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營收增長1100%,11家鋰電池企業成績單比拼:業績分化,擴產積極,很需要錢

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 德賽電池 能源 南方能源觀察 2017-04-11

全文2502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此閱讀時間不包括天賦異稟、一目十行的同學)

本文首發於南方能源觀察

微信號:energyobserver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eo記者 陳儀方

2016年,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鋰電池板塊一派風光。一個高成長性的產業日漸形成。

一家電池企業負責研發的高管戲稱,自己每天能接到幾十個獵頭挖角電話。這個高成長的行業對人才的渴求可見一斑。

但從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來看,並非每家公司都可以這樣炙手可熱。

eo整理了11家鋰電池上市公司的2016年年報,總體來看其業績十分可觀,但在鋰電池業務上,分化已經出現。

營收普遍大幅增長

綜合來看,2016年鋰電池上市企業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上普遍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哪家營收增長1100%,11家鋰電池企業成績單比拼:業績分化,擴產積極,很需要錢

2016年堅瑞消防收購沃特瑪電池100%股權並更名為“堅瑞沃能”,沃特瑪被納入公司報表合併範圍後,堅瑞沃能業績突飛猛進,營收較2015年增長6倍以上,淨利潤增長11倍。多氟多也實現了超過11倍的淨利潤增長,分產品看,電池材料氟化鹽板塊貢獻了大部分增長。

另一方面,中信國安2016年淨利潤同比下降三成。公司表示,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2015年公司存在委託資產管理收益2.51億元(含稅),此項收益為非經常性收益,2016年無此收益。扣除非經常損益後,中信國安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78.87%。

哪家營收增長1100%,11家鋰電池企業成績單比拼:業績分化,擴產積極,很需要錢

注:中國動力未在年報中專門列出鋰電池業務數據。

具體到鋰電池業務板塊來看,10家上市公司業績則有一定程度分化。2016年,上述10家公司中共有5家鋰電池營收超過10億。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中信國安在鋰電池板塊實現營收大幅增長。國軒高科動力鋰電池營業收入超過40億,同比增長90.84%,億緯鋰能鋰電池營收增幅則達到160.4%。

儘管多氟多在2016年淨利潤大幅增長,其鋰電池及核心材料部分的營業收入為較2015年還是有微弱下降。南都電源總營收增長近4成,但動力電池板塊營收下滑5.27%,業績低於預期。為南都電源總營收增長做出最大貢獻的是再生資源回收板塊,其從事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的華鉑科技2016年實現淨利潤3.8億。聖陽股份動力電源板塊的營收也出現了三成下滑。

多渠道融資,解決現金流問題

根據年報中的現金流量表,2016年11家鋰電池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淨流入合計達到251.38億。其中,欣旺達籌資活動現金淨流出3.08億,其餘10家均為淨流入。

在這11家公司中,南都電源,成飛集成還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投向新能源電池等項目。國軒高科在2016年原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募集不超過36億資金,2017年3月公司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改為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來募集這筆資金。除此之外,鵬輝能源,雄韜股份等企業也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用於動力電池等領域。

通過收購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也是電池企業尋求資金支持的常見選擇。除了堅瑞消防收購沃特瑪電池外,2016年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佈局動力電池板塊。11月,富臨精工21億併購鋰電池材料生產商湖南昇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7月,東方精工以47.5億收購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2017年3月,長信科技亦發佈公告,擬以67.5億收購深圳比克動力電池,從而擁有其91%的股權。

資金風險方面,從資產負債率看,目前11家上市公司資金情況總體良好,但德賽電池和欣旺達負債率偏高,超過了70%。另有企業在年報中提及應收賬款回收風險,11家公司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例平均值超過20%,德賽電池這一數值超過50%。

哪家營收增長1100%,11家鋰電池企業成績單比拼:業績分化,擴產積極,很需要錢

根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16年有超過60家上市公司通過收購、參股、定向增發和設立子公司等方式,進入鋰電池領域或擴張電池業務,投入資金達到千億規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鋰電池板塊的增長,擴張是鋰電池企業共同的主題,資金也因此成為企業共同的渴求。儘管沃特瑪已經通過收購成為堅瑞沃能子公司,並在3月公告擬發行15億公司債,但是,在堅瑞沃能2016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當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時,獨立董事常雲昆的回答仍是:“要解決資金、現金流問題。”

佈局三元電池

2016年底,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騙補”風波後出現重大調整。新版政策增加了對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要求,三元電池因能量密度更高而被市場看好。11家上市公司中,國軒高科和億緯鋰能已經實現三元電池的規模化生產,成飛集成也在2016年底發佈公告,投資43.7億建設年產50億瓦時的三元電池生產線。

不過,更高的能量密度也使三元電池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沃特瑪電池副總經理饒睦敏介紹,從目前搭載沃特瑪三元電池的物流車的運行情況看,相比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發熱量會相對高,衰減也相對快。

比克電池研發副總裁林建表示,目前對於三元電池研發來說,最主要是解決電池高溫循環和水分控制的問題,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對於三元電池是否會搶佔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饒睦敏表示,目前政策支持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間已經很有限,三元電池更有優勢。如果三元電池在實現高能量密度的同時保證安全和價格低廉,那確實有可能取代磷酸鐵鋰電池。但是,最早開發電動車都是用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佔大部分市場,行業的積累都在這一領域,因此不會一下子被替代。

饒睦敏還提出,鉛酸電池已經出現一百多年,儘管能量密度低,卻因為安全和價格低廉始終沒有被完全取代,至今仍然是電池領域的主體。相比于思考三元電池取代磷酸鐵鋰電池,企業更應該考慮把鋰電池的成本和安全做到極致從而能夠取代鉛酸電池。贏得鉛酸電池龐大的市場,這可能才是更好的思路。

本文作者為eo記者陳儀方,對本文有任何建議或評論,歡迎添加微信號125841428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