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西湖 福州 靈隱寺 詩歌 草夕寸品文史 2019-06-30

大家好,歡迎來到草夕寸品文史。烈日炎炎的夏天,正是鮮豔奪目的荷花開放的時候。若要問欣賞荷花最好的地方,當屬古代文人首推的西湖。西湖擁有太多的傳說和故事,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之嚮往的地方。西湖的四季都有獨特的美,夏天的西湖應該就是荷花的世界了。太陽最毒辣的時候,就是荷花開得正豔的時刻。宋代詩人楊萬里特別喜歡荷花,寫了大量關於荷花的詩詞。一年夏天,他送別友人,看著滿池盛開的荷花,寫下了一首最著名的詩: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這首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了。描繪了最著名的西湖荷花的盛景,場面描寫之大,堪稱千古第一。詩人開篇就用“畢竟”兩個字誇讚了西湖景色的美麗,六月的西湖風景獨特,與眾不同。這一句就給人帶來了美好的想象,究竟西湖的景色有什麼不同?吸引人繼續往後看,一探究竟。原來不同的是盛開的荷花啊!四季的西湖各具特色,春天的百花盛開,秋天的金桂飄香,冬天的斷橋殘雪,這些都構成了西湖的美景。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夏天一到,正是滿池荷花盛開的時候,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豔嬌紅。詩人用“碧”和“紅”這兩個有強烈對比的顏色,描繪了一幅精妙絕倫的荷花圖。翠綠的荷葉接天連日,無窮無盡,場面盛大壯闊,形成了立體的視覺效果。在太陽的照耀下,那無數美麗的荷花,更是顯得格外耀眼,這樣的場面只屬於夏天,只屬於烈日當空的時候。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這首詩非常經典,特別是最後兩句,經常被形容場面盛大的荷花景象,讓人讀後身臨其境。因為這首詩描寫的盛夏荷花景色太美,以至於很多人將這首詩單純的認為是描寫西湖景色的詩,卻忽視了詩人原本的寫作目的。景色雖美,這首詩卻是送別之作。題目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裡的“曉出”指的是太陽剛剛出來,淨慈寺的全名是“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最後的“林子方”則是作者的朋友。所以題目的意思是:早晨在淨慈寺送別朋友林子方。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楊萬里寫這首詩目的不僅是盛讚西湖的荷花,更是在勸告朋友不要離開此地。林子方和楊萬里是好朋友,兩個人志同道合,彼此視為知己。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獲得升遷的林子方恨高興,但是楊萬里卻不以為然,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知道了這個背景,再回看這首詩,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意思。荷花哪裡都有,只有西湖的最美,當官哪裡都可以,卻只能是離皇帝最近的官員最有前途。

詩人送別朋友,看著西湖一望無際的荷花,寫下一首千古經典之作

楊萬里其實就是藉助對荷花的描寫,告訴好朋友:想要看荷花只能等到夏天晴朗的日子,只能到西湖才能感受到荷花無窮無盡的壯闊之美。只有能連著天的荷葉,才能“無窮碧”,只有迎著太陽的荷花,才能“別樣紅”。在封建社會,“天”和“日”一般就是指皇帝,而臣子則是“花與葉”,花和葉想要“無窮碧”“別樣紅”,就必須得“接天”、“映日”。臣子們必須要圍繞在帝王的身邊才能取得成就,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做官也是一樣,雖然是升官,但是遠離京城,遠離國君,遠離政治中心的官員,還是不如在權力中心的官員好。如此一解釋,是不是再讀這首詩就能有不一樣的意味了?歡迎大家留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