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保證不開房”案,始於獵奇更應終於法制'

"


"


法官“保證不開房”案,始於獵奇更應終於法制


新聞反轉本不奇怪,但這次的新聞反轉幅度之大卻讓所有的"吃瓜群眾"都有些目瞪口呆:8 月初爆出的永州法院一庭長書寫"不與 5 女子開房保證書"事件,經組織調查並沒發現當事人存在不當男女關係!

這個結果之所以讓"吃瓜群眾"情感上很難接受,一是它有違長期以來的"新聞套路":首先是網上爆料,接著是輿論發酵,進而是組織調查,結局是罪名實錘。當事人不僅受到"應得"的懲罰,還落得臭名昭著,進一步印證了媒體和公眾的"正直"與"先見之明",為他們下一次的"路見不平"賦權。二是它有違人們對於"話題官員"的刻板印象,哪怕舉報的事實本身並不嚴重,但也可以由此及彼,牽扯出其他問題。遠的如"微笑廳長""天價煙局長",近的如霸佔醫療通道的北京勞斯萊斯女。

事實上,永州中級法院屈庭長"保證不與 5 女開房"這個熱點話題一開始就讓人疑竇叢生:正常狀態之下,誰會在微信朋友圈發佈這樣的"保證書"呢?別說是一個具備豐富法律知識的專業人士,就算一個稍有社會常識的普通人都知道,這首先涉及到對提及的五個女子及其家庭構成侵權,還直接在熟人圈子裡自我抹黑,必然帶來職業上的毀滅性後果。但對於習慣狂歡而非理性思考的公共輿論來說,事情越反常越有傳播價值,越能吸引眼球,越能上熱搜。

當然,也有人給出了想當然的推理:當事人誤以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記事本,屬於操作失誤。這個推理更加讓人興奮:看來這法官不但壞,還蠢,揭露和批判這樣的官員絕對就是替天行道!

隨著組織結論的公佈和多家媒體深度調查的發表,事實真相浮出水面:當事法官屈中亞的妻子長期患有偏執性精神障礙,"保證書"系其持刀脅迫屈寫下並用其名義發佈的。夫妻倆相濡以沫幾十年,但妻子近些年因為切除子宮和雙側輸卵管後,不僅暴躁易怒,還疑神疑鬼到了阻止屈與一切女性往來的地步,甚至專門購買了跟蹤器。出於對妻子和家庭的愛,屈一直包容忍讓,手機任由檢查,連微信朋友圈上秀恩愛的圖片和文字都一直是妻子在發佈,為的是"讓別的女人望而卻步"。

"所有不能理解之處,都有他人的隱痛與悲涼",不能不承認,這一次媒體和公眾的狂歡有些殘忍。其實,像屈中亞這樣的夫妻,在我們的身邊司空見慣,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而已。"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果瞭解更多的生活細節與生命邏輯,我們甚至也會不忍心去責怪那個"偏執性精神障礙"的妻子,二胎希望的幻滅,可能失去丈夫的恐懼,哪一樣都足以讓一個正處更年期的婦女承受難言之痛!

當然,這一事件中最無辜但卻受傷最深的還是當事法官屈中亞。如果沒有"法官"和"庭長"這兩個頭銜,人們最多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付之一笑,媒體不會蜂擁關注,其本人也不會承受因"停職"而來的羞辱。誠然,從社會公正角度而言,對於法官這樣擁有特殊公權力者有更高的形象要求並不為過。但也需提防另一種傾向,那就是利用公眾輿論"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理,進行惡意炒作。就此事件而言,始作俑者肯定是屈的"朋友圈"中熟人,按理其應該對屈的家庭情況有所瞭解,不至於是因為"簡單義憤"。而如果是出於公義,更應該向單位紀檢部門彙報,而不是首先想到輿論造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行為是一種輿論綁架,即不管事實真相如何,首先對特定對象進行道德指控,藉助公共輿論的非理性將對方置於難以自證清白的絕境。

或許,我們要感謝屈中亞庭長,正是他的清白給了我們一次反思輿情的機會。"洪洞縣裡無好人"的思維慣性,不僅主宰了一般受眾的頭腦,也有力地引導著媒體的興奮點,甚至還成為一些地方和部門平息輿情的預設前提。譬如在此案中,屈中亞的個人生活作風嫌疑與他的庭長職務之間並無必然關聯,其庭長身份也並不妨礙對其的調查,但輿情一出來,還是立馬"停職"。這事實上也進一步刺激了輿論想象。

現在案情水落石出,從永州中級法院方面而言,"還幹部一個清白"不能僅僅限於名譽上的,更應該第一時間恢復屈庭長的工作,併名正言順支持屈的維權行為,調查這一炒作背後有沒有幕後的圖謀。絕對不能給媒體和公眾留下這樣的印象:被汙清白者被停職了,而傳播隱私和惡意炒作的始作俑者卻平安無事。這樣下去,等於鼓勵更多不審慎甚至別有用心的信源的出現。需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捲入輿論漩渦的人是很難全身而退的,因為是個人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與癖好,隱私一旦公之於眾首先就陷入了尷尬境地,家庭關係和社會處境都要受到重大損害。也因如此,在大量的司法實踐中,公開披露他人隱私者,首先就應該被追責。

就媒體和大眾輿論而言,應該堅守最基本的新聞倫理,培育起碼的媒介素養。新聞學上有個非常重要的平衡性原則,即給予被監督者以對等的迴應權利。在未經法定機構確認之前,不應將其置於"輿論審判"的被告席。道理很簡單,任何人都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成為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如果我們可以縱容對"法官"、對"官員"、對"明星"的惡意炒作和語言暴力,終有一天,我們就會對任何人都如此這般。媒體和公眾輿論要控制這種本能的衝動很難,而不少輿論事件中的"實質正義"又輕而易舉地掩蓋了事實上的"程序非正義",但唯其不易,才更應堅守。

文 / 魏劍美

(作者系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知名雜文作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