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了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鳳凰山公園,唐天寶年的休寧古城

休寧古城,今安徽黃山休寧縣縣城,設海陽鎮。唐天寶九年(750年)始,這裡一直是縣駐地。它背倚松蘿、鳳凰、白鶴、玉璣諸山,夾溪江、橫水穿饒而過。宋始築城,當時城牆周長九里三十部,闢有六門,後增為七門,幾經重修,至民國仍保存完好。建國後,因建設需要,城牆被陸續拆除。今城區東北和西南側,有部分舊城垣遺蹟尚存。舊時縣城主要街道有縣前街、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后街、柳塘街等,街巷均為石板路面。

興建了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鳳凰山公園,唐天寶年的休寧古城


1952年,重修了西街、北街等處的路面,並疏通城區排水溝渠1373丈多。1953年,東、西、南、北街均安裝路燈。1957年,拆遷房屋,拓寬南、北大街,重新加鋪石板。1958年,曾拆除東、西街石板,改鋪沙石路面,因無排水溝,遇雨則泥濘不堪。1961年重修東、西街,拆城牆石鋪建路面。1963年,拆除南、北大街石板,改鋪沙石簡易公路,成為南、北車輛來往的交通要道。同時沿路栽植法國梧桐。1968年,又改沙石路面為柏油路面,並建下水溝道。1977年春,城區主要街道開始改裝3.5米長馬路用燈,原60瓦白熾燈泡換為125瓦高壓汞燈。1978年下半年起,南北大街的下水溝道改為下水管道,至1979年上半年共鋪管道1290米,1981年10月至次年春又鋪設710米。1981年還拓寬了東街,修建下水道。1985年起,南、北大街開始全面拓寬,車行道由原7米增為10米,人行道由原各3米增為各6米,並全部改為水泥路面。同時淘汰了法國梧桐樹改栽廣玉蘭、香樟等,以美化環境。1979~1985年,城區的15條巷弄也得到整修,共澆鋪水泥路面3047·5米。

興建了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鳳凰山公園,唐天寶年的休寧古城


主要景點;巽峰塔,位於休寧縣下汶溪村旁的玉幾山東。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為樓閣式磚塔,塔形六角七層,全高約35米,每層四個拱門,內有168級螺旋形梯道直通頂層。塔頂有寶葫蘆狀塔剎,唐代風格。塔內有以佛教為題材的壁畫,雖年代久遠,線條仍清晰可辨。現為休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建了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鳳凰山公園,唐天寶年的休寧古城


丁峰塔,又名停鳳塔。位於休寧縣下汶溪村的玉幾山西,與巽峰塔遙遙相對。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為樓閣式磚塔,六角五層,全高約30米。塔為實心體,遼代風格。現為休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琅塔,又名"水口神皋"。位於海陽鎮南面富琅村,與巽峰塔隔溪相望。建於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為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現存四層,外形完整,殘高約17米。磚砌突伸的重簷,工藝精細。塔磚長1尺,寬5寸,厚3寸,上有"萬曆癸巳寅"或"萬曆癸巳宿"字樣。現為休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峰塔,位於秀陽鄉汪金橋村太陽塢山頭。明嘉靖年間建造。為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塔,高20米左右,底層高2.7米,徑上逐層遞減。頂部有塔剎。塔內原有螺旋形梯道通往頂層,現為休寧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夾溪橋俗稱東夾溪橋。位於縣城西門外。明嘉靖四年(1525)休寧知縣李升舉薦邑人程一募建。建橋之初,民工深挖橋基,曾於第三個橋墩下挖出一塊石碑,石碑上刻有"石砌千秋橋,李候萬古標;夾溪連內翰,西北出翰林"四句詩。嘉靖六年(1527)橋成後,橋正中建亭,以石碑詩意額"千秋"二字,故又名千秋橋。橋為10墩11孔石拱結構,橋墩船形,橋面鋪青石板237塊,長189米,寬6.6米,兩邊石欄高近1米,橋上有亭、廟、坊等,古樸雄偉,是休寧縣最大的一座古石拱橋。明崇禎元年(1628)重修,清代、民國年間曾多次修繕。民國23年(1934)拆除橋上亭、廟、坊等建築物,改為公路橋,成為屯(溪)景(德鎮)公路交通要道。1978年在橋北另建鋼筋水泥公路橋,公路改道後,此橋僅供人行;1990年縣人民政府曾撥款維修,現橋身完好。

鐘鼓樓是休寧縣城的標誌性建築。至正年間的鐘鼓樓,史稱當時的休寧縣尹唐棣集富戶14人集資重修鐘鼓樓,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時鐘鼓樓為兩層樓閣建築。明崇禎十四年(1641)毀於火,知縣朱統鈺重建,改為三層樓閣。清順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龍重修,拆去頂層,復改為兩層,下層壘以5米高的石臺基,正中砌有拱式圓門洞,以為人行通道,其後側砌有登樓石階,樓前懸有"休寧縣"三字直匾,樓前還引水闢地,池上架一石橋,名"三思橋",明嘉靖年間知縣宋國華改橋為照壁,作為縣衙屏障。據清道光《休寧縣誌》載,鐘鼓樓自明洪武二年起(1369),歷經兵災火焚,至清康熙十五年(1767),曾先後重建8次。如今,我們看到的鐘鼓樓是經1984年大修、1986年竣工的建築,如今該樓闢為"狀元博物館",南北兩側空地將建成"狀元文化廣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