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大軍閥張作霖沒讀過幾年書,可是為人深謀遠略,世事洞察。正應了《紅樓夢》那句話: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以,老張的文字功底也很有幾分氣勢且不乏韻味。

老張曾經寫過一副對聯,很出名,為: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

"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大軍閥張作霖沒讀過幾年書,可是為人深謀遠略,世事洞察。正應了《紅樓夢》那句話: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以,老張的文字功底也很有幾分氣勢且不乏韻味。

老張曾經寫過一副對聯,很出名,為: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老張自己說,寫這副對聯憋屈了好幾天,十個字比打十場仗還費勁。這應該是誇張兼自謙的說辭。

這短短十個字,就騰跳激越著一股豪邁之氣。聯中用了兩個典故:東漢之初割據甘肅天水的隗囂想憑函谷關之險與光武帝劉秀分庭抗禮的事、唐朝名將薛仁貴與鐵勒作戰時“三箭定天山”的事。

隗囂和公孫述是光武帝劉秀興復漢室過程中所遇上的最後兩大割據地方梟雄,最後都給劉秀削了,這事兒沒有什麼好推敲和好懷疑的。薛仁貴那個“三箭定天山”就太懸乎了,讓人難以置信,感覺是個神話故事。

也真別說,因為這個故事廣為流傳,於是衍生出了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傳奇,在文人推波助瀾的創作下,更出現了諸如《薛仁貴衣錦還鄉》的劇本、《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等等系列小說。到了近代,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如萬梓良主演的《薛仁貴徵東》、崔浩然主演的《移江倒海樊梨花》、石修主演的《烽火奇遇結良緣》、保劍鋒主演的《薛仁貴傳奇》、吳毅將主演的《大唐女將樊梨花》、師小紅主演的《薛丁山》等等,讓人眼花繚亂。薛仁貴,簡直成了一個堪可和孫悟空、二郎神等人相提並論的神仙級別人物。

無怪乎人們對薛仁貴這個人以及他的事蹟產生質疑了:到底真的假?

答案必須從正史中去找。

正史中關於唐朝歷史的記載,當以新、舊兩《新唐書》為權威。

“三箭定天山”事件,《新唐書.薛仁貴傳》是這樣記的:“時九姓眾十餘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仁貴慮為後患,悉坑之。轉討磧北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以歸。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九姓遂衰。”

《舊唐書》卷八十三《薛仁貴列傳》也記得:“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而還。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

這兩段文字告訴我們,在大唐高宗朝,回紇鐵勒九姓突厥(九個部落聯盟)犯邊。薛仁貴擔任鐵勒道行軍副大總管前往討伐。回紇鐵勒九姓突厥聚兵十餘萬人,憑藉天山(今蒙古杭愛山)有利地形與唐軍交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落了三名突厥悍將,突厥大軍見之,驚為天人,膽落投降。因為突厥騷擾唐邊境達數十年之久,薛仁貴就地活埋降兵,以除後患。

所以,毋庸置疑,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不是傳說就是事實!

兩史書的傳記中還記,薛仁貴乃是絳州龍門人,家貧,以種田為業。唐太宗東征遼東,妻子柳氏激勵丈夫從軍,說:“大丈夫有高世之材,要須遇時而發。如今天子親征遼東,尋求猛將,時機難得,夫君何不圖功名以自顯?”

薛仁貴慨然以從。

在一個名叫安地的地方,唐將劉君昂被敵人圍困,眼看就要玩完。關鍵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前往拯救,猶如奔雷閃電一樣殺到敵將跟前,手起刀落,斬翻敵將,割其首級懸於馬鞍。敵手嚇得心驚膽戰,四散奔逃。

此戰,薛仁貴一戰成名。

薛仁貴依仗自己驍勇強悍,在戰場上既囂張又拉風,故意穿戴白衣白甲以引人注目,每戰,手持鐵戟槍,腰懸雙弓,嘴裡疾呼,驅馬衝鋒,所向披靡。

時間一長,唐太宗就注意到了他,問左右:“先鋒白衣者誰?”聽說了薛仁貴,戰後專門召見,賜金帛,授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

軍隊凱旋,唐太宗語重心長地對薛仁貴說:“朕舊將皆老,欲選拔驍勇猛將鎮守邊境,遍觀諸將,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皦將。”又遷右領軍中郎將。

在薛仁貴上演驚豔之作“三箭定天山”前,唐高宗曾在內殿設宴餞行,席間取出幾套盔甲,對薛仁貴說;“古代善射的人可以一箭穿透七套盔甲,我現在取了五套,你試試看能不能射穿。”薛仁貴允諾應命,彎弓搭箭,一箭而洞穿五套盔甲!唐高宗大吃了一驚,當即命人取一套最為堅固的鎧甲賞賜薛仁貴。

"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大軍閥張作霖沒讀過幾年書,可是為人深謀遠略,世事洞察。正應了《紅樓夢》那句話: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以,老張的文字功底也很有幾分氣勢且不乏韻味。

老張曾經寫過一副對聯,很出名,為:

一丸塞函谷;三箭定天山。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老張自己說,寫這副對聯憋屈了好幾天,十個字比打十場仗還費勁。這應該是誇張兼自謙的說辭。

這短短十個字,就騰跳激越著一股豪邁之氣。聯中用了兩個典故:東漢之初割據甘肅天水的隗囂想憑函谷關之險與光武帝劉秀分庭抗禮的事、唐朝名將薛仁貴與鐵勒作戰時“三箭定天山”的事。

隗囂和公孫述是光武帝劉秀興復漢室過程中所遇上的最後兩大割據地方梟雄,最後都給劉秀削了,這事兒沒有什麼好推敲和好懷疑的。薛仁貴那個“三箭定天山”就太懸乎了,讓人難以置信,感覺是個神話故事。

也真別說,因為這個故事廣為流傳,於是衍生出了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傳奇,在文人推波助瀾的創作下,更出現了諸如《薛仁貴衣錦還鄉》的劇本、《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等等系列小說。到了近代,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如萬梓良主演的《薛仁貴徵東》、崔浩然主演的《移江倒海樊梨花》、石修主演的《烽火奇遇結良緣》、保劍鋒主演的《薛仁貴傳奇》、吳毅將主演的《大唐女將樊梨花》、師小紅主演的《薛丁山》等等,讓人眼花繚亂。薛仁貴,簡直成了一個堪可和孫悟空、二郎神等人相提並論的神仙級別人物。

無怪乎人們對薛仁貴這個人以及他的事蹟產生質疑了:到底真的假?

答案必須從正史中去找。

正史中關於唐朝歷史的記載,當以新、舊兩《新唐書》為權威。

“三箭定天山”事件,《新唐書.薛仁貴傳》是這樣記的:“時九姓眾十餘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仁貴慮為後患,悉坑之。轉討磧北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以歸。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九姓遂衰。”

《舊唐書》卷八十三《薛仁貴列傳》也記得:“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而還。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

這兩段文字告訴我們,在大唐高宗朝,回紇鐵勒九姓突厥(九個部落聯盟)犯邊。薛仁貴擔任鐵勒道行軍副大總管前往討伐。回紇鐵勒九姓突厥聚兵十餘萬人,憑藉天山(今蒙古杭愛山)有利地形與唐軍交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落了三名突厥悍將,突厥大軍見之,驚為天人,膽落投降。因為突厥騷擾唐邊境達數十年之久,薛仁貴就地活埋降兵,以除後患。

所以,毋庸置疑,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不是傳說就是事實!

兩史書的傳記中還記,薛仁貴乃是絳州龍門人,家貧,以種田為業。唐太宗東征遼東,妻子柳氏激勵丈夫從軍,說:“大丈夫有高世之材,要須遇時而發。如今天子親征遼東,尋求猛將,時機難得,夫君何不圖功名以自顯?”

薛仁貴慨然以從。

在一個名叫安地的地方,唐將劉君昂被敵人圍困,眼看就要玩完。關鍵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前往拯救,猶如奔雷閃電一樣殺到敵將跟前,手起刀落,斬翻敵將,割其首級懸於馬鞍。敵手嚇得心驚膽戰,四散奔逃。

此戰,薛仁貴一戰成名。

薛仁貴依仗自己驍勇強悍,在戰場上既囂張又拉風,故意穿戴白衣白甲以引人注目,每戰,手持鐵戟槍,腰懸雙弓,嘴裡疾呼,驅馬衝鋒,所向披靡。

時間一長,唐太宗就注意到了他,問左右:“先鋒白衣者誰?”聽說了薛仁貴,戰後專門召見,賜金帛,授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

軍隊凱旋,唐太宗語重心長地對薛仁貴說:“朕舊將皆老,欲選拔驍勇猛將鎮守邊境,遍觀諸將,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皦將。”又遷右領軍中郎將。

在薛仁貴上演驚豔之作“三箭定天山”前,唐高宗曾在內殿設宴餞行,席間取出幾套盔甲,對薛仁貴說;“古代善射的人可以一箭穿透七套盔甲,我現在取了五套,你試試看能不能射穿。”薛仁貴允諾應命,彎弓搭箭,一箭而洞穿五套盔甲!唐高宗大吃了一驚,當即命人取一套最為堅固的鎧甲賞賜薛仁貴。

絕世猛將薛仁貴的“三箭定天山”是真實還是傳說?

《薛仁貴列傳》中還記載有薛仁貴的的其他彪悍戰績,如:657年薛仁貴與樑建方、契苾何力再次出征高麗,於貴端城(位於今遼寧渾河一帶)與高麗人展開大戰,薛仁貴匹馬先入,弓弦響處,敵人莫不應弦而倒,此戰,高麗軍大潰,被斬殺了三千餘人。

又如,657年薛仁貴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和石城,高麗有悍將於石城下射殺唐軍十餘人,極為跋扈驕橫。薛仁貴大怒,單騎突入,直取敵將。該敵將被薛仁貴追殺得弓矢俱失,手不能舉,最終被薛仁貴生擒而回。

又再如,666年,薛仁貴引兩千騎兵走馬取高麗,以二千人對十數萬人,斬殺了二萬餘人,威名震響一時,高麗人魂飛魄散,四十多座城池聞風而降。

薛仁貴的最後絕響是以六十九歲高齡兵出雁門,以萬餘人搏殺敵軍萬,現場屠殺,完成人生最後的華麗一擊。

值得一提的是,薛仁貴本人還著有作品,《舊唐書?經籍志》著錄“《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薛仁貴撰”、《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薛仁貴《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

可以說,薛仁貴是一個傳說和現實基本可以劃等號的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也是一個神話。

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曾在《江神子?和陳玉和韻》詞中無限景仰地吟唱:“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