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結過三次婚的許世友為何不肯原諒第二任妻子?

一生結過三次婚的許世友為何不肯原諒第二任妻子?

許世友全家合影

被殘酷環境所拆散的結髮妻子

許世友一生結過三次婚。

許世友的結髮妻子叫朱錫明,和許世友是同鄉。朱錫明1901年生,比許世友大四歲。貧苦人家出身的朱錫明,勤勞、能幹,又天生麗質,早被許世友的母親看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母親的操辦下,許世友按照家鄉的習俗,僱一頂簡陋的花轎和幾個吹鼓手,把朱錫明熱熱鬧鬧地娶回了家。

許世友的蜜月只過了三天,就接到作戰命令,告別了母親和新婚的妻子上了前線。在那兵荒馬亂的歲月,許世友只能偶爾在深更半夜回家與妻子小聚。

後來,許世友參加了黃麻起義,隨起義隊伍離開了家鄉。再後來,隨紅軍長征隊伍到了陝北。許世友和朱錫明共生了三個男孩,前兩個都夭折了,第三個男孩叫許光。

許世友離開家鄉後,音信全無。後來,家鄉傳說他在戰鬥中被打死。為了不讓兒媳獨守空房,深明大義的許母左勸右勸,最後自作主張,把朱錫明改嫁給了一個老實本分的莊戶人家。而許世友隨部隊出征不久,就聽到了反動武裝對革命家屬進行瘋狂報復,母親被迫離家逃難,妻子和兒子被殺害的傳言。因誤聽傳言,許世友後來重新組織了家庭。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許母的頭髮全白了,老人家盼兒子的心也死了,她不再幻想許世友能活著回到她身邊。就在這時,全國解放了,許世友作為山東省軍區的司令員,他的名字登在了報紙上。

朱錫明得知許世友還活著,不禁悲喜交織。喜的是自己日夜思念的親人還活著,悲的是自己已另嫁他人。後來,許世友把母親接到濟南居住,每當老人向許世友提起兒媳朱錫明如何孝順賢惠,如何遵從婆婆之命改嫁他人的往事,許世友就會唏噓不已。

受運動牽連而分手的第二任妻子

許世友的第二任妻子叫雷明珍,四川達縣人,是參加過長征的紅軍戰士。雷明珍好學上進,工作大膽潑辣,長征到達陝北後,被中央組織部分配到延安縣擔任婦女部長。

許世友到達延安不久,便對雷明珍產生了好感。經人介紹,兩人相知相愛,在延安舉行了婚禮。婚後,兩人互敬互愛,感情很深。細心的雷明珍還把部隊宰羊後丟棄的羊毛收集起來,搓成毛線,給許世友織了平生第一件毛衣。

天有不測風雲,沒料到許世友和雷明珍的這段美好的姻緣,卻因為許世友在清算“張國燾錯誤路線”中受到牽連和雷明珍一時的衝動而散夥了。

1937年初,許世友所在的紅軍大學(後改為抗日軍政大學),從保安遷到延安。抗大在清算“張國燾路線”時,一度出現了鬥爭擴大化的錯誤,把紅四方面軍在抗大學習的高級將領,與張國燾的錯誤聯繫在一起批。把紅四方面軍的學員,一個個整得灰溜溜的,抬不起頭來。許世友對此倍感委曲。

此時政治上還不夠成熟的許世友,竟然萌發了串聯在抗大學習的紅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祕密出走,回四川打游擊的錯誤想法,並在暗中做準備工作。事情敗露後,許世友等紅四方面軍的數十名高級將領被關了起來,並被戴上“組織反革命集團”“拖槍逃跑”“叛變革命”等罪名。許世友感到天大的冤枉,但又覺得“渾身長嘴也說不清楚了”,他把一切看得很灰暗,只求一死了之。此時,他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雷明珍,他託人給雷明珍捎去口信,要雷明珍趕快來見他一面,他要為不能陪妻子白頭偕老而當面致歉。

口信捎出後,許世友日思夜盼,盼來的卻是雷明珍的一封絕情信。信上說:“許世友,我恨你,我絕不愛一個反革命分子,咱倆的事情一刀兩斷,我堅決要求離婚,請你簽字!”

許世友看完信,頓感五雷轟頂。他怎麼也想不到,在自己落難需要向親人傾訴之時,心愛的妻子竟是如此絕情。這在許世友這位剛烈的漢子心靈上,留下了一生都難以撫平的創傷。

後來,毛澤東親自糾正了“批張”擴大化的錯誤,許世友倖免於難,並重新帶兵打仗。雷明珍對自己一時衝動而做出的草率決定追悔莫及,她多次找許世友承認錯誤,希望復婚,可許世友不肯原諒她。雷明珍後來又請朱德、陳賡、陳錫聯等許世友的老領導和老戰友出面調解,但許世友最終還是沒有原諒她。

一生結過三次婚的許世友為何不肯原諒第二任妻子?

許世友和第三任妻子田普

相攜一生的第三任妻子

許世友的第三任妻子田普,是山東萊陽人,他們相識相戀在抗日烽火年代。田普1922年生人,比許世友小17歲。他們真正是一對琴瑟相合的患難夫妻。兩人1941年結婚,相依相伴44年,育有兩子四女,白頭偕老。

1939年秋,許世友調中共華北局黨校學習,不久經朱德推薦、毛澤東批准,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從此,拉開了他在山東戰鬥生活16年的序幕。而他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婚姻,也從這兒拉開了序幕。

1941年,許世友已36歲,卻還是獨身一人。因整天帶兵打仗,無人照料,他的生活越來越馬虎。許多老部下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私下裡商量為他張羅對象。後勤部長高大山,在根據地的兵工廠裡,為他物色了一個品貌兼優的姑娘,陪著許世友騎馬前去相親。到了兵工廠車間大門口,許世友並不進門,還沒等高大山開口介紹,許世友就指著裡面一位正在專注幹活的姑娘說:“我看她就行。”說完,策馬而去。

許世友所指的姑娘叫田明蘭,後來改名為田普,她正是高大山事先為許世友物色的對象。當時,正處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他們之間,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沒有卿卿我我的依戀,而是閃電般的結了婚。用許世友的話講,就是“見面互相問問同意不同意,雙方都同意,五分鐘就結婚,痛快乾脆”。

許世友和田普結婚後,為照顧許世友的生活,組織上正式安排田普為許世友的生活祕書。田普對許世友的照顧體貼入微,兩人相濡以沫44年。田普在回憶許世友時,曾深情地說:“許世友那許多傳奇般的英雄事蹟,深深地激勵著我,他是我的嚴師諍友。”而許世友生前也曾感嘆地說:“田普是我一生的忠實伴侶,來世還要做伴侶。”

——摘選自《在許世友身邊的日子——我給許世友當祕書》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孫洪憲

編輯:周怡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