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請注意:你有可能下載了一款山寨的網貸APP

信息安全 網絡安全 軟件 金融 每日金融 2017-05-10

近幾年,國內互金行業蓬勃發展,與之相關的黑色產業鏈也如蛆附骨般的野蠻生長。從薅羊毛、暴力催收,到倒賣用戶信息,都極大的危害了互金行業的成長。現在,互金黑色產業鏈又被爆出一個新項目,那就是仿冒的網貸APP下載。

投資人請注意:你有可能下載了一款山寨的網貸APP

最近,每日金融後臺接到多位讀者留言,稱自己在瞭解各家網貸平臺的時候,可能下載到了山寨APP。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帶大家瞭解下這個行業,也提醒讀者以後下載APP的時候,擦亮眼睛,注意安全。

“其實仿冒APP在互聯網行業不算新鮮,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業”,成都某網貸平臺CTO陳放(化名)告訴每日金融,仿冒APP的性質和銀行卡釣魚差不多。

用戶在裡面填好個人信息以後,仿冒APP通過插入惡意程序等方式收集用戶的賬戶密碼、身份證、銀行卡、電話號碼等多維度信息。簡單一點的把銀行卡或社交軟件裡的現金直接轉走,複雜點的則通過洗庫等方式,進行數據提煉、篩選,然後再從事其他非法交易活動。

據陳放介紹,目前諸如電信詐騙、盜取遊戲裝備、盜卡交易等黑色產業鏈交易都有成熟的路徑和渠道,仿冒APP就屬於盜卡交易的一種。“這也屬於信息洩露,只不過網貸APP比電信詐騙、盜取遊戲裝備更容易接觸到現金,所以黑產團隊很快就盯上了這個領域。”

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發佈的監測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共發現仿冒的網貸APP 1300多個,累計下載量已超過3000萬次。由於這類山寨APP的名稱、圖標甚至用戶體驗都與正版APP的相似度極高,讓大多數用戶也難以分辨。

投資人請注意:你有可能下載了一款山寨的網貸APP

數據顯示,在這1300多個仿冒的網貸APP中,京東金融、借貸寶、陸金所等三家網貸平臺的仿冒APP總計15個,下載量累計32萬次,名列前茅。另外,手機貸借款、旺財狗這兩個平臺被仿冒的APP數量也觸目驚心,分別為17個和42個。

對於這種仿冒APP的猖獗現象,網絡安全專家、四川十方衛士科技有限公司CEO孫治法也給用戶提出了一些建議。

1、用戶下載網貸APP時,可通過平臺官網下載,或通過應用商店等正規的電子市場下載,切勿通過QQ、微信、短消息等附帶的下載鏈接盲目下載;

2、下載完成後,仔細查看確認圖標是否清晰,軟件內部圖文是否清晰,能否正常啟動、使用,功能是否正常,如果不能正常啟動使用,那麼多半是仿冒APP;

3、用戶可以安裝第三方安全軟件,來識別下載的APP是否為病毒軟件。另外還可以通過下載途徑、對比確認、軟件鑑別等方法避開陷阱,防止受騙導致資金損失。

每日金融記者發現,雖然網絡安全洩露的事件逐年增多,但相較於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熱門投資領域,互聯網安全領域的創業項目卻不是資本的寵兒。

國內某知名投資機構成都負責人潘勝(化名)對每日金融表示,目前國內網絡安全項目的技術要求高、市場份額卻有限。比如病毒分析項目的市場需求就很小,一個軟件的使用許可費才十幾萬美元,從資本的角度很難進行估值。這種情況也導致資本對網絡安全項目的興趣不大。

同時他認為,信息安全屬於是綁定行業的服務,隨著企業管理信息化、服務化和移動化的趨勢愈演愈烈;只有在通信分析、協議分析、軟件分析等基礎層面做得比較紮實的公司,才有可能獲得資本的青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