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首語:此文並不販賣焦慮,只探討人活著的生命意義。寫了半月有餘,文章四千多字,請你耐心讀完,一定會有領悟收穫。】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1、生命的意識

近些年,麻煩不斷找上年輕人,比如脫髮、癌症、猝死。辦公環境和聚會場地鮮有這樣的話題,更多呈現為朋友圈的個人分享狀態。大家雖不願公開談及,私下裡卻都有著共同的意識:生命很重要!類似關注點持久不衰。人們更能接受自然性的衰老病死,而力圖避免直視死亡,對它的恐懼意識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但又往往如《我是演說家》裡某位演講者所述,“我永遠想不到會和癌症有一絲一毫的關係”。為了工作和掙錢,在盲目的“拼搏”口號下,不斷消耗“年輕”這一不可再生的資本。拼搏並不是拼命,但他們往往把拼命當成了拼搏。在攀比、跟風的物質化氛圍裡,迅速積累財富成為他們最大的有形樂趣,卻也是生活裡最大的無形壓力。在天災人禍面前,你的財富又能多做什麼呢。

瀏覽網頁,心驚膽戰地閱讀著突來病與故的新聞文章,敬畏完生命,又再習慣性地忘掉。敷著最貴的面膜,追著精彩的劇,熬著最深的夜。道理都懂,卻未見得自律。有一個本科學弟,畢業前夕趕製畢業設計,在寢室裡熬了幾天夜,最後猝死在自己的畫圖板上。《自律力》寫道,“那些熬過的夜,最終都會事無鉅細地反映在你的身體上”。

一邊感受別人的惋惜,一邊重蹈別人的覆轍。你我莫不是鴕鳥心態,往往認為死亡是偶然發生的事情,是別人的事情,是醫護、警察、殯葬等專業人士才會接觸的事情,是電視報紙上得來的事情。疾病和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透支身體將會打破健康的平衡。“某某籌”悲情的訴說,不就是最好的最現實的證明。我們絕不會活著體驗死亡,但對它的恐懼確實存在。

沒人會告訴你,出人頭地的鼓勵多是別人的願景寒暄。執著學業、奮鬥業績、追求財富,到底是為了什麼?彷彿早與死神做了交易,拿時間、健康、年輕來交換財富,但人們往往失信。有則故事說,弟子請教師傅關於人類的奇怪之處,師傅舉例道,“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一旦與死神簽訂了協議,便無法毀約。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2、生死的邏輯

常說“生老病死”,這幾個字其實並無邏輯,正確順序應為:出生→成長→衰老→死亡。對國人而言,死亡是嚴肅而且忌諱的話題。教育也專注於升學就業,缺少對死亡的省思。馬克思認為,死亡本身就已預先包含在了生命裡面。生死本為一體,只論生或只論死都是非辯證性和非客觀性的。若不深入其存在的事實,未必能感知人生意義與人死價值,甚至困惑於“活,還是不活”的哈姆雷特式疑難。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我們當然要重視“生”;莊子說“死生,命也”,我們也還要重視“死”。

人為什麼會死?薛定諤之專著《生命是什麼》,首次將熵與生命聯繫起來。站在科學立場,人的生命過程就是與熵增加作鬥爭的過程。普利高津進一步闡釋了人體熵變與生命過程的階段關係:一個發育健全的健康年輕人,其體內衰變正為生長更新所補償,生命系統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而更年期後,衰老趨勢超過了生長更新的趨勢,生命體逐步由高級有序過渡到低級有序,再至無序死亡。

生命體與環境不斷交換物質和能量,正常進行新陳代謝,生命才得以存在和延續。可以說,生命過程就是一個自己為自己不斷獲取生命支持的過程。人的主觀意志只能改變生命過程進行的速度,而不能改變其進行的方向。生命的時間箭頭是單向的,可見,人都是要死的。人的生命有三次死亡:當心跳停止(生物層面)、當葬禮完成(社會層面)、當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完全忘掉你(精神層面)。

史鐵生在《對話四則》裡寫道,“死是一件輕鬆的事”。生下來,既已定;如何活,看自己;死,終必然。“事實上你唯一擁有的就是過程”,怕的,是沒有靈魂的存在。我們總片面地談論活著,生硬地強調健康,而躲避和畏懼“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死亡。死亡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終極追問,理解它、思考它,才能更清楚活著的意義。鄭淵潔認為,早死的未必吃虧,晚死的不一定佔便宜。沒有誰會對死亡很豁達,都很悲痛和無奈。但只有正視死亡,生命才是完整的。

生命是永恆的哲學話題,牟宗三先生言,中國哲學的主要課題就是生命。生命需要被安頓,正確的生死觀引導著生命的良好發展。好死不如賴活著,並非正確的價值取向。生死觀是對生與死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包括人生觀和人死觀,生與死都對等存在也同等重要。不害怕死亡,並不是要以死亡為目的地活著,而是通過探討死亡的既然存在,以促使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3、生命的意義

《半月談》推文,一輩子匆匆忙忙,白苦一場,是最可惜也最可怕的活法。為了活著而活著沒有意義,有生命意識的人不能忍受沒有意義的生活。人類無法確定自己何時死和怎麼死,但能決定在從生到死的過程中如何存在。有人說,平庸的人擁有性命,優秀的人擁有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則擁有性命、生命和使命。尋求生命意義感,始終貫穿從性命到生命再到使命的階段過程。

生命意義感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目的和價值的感知,最早由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提出。他認為,人最基本的原始動機就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問自己: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什麼?如何去?生命意義隨思考而生,人生結果隨決定而來。很多人沒有這個意識,因此過得迷茫、壓抑和功利,邏輯不自恰。

關於意義感的缺失,《生命意義的缺失與追尋》提出了四點原因:1.創傷性事件的影響,如突發事件、威脅、災難;2.工具理性的蔓延,如科學技術、形式邏輯等快速發展,工具理性超越了價值理性,逐漸演變為壓制人和統治人的工具;3.高度聚焦自我,如物質主義氾濫、享樂主義盛行;4.缺少有關生命意義的教育。生命意義的缺失會導致“存在空虛”,主體容易被消極的自我認知所迷惑,從而又產生三個問題:抑鬱、攻擊和成癮;對權力、金錢和享樂的追求;自殺。心境障礙讓人空虛、無聊和厭煩,嚴重者導致“心靈性神經官能症”,無意義感和無價值感正是抑鬱症的主要症狀。

追求生命意義,能夠緩衝負性事件對心理的不利影響。小說《人都是要死的》出自作家波伏瓦,描述了雷吉娜逃避一切、不知所措和無所適從的消極人生狀態。我們應該有意識地降低可能引發或接觸負性事件的概率,比如遠離社會惡源、遠離垃圾人;更重要是增強積極的生活體驗,用工作和閱讀來填補空虛,用交流和關愛來打發無聊,用審美和愛好來轉化厭煩,還要多接觸具有正能量的人。

如果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不就正好給了你創造意義的理由。莊子認為,人的一生就是要不可限地去追求知識,讓生命薪火相傳。人生在世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任重而道遠。俞敏洪說,“我們自以為某個理想實現了或者某件事情完成了,生命就充實了。但任何充實都不能填補一輩子的生命,充實過後會有新的空虛,需要繼續填補”。人生就是不斷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目標,生命過程就是這樣為自己不斷獲取生命意義的過程。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4、活著的意義

認識死亡的面目,才不懼怕死亡;追求生命的意義,更能敬畏生命。既然無法選擇出生,也不能避免死亡,那就思考如何更好地活著:什麼是活著?為什麼而活?如何能活好?活著的話題,必須得放到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環境裡去。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時代環境造成人活著的堅韌和樂觀。原始人有原始人的時代,古人有古人的時代,近代人有近代人的時代,我們有我們的現代。再把眼光和格局拉長些,放到更宏廣的歷史畫面裡,可能就更清楚自己活著的角色和活著的作用。

活著是生命存在的一般狀態,更是最基本和最樸素的生存訴求。在巨大的社會變遷下,活著代表了對命運無常的承受能力。餘華在《活著》裡就描寫了這樣一部人物血淚史,以他人的死亡來凸顯主人公福貴的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延續生命需要活著,正因為艱難,活著就擁有深刻涵義。一面是渺小而軟弱的草根人物福貴,一面是巨大而無奈的苦難現實,力量懸殊間透露著強烈的命運感。但福貴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了很多人:旦夕禍福後依舊友好地對待世界,仍存追求生命意義的那份堅韌和樂觀。在死亡和絕望的伴隨下,他總能不斷尋找點亮生活的希望。《史記》說“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也表現了這種堅韌和樂觀,也正是幾千年來中國人不斷歷經戰亂之後頑強活著的樣子。

不可否認,活著的狀態是實現自身價值的物質前提。但“活著”並不簡單等同於“活下去就行”,並非只有新陳代謝的生理狀態。《死亡意識》中說,人不僅生存著而且領會著生存,還要賦予自己的生存以意義。僅僅為了活著而活著是悲觀的,沒有任何意義。只停留在生物學層面的存在狀態,就與自然動物沒有根本性的不同。天生萬物,而不能治理萬物。獸在本能,人卻開化。人的一生總會出現諸多不同的追求,那麼活著的理由或者活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為了物質慾望、權力慾望和名譽慾望,還是求學、求職、結婚、升官、投資等不同的具象目標?但再怎樣高級,這些也只是慾望和目標,而非人生的真正目的。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最初的普遍共識,我們先是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仰價值而活著。羅素在《我為什麼活著》中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值得他活著。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是為別人而活——父母為孩子、孩子為親人、下級為上層,有學者就拋出問題,當剩下自己時,我們能為誰活?魯迅在《孤獨者》中通過魏連殳闡釋,還要為那些不想讓自己活下去的人而活。學者徐圻認為,人類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為生命確立一個高於生命本身的人生目的,是精神性的,值得為之而活。

人的活著是高於本能的,要重視活著的價值深度。我們都知道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但總忽略其前提條件:要有敬畏生命和人格覺醒的意識。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和愛護包括他人和非人在內的生命;人格覺醒,就該將活著的意義看得比活著本身還重要。否則,活得再精彩再豐富都是茫然的,不能活好。從生存到生活,是文明的進化;從活著到活好,是生命的昇華。豐子愷認為人生有三層境界,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靈魂生活,靈魂生活就是前述意識的最高層次。敬畏生命和人格覺醒是很多哲人、聖人、賢人的作風,也就超越了個體的生命侷限。

活好是人之生命的本質,即活出生命的質量、尊嚴與意義。有人說,活好本身就體現了自己的價值。靜一居士說,活著是一種修行,該吃飯時不吃飯,該睡覺時不睡覺,又如何能活好?歌唱家李光曦說,活好就是要認真對待每一天的生活和身體。學者任鵬傑說,人要活著而且活好,還必須靠社會倫理價值來支持。荀子講“性不足以獨立而治”,活好是要重視禮儀的。莊子認為,生命的本真在於追求生命的自由,活好就要有豁達的心態,自在逍遙。《生命美學》說人需要審美,審美活動是人之生命的本質,是活好的重要因素。錢理群強調,要安靜地改變困境,還要從讀書開始,合理地做人,幸福地度日。幸福活著是活好的應有之義,王建教授認為要有責任感和自我滿足感,對社會有貢獻。要不要自我滿足是現下的一個爭議,陳永力教授認為,追求自己那份合理的自利和幸福,是個人生活的最高道德目標,只有理性的利己者,一個具有自尊的人,才有愛的能力。擁有愛的能力,才會清楚幸福的路。

生死邏輯:我們總在談論疾病與死亡的可怕,卻從不思考活著的意義

如何活好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百家之言亦不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壽命有限,生命的內涵卻可以延展。如果覺得活著沒有意義,那就去創造意義。在生與死之間加入一些東西,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如果認為生活沒有樂趣,那就去尋找樂趣,用自在和快樂去填充人生。人是有追求的理性存在,利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才是活好的意義所在。若只為自我的飽食終日卻對自外無所用心,其意義就大打折扣。要過好有意義的生活,應有尊嚴地活著、有追求地活著、幸福地活著。也就意味著,必須認識自我,找到最真實的本心,知道喜歡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發揮人的潛質才知道可以做什麼。換而言之,人生的真正職責是找到自我。客觀勇敢地面對理想與現實,然後明白人生該做的事情。

【關注“翽塵思考錄”:專注成長的思考,幫助你找到真實的自己,明白人生該做的事。】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文章《人生的真正職責是找到自我》,瞭解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