二十七)這天晚間,牡丹江軍分區二團曲波等幾位首長正在炮臺村(今海林鎮共和村)孫玉民家的炕上抽著旱菸,喝著白開水,商議如何如何消滅“座山雕”這股殘匪。突然,一個身穿皮襖、頭戴狗皮帽子、鬍子打扮的人踢門而進,機警的警衛員一下子亮出手槍對準來人大聲喝道:“什麼人?”幾位首長也都在炕上站了起來,一時屋內空氣十分緊張。來人哈哈大笑,摘下了帽子,大家這才認出化裝成鬍子模樣的著名戰鬥英雄,偵察排長楊子榮。

楊子榮當即向團首長請戰,請讓他帶領幾名戰士化裝成鬍子,利用各股土匪或被殲滅,或被打散,失去聯繫的有利時機,打進“座山雕”殘匪內部,活捉“座山雕”。團首長們慎重仔細地研究了楊子榮的請戰意見,認為確是一條好計。大家認為楊子榮膽大心細,智勇雙全,對各股殘匪的情況掌握較多,又熟悉土匪的黑話,完全有可能成功。

小說:東北第一匪“座山雕”的真實故事(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