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鄉村為患者——記吉安市第二屆好醫生彭月秀

新生兒 臨床醫學 社會 井岡山報融媒體 2017-04-25

衛萱

彭月秀,2002年畢業於井岡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1年井岡山大學成人本科畢業。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於深圳市寶安區和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全縣衛生系統招聘考試後分配在吉安縣油田鎮衛生院,2006年9月至今在吉安縣指陽鄉衛生院工作。畢業後一直在臨床一線從事內、兒科工作,同時在醫院兼任婦產科與麻醉工作。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十多年來,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深得患者及家屬的讚譽和同事的好評。十多年的工作中,雖然她感受過做醫生的苦不堪言,但每當看到患者信任的目光以及病癒後出院時的笑容,聽到他們發自肺腑的一聲聲“謝謝”時救死扶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

2007年,一名身患新生兒透明膜病的新生兒因為她工作中的經驗不足,而過早的離開了人世。她當時很難過,更多的是自責。院長和同事都勸她說,這種新生兒病在24小時內極難發現,這在大城市的醫院都是巨大的考驗,更別說一個在偏遠山區工作的年輕醫生。自此以後,她暗自反省和鞭策自己:要加強業務上的學習和工作中的責任心,對待患者的苦和痛,要更多地去體會和觀察。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在處理緊急病情的時候,她變得更加從容、更加自信。2013年5月的一天,有位孕婦等待分娩,一進醫院家屬就大喊大叫“彭醫師、彭醫師”,當時彭醫生和羅院長等人剛好做完剖腹產手術,家屬急匆匆地把她叫到產房,彭醫生一看嬰兒的一隻腳已經先出來了,新來的產科醫生嚇得不知所措,彭醫生先安慰孕婦不要大喊大叫,精神放鬆點,然後她非常鎮定地娩出了新生兒。但此時,娩出後的新生兒面色青紫,口脣發黑,軟弱無力,沒有任何反應,家屬在旁邊幾乎絕望了,此時彭醫生深知,一定要冷靜,不要慌張,迅速帶領產科醫生、護士開始一系列緊張有順的搶救工作,十多分鐘後,奇蹟終於發生了,隨著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大家的緊張心情終於放鬆了下來。過後,家屬激動無比,對彭醫生和醫院的同事千恩萬謝。還有前年9月份的一天,因為她細緻的檢查,及時發現一例腸套疊的患兒並迅速轉院,過後家屬專門道謝,當時彭醫師正確的診斷,及時的轉院挽救了他們整個家。看到病人及家屬那歡樂的表情,彭醫生心裡的那種快樂和成就感也更溢於言表,她同時也暗自告戒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做一個真真正正的好醫生。

十多年來的歷練和堅持,讓她在行醫路上變的更加成熟穩重。面對患者,更多的是耐心和關心。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地服務於百姓,彭月秀不斷地充實自己,先後到上級醫院進修麻醉和內科專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彭醫生深知,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良好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是並重的,只有不斷地從各方面都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

2015年8月份,彭月秀獲得全縣“最美醫生”提名獎,2016年又獲吉安市“好醫生”榮譽稱號,她非常感謝同事們對她工作的支持和認可,但她同時深知,離這個“好”字,她還有很大的差距,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要多學習、多請教、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這樣才能促進醫患關係的和諧,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好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