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

三年前,楊絳先生在京辭世。提到楊絳,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錢鍾書夫人。

更多人對她的瞭解,還是來源於她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有她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和文學上的造詣。

但除了妻子、母親的角色,作為一個女人,楊絳外表溫文爾雅,文字淡雅寧和,看上去就像個文弱書生,但溫柔之下也藏著堅韌和獨立。

她身上的三個品質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

三年前,楊絳先生在京辭世。提到楊絳,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錢鍾書夫人。

更多人對她的瞭解,還是來源於她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有她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和文學上的造詣。

但除了妻子、母親的角色,作為一個女人,楊絳外表溫文爾雅,文字淡雅寧和,看上去就像個文弱書生,但溫柔之下也藏著堅韌和獨立。

她身上的三個品質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生活:不盲目合群,從心出發

楊絳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中,她的父親在教育上開明而獨到。

在楊絳剛進大學時,人人都只考慮將來就業和前景,只有楊絳在自己喜歡的專業和熱門專業之間舉棋不定。但父親告訴她:“沒什麼該不該,你喜歡什麼,就選什麼。”

短短的一句話,堅定了她的信念。從此開始,楊絳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什麼非要做的事,盲目合群並不是百分百穩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羊群效應”。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知乎網友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動聽廣播,然後跟著念,堅持了三年。畢業後其他人都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企業,只有那個室友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去阿聯酋航空做空乘。

於是,在所有合群的人都朝九晚五、活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他已經飛遍了千山萬水。

五年後他又回國考了公務員,找了個專業對口的職位,幾年攢下的錢在單位附近買了個小公寓,一直未婚。他每個假期都飛國外,許多國家他當空乘時已經去過,再去深度遊。

對比之下,我們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大學裡肆意揮霍著青春,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努力攢錢,幻想有一天能周遊世界。

而他趁年輕先周遊了世界,看夠了風景之後,才回來安家立業。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許從十年前某個清晨6:00就已經開始了。

不盲目合群,也許失去的是一時的穩定,但獲得的是長久的愉悅和滿足。

"

三年前,楊絳先生在京辭世。提到楊絳,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錢鍾書夫人。

更多人對她的瞭解,還是來源於她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有她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和文學上的造詣。

但除了妻子、母親的角色,作為一個女人,楊絳外表溫文爾雅,文字淡雅寧和,看上去就像個文弱書生,但溫柔之下也藏著堅韌和獨立。

她身上的三個品質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生活:不盲目合群,從心出發

楊絳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中,她的父親在教育上開明而獨到。

在楊絳剛進大學時,人人都只考慮將來就業和前景,只有楊絳在自己喜歡的專業和熱門專業之間舉棋不定。但父親告訴她:“沒什麼該不該,你喜歡什麼,就選什麼。”

短短的一句話,堅定了她的信念。從此開始,楊絳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什麼非要做的事,盲目合群並不是百分百穩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羊群效應”。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知乎網友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動聽廣播,然後跟著念,堅持了三年。畢業後其他人都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企業,只有那個室友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去阿聯酋航空做空乘。

於是,在所有合群的人都朝九晚五、活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他已經飛遍了千山萬水。

五年後他又回國考了公務員,找了個專業對口的職位,幾年攢下的錢在單位附近買了個小公寓,一直未婚。他每個假期都飛國外,許多國家他當空乘時已經去過,再去深度遊。

對比之下,我們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大學裡肆意揮霍著青春,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努力攢錢,幻想有一天能周遊世界。

而他趁年輕先周遊了世界,看夠了風景之後,才回來安家立業。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許從十年前某個清晨6:00就已經開始了。

不盲目合群,也許失去的是一時的穩定,但獲得的是長久的愉悅和滿足。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婚姻:是懂得以退為進,是相互成就

錢鍾書和楊絳是令人豔羨的模範夫妻,但一路走來,少不了楊絳在面對艱難歲月時的“退”。

錢鍾書雖然在學問上絕頂聰明,卻是一個“生活白痴”,婚後,他的衣食住行都靠楊絳一手照料。

為了讓錢鍾書專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滿腦袋都是西方文學典故的楊絳,暫時放下了自己的研究,默默地做舊式大家庭中的兒媳婦。

從寬裕的孃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楊絳卻從不後悔,“因為愛,不覺委屈。”

楊絳一時的“退”換來的是名聲大噪的《圍城》。楊絳為這個家抵擋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和風風雨雨,這一切都看在錢鍾書的眼裡。除了錢鍾書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他每天都會為楊絳做早餐。

婚姻是兩雙眼睛望著同一個方向,也是兩個人攜手共進退,走出一樣的步伐。

這世間,最難能可貴的,是你不怕苦,而TA又恰巧懂你的付出。

一句懂得,一份理解和包容,讓一段感情,瞬間就甜了起來。

曾看過這樣一個新聞報道,有一個西裝革履的小夥子喝醉了趴在地鐵站裡痛哭。

工作人員上去詢問才知道:小夥子從事銷售崗位,但自己並不喜歡應酬,辛苦陪著喝了一晚上的酒,就是希望能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但也不確定這單生意能不能談下來。

一想到這,他覺得生活真不容易,心裡頓生委屈。

後來他的妻子到地鐵站接他,妻子摟著他,他在妻子的懷裡一直道歉,他的妻子只是抱著他說:“沒事的”。

是啊,一個智慧的女人,懂得“退”的溫柔,懂得帶著丈夫一起成長。因為婚姻是,我不改變你,但我用做好自己,去影響你變得更好。

其實幸福就如此簡單,不要山盟海誓,也不要風花雪月。你溫暖我,我溫暖你,相互溫暖,這樣的婚姻才會持久。

"

三年前,楊絳先生在京辭世。提到楊絳,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錢鍾書夫人。

更多人對她的瞭解,還是來源於她和錢鍾書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有她的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和文學上的造詣。

但除了妻子、母親的角色,作為一個女人,楊絳外表溫文爾雅,文字淡雅寧和,看上去就像個文弱書生,但溫柔之下也藏著堅韌和獨立。

她身上的三個品質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生活:不盲目合群,從心出發

楊絳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中,她的父親在教育上開明而獨到。

在楊絳剛進大學時,人人都只考慮將來就業和前景,只有楊絳在自己喜歡的專業和熱門專業之間舉棋不定。但父親告訴她:“沒什麼該不該,你喜歡什麼,就選什麼。”

短短的一句話,堅定了她的信念。從此開始,楊絳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什麼非要做的事,盲目合群並不是百分百穩妥,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羊群效應”。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

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知乎網友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動聽廣播,然後跟著念,堅持了三年。畢業後其他人都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企業,只有那個室友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去阿聯酋航空做空乘。

於是,在所有合群的人都朝九晚五、活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他已經飛遍了千山萬水。

五年後他又回國考了公務員,找了個專業對口的職位,幾年攢下的錢在單位附近買了個小公寓,一直未婚。他每個假期都飛國外,許多國家他當空乘時已經去過,再去深度遊。

對比之下,我們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大學裡肆意揮霍著青春,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努力攢錢,幻想有一天能周遊世界。

而他趁年輕先周遊了世界,看夠了風景之後,才回來安家立業。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許從十年前某個清晨6:00就已經開始了。

不盲目合群,也許失去的是一時的穩定,但獲得的是長久的愉悅和滿足。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婚姻:是懂得以退為進,是相互成就

錢鍾書和楊絳是令人豔羨的模範夫妻,但一路走來,少不了楊絳在面對艱難歲月時的“退”。

錢鍾書雖然在學問上絕頂聰明,卻是一個“生活白痴”,婚後,他的衣食住行都靠楊絳一手照料。

為了讓錢鍾書專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滿腦袋都是西方文學典故的楊絳,暫時放下了自己的研究,默默地做舊式大家庭中的兒媳婦。

從寬裕的孃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楊絳卻從不後悔,“因為愛,不覺委屈。”

楊絳一時的“退”換來的是名聲大噪的《圍城》。楊絳為這個家抵擋了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和風風雨雨,這一切都看在錢鍾書的眼裡。除了錢鍾書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他每天都會為楊絳做早餐。

婚姻是兩雙眼睛望著同一個方向,也是兩個人攜手共進退,走出一樣的步伐。

這世間,最難能可貴的,是你不怕苦,而TA又恰巧懂你的付出。

一句懂得,一份理解和包容,讓一段感情,瞬間就甜了起來。

曾看過這樣一個新聞報道,有一個西裝革履的小夥子喝醉了趴在地鐵站裡痛哭。

工作人員上去詢問才知道:小夥子從事銷售崗位,但自己並不喜歡應酬,辛苦陪著喝了一晚上的酒,就是希望能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但也不確定這單生意能不能談下來。

一想到這,他覺得生活真不容易,心裡頓生委屈。

後來他的妻子到地鐵站接他,妻子摟著他,他在妻子的懷裡一直道歉,他的妻子只是抱著他說:“沒事的”。

是啊,一個智慧的女人,懂得“退”的溫柔,懂得帶著丈夫一起成長。因為婚姻是,我不改變你,但我用做好自己,去影響你變得更好。

其實幸福就如此簡單,不要山盟海誓,也不要風花雪月。你溫暖我,我溫暖你,相互溫暖,這樣的婚姻才會持久。

這樣的女人,註定活得幸福


處世:好的人生,不抱怨

在與負情緒相處中,很多人會陷入越抱怨生活越糟的死循環。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糟糕的事,但我們不知道的是,當在抱怨不幸的時候,我們正在把生活變得不幸。

菲斯汀格法則是這樣說的:生活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有你對所發生事情的態度決定。

87歲的楊絳先後經歷了喪女喪父之痛。她沒有就此頹廢,也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鼓勵自己轉移注意力。

她深居簡出,花了一年翻譯完了柏拉圖對話錄之一的《斐多》。

“我正試圖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

92歲時,楊絳獨伴青燈,一筆一劃的寫下了《我們仨》,書中記錄了他們一家三口數十年來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哀而不傷。

面對生命的種種變故,抱怨無法改變任何事,一份淡定和坦然帶給了楊絳沉穩和從容。

在處世中,能做好事情的第一步,就是收起抱怨,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不抱怨,你就贏了。

楊絳身上無疑體現著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即使面對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

正如這句話所說:“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往後餘生,願你做一個獨立而堅韌的女人,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成熟,讓花期更長,讓內心更坦然,更強大,然後活成最好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