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又被上市公司蹭熱點?

行業 一朵小紅花 2018-07-26

在A股市場,從來都不缺追熱點炒概念的公司。P2P風乍起時,曾經做房地產的多倫實業火速改名"匹凸匹";大數據資本熱潮剛升溫,主打中高端餐飲的湘鄂情改名"中科雲網",宣稱自己將轉型大數據。而如今,區塊鏈正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僅在A股市場就已有88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這其中,究竟哪些是真有意創新,哪些是跟風炒作?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區塊鏈又被上市公司蹭熱點?

根據某大型智庫發佈的《2018"區塊鏈+"上市公司研究報告》,目前僅在A股市場就已有88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從行業分佈來看,區塊鏈在銀行、證券、保險等泛金融領域分佈較為廣泛,非金融領域則以文娛、交易平臺為主。

上述報告指出,在金融領域,以恆生電子、眾安在線、四方精創與海聯金匯為代表;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代表則是視覺中國、安妮股份與科達股份;醫療健康方面,阿里健康、騰訊與華大基因居於領先;同時,趣鏈科技、眾享比特、井通科技等則是扮演技術服務商角色的底層及應用開發類區塊鏈技術公司。

小編認為,目前在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產業應用結合上,A股相關的88家上市公司並沒有超過港股與中概股相關上市公司在應用融合上的領先地位,也未有真正落地的應用案例。大部分公司仍處於早期籌劃的階段,極少數公司能夠處在一個更進一步的階段。

上市公司的"蹭熱點"行為也引發了監管部門的注意。以樂視網為例,7月11日,樂視網旗下樂融致新和區塊鏈社區一鏈發佈區塊鏈產品"一鏈盒子"。該盒子以用戶分享帶寬、花費看廣告的時間為價值交換,為用戶帶來OC(One chain Token)作為激勵。"能挖礦的電視盒子"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7 月13 日深交所向樂視網下發問詢函,要求樂視網對技術、人員、公司情況和業務等方面進行說明,並對投資者進行了風險提示。

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病急亂投醫借區塊鏈炒作股價,還是真有意創新給業務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呢?其實,甄別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是炒作主要看三個地方:一、是否有區塊鏈開源代碼;二、是否有真正應用場景;三、是否有超越公司內部的自治社群。不只是上市公司,所有的做區塊鏈的公司都可以這樣甄別。

針對A股的這種現象應當分兩方面看。一方面,主要看公司的主營業務。當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能為其主營業務賦能時,實際上這是一種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在2017年,的確有部分上市公司出於提升二級市場的股價需要,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炒作包裝。

區塊鏈又被上市公司蹭熱點?

但進入2018年以來,隨著政策的不斷收緊,市場已經不認了。一是投資者開始轉向關注區塊鏈技術與公司的業務有何關聯,能否做到迭代改善,單純炒作概念並不能給股價帶來立竿見影的紅利作用;二是監管機構會對提出區塊鏈項目的上市公司下發問詢函,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那麼,從目前來看,哪些領域已經較快落地併產生了殺手級應用?目前來看,一個是密碼貨幣,另一個則是密碼證券。比特幣經過八九年的時間發展,證明了其在世界範圍能夠流通並不斷擴張,也不易被單個政府所控制,應該說取得了成功,這也是當下區塊鏈能夠生長起來的根本原因。而在密碼貨幣的基礎上,企業或者個人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基於自身信用發行一種新的token(代幣)。

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將在哪些領域誕生?小編看來,在防偽溯源、信息存證、物聯網、供應鏈金融、數字產品交易等領域都有嘗試,但目前來看並沒有取得像密碼貨幣那樣的成功,相關企業也並未形成商業閉環,而和實體經濟聯繫更密切的則更難落地。一些上市公司確實有預想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某個領域的重要問題,但目前來看多數是初步設計,能否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和市場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