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澄城縣王莊鎮良周村第一書記王旋'

"

記者夏蓮實習記者王彤

王旋是地地道道的城裡人,曾經腳不沾泥土,麥子穀子都分不清,如今卻是村民口中的好書記,講起種植技術頭頭是道,儼然一位種植專家。這驚人的轉變,還要從4年前說起。

2015年7月,王旋來到澄城縣王莊鎮良周村擔任第一書記。剛到村裡時,村民見書記是從城裡來的,直撇嘴:“城裡來的,還是女同志,能行麼?”面對村民的質疑,王旋心裡憋著一股勁,“婦女能頂半邊天,我非要作出個樣子來。”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良周村位於渭北旱塬區,距離鎮中心約10公里,以傳統農業為主,基本靠天吃飯,產業落後,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一類貧困村。

要帶領這樣的村子脫貧致富談何容易。為了掌握村裡的具體情況,王旋剛駐村就挨家挨戶瞭解情況。那時,王旋說著普通話,村民說著方言,溝通起來很費力。聽不懂,她就一遍一遍地問,常常一天下來,嗓子都啞了。村裡生活條件很艱苦,這也是王旋面臨的難題。“以前沒在農村生活過,哪上過旱廁呀,我就儘量少喝水,少上廁所。”回憶起初到村裡時的情形,王旋不好意思地說。不過這些困難沒有難倒這位倔強的女書記,慢慢地,她和村民打成了一片,順利過了語言關和生活關,也掌握了村民的詳細信息,最終確定了53戶貧困戶,貧困群眾209人。她還和其他幹部一起加班加點為貧困戶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就這樣,在王旋的努力下,良周村實現了戶有卡、村有檔。

基本信息掌握了,接下來工作怎麼開展?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王旋明白,要想改變村裡的貧困面貌,就得有一支具有戰鬥力的隊伍。於是王旋組建了以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包聯幹部和村委會班子成員為主體的工作隊,又按照“單位到村、幹部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為每戶貧困戶安排了一名幫扶幹部,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結對幫扶,同時,從縣司法局協調1萬元更新辦公桌椅,購置辦公設備,改善了辦公條件。組織力量的加強,讓扶貧工作有了抓手。

在王旋的帶領下,扶貧幹部和村幹部一起制定了一套適合良周村發展的規劃圖,形成了以“旅遊業為龍頭,水果種植為輔”的產業思路,依託秦漢宮遺址,著手打造渭北文化旅遊村,同時發展葡萄、花椒等產業。從前村民在土裡刨食只能解決溫飽,如今依靠產業發展,村民漸漸走上了致富路,截至2018年,全村已脫貧48戶198人。

過去是城裡娃,現在是土專家,4年多的扶貧經歷,讓群眾的質疑變成了信任。在一次走訪調研中,王旋得知村民田孝勤想讓孩子放棄學業,“這好端端的咋不讓孩子上學了?”“家裡實在供不起啊!”“葡萄效益好,你咋不種呢?”“哪有錢種葡萄啊!”“你害怕啥,我可以幫你申請無息貸款,你種的葡萄村上包收包銷。”在王旋的引導下,田孝勤決定嘗試種植“戶太8號”。當時“戶太8號”還處於試種階段,種植的人少,效益比其他品種高,一畝地可以盈利1萬多元。靠著葡萄種植,不但孩子上學的難題解決了,田孝勤一家還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不僅操心村民們的腰包,村民們的居住環境她也時刻記掛在心。以前的良周村,一下雨,路就成了“水泥路”;垃圾亂堆,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沒有路燈,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王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改善村民們的居住條件,她積極籌資硬化道路,修建垃圾中轉站、停車場、公共廁所,購買灑水車,改造醫療室,修建景觀大道……在她的努力下,良周村大變樣,路好走了,環境變美了,村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了。

看著村裡的變化,王旋笑著說:“沒有什麼比看著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更幸福的事了!”

編輯:王姣

審籤:徐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