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五大東征猛將:蘇定方第二薛仁貴第三,第一位死後國葬墓如山

唐朝 蘇定方 薛仁貴 中國古代史 慧子月朦朦 2017-03-27

唐朝曾發動五次東征戰爭,起於644年,止於668年,持續時間長達24年。唐朝的歷次東征行動和漢武帝平定高句麗一樣,都是水陸並進,沒有一次完全單憑陸軍行動,最終取得決定性勝利,滅高句麗。但由於唐高宗時期要全力對抗西突厥,只得將大軍撤出高句麗,將半島之地全部讓給新羅,24年征戰,幾代將士的鮮血都成了過眼雲煙。儘管如此,曾經叱吒東征疆場的五大猛將仍然歷歷在目,他們的功績永遠鐫刻在歷史豐碑上!

唐朝五大東征猛將:蘇定方第二薛仁貴第三,第一位死後國葬墓如山第五位:薛萬徹(?-652年),唐朝猛將,官至右武衛大將軍,封武安郡公。早年與兄長薛萬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討樑師都有功,授車騎將軍,隨羅藝四處轉戰其他起義軍,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賞識。玄武門之變時,率東宮兵馬力戰,甚至反撲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級,他才放下武器帶領數十騎逃入南山。後來唐太宗賞識其武勇,屢次招撫才復出拜將。在平突厥、薛延陀部時屢立大功,648年1月,薛萬徹任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3萬餘自萊州泛海,渡鴨綠江,進攻泊灼城,敗高句麗援軍3萬人,然後勝利返航。後因參與謀立荊王李元景為帝被殺,行刑時劊子手三刀才砍下他腦袋。

第四位:程名振(?―662年),唐朝開國猛將。早年在竇建德麾下,後投李淵,經略河北。武德五年(622年),程名振隨李世民攻打劉黑闥,因作戰勇猛,常以少勝多,劉黑闥把程名振母親、妻子全部殺掉。武德六年(623年),程名振活捉劉黑闥被活捉,親自砍下劉黑闥腦袋祭奠其母亡靈。李世民召集眾將商議徵遼東作戰方案時,程名振與李世民意見不合,據理力爭,李世民生氣也不怕。李世民氣得臉色鐵青,但仔細想想程名振言之有理,便壓住怒火,說道:“別人看到朕生氣,都嚇得臉變大色,程名振一點也不肯讓步,真是個奇才!”任命程名振為右驍衛將軍,平壤道行軍總管,隨軍征伐高麗。在征伐高麗戰役中,程名振經常出奇制勝,以少勝多,威震遼東,李世民非常高興,升他為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龍朔二年(662年)程名振去世,贈封右衛大將軍,諡曰“烈”。

唐朝五大東征猛將:蘇定方第二薛仁貴第三,第一位死後國葬墓如山第三位:薛仁貴(614年-683年日),唐朝猛將,名禮,字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經典戰績。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683年)去世,追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唐朝五大東征猛將:蘇定方第二薛仁貴第三,第一位死後國葬墓如山第二位:蘇定方(592年-667年),唐朝猛將,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十五歲時,驍悍多力,膽氣絕倫的少年蘇定方便追隨父親征戰,先登陷陣,鄉里依賴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作為前鋒率領兩百名騎兵一馬當先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唐滅東突厥立下大功。顯慶二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屢委以重任。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定方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展至朝鮮半島,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歲,追贈幽州都督,諡曰莊。

唐朝五大東征猛將:蘇定方第二薛仁貴第三,第一位死後國葬墓如山第一位:李勣(594年-669年),唐初猛將,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勳卓著。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卒,唐高宗輟朝七日舉行國葬,親自送葬痛哭,贈李勣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其墓由3個高約6丈的錐形土堆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個山頭,象徵陰山、鐵山和烏德鞬山。《舊唐書》:“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