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還是住校?這個讓小升初家長們頭痛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心理健康 大學 睡眠 書法 呼市教育 2017-08-02

為孩子尋找一所理想的學校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令人頭痛的問題可不少!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各有什麼特點?在教學質量上有何差異?孩子是走讀好還是住讀好?諸如此類的疑問,讓不少家長猶豫不決。今天小編將走讀和住校的利與弊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給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讀還是住校?這個讓小升初家長們頭痛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走讀和住校的利與弊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更多教育資訊關注:呼市學習幫

寄宿制的優勢

如果家長不能有效地管理孩子,住校也不為一種明智之舉。寄宿制學校有很多優勢,例如:校園、教師等場所和資源為孩子提供了寬闊的教育空間,有利於拓展學習環境;孩子全天候在校,時間不會浪費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有了更多的學習時間,而且方便同學之間、與老師之間交流,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封閉式管理還有利於減少社會不良場所、不良風氣對孩子的影響;學校按照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安排生活起居,知道孩子生活自理,脫離對父母的以來,有利於提高孩子生活及鞥呢,培養其獨立自主的能力。

不少住校生家長擔心孩子在校生活枯燥、缺失親情,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對此,許多寄宿制學校著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實施人性化管理。學校除了在生活習慣、自理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培養孩子的能力外,更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讓孩子更大程度上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一些學校還為孩子開展了棋類、書法、美術等豐富的課餘活動,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的樂趣。

哪些孩子適合寄宿學校

一般來說,寄宿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嚴格,學生的作息時間也更有規律。與普通學校、普通班相比,寄宿制學校的時間和空間比較大,學生一天24小時都生活在學校裡,可以很好地統籌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受外界干擾較小。因此,不少家長想讓孩子寄宿,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寄宿制學校。

是否選擇寄宿制學校,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寄宿生離開了家長的監督,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要考自覺,需要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因此,學習習慣好、自制力強的孩子更適合住宿住校生活還能使這些優點得以強化,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讓孩子進寄宿班,不能只圖方便或省心,而要從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出發。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寄宿學校時,也要注意瞭解學校的環境、設施和管理是否到位。

住校不等於不用管

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讓學校進行監督和管理,一些家長認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自己不用再操心了。有關老師認為,學生寄宿到學校後,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仍然必不可少。家長要與孩子、老師多聯繫,及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家長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後,不能從此就不管不問了,不要讓孩子“遊離”出家長視線,家長要時常與孩子、老師聯繫、溝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人際關係交往以及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早解決。孩子雙休日回家時,家長要儘量陪在他們身邊,用面對面的交流代替電話聯繫,這樣利於增進親子感情,也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方面的利與弊

1、適應能力方面

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離開父母的呵護,讓孩子去學會與同學夥伴們的朝夕相處,處理好人際關係,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忍讓,互相學習與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其日後獨立面對困難挫折的解決能力很有幫助。家長不要以為孩子都是溫室的花朵,怕它受到傷害留在身邊,藉口熬過高中三年到大學住宿再說吧,其實越是怕其結果反而是越容易受到傷害。人任何能力的培養都是宜早不宜遲,適應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越早培養相對也越容易。

2、學習方面

住校晚上學校會安排晚自習,學習生活的節奏相對於在家裡來說會更有規律,同時當一個孩子處在大家都很認真專注地學習作業的環境中,那種氣場、氣氛相對於其晚上獨自在家學習作業更有利。當然前提還要先看看學校的情況,想想當初為何孩子們要考名校,感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這日後住宿時學校整體的學風與管理對孩子的影響力。另外當孩子做作業時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及時與同學討論,也有機會向老師請教。

3、休息方面

住校的孩子,睡眠質量能夠得到保障,在家的孩子也許要進入安靜的學習狀態,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磨蹭浪費,而到了晚上十一、十二點孩子不停地做作業下去,通常這個時候家長總會不停地催促孩子“快點寫,你看都幾點了”。其實所有這些話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弄得弄得孩子煩而焦慮,雙方都很疲憊。而在學校裡,學校吃完晚飯6點就立刻開始晚自習做作業,同時晚上會有個統一熄燈的時間。睡眠能得到保證,學習的效率才會更高,目前孩子們才高一,打疲勞戰不是長久之計。

4、物質方面

孩子原先住在家裡,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金錢的安排沒有個概念,住校需要他獨自去合理安排,這鍛鍊了他合理支配的能力。同時過上了學校艱苦的生活也知道了節儉,住校每天穿著學校統一的校服也沒有了對衣服上的要求,吃著一樣的飯菜,住著一樣的房子睡著一樣的床,少了孩子們之間的物質攀比,讓孩子忽略了許多物質上的享受,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學習上。

家長方面的利與弊

1、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與其花精力在孩子身上去說教去監督孩子,不如要求自己也上進些,不斷提升自身為好。也許會說反正自己都這把年紀了,還上進個啥,這輩子我就這樣了。你自己都認命了,還怎樣要求孩子去努力創造人生呢?努力的結果不一定能得到什麼,但家長自身努力的狀態孩子會看到,激勵孩子會是更好的榜樣。

2、關係更融洽

因為住校,家長與孩子互相見面的機會少了,在一起都很珍惜。孩子住校,回到家中,父母說的不是囉嗦的話,而是對孩子更多的關心與讚揚,即使批評也比之前孩子更能聽得進去。接觸的時間少,一旦見面會格外珍惜。

3、孩子更多的感恩

住宿的孩子會變得更懂事,當家長問到“你卻什麼不?缺的話媽媽去給你送。”孩子回答“我這兒啥都不缺,你放心好了。”每當家長聽到這樣的回答,內心一定竊喜並欣慰,認為孩子一定長大了。因為住校,孩子開始知道對家有了想念,對親情有了想念,對父母有了更多的關心。

走讀還是住校?這個讓小升初家長們頭痛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有問題找呼市學習幫(hushixxb)

【專注教育事業,分享教育經驗,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只說有用話,只做有幫助的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