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近期《群眾》刊發一位年輕幹部撰寫的體會文章。作者說,當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的時候,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我們這代人的擔當作為來履行好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近期《群眾》刊發一位年輕幹部撰寫的體會文章。作者說,當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的時候,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我們這代人的擔當作為來履行好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近期《群眾》刊發一位年輕幹部撰寫的體會文章。作者說,當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的時候,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我們這代人的擔當作為來履行好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堅定信念、恪守忠誠,在政治上絕對過硬。

和青年們交流的時候,很多人都問,雨花臺的烈士們都那麼年輕,也就十幾歲、二十幾歲,人生才剛剛開了個頭,為什麼在流血犧牲面前那麼英勇無畏?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他們心裡的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有了鈣,脊樑就挺得直。就算反動派的屠刀架在脖子上,革命烈士也毫不畏懼,很多人甚至含笑赴死。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鬥爭和犧牲將換來中國的光明、人民的幸福。

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似乎也不需要經歷那麼多生死的考驗,但堅定的革命信念卻一點也不能少。黨面臨的“四種考驗”、“四種危險”,無一不在年輕幹部身上得到體現。

面對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面對群眾越來越高的期待,我們會不會被困難和壓力嚇到?能不能時刻保持銳意進取的狀態?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革,面對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能不能勝任新任務、迎接新挑戰?面對鮮花和掌聲、利益和誘惑,我們會不會放鬆警惕?能不能始終心境澄明?靠什麼戰勝年輕幹部成長路上這些艱難險阻?

我想,還是要靠堅定的理想信念,要靠融入血脈的忠誠。這些艱難險阻將伴隨我們一生,而自我的錘鍊磨礪也將伴隨我們一生。

作為年輕幹部,最重要的是要學好黨的基本理論,特別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指導思想的深刻內涵理解了,就能搞清楚中國發展背後的政治邏輯和理論邏輯是什麼,就能搞清楚歷史怎樣走來、又將怎樣走下去,也就更能明確如何把自己的小我融入黨和國家的大我,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保持真摯深厚的群眾感情。


很多人都說群眾工作越來越不好做。的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在土地徵用、拆遷安置、勞動關係、物業管理等領域,客觀上存在各種利益博弈。有利益的調整就可能產生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基層組織要因勢利導、有所作為。

我認為,一切難題的解決,關鍵在人。做群眾工作,要有一批善於做工作、和群眾有著深厚感情的幹部。有了群眾感情,我們才會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說的話老百姓才聽得進去,我們做的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群眾感情從哪裡來?來自我們和群眾的朝夕相處和真心服務。在村裡工作的時候,老書記告訴我,幹部手裡要有“一把米”,老百姓才跟你走。這“一把米”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後,對村民的各種惠民措施。這“一把米”背後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後來我當村支書了,有一陣子很苦惱,做了不少實事,但感覺村民的工作還是做不進去。我又找了老書記,他說要讓村民看到幹部的身影。不能有事才去找他,平常要多上門走走,真遇到什麼事,你說話他才聽得進去。這“一把米”和“幹部的身影”就是我做群眾工作的啟蒙課程,至今受益匪淺。

在密切聯繫群眾方面,年輕幹部一定要沉下心來,多到群眾中去,多為群眾做實事,真正當好群眾的勤務員。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做到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勇於擔當時代責任。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鄧小平同志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習近平總書記也反覆告誡我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大會上,他特別指出“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

遇到各種問題,不能坐在辦公室聽彙報、想當然,而是要到現場去跑,等你親眼看到了,情況就清楚了,心裡就有底了,解決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遇到棘手的難題,滿足於泛泛而談、提提要求、搞搞檢查是不行的,那是花架子。搞明哲保身那一套,不表態、不簽字、不決策,更不可取。關鍵要深入到問題裡面找根源、找思路,拿出一抓到底、雷厲風行的氣勢破解矛盾。

面對一時的整治成果,不能沾沾自喜、鬆懈下來,因為土壤不剷除,問題還會捲土重來。要拿出一股久久為功的韌勁,建章立制,抓好執行,確保今天的努力不會白費。

總而言之,年輕幹部一定要始終牢記低調務實不張揚,踏踏實實把每一件事情高質量做好,才能真正擔當好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嚴格自律、克己奉公,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在梅園新村紀念館旁的小紅梅青年學習社,我看到了一封特別的信。1961年,淮安縣委給周總理寄了點老家特產,很快,收到了這封國務院總理辦公室的回信。

信裡是這樣寫的:“你們對周總理和鄧大姐的熱愛和關懷他們是知道的,但是周總理和鄧大姐認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準送禮的情況下,你們還這樣做是不好的。現在周總理和鄧大姐從他們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給你們作為償付藕粉、蓮子、饊子、工藝品的價款,其他的一些針織品以後有便人再帶給你們。總理並指示將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通知寄給你們一份,請仔細研究,並望嚴格執行。”從這封簡短的信裡,我們深深感覺到老一輩革命家身上的嚴格自律和公僕情懷,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學習和踐行。

現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但對幹部的考驗卻一點也不少。在年輕幹部的成長路上,會有認可和讚許,也會有曲折、辛酸和委屈,更不會缺少各種誘惑、風險和挑戰。

我們要牢牢樹立底線思維。我在辦公桌前掛了塊匾額“居安思危”,抬頭就能看到,時時警醒自己。其實人的慾望沒有那麼大,關鍵看你如何選擇。收到禮品禮金,習慣了揣到腰包裡,從此以後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習慣了原封不動退還回去,你根本不會在乎裡面到底有多少東西,因為和你沒有關係。我想,在這個問題上守得住、拎得清,才能真正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才能挺起脊樑、擔當責任、行穩致遠。

前幾天,我又打開了組織部翻印的入黨申請書。當年19歲的我在申請書上寫道:“1998年的洪水侵襲了我的家鄉,險情到來,我看到總是共產黨員第一個衝上大堤,用身體堵住了洪水。事實強烈震撼了我,我認識到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

是啊,我們加入共產黨,不就是想為群眾做些有益的事情嗎?從大學到基層來工作,不就是想把家國擔當變成自己的身體力行嗎?想通了這一點,所有的困惑都消失了,所謂功名利祿也顯得黯淡無光,自己深深感到,能在崗位上幫老百姓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就夠了。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時代使命,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表率,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全心全意服務人民,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辜負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14期,原標題為《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作者:石磊(作者系共青團南京市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朱瑾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近期《群眾》刊發一位年輕幹部撰寫的體會文章。作者說,當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來越近的時候,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我們這代人的擔當作為來履行好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堅定信念、恪守忠誠,在政治上絕對過硬。

和青年們交流的時候,很多人都問,雨花臺的烈士們都那麼年輕,也就十幾歲、二十幾歲,人生才剛剛開了個頭,為什麼在流血犧牲面前那麼英勇無畏?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他們心裡的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有了鈣,脊樑就挺得直。就算反動派的屠刀架在脖子上,革命烈士也毫不畏懼,很多人甚至含笑赴死。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鬥爭和犧牲將換來中國的光明、人民的幸福。

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似乎也不需要經歷那麼多生死的考驗,但堅定的革命信念卻一點也不能少。黨面臨的“四種考驗”、“四種危險”,無一不在年輕幹部身上得到體現。

面對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面對群眾越來越高的期待,我們會不會被困難和壓力嚇到?能不能時刻保持銳意進取的狀態?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革,面對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能不能勝任新任務、迎接新挑戰?面對鮮花和掌聲、利益和誘惑,我們會不會放鬆警惕?能不能始終心境澄明?靠什麼戰勝年輕幹部成長路上這些艱難險阻?

我想,還是要靠堅定的理想信念,要靠融入血脈的忠誠。這些艱難險阻將伴隨我們一生,而自我的錘鍊磨礪也將伴隨我們一生。

作為年輕幹部,最重要的是要學好黨的基本理論,特別是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指導思想的深刻內涵理解了,就能搞清楚中國發展背後的政治邏輯和理論邏輯是什麼,就能搞清楚歷史怎樣走來、又將怎樣走下去,也就更能明確如何把自己的小我融入黨和國家的大我,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保持真摯深厚的群眾感情。


很多人都說群眾工作越來越不好做。的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在土地徵用、拆遷安置、勞動關係、物業管理等領域,客觀上存在各種利益博弈。有利益的調整就可能產生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基層組織要因勢利導、有所作為。

我認為,一切難題的解決,關鍵在人。做群眾工作,要有一批善於做工作、和群眾有著深厚感情的幹部。有了群眾感情,我們才會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說的話老百姓才聽得進去,我們做的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群眾感情從哪裡來?來自我們和群眾的朝夕相處和真心服務。在村裡工作的時候,老書記告訴我,幹部手裡要有“一把米”,老百姓才跟你走。這“一把米”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後,對村民的各種惠民措施。這“一把米”背後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後來我當村支書了,有一陣子很苦惱,做了不少實事,但感覺村民的工作還是做不進去。我又找了老書記,他說要讓村民看到幹部的身影。不能有事才去找他,平常要多上門走走,真遇到什麼事,你說話他才聽得進去。這“一把米”和“幹部的身影”就是我做群眾工作的啟蒙課程,至今受益匪淺。

在密切聯繫群眾方面,年輕幹部一定要沉下心來,多到群眾中去,多為群眾做實事,真正當好群眾的勤務員。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做到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勇於擔當時代責任。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鄧小平同志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習近平總書記也反覆告誡我們“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大會上,他特別指出“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

遇到各種問題,不能坐在辦公室聽彙報、想當然,而是要到現場去跑,等你親眼看到了,情況就清楚了,心裡就有底了,解決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遇到棘手的難題,滿足於泛泛而談、提提要求、搞搞檢查是不行的,那是花架子。搞明哲保身那一套,不表態、不簽字、不決策,更不可取。關鍵要深入到問題裡面找根源、找思路,拿出一抓到底、雷厲風行的氣勢破解矛盾。

面對一時的整治成果,不能沾沾自喜、鬆懈下來,因為土壤不剷除,問題還會捲土重來。要拿出一股久久為功的韌勁,建章立制,抓好執行,確保今天的努力不會白費。

總而言之,年輕幹部一定要始終牢記低調務實不張揚,踏踏實實把每一件事情高質量做好,才能真正擔當好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終嚴格自律、克己奉公,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在梅園新村紀念館旁的小紅梅青年學習社,我看到了一封特別的信。1961年,淮安縣委給周總理寄了點老家特產,很快,收到了這封國務院總理辦公室的回信。

信裡是這樣寫的:“你們對周總理和鄧大姐的熱愛和關懷他們是知道的,但是周總理和鄧大姐認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準送禮的情況下,你們還這樣做是不好的。現在周總理和鄧大姐從他們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給你們作為償付藕粉、蓮子、饊子、工藝品的價款,其他的一些針織品以後有便人再帶給你們。總理並指示將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通知寄給你們一份,請仔細研究,並望嚴格執行。”從這封簡短的信裡,我們深深感覺到老一輩革命家身上的嚴格自律和公僕情懷,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學習和踐行。

現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但對幹部的考驗卻一點也不少。在年輕幹部的成長路上,會有認可和讚許,也會有曲折、辛酸和委屈,更不會缺少各種誘惑、風險和挑戰。

我們要牢牢樹立底線思維。我在辦公桌前掛了塊匾額“居安思危”,抬頭就能看到,時時警醒自己。其實人的慾望沒有那麼大,關鍵看你如何選擇。收到禮品禮金,習慣了揣到腰包裡,從此以後可能就一發不可收拾。習慣了原封不動退還回去,你根本不會在乎裡面到底有多少東西,因為和你沒有關係。我想,在這個問題上守得住、拎得清,才能真正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才能挺起脊樑、擔當責任、行穩致遠。

前幾天,我又打開了組織部翻印的入黨申請書。當年19歲的我在申請書上寫道:“1998年的洪水侵襲了我的家鄉,險情到來,我看到總是共產黨員第一個衝上大堤,用身體堵住了洪水。事實強烈震撼了我,我認識到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

是啊,我們加入共產黨,不就是想為群眾做些有益的事情嗎?從大學到基層來工作,不就是想把家國擔當變成自己的身體力行嗎?想通了這一點,所有的困惑都消失了,所謂功名利祿也顯得黯淡無光,自己深深感到,能在崗位上幫老百姓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情,就夠了。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時代使命,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表率,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全心全意服務人民,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辜負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14期,原標題為《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作者:石磊(作者系共青團南京市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朱瑾

年輕幹部如何不忘初心作表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