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陷大幅裁員風波 急速擴張後遺症爆發

來源:北京商報

一個月前才通過天價“過路費”獲得攜程與美團解禁的連鎖酒店品牌OYO,又因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再次陷入爭議的漩渦之中。6月24日晚間,業界傳出OYO正經歷一場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就此,OYO沒有予以直接否認,只表示不會容忍持續的業績不達標,且會繼續“廣納人才”,預計明年員工規模將超過10000人。而北京商報記者則從接近OYO人士處獲悉,雖然目前OYO整體減員幅度還不確定,但該公司地方開發團隊(BD)負責人確實進行了更換,原團隊內大量離職,內部人員變動確實較大。

據業內消息,本次OYO的裁員主要來自龐大的一線團隊,而這部分員工裁員比例可能接近五成。還有傳言表示,目前OYO中國區的員工總數可能在8000人左右,其中,BD團隊全國大概有2000-3000人。在這樣的人力體系下,OYO的成本壓力不言而喻。有統計數據顯示,OYO的月成本消耗高達1.5億元,其中,人力成本佔很大比例。而且,從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OYO中國的團隊人數擴張了約75倍。

就在本月,OYO“發源地”印度當地媒體報道,OYO正籌劃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

還有外媒稱,OYO打算將其在印度和中國市場的業務擴張方式,複製到美國市場,並計劃在美國市場投資3億美元,搭建相關團隊拓展新市場。

對此,有分析認為,本次突如其來的大規模裁員,有可能來自資本方的壓力,也可能是公司要重構業務模型。

其實,被稱為經濟型酒店“黑馬”的OYO自從進入中國市場後,就屢次因快速貼牌擴張、續約率被疑摻水分等原因受到業界詬病。數據顯示,OYO登陸中國僅一年半的時間內就拓展了1萬餘家門店,而快速的貼牌發展,也讓OYO觸碰到了OTA們的奶酪,成為多家平臺封殺的對象。上個月,業界傳出消息稱,OYO付出每年高達6億元的渠道費,打通攜程和美團兩大渠道。當時,就有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果OYO沒有及時地打通攜程和美團的渠道,那麼很可能會出現解約率大於續約率的情況。還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OYO對外披露的加盟商續約比例能達到95%這一令人咋舌的程度,但實際上,除去各種“被動續約”、消極續約的情況外,加盟商真正主動續約的比例可能只有五成左右。“對於OYO來說,買流量是‘治標不治本’的。”上述知情人士直言,這種合作模式恐難持續,數億元的渠道費會為OYO帶來沉重的成本負擔,關鍵是這並不能解決OYO本身無法帶動流量的問題。

對於OYO的未來,迷茫似乎成為了業界觀點的主旋律。多位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OYO未來還是應該向著一個成熟的酒店OTA方向發展。然而,四面楚歌的OYO並不認同這一看法。

OYO酒店合夥人兼CFO李維日前曾公開表示,OYO不想成為OTA。“如果OYO能借著買流量的時間差儘快調整形態,找到自己的方向,建立起會員體系,並將其轉化為流量為加盟商帶來實際的效益,也許還能有轉圜餘地。”有專家直言。不過,就連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也表示,OYO建設自己的訂房系統需要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