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博新牧業養牛場


為了讓企業能在村裡“生根發芽”,養牛村採取“幫扶單位+黨支部+公司”的服務模式,抓實抓牢博新牧業的落地建成。用趙正勇的話來說,只有把這“梧桐樹”栽好了,“鳳凰”才能築巢安家。

“剛到養牛村建設養牛場,就遇見了難題,不是佔了張家的地,就是靠了李家的田,沒有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這養牛場辦不起來。”博新牧業董事長王長良告訴記者,在村支兩委的協調幫助下,養牛場不僅如期建設完畢,還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通了路,通了燈,也與村民們通了情誼。

在養牛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工後,村支兩委又主動為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同時鼓勵村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牧草直接出售給公司。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博新牧業養牛場


為了讓企業能在村裡“生根發芽”,養牛村採取“幫扶單位+黨支部+公司”的服務模式,抓實抓牢博新牧業的落地建成。用趙正勇的話來說,只有把這“梧桐樹”栽好了,“鳳凰”才能築巢安家。

“剛到養牛村建設養牛場,就遇見了難題,不是佔了張家的地,就是靠了李家的田,沒有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這養牛場辦不起來。”博新牧業董事長王長良告訴記者,在村支兩委的協調幫助下,養牛場不僅如期建設完畢,還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通了路,通了燈,也與村民們通了情誼。

在養牛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工後,村支兩委又主動為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同時鼓勵村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牧草直接出售給公司。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草料倉


“除了感謝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外,還要感謝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他們是真心把我當家人對待。”提及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的付出,王長良心裡暖烘烘的,全是感激。“每年養牛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牛生病的情況,吳書記知道後,第一時間向學院反饋,並邀請了畜牧專家教師來給牛看病。”

除了在“硬件”上給予公司最大的支持,在“軟件”上還提供了技術的保障。“養牛村是我們安順職院的主幫村,在得知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後,我們主動向前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成由學校領導直接負責的養牛村種養殖服務專班,利用學校的畜牧獸醫、農林等專業的專家教師為企業、村合作社、村民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學校在博新牧業掛牌實訓基地,企業為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訓的平臺。”安順職院駐養牛村第一書記吳仲理說道。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博新牧業養牛場


為了讓企業能在村裡“生根發芽”,養牛村採取“幫扶單位+黨支部+公司”的服務模式,抓實抓牢博新牧業的落地建成。用趙正勇的話來說,只有把這“梧桐樹”栽好了,“鳳凰”才能築巢安家。

“剛到養牛村建設養牛場,就遇見了難題,不是佔了張家的地,就是靠了李家的田,沒有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這養牛場辦不起來。”博新牧業董事長王長良告訴記者,在村支兩委的協調幫助下,養牛場不僅如期建設完畢,還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通了路,通了燈,也與村民們通了情誼。

在養牛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工後,村支兩委又主動為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同時鼓勵村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牧草直接出售給公司。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草料倉


“除了感謝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外,還要感謝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他們是真心把我當家人對待。”提及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的付出,王長良心裡暖烘烘的,全是感激。“每年養牛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牛生病的情況,吳書記知道後,第一時間向學院反饋,並邀請了畜牧專家教師來給牛看病。”

除了在“硬件”上給予公司最大的支持,在“軟件”上還提供了技術的保障。“養牛村是我們安順職院的主幫村,在得知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後,我們主動向前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成由學校領導直接負責的養牛村種養殖服務專班,利用學校的畜牧獸醫、農林等專業的專家教師為企業、村合作社、村民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學校在博新牧業掛牌實訓基地,企業為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訓的平臺。”安順職院駐養牛村第一書記吳仲理說道。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養牛場種公牛


最近,村支兩委在博新牧業成立了公司黨小組,將村黨支部書記與駐村第一書記編入公司黨小組,開展黨小組生活。吳仲理告訴記者:“通過在公司建立黨小組,不僅可以更加直觀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讓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的作用,還能進一步挖掘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目前,博新牧業的董事長王長良就有了入黨的意願。”

正是通過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用心用情的幫助支持,博新牧業不但在養牛村落地生根,還通過這些年的良性發展轉虧為盈,年出欄量達到600至800頭成牛,公司發展邁向新臺階。

鳳棲反哺情,“扶貧”花盛開

“吳書記、趙支書,今年公司盈利了!這些年沒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養牛場也沒有如今的發展。我想給村合作社分一部分紅,再拿出一些錢來資助村裡的娃娃們唸書。”最近到了開學期,王長良主動找到吳仲理與趙正勇,想要力所能及的“反哺”鄉里,回饋鄉民。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博新牧業養牛場


為了讓企業能在村裡“生根發芽”,養牛村採取“幫扶單位+黨支部+公司”的服務模式,抓實抓牢博新牧業的落地建成。用趙正勇的話來說,只有把這“梧桐樹”栽好了,“鳳凰”才能築巢安家。

“剛到養牛村建設養牛場,就遇見了難題,不是佔了張家的地,就是靠了李家的田,沒有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這養牛場辦不起來。”博新牧業董事長王長良告訴記者,在村支兩委的協調幫助下,養牛場不僅如期建設完畢,還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通了路,通了燈,也與村民們通了情誼。

在養牛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工後,村支兩委又主動為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同時鼓勵村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牧草直接出售給公司。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草料倉


“除了感謝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外,還要感謝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他們是真心把我當家人對待。”提及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的付出,王長良心裡暖烘烘的,全是感激。“每年養牛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牛生病的情況,吳書記知道後,第一時間向學院反饋,並邀請了畜牧專家教師來給牛看病。”

除了在“硬件”上給予公司最大的支持,在“軟件”上還提供了技術的保障。“養牛村是我們安順職院的主幫村,在得知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後,我們主動向前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成由學校領導直接負責的養牛村種養殖服務專班,利用學校的畜牧獸醫、農林等專業的專家教師為企業、村合作社、村民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學校在博新牧業掛牌實訓基地,企業為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訓的平臺。”安順職院駐養牛村第一書記吳仲理說道。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養牛場種公牛


最近,村支兩委在博新牧業成立了公司黨小組,將村黨支部書記與駐村第一書記編入公司黨小組,開展黨小組生活。吳仲理告訴記者:“通過在公司建立黨小組,不僅可以更加直觀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讓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的作用,還能進一步挖掘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目前,博新牧業的董事長王長良就有了入黨的意願。”

正是通過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用心用情的幫助支持,博新牧業不但在養牛村落地生根,還通過這些年的良性發展轉虧為盈,年出欄量達到600至800頭成牛,公司發展邁向新臺階。

鳳棲反哺情,“扶貧”花盛開

“吳書記、趙支書,今年公司盈利了!這些年沒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養牛場也沒有如今的發展。我想給村合作社分一部分紅,再拿出一些錢來資助村裡的娃娃們唸書。”最近到了開學期,王長良主動找到吳仲理與趙正勇,想要力所能及的“反哺”鄉里,回饋鄉民。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分紅現場


相守三年,企業有了好的發展,主動向村合作社分紅3.34萬元,又向駐村工作組捐贈經費1萬元,並設立養牛村“寒窗助學基金”獎勵資助村裡考上本科、大專院校的學生,其中考上985高校的每人5000元,211院校每人4000元、本科一本每人3000元,本科二本每人2000元、高職專科每人1500元。

“博新牧業分紅給合作社的3.34萬元,我們按照每戶分紅200元的標準對村裡的貧困戶進行產業分紅。”趙正勇告訴記者,除了這次的產業分紅外,企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務工需求越來越大,目前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的長期工就有18名,平均月收入3000元,還包吃住;短期工每天80元的工資,每年最少要提供4500人次的務工量。


"

剛入秋的養牛村,日照依舊充足。伴隨著縷縷陽光,身背草料的村民們走在返回養牛場的路上。在養牛場裡,牛兒們一邊聽著薩克斯樂曲,一邊吃著新鮮的飼草,好不自然;在育兒區,一群剛出生幾天的小牛犢或四下追逐撒歡,或圍繞在母牛身旁吸吮著乳汁,一派欣欣向榮好景象。

養牛村位於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全村共有437戶1906人,其中建黨立卡貧困戶為167戶778人。多年以來,該村都處於設施無基礎、村中無產業、集體無經濟的“三無村”。直至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養牛村成功引進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到村建設500頭規模的現代化養牛場,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讓村子一改頹勢,煥然一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

“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村合作社沒有掏一分錢,也不佔一分股,我們的想法很樸實,就是把‘服務’搞好,讓企業壯大,從而為村裡提供大量的務工崗位,讓村民們就業增收。”養牛村村支書趙正勇如是說。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博新牧業養牛場


為了讓企業能在村裡“生根發芽”,養牛村採取“幫扶單位+黨支部+公司”的服務模式,抓實抓牢博新牧業的落地建成。用趙正勇的話來說,只有把這“梧桐樹”栽好了,“鳳凰”才能築巢安家。

“剛到養牛村建設養牛場,就遇見了難題,不是佔了張家的地,就是靠了李家的田,沒有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這養牛場辦不起來。”博新牧業董事長王長良告訴記者,在村支兩委的協調幫助下,養牛場不僅如期建設完畢,還通了水,通了電,通了網,通了路,通了燈,也與村民們通了情誼。

在養牛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完工後,村支兩委又主動為公司流轉土地種植牧草,同時鼓勵村民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牧草直接出售給公司。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草料倉


“除了感謝村支兩委的協調支持外,還要感謝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他們是真心把我當家人對待。”提及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的付出,王長良心裡暖烘烘的,全是感激。“每年養牛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牛生病的情況,吳書記知道後,第一時間向學院反饋,並邀請了畜牧專家教師來給牛看病。”

除了在“硬件”上給予公司最大的支持,在“軟件”上還提供了技術的保障。“養牛村是我們安順職院的主幫村,在得知博新牧業到村建設養牛場後,我們主動向前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成由學校領導直接負責的養牛村種養殖服務專班,利用學校的畜牧獸醫、農林等專業的專家教師為企業、村合作社、村民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學校在博新牧業掛牌實訓基地,企業為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訓的平臺。”安順職院駐養牛村第一書記吳仲理說道。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養牛場種公牛


最近,村支兩委在博新牧業成立了公司黨小組,將村黨支部書記與駐村第一書記編入公司黨小組,開展黨小組生活。吳仲理告訴記者:“通過在公司建立黨小組,不僅可以更加直觀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讓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的作用,還能進一步挖掘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目前,博新牧業的董事長王長良就有了入黨的意願。”

正是通過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用心用情的幫助支持,博新牧業不但在養牛村落地生根,還通過這些年的良性發展轉虧為盈,年出欄量達到600至800頭成牛,公司發展邁向新臺階。

鳳棲反哺情,“扶貧”花盛開

“吳書記、趙支書,今年公司盈利了!這些年沒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養牛場也沒有如今的發展。我想給村合作社分一部分紅,再拿出一些錢來資助村裡的娃娃們唸書。”最近到了開學期,王長良主動找到吳仲理與趙正勇,想要力所能及的“反哺”鄉里,回饋鄉民。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分紅現場


相守三年,企業有了好的發展,主動向村合作社分紅3.34萬元,又向駐村工作組捐贈經費1萬元,並設立養牛村“寒窗助學基金”獎勵資助村裡考上本科、大專院校的學生,其中考上985高校的每人5000元,211院校每人4000元、本科一本每人3000元,本科二本每人2000元、高職專科每人1500元。

“博新牧業分紅給合作社的3.34萬元,我們按照每戶分紅200元的標準對村裡的貧困戶進行產業分紅。”趙正勇告訴記者,除了這次的產業分紅外,企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務工需求越來越大,目前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的長期工就有18名,平均月收入3000元,還包吃住;短期工每天80元的工資,每年最少要提供4500人次的務工量。


關嶺養牛村:築起良巢鳳來棲

楊永波正在喂牛


該村的貧困戶楊永波,因右耳有聽力障礙,出門務工難找工作,僅靠家中幾畝薄地過活,與女兒相依為命,生活清苦。從2016年進入博新牧業工作後,他將家中土地流轉給了公司,每年賺得租金;到養牛場務工,每月還有薪金;去年鎮上推行“五戶聯保”養牛模式,他又從村合作社領回5頭關嶺牛飼養,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現在每月在養牛場工作有2800元的工資,還能養牛賺錢,前兩天剛以16000元的價格賣了一頭牛哩!”他滿懷感激地告訴記者,政策的支持與企業的帶動讓他成功脫了貧,不僅償還了借款,還解決了女兒讀大學的費用,現在的生活是越過越有盼頭。

楊永波是養牛村緊抓“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的受益者,也是通過企業引進,就業增收脫貧的一個縮影。在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的不懈努力下,2018年養牛村貧困群眾僅剩14戶52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65%,成功脫貧出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