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衚衕的《百業源流》

戲曲 京劇 言菊朋 西遊記 譚富英 衚衕長春 2018-12-01

《百業源流》是長春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輯的“世紀長春系列叢書”之一,孫彥平先生編著,長春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書中記述了長春200年來各行各業的存在與發展,追溯各個行業在長春的源頭與發端、發展與進步、跌宕與演變,所有的行業都在長春城市發展中佔有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百業源流》中有關於新市場、新民市場以及新民衚衕的記載,歸納整理如下。

新民衚衕的《百業源流》

2014年5月的新民衚衕

1,商業--市場交易業。

長春的市場最早有兩個柴草市一個騾馬市和三個菜市。隨著城市的擴展,市場的數量和容量也在擴大。1919年長春警察廳報告,轄境內有糧米市場1處,柴草市場6處,牲畜市場5處,菜市場6處,雜業市場4處,其中最著名的算是商埠老市場和商埠新市場,老長春人無人不曉。隨著商埠的建成,商埠地的中心逐漸北移,商埠督辦陶彬為促進商務,於1917年指定在西四馬路、西五馬路中間建新市場一處,規模較商埠老市場小。商埠新市場也是綜合性雜業市場,但偏重於飲食娛樂性。著名的新民戲院就設在該市場內,長春著名的小吃也多集中在這裡,長春人遂把這裡的小吃戲稱為“六國飯店”。民國時期設立的商埠地新、老市場,中間經歷偽滿和國民黨統治,至解放後依然生機勃勃,成為長春城市市場交易業的代表。

2,飲食服務業—餐飲業。

1918年商埠局又在西四馬路與西五馬路中間開辦以飲食娛樂為主的新市場,這裡又出現了許多飯店,據老長春人回憶不下幾十家,長春人將這裡戲稱為“六國飯店”。這些飯店為了招徠顧客,都把廚房的門窗洞開,讓顧客能直接看到裡面,做餡食的常把餡擺在案上。1925年,回寶珍在新民衚衕創辦了“回記餃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聞名長春,並至今不衰,成為長春餐飲業中的名品。

新民衚衕的《百業源流》

《發現長春》書中的新民衚衕

3,文化藝術事業—京劇演出業。

1934年,新民劇場由黃楚寶、侯春華經營京戲班,成為專演京戲的劇院,長春的京劇演出業由此進入一個興盛時期。

侯春華(1880年—1950年),河北香河人,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參加戲班活動,1924年在哈爾濱大舞臺任前臺管事,後道長春城內龍春戲院當經理,1931年下半年至1932年3月,被首次聘到新民戲院。到新民戲院後,他針對當時大量清朝遺老到長春愛看京戲的情況,組織了一些有名行當參加的較強的戲班,演出京劇,每天中午和晚上演出兩場。僅1932年1、2月間,新民戲院就演出了《呼延慶徵東》、《五龍下凡》、《趙匡胤出世》等連臺本戲,“票價提高到100吊,仍座無虛席”。

1932年新民戲院重修,建成佔地1228平方米、坐北朝南的2層樓房,戲臺為舌形,樓下設池座,樓上設包廂,戲班演員增至75人,職員增至147人,全場可容觀眾1000人。新民戲院至此成為長春演出京劇的劇院之首,偽滿皇帝溥儀曾來此觀戲。

1934年侯春華再次入主新民戲院,用號稱東北“四大永”之一樊永在坐中(後臺業務總管),召著名演員孫玉樓以及韓少芳、蘇少舫、李秋波、閻茂林等陸續入班,演出連臺本戲,成為以演本戲為主、在東北很有特色的戲班。侯春華因此與哈爾濱新舞臺的秦玉峰、瀋陽共益舞臺的孫福臣、大連宏濟舞臺的李祥閣齊名,被稱為東北的“四大班主”。淪陷期間來新民劇場演出的關內名角有言菊朋、馬連良、譚小培、裘盛戎、袁世海、童芷苓、李少春、譚富英等,東北名角有程永龍、唐韻笙、白玉昆、李盛斌、樑慧超、周少樓、張云溪、曹藝斌、容麗娟、孟麗君、呂慧君、新黛玉、張莆華、張春山、高亞樵等,演出的劇目有《西遊記》《濟公活佛》《金鞭記》《武松》《狸貓換太子》《彭公案》《三俠劍》《唐明皇遊月宮》《張汶祥刺馬》《空城計》《長阪坡》《寶蓮燈》《六月雪》《借東風》《四進士》《春秋筆》等。

4,文化藝術事業—電影放映業。

至1928年,長春經常放映電影的影劇院主要有5處,其中有商埠新市場內的愛國茶園。

東北淪陷後影院增多,至1945年,新市場附近的影院有國泰電影院(今大眾劇場)、大安電影院(後為前進電影院,已無)、大光明影院(原市少年宮,已拆),這時的電影已是有聲電影了。

新民衚衕的《百業源流》

2013年9月的新民北衚衕

5,醫療事業—中醫業。

為研究中醫理論、中醫臨床經驗和中草藥的作用,1941年9月,偽新京特別市立第四醫院(即翠華醫院)附設漢醫研究所,研究工作由醫院的中醫科承擔,科主任是馬英麟(後為孫純一),設病床30張,初步開展臨床醫學和實驗研究。中醫自此正式走進西醫院,並已在實踐中探索與西醫相結合的道路。

長春商埠新市場之百業,由此窺見一斑。顯然,《百業源流》所記載的新民衚衕,並不是新民衚衕的全部業態。

圖文丨和平

新民衚衕的《百業源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