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西遞 銀杏 黃山鬆 旅遊 黃山小程 2017-05-18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千年前,王維喜歡在《田園樂》裡尋找一些痴迷於日常的人。“採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採菱渡、日頭一點點向西斜……依舊是詩與畫最巧妙的結合,款式風範一點也沒變,而唯一變故是:他把那些活在煙火氣裡的人弄丟了,一丟,便丟在了那個西遞古鎮裡。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於是,我們今天去西遞,便常常能想起杏樹壇邊的老漁父,和那桃花源里人家。我能說,一場穿越了前世今生的緣分才剛剛開始嗎?

西遞古鎮,又稱西溪、西川。或許是因為審美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以至於“西遞”這個詞被人們廣為傳知。

而我個人也最喜歡“西遞”這個名字,原因多在於一個“遞”字。遞:彷彿一個祕密,被不緊不慢地一層層送來;彷彿一個人,一層層往深裡走去。這一層層下去,有年輕人的動感,也有曲徑通幽的味道。這樣靈動,和古鎮很般配。

而有時候,我也很想知道,前來研學的你們將會如何解讀“西遞”二字?這不是一種考驗,這是一種對美的追問。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再者看,西遞鎮,隸屬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不論你是研學還是採風,想要找到這裡,還真得費一點“往最深處”走去的耐心。研學的人們,這對你會是一種挑戰嗎?還是你覺得樂趣橫生?

而如果你足夠痴迷於尋找,也足夠痴迷於古鎮文化,你會發現,原來古鎮裡,別有洞天。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西遞古鎮坐落在江南小丘陵上,四面環山,鎮中兩條溪流從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會源橋匯聚。

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這裡豐富的生物資源,而這些,都能過成為研學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這裡,黃山鬆,銀杏,紅葉桂木都很常見,當然也少不了畫眉鳥,相思鳥,白靈鳥的歌聲。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不妨想想,可能你難得見一次青石板鋪起來的粗礪小路。綿綿延延的小路可以直通到那一戶挨著一戶的徽州古鎮裡去,鎮中不過青煙,黃狗,菜園子,卻有不可複製的美。

而眼光往回收,小道上忽爾立起一石拱橋,橋身是“黑瓦白牆”中的“白”,年歲久了,也染了不少這“黑瓦白牆”中的“黑”。橋上立三兩個穿紅衣綠褲的婦人,看著俗氣,卻可能是俗世裡的妙人,赤誠得很。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此刻,為了研學來這裡的你們是否會按下快門?鏡頭裡,人與天與水自成一幅畫。

古鎮染在畫上,天空中忽然飄出幾片金黃的銀杏葉子來,葉子柔美,是一個斯文有才氣的女孩。

橋邊是將溢未溢的水,而因了這水,遠處山巒倒過來了,白雲,人影全都倒過來了。

此刻,不知道研學的你們是否還記得那遺落了千年的後兩句古詩: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銀杏葉子我已見過,只是那樹下的漁父在那兒?桃花源裡何處有人家?

那麼,如果你來研學,就沿著那條石板路一直走,一直走。你總會發現,老漁父正坐在銀杏樹下看飛鳥,其實呀,他已很多年不再捕魚了。

如果你願意坐下來,和漁父聊聊日常,聊聊那些逝去的歲月,可能你會發現,一粥一飯間,那一戶挨著一戶的人家,就在遺落了千年的桃花源裡。

銀杏樹走過了數不清的年頭,老漁父就要回家了,村裡家家有炊煙。

願你找到他們,找到他們,你就找到了研學的意義。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研學西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