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捕魚歡

在環湖路上,有供遊客觀光的美麗鄉村,俊秀茶山;有讓遊客品茗,體驗茶文化的茶坊;有供遊客賞茶觀景的登山步道……這百里茶廊融入了茶歌、茶舞、茶戲等文化元素,從遊覽茶山、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茶購茶等方面進行建設,依託董家河鎮廣義茶坊、車雲茶坊,溮河港鎮文新茶村、九拓茶坊、德茗茶坊、穩臻茶坊,十三裡橋鄉豫信茶坊,積極打造建設一批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體驗場所,以“茶坊”聯結千家萬戶,形成以環南灣湖百里茶廊生態產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產區旅遊融合發展。

“作為環湖路上十大茶坊之一,我們茶坊可以同時容納260多人吃飯和60人住宿,在我們這裡不僅能喝到信陽毛尖,瞭解毛尖文化,還能吃到信陽菜,看到茶藝表演。”8月30日下午,在環湖路上的穩臻茶坊,穩臻農茶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月笑著對記者說,“別看現在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這裡經常客滿,因為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馬上就是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了,旅遊旺季來臨,我這裡肯定又是‘一飯難求’了。”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捕魚歡

在環湖路上,有供遊客觀光的美麗鄉村,俊秀茶山;有讓遊客品茗,體驗茶文化的茶坊;有供遊客賞茶觀景的登山步道……這百里茶廊融入了茶歌、茶舞、茶戲等文化元素,從遊覽茶山、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茶購茶等方面進行建設,依託董家河鎮廣義茶坊、車雲茶坊,溮河港鎮文新茶村、九拓茶坊、德茗茶坊、穩臻茶坊,十三裡橋鄉豫信茶坊,積極打造建設一批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體驗場所,以“茶坊”聯結千家萬戶,形成以環南灣湖百里茶廊生態產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產區旅遊融合發展。

“作為環湖路上十大茶坊之一,我們茶坊可以同時容納260多人吃飯和60人住宿,在我們這裡不僅能喝到信陽毛尖,瞭解毛尖文化,還能吃到信陽菜,看到茶藝表演。”8月30日下午,在環湖路上的穩臻茶坊,穩臻農茶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月笑著對記者說,“別看現在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這裡經常客滿,因為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馬上就是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了,旅遊旺季來臨,我這裡肯定又是‘一飯難求’了。”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美麗鄉村譚家河

“我們茶坊不僅能吃飯,能喝茶,能看手工炒茶的過程,還能露營和燒烤,後續我們還將繼續規劃一些茶旅融合項目,讓遊客來得了,也留得住。”在德銘茶坊,記者瞭解到,德茗茶產業園佔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將會建立生態茶葉種植園、綠色茶葉加工園、茶旅遊休閒園、德茗茶文化園、o2o電商體驗園、有機果蔬種植園六大園區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接待人數約10萬人次。

行“百里茶廊”,享茶鄉風光。將生態旅遊項目和茶園風光、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以特色茶坊為點,環湖路為線,串起環湖百里萬畝茶園,溮河區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以茶旅融合塑造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景觀。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捕魚歡

在環湖路上,有供遊客觀光的美麗鄉村,俊秀茶山;有讓遊客品茗,體驗茶文化的茶坊;有供遊客賞茶觀景的登山步道……這百里茶廊融入了茶歌、茶舞、茶戲等文化元素,從遊覽茶山、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茶購茶等方面進行建設,依託董家河鎮廣義茶坊、車雲茶坊,溮河港鎮文新茶村、九拓茶坊、德茗茶坊、穩臻茶坊,十三裡橋鄉豫信茶坊,積極打造建設一批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體驗場所,以“茶坊”聯結千家萬戶,形成以環南灣湖百里茶廊生態產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產區旅遊融合發展。

“作為環湖路上十大茶坊之一,我們茶坊可以同時容納260多人吃飯和60人住宿,在我們這裡不僅能喝到信陽毛尖,瞭解毛尖文化,還能吃到信陽菜,看到茶藝表演。”8月30日下午,在環湖路上的穩臻茶坊,穩臻農茶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月笑著對記者說,“別看現在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這裡經常客滿,因為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馬上就是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了,旅遊旺季來臨,我這裡肯定又是‘一飯難求’了。”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美麗鄉村譚家河

“我們茶坊不僅能吃飯,能喝茶,能看手工炒茶的過程,還能露營和燒烤,後續我們還將繼續規劃一些茶旅融合項目,讓遊客來得了,也留得住。”在德銘茶坊,記者瞭解到,德茗茶產業園佔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將會建立生態茶葉種植園、綠色茶葉加工園、茶旅遊休閒園、德茗茶文化園、o2o電商體驗園、有機果蔬種植園六大園區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接待人數約10萬人次。

行“百里茶廊”,享茶鄉風光。將生態旅遊項目和茶園風光、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以特色茶坊為點,環湖路為線,串起環湖百里萬畝茶園,溮河區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以茶旅融合塑造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景觀。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剪出美好生活

一網格 以點帶面全覆蓋

網格化管理是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若干單元網格,把網格作為城市服務管理的基本單位,保證服務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是基層社會管理的有效形式。

近年來,溮河區各個社區都按照網格仔細劃分,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達到了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用網格把服務覆蓋、延伸到每一個小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家庭。

而作為最早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溮河區湖東街道,在致力於提升街道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時,逐步完善網格管理規範化和精細化,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的社會治理目標。

“雖然社區網格的日常工作很瑣碎,但都是關乎著社區居民的民生實事。”倪天成是溮河區湖東街道農專路社區的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儘管已經年過花甲,但他每天準時準點出現在網格黨支部,義務為大家調解鄰里關係,及時上報居民反映的問題,是社區與居民之間溝通的橋樑。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捕魚歡

在環湖路上,有供遊客觀光的美麗鄉村,俊秀茶山;有讓遊客品茗,體驗茶文化的茶坊;有供遊客賞茶觀景的登山步道……這百里茶廊融入了茶歌、茶舞、茶戲等文化元素,從遊覽茶山、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茶購茶等方面進行建設,依託董家河鎮廣義茶坊、車雲茶坊,溮河港鎮文新茶村、九拓茶坊、德茗茶坊、穩臻茶坊,十三裡橋鄉豫信茶坊,積極打造建設一批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體驗場所,以“茶坊”聯結千家萬戶,形成以環南灣湖百里茶廊生態產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產區旅遊融合發展。

“作為環湖路上十大茶坊之一,我們茶坊可以同時容納260多人吃飯和60人住宿,在我們這裡不僅能喝到信陽毛尖,瞭解毛尖文化,還能吃到信陽菜,看到茶藝表演。”8月30日下午,在環湖路上的穩臻茶坊,穩臻農茶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月笑著對記者說,“別看現在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這裡經常客滿,因為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馬上就是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了,旅遊旺季來臨,我這裡肯定又是‘一飯難求’了。”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美麗鄉村譚家河

“我們茶坊不僅能吃飯,能喝茶,能看手工炒茶的過程,還能露營和燒烤,後續我們還將繼續規劃一些茶旅融合項目,讓遊客來得了,也留得住。”在德銘茶坊,記者瞭解到,德茗茶產業園佔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將會建立生態茶葉種植園、綠色茶葉加工園、茶旅遊休閒園、德茗茶文化園、o2o電商體驗園、有機果蔬種植園六大園區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接待人數約10萬人次。

行“百里茶廊”,享茶鄉風光。將生態旅遊項目和茶園風光、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以特色茶坊為點,環湖路為線,串起環湖百里萬畝茶園,溮河區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以茶旅融合塑造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景觀。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剪出美好生活

一網格 以點帶面全覆蓋

網格化管理是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若干單元網格,把網格作為城市服務管理的基本單位,保證服務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是基層社會管理的有效形式。

近年來,溮河區各個社區都按照網格仔細劃分,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達到了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用網格把服務覆蓋、延伸到每一個小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家庭。

而作為最早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溮河區湖東街道,在致力於提升街道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時,逐步完善網格管理規範化和精細化,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的社會治理目標。

“雖然社區網格的日常工作很瑣碎,但都是關乎著社區居民的民生實事。”倪天成是溮河區湖東街道農專路社區的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儘管已經年過花甲,但他每天準時準點出現在網格黨支部,義務為大家調解鄰里關係,及時上報居民反映的問題,是社區與居民之間溝通的橋樑。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舞動青春

像倪天成這樣的網格黨支部書記在溮河區各社區還有很多,他們是離居民最近的服務生力軍,他們擔負起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處理上報事件等職責,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在網格化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白天巡格由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督導員、執法隊員、協管員、警務員共同負責,網格長牽頭排出巡格值班表,實行分時段巡格負責制,白班網格人員與夜班執法隊員無縫對接。巡格時打開“社管通”手機APP記錄巡格軌跡和巡格日誌,巡格期間發現民生問題,能解決的第一時間處置到位,超出職能範圍解決不了的問題,立即通過“社管通”上傳到辦事處一級網格平臺,由湖東街道交辦到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處置。如再解決不了的,繼續上傳到區級平臺。例如,網格人員在晚上巡格時,發現有條小巷路燈不亮,於是通過“社管通”軟件及時上報,湖東街道收到消息後會第一時間進行維修。

網格六員分兵把守,各負其責,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末梢”,成為一個個發現問題的移動“探照燈”,推動網格化管理更加規範化、精細化,也讓網格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青山秀水信陽藍

金秋溮河,崢嶸萬象。一幅大美亮麗的城市畫卷正在中原腹地徐徐鋪展開來。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猶如蛹化成蝶,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代之以美麗清潔的街區、通達坦蕩的路網、蔥翠怡人的景色……以舊貌換新顏的鉅變碩果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上申城禮讚。

“現在的行政路真的很漂亮,一到晚上,路兩旁的中國結,紅紅的,亮得特別好看。”2019年9月2日,家住溮河區行政路附近的徐女士向記者表示,“柏油路面很平整,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行道樹,白天涼爽,晚上漂亮,走在這樣的路上,人也舒坦不少。”“跳舞、唱歌、學樂器……現在的生活過得很悠閒,社區還不定時舉行活動,業餘生活都豐富起來了。”溮河區民族社區居民謝女士說。

類似這樣的感嘆,每天都會出現。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溮河區的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便捷與舒適。大投入、大發展的手筆下,溮河區加大了重點項目建設力度,立足優勢和特點發展茶旅融合,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改造背街小巷、拆除違章建築、打通路網……點點滴滴暖進了老百姓的心窩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夜藍璀璨醉溮河

一座城 同心協力寫華章

溮河區作為信陽市的主城區、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80萬溮河兒女朝著建設現代化美麗溮河的目標,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路。

為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2019年,溮河區不僅實施了四望山紅色旅遊路和柳譚路改建工程等市、區重點工程項目,還在財政資金極其緊張的情況下,籌集52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改建通村部道路29條75.47公里、通組道路32條50.75公里,將解決全區10個鄉鎮(街道)60個行政村的道路通行問題,破解交通瓶頸的“最後一公里”。目前,全部62個建設項目已完成47個,正在施工項目15個,總進度完成84%,完成村組道路106.3公里,計劃在9月底前全部完工。

2019年,溮河區還啟動了“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無論遠近,票價一元,覆蓋全區149個建制村,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交公共服務,實現真通實達,村村開通。

以前,溮河區鄉村的各種美景、美食和特產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路通了,車通了,採茶工、客商、遊客紛至沓來,茶農走出大山,農產品行銷各地,還帶火了鄉村遊,為農民致富拓寬了新路子。

“原來進趟城,來回需要折騰幾個鐘頭,至少要花二三十元錢,賣點香菇掙的那點錢剛夠個路費,現在公交就通到家門口,出門一元,回來一元,省錢又省心。”吳家店鎮石板村村民陳國書高興地說,“靠著村村通客車提供的便利,原來是貧困戶的我發展了香菇大棚種植,如今已經順利脫貧了。”

交通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便捷讓村民獲得了幸福感。有別於村民的幸福感,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則從環境的持續改善中看到了幸福。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溮河“關橋”

近年來,溮河區藉著持續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東風,全面實施城市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每年都改造提升一批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並且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推動全域綠化,秋楓園、柳鶯園等數十個遊園綠地精雕細刻,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以前真的是一走一腳灰,尤其是有汽車經過的時候,真是‘狼煙滾滾’,晚上基本沒人願意在這路邊乘涼,怕‘喝灰’。”說起位於四里棚社區的豫南駕校衚衕,社區居民閔全雲打開了“話匣子”。

如今,走進這段升級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清新之風撲面而來,綠油油的綠植與亮白的文化牆面交相輝映,讓人耳目一新。

“現在,我們不僅喜歡看文化牆上的內容,晚上還可以坐在衚衕邊乘涼,路面乾淨了,衛生變好,出來乘涼心情也很好。”閔全雲高興地對記者說,小巷路平了、燈亮了、整潔了,文化氣息也很濃,是一條有“內涵”的衚衕,大家都很喜歡。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春到農家

一片綠 茶旅融合顯魅力

說起溮河區,最出名的莫過於茶葉。溮河區地處淮河上游,是信陽毛尖的原產區和主產地大自然的恩賜讓這裡生態環境優越,人文底蘊深厚。如今,茶葉遇上旅遊,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近年來,溮河區以全域旅遊創建為契機,將茶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五雲、四望山、何家寨、南灣湖、黑龍潭、白龍潭等景點為依託,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把生態茶園打造成旅遊景區,把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茶文化也漸漸成為溮河區的旅遊品牌,溮河區的茶旅融合之路開始綻放光芒。

通過建設茶旅融合觀光示範點,溮河區加強道路整修、廊道補綠、旅遊廁所、停車場及會車點、民居改造、旅遊公共標識體系建設,將環湖路建成了一條環繞溮河區董家河、溮河港、譚家河、十三裡橋等4個產茶鄉鎮、散發著濃濃茶香的茶旅融合觀光廊道。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捕魚歡

在環湖路上,有供遊客觀光的美麗鄉村,俊秀茶山;有讓遊客品茗,體驗茶文化的茶坊;有供遊客賞茶觀景的登山步道……這百里茶廊融入了茶歌、茶舞、茶戲等文化元素,從遊覽茶山、參觀茶建築、觀賞茶俗、學習茶藝、品茶購茶等方面進行建設,依託董家河鎮廣義茶坊、車雲茶坊,溮河港鎮文新茶村、九拓茶坊、德茗茶坊、穩臻茶坊,十三裡橋鄉豫信茶坊,積極打造建設一批集觀賞、體驗、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茶體驗場所,以“茶坊”聯結千家萬戶,形成以環南灣湖百里茶廊生態產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引領全市茶產區旅遊融合發展。

“作為環湖路上十大茶坊之一,我們茶坊可以同時容納260多人吃飯和60人住宿,在我們這裡不僅能喝到信陽毛尖,瞭解毛尖文化,還能吃到信陽菜,看到茶藝表演。”8月30日下午,在環湖路上的穩臻茶坊,穩臻農茶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月笑著對記者說,“別看現在已經過了採茶的季節,但我這裡經常客滿,因為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優美。馬上就是中秋假期和國慶假期了,旅遊旺季來臨,我這裡肯定又是‘一飯難求’了。”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美麗鄉村譚家河

“我們茶坊不僅能吃飯,能喝茶,能看手工炒茶的過程,還能露營和燒烤,後續我們還將繼續規劃一些茶旅融合項目,讓遊客來得了,也留得住。”在德銘茶坊,記者瞭解到,德茗茶產業園佔地300畝,總投資1.5億元,將會建立生態茶葉種植園、綠色茶葉加工園、茶旅遊休閒園、德茗茶文化園、o2o電商體驗園、有機果蔬種植園六大園區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接待人數約10萬人次。

行“百里茶廊”,享茶鄉風光。將生態旅遊項目和茶園風光、茶文化底蘊相結合,以特色茶坊為點,環湖路為線,串起環湖百里萬畝茶園,溮河區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突出茶文化的內涵,以茶旅融合塑造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景觀。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剪出美好生活

一網格 以點帶面全覆蓋

網格化管理是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若干單元網格,把網格作為城市服務管理的基本單位,保證服務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是基層社會管理的有效形式。

近年來,溮河區各個社區都按照網格仔細劃分,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達到了社會服務“零距離”、社會管理“全覆蓋”、居民訴求“全響應”,用網格把服務覆蓋、延伸到每一個小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家庭。

而作為最早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溮河區湖東街道,在致力於提升街道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時,逐步完善網格管理規範化和精細化,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的社會治理目標。

“雖然社區網格的日常工作很瑣碎,但都是關乎著社區居民的民生實事。”倪天成是溮河區湖東街道農專路社區的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儘管已經年過花甲,但他每天準時準點出現在網格黨支部,義務為大家調解鄰里關係,及時上報居民反映的問題,是社區與居民之間溝通的橋樑。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舞動青春

像倪天成這樣的網格黨支部書記在溮河區各社區還有很多,他們是離居民最近的服務生力軍,他們擔負起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處理上報事件等職責,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在網格化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白天巡格由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督導員、執法隊員、協管員、警務員共同負責,網格長牽頭排出巡格值班表,實行分時段巡格負責制,白班網格人員與夜班執法隊員無縫對接。巡格時打開“社管通”手機APP記錄巡格軌跡和巡格日誌,巡格期間發現民生問題,能解決的第一時間處置到位,超出職能範圍解決不了的問題,立即通過“社管通”上傳到辦事處一級網格平臺,由湖東街道交辦到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處置。如再解決不了的,繼續上傳到區級平臺。例如,網格人員在晚上巡格時,發現有條小巷路燈不亮,於是通過“社管通”軟件及時上報,湖東街道收到消息後會第一時間進行維修。

網格六員分兵把守,各負其責,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末梢”,成為一個個發現問題的移動“探照燈”,推動網格化管理更加規範化、精細化,也讓網格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小城大美——信陽市溮河區的“蝶變”之舞(圖)

便利交通

一湖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如今的溮河區,志願者深入街頭巷尾,文化大舞臺經常唱響,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主題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凡人善舉層出不窮,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承古萌新的厚重文化資源彰顯著溮河的氣質與靈魂,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速度彰顯著溮河的繁華與活力,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溮河,將繼續書寫美麗篇章。(來源:信陽日報 作者:曾鼎 劉翔 韓蕾 馬保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