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私募鉅虧9670萬 新三板基金因流動性不足苦苦掙扎

隨著早年掛牌新三板的私募逐個披露年報,私募行業正在經歷的潮退潮湧也正在被外人所感知。日前,新三板掛牌私募思考投資發佈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2018年,思考投資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告負,其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鉅虧9670萬元。掛牌私募業績低迷,與此同時新三板基金也遭遇尷尬。粗略統計,1600餘隻新三板基金將在今年到期,選擇延期清算成主流處理方式。

業績爆雷鉅虧9670萬元,思考投資暫停新增業務

新三板掛牌私募思考投資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6054萬元,上年同期為1556萬元;淨利潤為-9671萬元,上年同期為-2677萬元。是的,您沒有看錯,2018年思考投資不僅出現鉅額虧損,甚至連營業收入都是負數!

記者諮詢財務會計人士稱,營業收入是負數通常是當期發生的銷售退回大於當期銷售收入。從細分項目來看,營業收入為負數的原因,為了提早收回貨款實施的原已銷售現予現金折扣,根據增值稅的要求沖銷了原來的收入,重新確認現在的收入,重新的收入比老票上的收入小;原來銷售的產品商品因質量等原因銷售退回;對原來不應該確認為收入的事項確定為收入了現予以衝回。

營業收入沒能帶來正收益,淨利潤更是不忍直視。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思考投資的營業收入為-6054萬元,與2017年的1556萬元相比,暴降488.96%。報告顯示,思考投資2018年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虧損高達9670.6萬元,這也是思考投資掛牌以來連續第二年出現鉅額虧損。

從思考投資近期運營的產品,收益全線下滑,更有草草收場的產品。年報披露思考投資目前存續基金產品共18只,共計實繳規模約為17.74億元。2018年全年思考投資共有23只產品到期,運作時間從1年到3年不等,但根據其披露的基金最終淨值,只有3只基金分別收於1.0002元、1.0003元和1.0990元,剩下20只基金全部虧損。最差的一隻信託產品在清算時僅剩下0.4525元,在成立不到9個月之後就草草收場。

思考投資的鉅虧早已經埋有伏筆。5月4日,思考投資發佈投顧產品清算公告稱,其擔任投顧的“中信銀行睿贏精選A類4期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提前清算,清盤時產品淨值0.8858元,該產品公司除了自有資金跟投100萬產生的虧損11.41萬元之外,還另承擔“虧損補資款900萬元”。

減持新規發威,大宗交易套利週期延長

營收和淨利潤大幅雙降,思考投資將原因歸結為減持新規發威。思考投資在年報中稱, 2017年5月27日發佈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正式實施,以及證券市場監管部門對政策的執行尺度和監管環境發生變化。

思考投資方面表示,公司與受“一行三會”監管的持牌金融機構合作以白名單投資顧問形式服務的投顧類產品在報告期內收益率下降,且原主要投資策略“大宗交易投資策略”時間週期出現大幅延長,策略收益趨向降低。同時原“禮花彈策略”也需要根據監管環境變化進行調整。

然而就在大宗交易新規出臺後不久,思考投資卻是另一番樂觀預期。2017年7月,思考投資發表了市場觀點及公司簡介時表示,思考投資私募基金產品基於四大投資策略,分別為折扣套利+禮花彈策略、專注於股權結構缺陷公司的修正投資策略、衍生品投資策略、量化對衝程序交易策略。多樣化的策略下公司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採取相應投資策略,所以受新規影響較小。

思考投資方面還認為,受新規影響較多的僅是思考投資的折扣套利+禮花彈策略,該策略是指通過一定折扣比例從上市公司股東手中獲得股票,然後在二級市場賣出,獲取相對穩定差價收益。然而,思考投資的持股週期一般長達9個多月,所以新規6個月不能減持的規定對其幾乎沒有影響。此外,在新規出臺之前,思考投資從上市公司股東手中獲得股票的折扣在9.5-9.8折,而新規出臺後,折扣甚至可優惠至8.1折。

新三板基金因流動性不足苦苦掙扎

掛牌私募業績低迷,與此同時新三板基金也遭遇尷尬。粗略統計,1600餘隻新三板基金將在今年到期,選擇延期清算成主流處理方式。“富家一席酒,貧民三年糧。”用這句古詩形容公募權益基金和新三板基金之間的強烈對比再也合適不過。今年以來,受益於A股市場強勢反彈,權益基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更是有356只基金已經成功收復了去年的“失地”;而在另一方面,7000餘隻新三板基金仍在流動性不足的困境中苦苦掙扎,多數產品在到期後無法清算,已經延期。

新三板基金的尷尬還不止於此,2016年以來新三板市場遇到流動性低迷、融資功能減退、投資者門檻高等諸多問題,新三板基金的業績也是慘不忍睹:有數據查詢的可投資新三板基金產品共發行7223只,近400只基金參與定增新三板後虧損70%,另外,眾多新三板基金在到期退出時都遇到了難題。

股轉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新三板的換手率僅5.31%,做市股票全年換手率為6.47%。 要知道,即便是投資者情緒比較低落的A股市場,在去年全年的平均換手率也有124%。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流動性不佳的2018年,新三板指數全年跌幅達27.65%,1070只做市股票有成交,其中近九成個股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超過50%的個股多達306只。

而新三板低迷流動性與科創板躊躇滿志開閘在即形成強烈對比。科創板推出在即,投資者對於科創板的關注、期待和躍躍欲試,不禁讓人想起四年前新三板剛剛推出時的景象,投資者的情緒是如此的相似。不過,想必科創板應該不會走新三板的老路,將投資門檻放寬到50萬元,公募基金也在積極申報科創板基金,給低淨值人群間接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機會,流動性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本文源自投資快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