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當時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小男人”形象總是與高大、硬朗、剛毅的“大男人”相對。80年代,很多人普遍有著“高倉健情結”,廣西電影製片廠甚至拍攝了《尋找男子漢》,這足以體現當時人們審美習慣中對典型男子漢氣質的偏愛。無獨有偶,“奶油小生”在當時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名號,“小男人”一詞在當時也引起了沙葉新等當代著名作家的討論。同期也有《小男人週記》之類的港片火爆,即便是到了90年代,以調侃“小男人”形象知名的文藝作品仍有很多,甚至是在春晚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嚴順開、鞏漢林都是以此類角色知名。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代,觀眾的審美都不侷限在某一類特定角色身上。越是成熟的市場,審美越是多元化,角色的類型也就更為豐富多彩。電影中男主角雖然是個諷刺對象,但沒有將其展現成一個猥瑣、惡劣的男性角色,而是就其性格的複雜性做出了立體呈現

本片中韓非所飾演的老楊無論是行為做派還是性格特徵都不是當時最受青睞的那類男子漢式角色,但韓非所展現出的表演素養和銀幕魅力還是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當時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小男人”形象總是與高大、硬朗、剛毅的“大男人”相對。80年代,很多人普遍有著“高倉健情結”,廣西電影製片廠甚至拍攝了《尋找男子漢》,這足以體現當時人們審美習慣中對典型男子漢氣質的偏愛。無獨有偶,“奶油小生”在當時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名號,“小男人”一詞在當時也引起了沙葉新等當代著名作家的討論。同期也有《小男人週記》之類的港片火爆,即便是到了90年代,以調侃“小男人”形象知名的文藝作品仍有很多,甚至是在春晚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嚴順開、鞏漢林都是以此類角色知名。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代,觀眾的審美都不侷限在某一類特定角色身上。越是成熟的市場,審美越是多元化,角色的類型也就更為豐富多彩。電影中男主角雖然是個諷刺對象,但沒有將其展現成一個猥瑣、惡劣的男性角色,而是就其性格的複雜性做出了立體呈現

本片中韓非所飾演的老楊無論是行為做派還是性格特徵都不是當時最受青睞的那類男子漢式角色,但韓非所展現出的表演素養和銀幕魅力還是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老楊氣質儒雅、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與言行談吐,這是角色的最表層特徵。作為廠長有著精明與吝嗇、錙銖必較、對待顧客他巧舌如簧、推諉責任,這些則顯得沒有氣度,但對待未婚妻、親友時則是極盡溫柔體貼。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當時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小男人”形象總是與高大、硬朗、剛毅的“大男人”相對。80年代,很多人普遍有著“高倉健情結”,廣西電影製片廠甚至拍攝了《尋找男子漢》,這足以體現當時人們審美習慣中對典型男子漢氣質的偏愛。無獨有偶,“奶油小生”在當時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名號,“小男人”一詞在當時也引起了沙葉新等當代著名作家的討論。同期也有《小男人週記》之類的港片火爆,即便是到了90年代,以調侃“小男人”形象知名的文藝作品仍有很多,甚至是在春晚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嚴順開、鞏漢林都是以此類角色知名。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代,觀眾的審美都不侷限在某一類特定角色身上。越是成熟的市場,審美越是多元化,角色的類型也就更為豐富多彩。電影中男主角雖然是個諷刺對象,但沒有將其展現成一個猥瑣、惡劣的男性角色,而是就其性格的複雜性做出了立體呈現

本片中韓非所飾演的老楊無論是行為做派還是性格特徵都不是當時最受青睞的那類男子漢式角色,但韓非所展現出的表演素養和銀幕魅力還是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老楊氣質儒雅、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與言行談吐,這是角色的最表層特徵。作為廠長有著精明與吝嗇、錙銖必較、對待顧客他巧舌如簧、推諉責任,這些則顯得沒有氣度,但對待未婚妻、親友時則是極盡溫柔體貼。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韓非的喜劇表演自不必說,早已脫離了同期演員常見的臉譜化、單一化的模式,本片中他完全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精髓,動作表情的誇張中極顯分寸。最讓人拍案叫絕的自然是韓非在表演中設計的小細節,例如,老楊打針時怕疼便將頭埋在高師傅(程之飾)懷裡、最後即將“大功告成”時興奮得親吻了為他遞傘的高師傅。這些生動鮮活的細節完美體現了男主角心思細膩、性格甜糯的特點,最為難得的是,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了一名優秀演員精準的控制力,既不會顯得忸怩、也不會使人覺得過分甜膩,顯出了獨一無二的幽默感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當時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小男人”形象總是與高大、硬朗、剛毅的“大男人”相對。80年代,很多人普遍有著“高倉健情結”,廣西電影製片廠甚至拍攝了《尋找男子漢》,這足以體現當時人們審美習慣中對典型男子漢氣質的偏愛。無獨有偶,“奶油小生”在當時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名號,“小男人”一詞在當時也引起了沙葉新等當代著名作家的討論。同期也有《小男人週記》之類的港片火爆,即便是到了90年代,以調侃“小男人”形象知名的文藝作品仍有很多,甚至是在春晚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嚴順開、鞏漢林都是以此類角色知名。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代,觀眾的審美都不侷限在某一類特定角色身上。越是成熟的市場,審美越是多元化,角色的類型也就更為豐富多彩。電影中男主角雖然是個諷刺對象,但沒有將其展現成一個猥瑣、惡劣的男性角色,而是就其性格的複雜性做出了立體呈現

本片中韓非所飾演的老楊無論是行為做派還是性格特徵都不是當時最受青睞的那類男子漢式角色,但韓非所展現出的表演素養和銀幕魅力還是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老楊氣質儒雅、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與言行談吐,這是角色的最表層特徵。作為廠長有著精明與吝嗇、錙銖必較、對待顧客他巧舌如簧、推諉責任,這些則顯得沒有氣度,但對待未婚妻、親友時則是極盡溫柔體貼。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韓非的喜劇表演自不必說,早已脫離了同期演員常見的臉譜化、單一化的模式,本片中他完全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精髓,動作表情的誇張中極顯分寸。最讓人拍案叫絕的自然是韓非在表演中設計的小細節,例如,老楊打針時怕疼便將頭埋在高師傅(程之飾)懷裡、最後即將“大功告成”時興奮得親吻了為他遞傘的高師傅。這些生動鮮活的細節完美體現了男主角心思細膩、性格甜糯的特點,最為難得的是,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了一名優秀演員精準的控制力,既不會顯得忸怩、也不會使人覺得過分甜膩,顯出了獨一無二的幽默感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本片中,男主角廠長老楊的性格就顯示出了多面性,某種角度看,他是精明的又是細緻的。這些都使得該角色不同於同時期電影中那些傳統男性陽剛氣十足的工農式角色 ,頗有些精緻的“小男人”的感覺。這恰恰體現的是現代文明發展中人們對男性審美要求潛移默化的改變

"

文:宿夜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電影《見面禮》由張惠鈞、陳蟬導演,趙福健、李天濟、張惠鈞、陳蟬編劇,韓非、孫景路、張文蓉、程之鐵牛等聯袂主演。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01、中國喜劇電影傳統

在“十七年電影”中,喜劇樣式影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類型,它的觀賞性絲毫不輸於同時期的正劇。50年代的中國影壇,不僅有著以呂班導演執導的《不拘小節的人》為代表的“諷刺喜劇”,還有著許多歌頌性喜劇影片像楊麗坤與王蘇婭主演的那部家喻戶曉的《五朵金花》、仲星火主演的《今天我休息》。前者的創作者眼光銳利、諷刺頗具力度,對一些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鍼砭時弊,但此類型喜劇分寸難以拿捏、火候稍微不當就容易導致影片難產;後者影片的角度不無新奇巧妙之處,但往往還是在全力提煉生活中的正能量因素、對生活中問題的思考略有欠缺,此類影片對故事的構思、主演的觀眾緣要求極高,試想,如果沒有個性鮮明的角色、沒有巧妙有致的故事情節、沒有楊麗坤仲星火這種觀眾一看便倍覺親切的面孔,這類喜劇是不是就會如同一些雞湯型喜劇,令人著迷但缺少回味?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是故,在60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出現了另一種生活類型喜劇,在北電版《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著)中,它們被作者歸類為生活喜劇或輕喜劇,即“上述二者之間的一種喜劇”類型。此類以謝晉導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王丹鳳主演的《女理髮師》為代表,它們不乏諷刺、不乏褒貶,但矛盾的化解方式是生活向的、批判諷刺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身。雖然它們仍不可避免的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卻是創作者們在藝術本體、主流價值、群眾審美之間調和出的一種折中產物這些作品中導演一定程度上柔化了矛盾、使其不必過於尖銳,這符合人們的普遍審美習慣,但在輕鬆幽默的故事情節中又不缺少對人性本能與弱點恰到好處的嘲諷,這使得作品的思想性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作品今天看來仍舊有很強的觀賞性。

此類創作思路對新時期的喜劇有著很大影響

02、一部略帶諷刺意味的輕喜劇

前文中簡述了中國喜劇類型影片的歷史主要還是為了引出這部新時期“輕喜劇”。從整體風格上看,它與60年代上影廠的生活流輕喜劇是一脈相承的。

電影《見面禮》是新時期國產喜劇的典範,有兩個鮮明的優點,一方面是故事短小精悍、構思巧妙、衝突集中;另一方面則是故事生活化、觀賞性來自於對生情趣味的細緻把握和對真實人性、社會面貌、各色人物的呈現

《見面禮》的只有34分鐘,屬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常見的“短片”式喜劇小品(像盧青、陳燁主演的《半張訂婚禮》同樣屬於此類)。本片故事則可以簡要的概括成“小男人”的相親記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傘廠的廠長老楊(韓非飾)是個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他“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為此惹出了很多事宜。他送了一把自動傘給未婚妻小金(張文蓉飾),卻不料這個質量存在重大缺陷的傘頻頻給丈母孃(孫景路飾)帶來了大麻煩。對此他不以為然,當一連串的巧合之後,他發現了此人是他的丈母孃,婚事即將告吹之際,他“痛改前非”,最終贏得了小金和丈母孃的歡心。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電影的喜劇效果一方面體現在這些“低劣”傘所給人生活帶來的哭笑不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在知曉丈母孃身份後的態度反差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本片喜劇效果的背後諷刺的核心問題則是男主角的工作態度。那種只注重物品德表面功夫、絲毫不在它們的使用效果、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來卻不見成效可謂是對當時盛行的功利主義的極力嘲諷。而放眼現實中,男主角也代表了生活中更廣泛的一類庸俗逐利者。如果說這樣使得電影的諷刺面過於寬泛,“喜劇大師”韓非的表演便讓男主角更具一種獨特的性格色彩,使觀眾的審美重點又轉移到了人物身上

03、一個幽默且精緻的“小男人”形象

本片中的男主角傘廠廠長老楊其實是個頗有意思的銀幕“小男人”形象。關於“小男人”一詞,它甚至不需要過於精確、具體的解釋,它是一個口語化短語,是每個人都會有著各自理解角度的詞。它有一個大概的意思,但卻非指向單一,嚴格來說,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褒義詞或貶義詞,它的意思要結合具體情境。在不同語境下,它可以是畏縮、懦弱、不夠陽剛;也可以是小氣、吝嗇、不夠大度;還可以是嬌小、清秀、可愛。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當時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小男人”形象總是與高大、硬朗、剛毅的“大男人”相對。80年代,很多人普遍有著“高倉健情結”,廣西電影製片廠甚至拍攝了《尋找男子漢》,這足以體現當時人們審美習慣中對典型男子漢氣質的偏愛。無獨有偶,“奶油小生”在當時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名號,“小男人”一詞在當時也引起了沙葉新等當代著名作家的討論。同期也有《小男人週記》之類的港片火爆,即便是到了90年代,以調侃“小男人”形象知名的文藝作品仍有很多,甚至是在春晚受到全國觀眾歡迎的嚴順開、鞏漢林都是以此類角色知名。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年代,觀眾的審美都不侷限在某一類特定角色身上。越是成熟的市場,審美越是多元化,角色的類型也就更為豐富多彩。電影中男主角雖然是個諷刺對象,但沒有將其展現成一個猥瑣、惡劣的男性角色,而是就其性格的複雜性做出了立體呈現

本片中韓非所飾演的老楊無論是行為做派還是性格特徵都不是當時最受青睞的那類男子漢式角色,但韓非所展現出的表演素養和銀幕魅力還是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個角色的可愛之處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老楊氣質儒雅、注意自身的外在形象與言行談吐,這是角色的最表層特徵。作為廠長有著精明與吝嗇、錙銖必較、對待顧客他巧舌如簧、推諉責任,這些則顯得沒有氣度,但對待未婚妻、親友時則是極盡溫柔體貼。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韓非的喜劇表演自不必說,早已脫離了同期演員常見的臉譜化、單一化的模式,本片中他完全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精髓,動作表情的誇張中極顯分寸。最讓人拍案叫絕的自然是韓非在表演中設計的小細節,例如,老楊打針時怕疼便將頭埋在高師傅(程之飾)懷裡、最後即將“大功告成”時興奮得親吻了為他遞傘的高師傅。這些生動鮮活的細節完美體現了男主角心思細膩、性格甜糯的特點,最為難得的是,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了一名優秀演員精準的控制力,既不會顯得忸怩、也不會使人覺得過分甜膩,顯出了獨一無二的幽默感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在本片中,男主角廠長老楊的性格就顯示出了多面性,某種角度看,他是精明的又是細緻的。這些都使得該角色不同於同時期電影中那些傳統男性陽剛氣十足的工農式角色 ,頗有些精緻的“小男人”的感覺。這恰恰體現的是現代文明發展中人們對男性審美要求潛移默化的改變

國產喜劇片典範,如此幽默精緻的“小男人”形象,如今很難看到了

“強勁”、“剛猛”這些傳統農業社會中人們對男性的偏好逐漸演變成現代工業社會環境下對“溫柔”、“精緻”的追求。因此,“小鮮肉”、“花美男”、“精緻男”受到現代都市女性的喜愛。在過去的主流審美中,觀眾普遍將目光集中在王心剛、楊在葆之類頗具強烈男子氣概的演員身上,而韓非所飾演的各色人物雖然人物完整生動、具備很高的審美價值卻並非觀眾最為偏愛的類型,這或許也是他表演水平高超卻被低估的原因之一。令人欣慰的是,韓非的表演魅力使得他受到了更多如今很多觀眾的欣賞。

© 本文版權歸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