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人際關係的三個壞習慣

心理 袁大島 袁大島 2017-10-01

破壞人際關係的三個壞習慣

亂傳閒話

傳閒話這件事,大島認為這是一件在所難免的事情:即使我們為杜絕一切閒話的行為搖旗吶喊,但閒話的魅力也會讓我們的喊聲變得格外卑微。

閒話閒人說,無傷大雅的閒話,一笑而過。

那麼什麼叫做亂傳閒話?這個亂字,傷人。

比如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把某人和某人的關係來一場“無中生有”的矛盾,又或是明明單純的朋友關係,卻因為一系列的杜撰讓二人似乎有了一場“說不清道不明”的風花雪月。

亂傳閒話的亂字,代表了不惜傷害他人也要突出自己“聽得多看的多”的交際價值。

其實這樣的行為,到了最後往往會適得其反:當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的脾性如何,對於說謊的人,沒有人會對其表露真心。這樣看似能夠獲得更高的交際地位而實則會讓自己徹底的“沒地位”的行為,在大島觀察看來,並不在少數。

自我意識過剩

個性和自我意識過剩的區別,實際上是體現人與人情商高低的“分水嶺”。

適度的表現自我,能夠讓人記住屬於自己的交際標籤,而過度的強調自我價值並打擊他人的表達,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做人不行”。

很多人嚮往著成為群體中的意見領袖,表達先鋒,但殊不知這樣的人往往非常懂得表達的尺度:一個人說話再有道理,如果容不下別人的觀點,那麼他的道理也會被他人當作笑話,一個自圓其說的笑話。

所以,自我意識過剩並不會突出自己在交際群體中的地位,而反過來成為他人言論的靶子:因為大家都知道,以這個人為靶子,沒有人會幫助他。

破壞人際關係的三個壞習慣

當眾攻擊他人的觀點或看法

其實這個小標題背後的意義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面子是個好東西,他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際籌碼。

更何況,當眾做出激烈的且缺乏實際意義的事情,本身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應該做的。

觀點或者看法,大家不一致是常有的事情,當眾攻擊並不能讓大家認識到“誰對誰錯”更何況交流這件事,很多時候未必要分出對錯,而是攤開彼此的想法,互相交換,僅此而已。

所以,當眾攻擊他人的觀點或看法,不僅會讓自己的幼稚暴露在大家面前,更會讓他人肯定了你並不是一個可以深交的朋友。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最信任的人,會突然站出來指責自己的那些無關緊要卻代表自己態度的想法。

破壞人際關係的三個壞習慣

壞習慣會破壞我們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有些時候交際的裂縫就如同感情裂縫一樣:

起初很細微,一旦擴大,便無法挽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