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三十年!屯溪,我已不認識你!

新安江 建築 社會 連接黃山 連接黃山 2017-10-11

導讀

中心城區屯溪,像一葉扁舟,沿著新安江母親河的率水和橫江逶迤而來。屯溪,將一座城市的美麗屯聚於美麗的黃山腳下,成為黃山人家園的港灣。1987年,地級黃山市成立之後,城市建設的步伐向前邁進,經過30年的打磨,長大的屯溪,俊了模樣。

就這麼三十年!屯溪,我已不認識你!

鄭逢春:你讓我不認識你了

1987年,初中畢業的鄭逢春輟學,經親戚介紹從休寧來到屯溪,成為黃山造紙廠的一名員工。1991年,鄭逢春從造紙廠下崗,之後在屯溪從事餐飲生意。轉眼間,鄭逢春已經在屯溪待了整整三十年。如今的他,已在屯溪成了家,買了房,有了孩子。在鄭逢春的眼裡,屯溪還叫屯溪,只是模樣變了樣了。

9月26日上午,站在鄭逢春的家——國際花園B幢1610室,透過寬大的落地窗,新安江穿城而過,屯溪城東的建築和美景盡收眼底。世紀廣場、市政府、體育館、游泳館、天都大道、市民中心等建築一覽無餘,給人一種大都市的感覺。

“初到屯溪時,屯溪最高的樓是七層天(商業大廈),後來陸續有了屯溪飯店、金融大樓。到了九十年代,有了購物中心、北橋飯店、徽州商廈、經緯商廈等”。鄭逢春說:“30年前的屯溪,就一幢樓(鐘樓)、一條路(延安)、一輛車(老大橋到篁墩的公交車)、一條街(褲襠(老)街)、一個崗亭(商業大廈)……”

鄭逢春說:“30年來,屯溪的變化快讓人不認識了。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次1987年—1999年;第二次是2000年代到2008年,第三次是2009年至2016年。”

就這麼三十年!屯溪,我已不認識你!

拉開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的基本框架

誠如鄭逢春所言,記者從市住建委瞭解到,1987年地級黃山市成立後,在新的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迎來了第一次城市建設熱潮。1991年實施中心城區黃山東路、延安路、新安南、北路的改造,初具城市道路形態。1993——1997年,新建黃山東路(前園路至屯光轉盤)、華山路,拓寬改造戴震路。90年代中後期,重點建設城市東區,世紀廣場、體育館、觀光索橋、天都大道、安東路等一大批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完成屯光大道的拓寬改造工程,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形成一個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的基本框架。

2000年—2012年,中心城區南區建設速度加快,通過招商引資,開發了江南新城,至2003年,廣宇江南新城初具規模,徽州大道全線拓寬,新安大道開始建設,標準高於老城區的江南新城初具雛形。與此同時,中心城區東西方向的屯光大道、北海生態路、齊雲大道、迎賓大道、徽州大道、黃山路、濱江大道、延安路、長幹部及南北方向的新安大道、安東路、前園路、股份大道(天都大道)等主次幹道相繼建成拓寬,形成縱橫交錯的高標準道路網絡。在穿城而過的新安江上,先後新建、改建率水大橋、新安大橋、橫江大橋、黃口大橋、觀光索橋和廣宇大橋。城市建設以“顯山、露水、多橋、環路、添綠、增亮”為目標,城市形象明顯提升。

就這麼三十年!屯溪,我已不認識你!

三城環綠脈,曲水繞三城

2012—2016年,也就是十二五以來,我市城市建設以基礎設施提升改造為抓手,老城區圍繞全國曆史文化街區屯溪老街,完善配套設施,提升街區環境,通過實施棚戶區改造三年計劃,改善城區居民生活條件;城市東區打造花山迷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4A級新安江濱水旅遊景區,建設東部高端休閒旅遊區;城市西區以徽州文化生態長廊和黎陽IN巷為核心構建旅遊文化生態區,建設現代服務業產業園;江南片區配套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集聚人口、提升人氣;經開區有機結合高鐵新區建設,著力打造“產業新城、城市新區”。中心城區形成“三城環綠脈,曲水繞三城”的獨特城市形態,為建成現代國際旅遊城市、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的目標註入強勁動力。

當前,中心城區以創建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和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以安徽省新型城鎮化試點為契機,更加註重城市發展質量,更加註重空間品質提升,更加註重宜居環境改善,更加註重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市承載能力和城鄉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夢幻黃山、禮儀徽州”的城市形象全面整體提升。

(來源:昱城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