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中新網鄭州9月4日電(記者 韓章雲)最近,88歲的王道興挺發愁:家裡三個大木箱裡裝得滿滿當當的戲服、道具,他想要捐出去,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受捐者。

“這些都是我跟老伴過去近十年一點點置辦的,只要扮上,這些戲服、道具能唱幾十臺戲不重樣。現在我年齡大了,唱不動了,去年老伴也去世了,我想把這些東西都捐出去,讓它們能繼續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中新網鄭州9月4日電(記者 韓章雲)最近,88歲的王道興挺發愁:家裡三個大木箱裡裝得滿滿當當的戲服、道具,他想要捐出去,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受捐者。

“這些都是我跟老伴過去近十年一點點置辦的,只要扮上,這些戲服、道具能唱幾十臺戲不重樣。現在我年齡大了,唱不動了,去年老伴也去世了,我想把這些東西都捐出去,讓它們能繼續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仍保留著當年的演出筆記 韓章雲 攝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社區的王道興是鐵路系統的退休職工,作為一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老人一生熱心,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把為群眾服務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

9月3日,在老人家裡,記者看到,三個大木箱裡都是疊得整整齊齊的戲服,僅各色蟒袍就有二十多套,白色、灰色、黑色的髯口有十多套,精心收藏在盒子裡的各種頭飾仍亮閃閃地發光,大刀、長劍、馬鞭、龍頭手杖等道具應有盡有……這些都是王道興和老伴過去近十年間的心血。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中新網鄭州9月4日電(記者 韓章雲)最近,88歲的王道興挺發愁:家裡三個大木箱裡裝得滿滿當當的戲服、道具,他想要捐出去,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受捐者。

“這些都是我跟老伴過去近十年一點點置辦的,只要扮上,這些戲服、道具能唱幾十臺戲不重樣。現在我年齡大了,唱不動了,去年老伴也去世了,我想把這些東西都捐出去,讓它們能繼續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仍保留著當年的演出筆記 韓章雲 攝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社區的王道興是鐵路系統的退休職工,作為一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老人一生熱心,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把為群眾服務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

9月3日,在老人家裡,記者看到,三個大木箱裡都是疊得整整齊齊的戲服,僅各色蟒袍就有二十多套,白色、灰色、黑色的髯口有十多套,精心收藏在盒子裡的各種頭飾仍亮閃閃地發光,大刀、長劍、馬鞭、龍頭手杖等道具應有盡有……這些都是王道興和老伴過去近十年間的心血。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家裡的部分戲曲演出道具 韓章雲 攝

王道興會拉二胡、板胡等樂器,老伴喜歡唱戲,閒暇之餘,兩位老人琴瑟和鳴,甚是合拍。2007年,王道興和老伴有個想法,把社區裡的戲曲愛好者組織成團隊,共同為群眾免費演出。在跟社區、物業部門申請後,南陽新村社區物業新暉藝術團成立了。

雖說是藝術團,但最初隊伍裡只有二十多個人,“當時就是個‘草臺班子’,沒有樂器、沒有服化道具、沒有專業戲曲演員來指導,都是大家憑著愛好湊在一起的。”王道興說,聚在一起的戲迷朋友多了,大家就渴望像專業戲曲演員一樣精心扮上,為群眾表演更加精彩的戲曲節目。

想要演戲就需要戲服、頭飾、道具、舞美裝飾,化妝工具……憑著一股熱心勁,王道興就拿自己的退休金置辦這些東西,並獲得子女們的支持。

“那個時候我的退休金一個月不到兩千塊錢,老伴沒有退休金,但是買一頂鳳冠就要八百多,咬咬牙我也買。”王道興告訴記者,為了置辦更多演出用品,老兩口省吃儉用,甚至去菜市場撿菜葉,“我老伴還把蒐集來的舊衣服拿來做戲服,你看這些頭飾,都是她一點點自己動手做的,質量不比買的差。”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中新網鄭州9月4日電(記者 韓章雲)最近,88歲的王道興挺發愁:家裡三個大木箱裡裝得滿滿當當的戲服、道具,他想要捐出去,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受捐者。

“這些都是我跟老伴過去近十年一點點置辦的,只要扮上,這些戲服、道具能唱幾十臺戲不重樣。現在我年齡大了,唱不動了,去年老伴也去世了,我想把這些東西都捐出去,讓它們能繼續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仍保留著當年的演出筆記 韓章雲 攝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社區的王道興是鐵路系統的退休職工,作為一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老人一生熱心,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把為群眾服務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

9月3日,在老人家裡,記者看到,三個大木箱裡都是疊得整整齊齊的戲服,僅各色蟒袍就有二十多套,白色、灰色、黑色的髯口有十多套,精心收藏在盒子裡的各種頭飾仍亮閃閃地發光,大刀、長劍、馬鞭、龍頭手杖等道具應有盡有……這些都是王道興和老伴過去近十年間的心血。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家裡的部分戲曲演出道具 韓章雲 攝

王道興會拉二胡、板胡等樂器,老伴喜歡唱戲,閒暇之餘,兩位老人琴瑟和鳴,甚是合拍。2007年,王道興和老伴有個想法,把社區裡的戲曲愛好者組織成團隊,共同為群眾免費演出。在跟社區、物業部門申請後,南陽新村社區物業新暉藝術團成立了。

雖說是藝術團,但最初隊伍裡只有二十多個人,“當時就是個‘草臺班子’,沒有樂器、沒有服化道具、沒有專業戲曲演員來指導,都是大家憑著愛好湊在一起的。”王道興說,聚在一起的戲迷朋友多了,大家就渴望像專業戲曲演員一樣精心扮上,為群眾表演更加精彩的戲曲節目。

想要演戲就需要戲服、頭飾、道具、舞美裝飾,化妝工具……憑著一股熱心勁,王道興就拿自己的退休金置辦這些東西,並獲得子女們的支持。

“那個時候我的退休金一個月不到兩千塊錢,老伴沒有退休金,但是買一頂鳳冠就要八百多,咬咬牙我也買。”王道興告訴記者,為了置辦更多演出用品,老兩口省吃儉用,甚至去菜市場撿菜葉,“我老伴還把蒐集來的舊衣服拿來做戲服,你看這些頭飾,都是她一點點自己動手做的,質量不比買的差。”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當年為演出置辦的無數戲服,如今都沉寂在王道興的木箱子裡。韓章雲 攝

王道興回憶,因為都知道演出服來之不易,演員們也格外愛惜:“退場的時候,大家都自覺把戲服提起來,不能拖地,只要穿上戲服,大家都不坐,怕把衣服弄皺了,所以到現在這些衣服還很新。”

到底在這些戲服、道具上花了多少錢,王道興自己從沒算過賬,“以前都是老伴操心這些,她走了,我也不清楚了,大概三四萬總是有的。”

除了在服化道具上花心思,當年的每場演出,王道興都不含糊。

老人至今保留著過去的演出筆記,演出照片。記者注意到,這些從2007年延續到2016年的演出筆記,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演出主題、曲目、演職人員以及演出效果等信息,有的時候,現場觀眾能有近千人。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中新網鄭州9月4日電(記者 韓章雲)最近,88歲的王道興挺發愁:家裡三個大木箱裡裝得滿滿當當的戲服、道具,他想要捐出去,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受捐者。

“這些都是我跟老伴過去近十年一點點置辦的,只要扮上,這些戲服、道具能唱幾十臺戲不重樣。現在我年齡大了,唱不動了,去年老伴也去世了,我想把這些東西都捐出去,讓它們能繼續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仍保留著當年的演出筆記 韓章雲 攝

家住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社區的王道興是鐵路系統的退休職工,作為一名有著62年黨齡的老黨員,老人一生熱心,即使是退休後,他仍然把為群眾服務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

9月3日,在老人家裡,記者看到,三個大木箱裡都是疊得整整齊齊的戲服,僅各色蟒袍就有二十多套,白色、灰色、黑色的髯口有十多套,精心收藏在盒子裡的各種頭飾仍亮閃閃地發光,大刀、長劍、馬鞭、龍頭手杖等道具應有盡有……這些都是王道興和老伴過去近十年間的心血。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王道興家裡的部分戲曲演出道具 韓章雲 攝

王道興會拉二胡、板胡等樂器,老伴喜歡唱戲,閒暇之餘,兩位老人琴瑟和鳴,甚是合拍。2007年,王道興和老伴有個想法,把社區裡的戲曲愛好者組織成團隊,共同為群眾免費演出。在跟社區、物業部門申請後,南陽新村社區物業新暉藝術團成立了。

雖說是藝術團,但最初隊伍裡只有二十多個人,“當時就是個‘草臺班子’,沒有樂器、沒有服化道具、沒有專業戲曲演員來指導,都是大家憑著愛好湊在一起的。”王道興說,聚在一起的戲迷朋友多了,大家就渴望像專業戲曲演員一樣精心扮上,為群眾表演更加精彩的戲曲節目。

想要演戲就需要戲服、頭飾、道具、舞美裝飾,化妝工具……憑著一股熱心勁,王道興就拿自己的退休金置辦這些東西,並獲得子女們的支持。

“那個時候我的退休金一個月不到兩千塊錢,老伴沒有退休金,但是買一頂鳳冠就要八百多,咬咬牙我也買。”王道興告訴記者,為了置辦更多演出用品,老兩口省吃儉用,甚至去菜市場撿菜葉,“我老伴還把蒐集來的舊衣服拿來做戲服,你看這些頭飾,都是她一點點自己動手做的,質量不比買的差。”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當年為演出置辦的無數戲服,如今都沉寂在王道興的木箱子裡。韓章雲 攝

王道興回憶,因為都知道演出服來之不易,演員們也格外愛惜:“退場的時候,大家都自覺把戲服提起來,不能拖地,只要穿上戲服,大家都不坐,怕把衣服弄皺了,所以到現在這些衣服還很新。”

到底在這些戲服、道具上花了多少錢,王道興自己從沒算過賬,“以前都是老伴操心這些,她走了,我也不清楚了,大概三四萬總是有的。”

除了在服化道具上花心思,當年的每場演出,王道興都不含糊。

老人至今保留著過去的演出筆記,演出照片。記者注意到,這些從2007年延續到2016年的演出筆記,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演出主題、曲目、演職人員以及演出效果等信息,有的時候,現場觀眾能有近千人。

88歲老人盼捐畢生戲服:繼續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

不再演出了,但是王道興仍會經常翻看過去的演出照片 韓章雲 攝

“藝術團的名聲打響後,周邊的社區都邀請我們去演出,最忙的時候,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有演出,我是總導演,我家就是演員們的化妝間,每天人來人往,熱鬧的很。”看著過去的照片,王道興有著無盡的回憶。

由於王道興的年齡大了,精力有限,藝術團的演出在2016年停止了,2018年,老伴去世後,戲曲演出完全退出了王道興的生活,那些花費無數心血置辦的戲服、道具也沉寂在老人的木箱裡。

“這些東西我爸說都不賣,就想送給那些能繼續演出的社區、學校、或者民間的戲曲藝術團,讓這些戲服能繼續發揮作用,為群眾的文化生活服務。”王道興的女兒若羽告訴記者,最近她也在幫父親聯繫社區,希望找到合適的受捐者,“這是父親的心願,我們做子女的也努力幫老父親圓夢。”(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