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後園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錄了中國最著名的詩歌。它就是20世紀中國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徐志摩是在國王學院的後園創作這首詩的,而且詩中“河畔的金柳”被認為正是國王學院康橋邊上的柳樹。石碑就立在不遠處。幾乎所有的中國知識分子都知曉此詩,讀之柔腸百轉。

1916年,19歲的徐志摩考入以全英文授課著稱的中國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說來是筆者劉繼興的校友。對這位學長的深入研究,筆者從大一時就開始了。

作為民國四大才子之首,徐志摩被譽為“中國的雪萊”。他是浙江海寧人,出身於富商之家,與金庸是表兄弟。他少年榮寵,青年得意,與郁達夫同學,師從梁啟超,與蔣百里、胡適是莫逆之交。曾與魯迅、郭沫若筆戰,也曾與泰戈爾、羅素結為知己。他的生命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卻像煙花一樣璀璨。

眾所周知,徐志摩的感情世界中有三位女性:她們是張幼儀、林徽音和陸小曼。鮮為人知的是,還有一位才女與他關係非常親密,名叫凌叔華。

這四位女子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美貌,二是都出身於豪門。

中國好前妻——張幼儀

張幼儀出身於江浙名門,祖父是高官,父親是名醫。二哥張君勱,四哥張公權,在中國近代史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二哥張君勵是中國民主社會黨的領袖和創始人,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佈的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中,最後一位就是張君勱。四哥張公權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金融家和實業家,長期擔任中國銀行總裁,有“中國現代銀行之父”之譽,是蔣介石在財政金融上所倚重的一位人物。

1915年,徐志摩與曾就讀於蘇州師範學校的張幼儀結婚了。可徐志摩一直不喜歡這個結髮妻子。

徐志摩與四位名門靚女的感情糾葛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繚亂懷疑人生

張幼儀

張幼儀生下兒子徐積鍇不久,徐志摩遠渡重洋,去美國克拉克大學讀書,後又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接著到了英國倫敦劍橋大學唸書。留守在浙江海寧縣硤石鎮婆家的張幼儀,侍奉公婆之餘,請了位家庭教師在家裡讀書。

徐志摩留學外洋將近三年後,徐志摩收到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勵的信,被迫不耐煩地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張幼儀曾這樣回憶當時徐志摩的態度:“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此時的徐志摩,已移情別戀了。

我的萬水千山,不是你要的翹首以盼。張幼儀的心寒,可想而知。

張幼儀在英國的日子裡,徐志摩早出晚歸,彼此很少交流。張幼儀從各種跡象判斷,徐志摩在英國一定有個女朋友,但又無法證實。

有一天,徐志摩忽然對張幼儀說,今天有一個女朋友要來吃飯,讓她準備一下。對這突如其來的事,張幼儀深感意外。徐志摩請來的那位朋友,正是他當時熱戀中的林徽因。

徐向張提出了離婚要求。張幼儀當然不想離婚,況且她這時又懷孕了。徐志摩一聽便說:“趕快打掉。”那個時代,打胎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張幼儀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丈夫如此絕情,張幼儀考慮再三,答應了徐志摩的離婚要求,離開倫敦,到了巴黎,因為那時她二哥張君勱正在巴黎。在巴黎住了不久,她又隨之到了德國,發憤圖強,邊工作,邊學習。

1922年,張幼儀與徐志摩在柏林簽字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

離婚後,張幼儀去德國邊打工邊學習,回國後在蘇州東吳大學做了德語老師,後又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總裁,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此外,她還擔任了雲裳時裝公司總經理。既有錢,又時尚,美麗又大方。

張幼儀絕對是中國好前妻,其感人事蹟後面會詳表。

人間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是福建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叔叔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其絕筆《與妻書》看哭過無數人。

作為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林徽因的人生很傳奇。她在文學傳作與古建築研究方面,都有著巨大的成就。

徐志摩與四位名門靚女的感情糾葛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繚亂懷疑人生

林徽因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國結識了當時正在劍橋大學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林徽因與徐志摩都被對方發才華與顏值所吸引,開始了親密交往。徐志摩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林徽因回覆書信也很勤。徐志摩在後來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歲以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是與林徽因的相遇,激發了他的新詩創作。

同年3月,徐志摩與髮妻張幼儀提出離婚。

之後,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並常有書信來往。

為了林徽因,徐志摩拋妻棄子,連兒子的生活費都不管。

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之後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樑思成到了美國留學。

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徐志摩已與陸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給了樑思成。

徐志摩的表妹夫陳從周在《徐志摩年譜》中說:“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可……後以小誤會,兩人暫告不歡。”可見,徐與張幼儀離婚,是林徽因背後搗鬼。

據陸小曼說,徐志摩曾告訴她:1924年林徽因赴美留學後不久,給徐志摩發電報,稱獨處國外生活苦悶,希望寫電報去安慰她。徐志摩大喜,忙寫了一封長電報,次日即到電報局去發,沒想到工作人員說:今天發給這位黛微絲(指林徽因)的電稿已有四份,你是第五個。徐志摩很生氣,說:“你不要胡說,這女士只有本人一個朋友呀。”工作人員拿出另四份電文,其中一人為張似旭,剩下3人陸小曼說忘掉了。

徐志摩找到張似旭,張似旭開始不承認,後徐志摩拿出林徽因給他的電報,竟與張似旭收到的內容完全一樣。五人大怒,共同簽名寫了一封電報大罵林徽因,徐志摩因而轉向追求陸小曼。

陸小曼說,林徽因後曾向徐志摩哭訴,只對他一人真心,其他都是開玩笑,現已嫁給樑思成,再說也沒用了。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晚上在北京協和小禮堂向外賓作的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北京。因大霧影響,飛機於中午12時半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上連徐志摩共三人,都剛屆36歲,無一生還。

林徽因是在醫院臨終時要求見張幼儀一面,後來張幼儀的自傳中提到過這一段。那次見面,林徽因拉著張幼儀的手說:“終於得見了,幼儀,我欠你對不起,但我不後悔。”

揮金如土者——陸小曼

陸小曼擁有顯赫的家世。其父陸定是晚清舉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曾任民國政府財政部賦稅司司長。其母吳曼華上祖吳光悅,做過清朝的江西巡撫。她多才多藝,對古文有較深功底。

陸小曼的童年是在上海幼稚園度過的。 7歲進京,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讀書。 9歲到14歲在北京女子中學讀書。 15歲那年陸小曼轉入北京聖心學堂,同年,父親陸定還專門為她請了一位英國女教師教授英文。陸小曼生性聰慧,又肯勤奮學習,十六七歲已通英、法兩國語言,還能彈鋼琴,長於繪油畫。學生時代的陸小曼才華出眾,十分美麗,在學校裡大家都稱她為“皇后”。她每次到劇院觀戲或到中央公園遊玩時,常有追隨者——中外大學生“護花”左右,有時竟多達數十人,或給她拎包,或為她持外衣,而她則一派高傲,風光至極。

徐志摩與四位名門靚女的感情糾葛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繚亂懷疑人生

陸小曼

其時,顧維鈞要聖心學堂推薦一名精通英語和法語、年輕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參加接待外國使節的工作,才貌雙全的陸小曼成為當然之選。於是,陸小曼經常被外交部邀請去接待外賓,參加外交部舉辦的舞會,在其中擔任中外人員的口語翻譯。 18歲時,陸小曼逐漸聞名北京社交界。她能詩善畫,寫一手蠅頭小楷,能唱歌能演戲,而且熱情、大方、彬彬有禮,更能引人好感的是她那明豔的笑容、輕盈的體態和柔美的聲音。

一時間便有了社交名媛“南唐北陸”之稱,北陸就是北京的陸小曼,南唐指的是上海的唐瑛。此二人皆在兩地以美豔出名。唐瑛也系出名門,後嫁給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熊希齡家的七公子做了少奶奶。

1922年,陸小曼19歲,奉父母之命與王賡結婚。

王賡是江蘇無錫人,年少時就很有抱負,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繼而留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西點軍校,與後來擔任過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是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 1918年回國後,王賡供職於北洋政府外交部,負責重要文件的翻譯。由於他精通英文、德文、法文,又對哲學等學科頗有造詣,所以北京上層社會一致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結婚後不久,他們的感情便出現危機。主要是由於雙方性格上大相徑庭。王賡的生活全盤西化,在一週內有六天致力於工作和讀書,星期天則玩個痛快。他性情十分暴躁,動不動就要發脾氣,而陸小曼則是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長大,自幼嬌生慣養,誰的氣都不受,致使他們夫婦時常發生爭吵,感情漸漸破裂了。

1924年,學者、詩人徐志摩出任北京大學教授,寄居鬆坡圖書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陸小曼。那次在京劇義演中,兩人都作為名流出演了《春香鬧學》,徐志摩扮老學究,陸小曼扮丫環,曲終人散,兩人的內心都泛起了漣漪。對於他們的相愛,郁達夫在“懷四十歲的志摩”一文中說得很精彩:“忠厚柔豔如小曼,熱情誠摯如志摩,遇合到一起,自然要發放火花,哪裡還顧得到綱常倫教,顧得到宗法家風。 ”

在與陸小曼戀愛的過程中,徐志摩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句。如《雪花的快樂》、《春的投生》、《一塊晦色的路碑》、《翡冷翠的一夜》等等。這個時候,陸小曼幾乎成了徐志摩的詩源。陸小曼多才多藝,對文學亦造詣頗深,對志摩這樣一位才情橫溢的詩人自然十分敬仰。

陸小曼愛上了徐志摩,先得和王賡離婚。王賡倒也很灑脫,慨然應允了陸小曼所提出的離婚問題。徐志摩、陸小曼結婚時還給他發了一張請帖,他也贈送了一份禮物。

陸小曼由於自幼過慣了揮金如土的生活,與徐志摩結婚後仍積習不改,一個月要花去洋銀五百至六百元。這樣龐大的數字,一介文人徐志摩如何承受得了?他只得在南京、上海各大學兼課,並拼命寫稿。後來陸小曼在友人的勸誘下居然吸起了鴉片。徐志摩多次勸她戒,她非但不聽,還常與徐志摩爭吵,徐志摩痛苦極了。

1930年秋,徐志摩索性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時,極力要求小曼也隨他北上,幻想著兩人到北京去開闢一個新天地。可陸小曼卻執意不肯離開上海。來往於京滬之間,為了省錢,徐志摩經常搭乘免費的郵政飛機。

1931年11月上旬,依然是交際花作派的陸小曼由於難以維持在上海的排場,連續打電報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張學良的專機飛抵南京,於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婦倆一見面就吵架。

據郁達夫回憶:“當時陸小曼聽不進勸,大發脾氣,隨手把煙槍往徐志摩臉上擲去,志摩連忙躲開,幸未擊中,金絲眼鏡掉在地上,玻璃碎了。 ”

幾天後,徐志摩就死於免費搭乘的郵政飛機失事。

有錢的女人——凌淑華

凌淑華是廣東番禺人,其父凌福彭與康有為是同科進士,並點了翰林。凌叔華生於北京,自幼即認識許多父輩當代名流。她曾跟康有為學過字,跟辜鴻銘學過英文,跟繆素筠、陳師曾、陳半丁、齊白石等學過畫。

作為燕京大學外文系的高材生,凌淑華因表演英語話劇得過“金鑰匙”獎。

徐志摩與四位名門靚女的感情糾葛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繚亂懷疑人生

凌叔華

凌叔華與徐志摩相識,是在1924年春,泰戈爾來華訪問,北大當時指派外文系主任陳源和詩人徐志摩負責接待。

陳師曾(陳寅恪的哥哥)、齊白石等組織的北京畫會正準備成立。這天大家商量開會地點,陳師曾就提議選擇在凌叔華的大書房。凌叔華就趁機邀請陪同泰戈爾訪問的印度畫家蘭達·波士赴會,結果蘭達·波士、泰戈爾、徐志摩、陳源一起來了。

凌叔華是不折不扣的名媛,在老北京,她的父親給她留下了一個有著28個房間和後花園的房子,而"凌大小姐的書房"是當時文人們經常舉行沙龍的場所。這個沙龍,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廳"要早十多年。

此時的徐志摩處於情感失落期,追求林徽因最終以失敗告終,於張幼儀已經離婚,他和陸小曼的愛情還沒有開始,所以這位多情的詩人正處於情感最空虛、最傷痛、最需要安慰和填補的時候。

在半年期間,凌叔華與徐志摩兩個人來往的書信不下七、八十封。

徐志摩一生中只為一個人的作品寫過序,這就是凌叔華的小說《花之寺》。

有一次,凌叔華為徐志摩設計賀年卡,構思獨特:大海邊的沙灘上,一稚態可掬的孩子,一手捏著花插往沙地,一手持壺澆水,題為《海灘上種花》。後來,徐志摩在北師大附中講演,便以此名為講題。

徐志摩1925年旅歐前將裝有自己全部日記的“八寶箱”交給了凌淑華保存。

1926年7月,凌叔華與陳源結婚。陳源曾與魯迅的論戰過,所以對於這樁婚姻,魯迅先生曾在《新的薔薇》一文中諷刺說“陳源教授找到了有錢的女人做老婆。"

1929年,應武漢大學校長之邀,陳源出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凌叔華也隨他前往武大任教。

1935年,一位來自英國的27歲的年輕人來到了武大任教,他叫朱利安·貝爾,凌淑華很快就成了這個洋小夥子的情婦,而且是其十一箇中國情婦中的一個。

陳源知道後怒不可遏。他給凌叔華三條路選擇,第一離婚、第二分居、第三和朱利安一刀兩段。凌叔華選擇了第三個。但是不久以後,陳源就在朱利安的住所把兩個人抓了現形。

朱利安終於決定退出,他想去西班牙參加內戰。陳源以院長的身份主持了朱利安的歡送會。但是,這兩人又在廣州和香港相聚一段時間,陳源知道以後,凌叔華還謊稱是朱利一直纏著自己。

到了西班牙不久,朱利安遭伏擊戰死。他在死之前說,"我一生有兩件渴望的事情,有個美麗的情婦和上戰場,現在我都實現了"。這個美麗的情婦,應該指的就是凌淑華。

凌叔華從未正面誇讚過林徽因,但在評論林徽因的時候,還是說了一句:“可惜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能說話,被男朋友們寵得很難再進步。”

1990年,凌叔華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徐志摩。據凌叔華女兒陳小瀅說:“母親在彌留之際,一遍遍唸叨的是詩人徐志摩的名字,而不是父親陳西瀅或者其他什麼人。”

徐志摩去世後四個女人的表現

與揮金如土的陸小曼結婚後,徐志摩屢屢囊中羞澀,曾多次向前妻張幼儀借錢。

張幼儀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伸出援手。而且,為了照顧徐志摩的面子,每次張幼儀都要說:“這是你爹的錢。”

她還經常給徐志摩的父母寄錢。

這就是張幼儀的寬容與善良,不愧為“中國好前妻”!

徐志摩去世後,張幼儀曾經回憶: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徐志摩去世後,林徽因寫下了很長的一篇《悼志摩》,情真意切,催人淚下。林徽因把從徐志摩飛機失事現場撿到的那塊飛機皮,一直掛在牆上,掛了一輩子。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悲慟欲絕,此後性格大變,終日閉門不出。在她臥室裡高懸著徐志摩的大幅遺像,每隔七日總要買一束鮮花獻給他。她給徐志摩寫的輓聯也十分傷心。上聯是:“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下聯為:“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為編輯《徐志摩全集》,她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可惜未能等到這部著作問世,她就於1965年溘然長逝了。

徐志摩去世後,凌叔華在《晨報》發表了悼念文章《志摩真的不回來了嗎?》,情真意篤。(劉繼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