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長達15年!瞧瞧這個新鄉人的喜歡與堅持……'

"

一份報紙可以見證一座城,因為它既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又開創著城市的未來。提起《平原晚報》,不少新鄉人都是熟悉的,然而要說起孫長有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就並不熟悉了。

孫長有,今年50歲,家住萬和城小區。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鄉人,閒暇時刻,他最愛閱讀的就是新鄉的本地報紙《平原晚報》(以下簡稱“晚報”)。因為在他看來,晚報是民生報,老百姓最關注、關心的事情,在這上面都可以找到。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孫長有與晚報的故事。

"

一份報紙可以見證一座城,因為它既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又開創著城市的未來。提起《平原晚報》,不少新鄉人都是熟悉的,然而要說起孫長有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就並不熟悉了。

孫長有,今年50歲,家住萬和城小區。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鄉人,閒暇時刻,他最愛閱讀的就是新鄉的本地報紙《平原晚報》(以下簡稱“晚報”)。因為在他看來,晚報是民生報,老百姓最關注、關心的事情,在這上面都可以找到。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孫長有與晚報的故事。

新鄉故事:長達15年!瞧瞧這個新鄉人的喜歡與堅持……

指著書桌上的晚報創刊號,孫長有自豪地說:“2004年11月8日,晚報出的第一期報紙,我有兩份呢。”從那一天起,晚報刊發的每一期報紙他都認真閱讀,遇到好的文章、好的特刊,他還會悉心留存,以便隨時翻閱。

也是因為如此,晚報很多大型採訪活動,孫長有都能如數家珍。“咱們晚報走基層真是不錯,從黃河岸邊到公交站點,從農村學校到基層醫院,到處都有咱晚報記者的身影。不光如此,你們還將健康義診帶給了基層百姓呢。”對於晚報9年10次的大型走基層活動,孫長有印象深刻。

媒體是社會責任的守望者,暖新聞是媒體人的情懷。四川梁山森林大火導致30名消防人員殉職後,晚報報道的一條暖新聞就讓孫長有很感動。“我記得那篇新聞報道的是一個小男孩將一些飲料送到了紅旗區消防大隊門口,這條新聞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用實際行動來關心、關愛身邊的消防人員,一時間整個城市變得愛意暖暖,我想這就是報紙的魅力。”孫長有回憶。

日復一日的閱讀,孫長有對報紙文章背後的作者也是十分熟悉。“郭書武在晚報的時間可不短,創刊第一天就有他的文章,到現在依然筆耕不輟,他最擅長寫的是體育方面的文章;王新林老師十分關注新鄉的環保問題,這方面的文章比較多,另外她還比較擅長寫一些社區的暖新聞。”提起報紙上的記者名字,孫長有都能精準地說出他們的寫作方向和寫作風格。

孫長有的手機相冊裡有一張晚報工作人員的合影,是他從報紙上拍下來的。“看了這麼多年文章,也知道很多記者的名字,就是對不上號。這張照片是有一年晚報走基層活動結束之後拍的,上面都是當年參與走基層的記者、編輯,我覺得挺有意義的,就留存下來了。”孫長有樂呵呵地說。

近幾年來,隨著晚報公眾號的推出,孫長有在閱讀新聞的時候變得更加方便,因為第二天見報的內容,前一天就可以通過公眾微信號進行閱讀。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晚報、閱讀晚報,孫長有還將晚報的一些電子版截屏下來,製作成小視頻,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等方式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晚報是一份十分接地氣的報紙,這麼多年來,晚報如良師益友,讓我在閱讀中收穫滿滿。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晚報能越辦越好。”孫長有說。

王玲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