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

今日推送之《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錄自1941年《青青電影》號外《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原題《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作者費穆。費穆在四十年代先後拍攝了《古中國之歌》(包括《水淹七軍》、《朱仙鎮》、《王寶釧》、《綵樓配》等十個劇目的片斷)、《斬經堂》和梅蘭芳主演的彩色片《生死恨》。本文即是他拍攝戲曲藝術片的體會和思考,難能可貴。


 中國舊劇(包括“京戲”和其他樂劇)入電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藝術上的創作問題。 

 以中國人愛好“京戲”的興味之濃,舊劇電影化有其商業的價值;同時在“發揚國粹”這一點上,也不無一些意義。因而此一問題頗為人所注意。 

 這雖是電影領域內之另一隻角,但,假使處理不當或態度不慎重,便有一舉而摧毀電影和“京戲”兩大陣營的危險(不但不能融會貫通,反而兩敗俱傷。) 

 一般人把京戲電影化看得過於容易,輕輕一句“搬上銀幕”的口號,便可搖動“開麥拉”,那就誤盡蒼生。過去,我們電影界曾作過這種試驗,結果是做到了“搬場汽車”的任務,而所謂舊劇電影化者,變成電影京戲化。

"

今日推送之《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錄自1941年《青青電影》號外《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原題《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作者費穆。費穆在四十年代先後拍攝了《古中國之歌》(包括《水淹七軍》、《朱仙鎮》、《王寶釧》、《綵樓配》等十個劇目的片斷)、《斬經堂》和梅蘭芳主演的彩色片《生死恨》。本文即是他拍攝戲曲藝術片的體會和思考,難能可貴。


 中國舊劇(包括“京戲”和其他樂劇)入電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藝術上的創作問題。 

 以中國人愛好“京戲”的興味之濃,舊劇電影化有其商業的價值;同時在“發揚國粹”這一點上,也不無一些意義。因而此一問題頗為人所注意。 

 這雖是電影領域內之另一隻角,但,假使處理不當或態度不慎重,便有一舉而摧毀電影和“京戲”兩大陣營的危險(不但不能融會貫通,反而兩敗俱傷。) 

 一般人把京戲電影化看得過於容易,輕輕一句“搬上銀幕”的口號,便可搖動“開麥拉”,那就誤盡蒼生。過去,我們電影界曾作過這種試驗,結果是做到了“搬場汽車”的任務,而所謂舊劇電影化者,變成電影京戲化。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費穆導演的《古中國之歌》

 中國劇——指純藝術之劇而不限於所謂“京朝派”,猶之乎中國畫。中國畫是意中之畫,所謂“遷想妙得,旨微於言象之外”——畫不是寫生之畫,而印象確是真實。用主觀融洽於客體,神而明之,可有萬變。有時滿紙菸雲,有時輕輕幾筆,傳出山水花鳥的神韻,並不斤斤於逼真。那便是中國畫(我屢想在電影構圖上,構成中國畫之風格,而每次都失敗。可見其難)。 

 中國劇的歌唱,說白,動作,與其戲劇的表現方法,完全包括在程式化的歌舞範疇之中,演員也絕非“現實”之人。觀眾必須在一片迷離狀態中,認識舊劇在藝術上的“昇華”作用,而求得其真實與趣味。 

 中國畫的工筆仕女,有時細細收拾,似乎是寫實,其實無一是處;但名家作品偏能傳出意態神韻。中國劇的生、旦、淨、醜之動作裝扮,皆非現實之人。客觀地說,可以說是像傀儡,像鬼怪;主觀些,可以說是像古人,像畫中人;然而最終的目的,仍是要求觀眾認識他們是真的人,是現實的人,而在假人假戲中獲得真實之感覺。

"

今日推送之《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錄自1941年《青青電影》號外《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原題《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作者費穆。費穆在四十年代先後拍攝了《古中國之歌》(包括《水淹七軍》、《朱仙鎮》、《王寶釧》、《綵樓配》等十個劇目的片斷)、《斬經堂》和梅蘭芳主演的彩色片《生死恨》。本文即是他拍攝戲曲藝術片的體會和思考,難能可貴。


 中國舊劇(包括“京戲”和其他樂劇)入電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藝術上的創作問題。 

 以中國人愛好“京戲”的興味之濃,舊劇電影化有其商業的價值;同時在“發揚國粹”這一點上,也不無一些意義。因而此一問題頗為人所注意。 

 這雖是電影領域內之另一隻角,但,假使處理不當或態度不慎重,便有一舉而摧毀電影和“京戲”兩大陣營的危險(不但不能融會貫通,反而兩敗俱傷。) 

 一般人把京戲電影化看得過於容易,輕輕一句“搬上銀幕”的口號,便可搖動“開麥拉”,那就誤盡蒼生。過去,我們電影界曾作過這種試驗,結果是做到了“搬場汽車”的任務,而所謂舊劇電影化者,變成電影京戲化。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費穆導演的《古中國之歌》

 中國劇——指純藝術之劇而不限於所謂“京朝派”,猶之乎中國畫。中國畫是意中之畫,所謂“遷想妙得,旨微於言象之外”——畫不是寫生之畫,而印象確是真實。用主觀融洽於客體,神而明之,可有萬變。有時滿紙菸雲,有時輕輕幾筆,傳出山水花鳥的神韻,並不斤斤於逼真。那便是中國畫(我屢想在電影構圖上,構成中國畫之風格,而每次都失敗。可見其難)。 

 中國劇的歌唱,說白,動作,與其戲劇的表現方法,完全包括在程式化的歌舞範疇之中,演員也絕非“現實”之人。觀眾必須在一片迷離狀態中,認識舊劇在藝術上的“昇華”作用,而求得其真實與趣味。 

 中國畫的工筆仕女,有時細細收拾,似乎是寫實,其實無一是處;但名家作品偏能傳出意態神韻。中國劇的生、旦、淨、醜之動作裝扮,皆非現實之人。客觀地說,可以說是像傀儡,像鬼怪;主觀些,可以說是像古人,像畫中人;然而最終的目的,仍是要求觀眾認識他們是真的人,是現實的人,而在假人假戲中獲得真實之感覺。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周信芳、袁美雲影片《斬經堂》

 這種境界,十分微妙,必須演員的藝術與觀眾的心理互相融會、共鳴,才能瞭解。倘使演員們全無藝術上的修養,觀眾又缺乏理解力,那就是一群傻子看瘋子演傀儡戲。也就等於一幅幼稚的中國畫,水墨淋漓,一塌糊塗,既不寫實,又不寫意,完全要不得了。 

 電影的主要表演方式,是絕對的寫實,遇著如此超現實之中國劇,如何能輕輕地一搬了事? 

 “京劇”的藝術是從最原始的形式進化而來的,並非在戲劇理論上先有創作根據。今日自誇為特點的,莫非弱點——指不現實。原始的幼稚演出,因陋就簡。小孩子可以扮白髮衰翁,男子可以扮女子,傳統因襲,以至今日,卻因為技術上突躍的進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古典藝術。譬如:臺上的一切角色,都變作描寫的客體,是畫中人,是藝術品,而不是血肉之軀;淨角的臉譜和老生的長髯,也成為藝術表現之重要部分。僅僅是在這種地方,“電影化”已是絕不容易做到之事。 

 (還有一層,古典藝術已僅成為供人欣賞的藝術。現在國難嚴重,時代的需要更不在乎此。窮則變,變則通,“京劇”似乎是必須換一個血肉與靈魂。現在舊劇界中有心人,已確有這種企圖了,連臺本戲是另一種東西,除外。)

"

今日推送之《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錄自1941年《青青電影》號外《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原題《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作者費穆。費穆在四十年代先後拍攝了《古中國之歌》(包括《水淹七軍》、《朱仙鎮》、《王寶釧》、《綵樓配》等十個劇目的片斷)、《斬經堂》和梅蘭芳主演的彩色片《生死恨》。本文即是他拍攝戲曲藝術片的體會和思考,難能可貴。


 中國舊劇(包括“京戲”和其他樂劇)入電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藝術上的創作問題。 

 以中國人愛好“京戲”的興味之濃,舊劇電影化有其商業的價值;同時在“發揚國粹”這一點上,也不無一些意義。因而此一問題頗為人所注意。 

 這雖是電影領域內之另一隻角,但,假使處理不當或態度不慎重,便有一舉而摧毀電影和“京戲”兩大陣營的危險(不但不能融會貫通,反而兩敗俱傷。) 

 一般人把京戲電影化看得過於容易,輕輕一句“搬上銀幕”的口號,便可搖動“開麥拉”,那就誤盡蒼生。過去,我們電影界曾作過這種試驗,結果是做到了“搬場汽車”的任務,而所謂舊劇電影化者,變成電影京戲化。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費穆導演的《古中國之歌》

 中國劇——指純藝術之劇而不限於所謂“京朝派”,猶之乎中國畫。中國畫是意中之畫,所謂“遷想妙得,旨微於言象之外”——畫不是寫生之畫,而印象確是真實。用主觀融洽於客體,神而明之,可有萬變。有時滿紙菸雲,有時輕輕幾筆,傳出山水花鳥的神韻,並不斤斤於逼真。那便是中國畫(我屢想在電影構圖上,構成中國畫之風格,而每次都失敗。可見其難)。 

 中國劇的歌唱,說白,動作,與其戲劇的表現方法,完全包括在程式化的歌舞範疇之中,演員也絕非“現實”之人。觀眾必須在一片迷離狀態中,認識舊劇在藝術上的“昇華”作用,而求得其真實與趣味。 

 中國畫的工筆仕女,有時細細收拾,似乎是寫實,其實無一是處;但名家作品偏能傳出意態神韻。中國劇的生、旦、淨、醜之動作裝扮,皆非現實之人。客觀地說,可以說是像傀儡,像鬼怪;主觀些,可以說是像古人,像畫中人;然而最終的目的,仍是要求觀眾認識他們是真的人,是現實的人,而在假人假戲中獲得真實之感覺。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周信芳、袁美雲影片《斬經堂》

 這種境界,十分微妙,必須演員的藝術與觀眾的心理互相融會、共鳴,才能瞭解。倘使演員們全無藝術上的修養,觀眾又缺乏理解力,那就是一群傻子看瘋子演傀儡戲。也就等於一幅幼稚的中國畫,水墨淋漓,一塌糊塗,既不寫實,又不寫意,完全要不得了。 

 電影的主要表演方式,是絕對的寫實,遇著如此超現實之中國劇,如何能輕輕地一搬了事? 

 “京劇”的藝術是從最原始的形式進化而來的,並非在戲劇理論上先有創作根據。今日自誇為特點的,莫非弱點——指不現實。原始的幼稚演出,因陋就簡。小孩子可以扮白髮衰翁,男子可以扮女子,傳統因襲,以至今日,卻因為技術上突躍的進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古典藝術。譬如:臺上的一切角色,都變作描寫的客體,是畫中人,是藝術品,而不是血肉之軀;淨角的臉譜和老生的長髯,也成為藝術表現之重要部分。僅僅是在這種地方,“電影化”已是絕不容易做到之事。 

 (還有一層,古典藝術已僅成為供人欣賞的藝術。現在國難嚴重,時代的需要更不在乎此。窮則變,變則通,“京劇”似乎是必須換一個血肉與靈魂。現在舊劇界中有心人,已確有這種企圖了,連臺本戲是另一種東西,除外。)

中國戲曲的電影化:“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了事”

影片《古中國之歌》關正明飾薛平貴 

 我覺得,“京劇”電影化有一條路可走:

 第一,製作者認清“京劇”是一種樂劇,而決定用歌舞片的拍法處理劇本。第二,儘量吸收京劇的表現方法而加以巧妙地運用,電影藝術也有一些新格調。第三,拍“京劇”時,導演人心中常存一種寫中國畫的創作心情——這是最難的一點——那末這一部電影的“京劇”,大概不會完全要不得。 

 所以我說:中國舊劇的電影化,是藝術上的創作大業,絕不能唯技巧主義地一搬而了事。 

 (1941年《青青電影》號外:《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