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老豬缺點一身,當初觀音為啥還看中他做取經人徒弟

西遊記 觀音 唐三藏 豬八戒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2017-03-25

西遊記老豬缺點一身,當初觀音為啥還看中他做取經人徒弟《西遊記》第八回,說觀音奉旨上長安,路過福陵山,居然遭遇一頭野豬的截殺。而當觀音得知眼前的野豬精居然是以往天庭裡的天蓬元帥,立刻便有了讓他做唐僧弟子護佑西行的主意。

菩薩的主意,在老豬聽來無異是個笑話。在他看來,信什麼也不能信佛啊,信天主與安拉都可以吃牛羊大餐,幹嘛要信吃素的教呢?所以他說,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什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

於是觀音就拿取經可以將功贖罪、脫離災障來開解他。顯然這裡頭說得不明不白,究竟是取經之後能重回天庭做神仙呢?還是登上靈山變比丘?但老豬貌似聽到了一句話,說是若能皈依正果,便自有養身之處。在老豬想來,這不就意味著跑這一趟路,就能有個終身依靠麼?

西遊記老豬缺點一身,當初觀音為啥還看中他做取經人徒弟想到這裡,老豬便興奮起來,滿口說願隨願隨,這便與菩薩約定,摩頂受戒,起了個法名叫做豬悟能,不再吃大蒜洋蔥等五葷與雁狗烏魚三厭(八戒還真沒說謊,從此他就認真守戒律,除了色戒以外,大體上都做到了)。

可實際上,雖然受了戒,卻不妨礙老豬別的念想,譬如娶個老婆。在唐僧取經三年前,他便來到了烏斯藏國高老莊,入贅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當然最初他還是用了心思,變化成一條黑胖漢子,所以人家才願意招他。可慢慢的他就懶得變化,以至於露出長嘴大耳朵的呆子模樣,更在腦後長出一溜鬃毛來,唯一的堅持就剩下只吃素不吃葷。再往後,乾脆就暴露豬精身份,以至於高老莊不得不請法師來降怪,最終便遇見了孫猴子。

(以豬八戒的心思而論,你唐僧取經關我屁事?妖怪要吃你又關我屁事?你若取到經,我便搭夥得個正果;你若取不到經,我就回高老莊,睡高玉蘭,豈不是依舊快活)

那麼,觀音菩薩緣何又會看中豬八戒,非要讓他做取經人的護法弟子不可呢?

西遊記老豬缺點一身,當初觀音為啥還看中他做取經人徒弟理由有三:

第一是八戒的天庭道教背景,他曾是天蓬元帥,又曾是太上老君的得意門生(自然這層關係遠遜色於太白金星與老君的默契),以觀音的角度而言,老豬既然做過武將,神通應該不低,打怪做個保鏢不成問題。

第二八戒又是在天庭裡混過的,知道神佛群體的禮儀規矩,在體制內比孫猴子顯然要吃得開,哪些妖該打?哪些妖該放?八戒比悟空更能把握不出亂子。

第三八戒身沉肉大,看上去就是一副挑擔負重的好身板(呵呵!這一戲份在電視劇裡被篡改,老豬不挑擔,牽馬的沙僧反而成了勞模)。

回看上一集》弼馬溫和齊天大聖,一個管馬一個管桃園,究竟哪個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