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石界河:鄉村保潔員的脫貧路'

"

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王玲玲 張慶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家戶戶都奔在讓家庭越來越好、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的道路上。可是還是有一部分貧困戶的脫貧狀態不是很理想,沒有工作、沒有創業思緒,這對他們也是一種阻礙。近年來國家提供了“公益崗”這個好政策,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為國家服務為村民服務,成為了這些新上崗的貧困人口心中的宗旨。

宋金團,46歲,是西峽縣石界河冬青樹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4口人,卻只有宋金團一人有勞動能力。由於自己高度近視讓他做起事情來格外的艱難,在家裡種植了袋料香菇勉強可以維持家庭開支,村裡瞭解到情況後,為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從此宋金團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因為增加了一項收入,生活更加有了盼頭。

然而他並沒有辜負村民的期待,雖然他的眼睛高度近視可是他每天早上六點鐘他就會搖搖晃晃準時的拿起掃帚,推起小推車,將村裡的巷巷道道慢慢打掃得乾乾淨淨。在打掃過程中,宋金團不忘每一個細節、不落下每一個“死角”,地上的塑料袋、紙片、菸頭、枯枝落葉……都被他一一撿起或扔進簸箕,一彎腰、一起身,動作雖然沒有那麼伶俐,卻看著那麼的認真。在農村早早起來的村民去路邊散步也目睹了這一切。在宋金團的帶動下,群眾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現在的冬青樹河南村風清氣正,環境優美。

談到以後的保潔員工作,宋金團意志堅定的說;“掃地就像人要洗臉一樣,只要身體能撐得住,大家說我掃得乾淨,組織相信我,我就一直堅持幹下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