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保衛戰油畫

現在,筆者就為大家講述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最大一次戰役——江孜保衛戰。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1888年,英帝國主義藉口邊界問題,悍然對我西藏日納隆吐山發動了武裝侵略。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日納隆吐山隘口落入英人之手,西藏門戶大開。

以地事英,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903年,英國人再次對西藏伸出了貪婪的魔爪,希望取得西藏作為“緩衝區”,來和俄國爭奪中亞。

1903年8月, 由英國上校榮赫鵬和懷特率領200餘人,打著談判的旗號, 突然入侵西藏崗巴宗,後於當年12月侵佔亞東,1904年初越過帕裡北面的當拉山, 盤踞土納村, 進駐到曲米新古。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1000餘名藏軍,由賴丁代本率領,謀求與英人談判。英軍背信棄義,佯作談判,實際上偷襲藏軍。已經熄滅火繩的藏軍遭到英人猛烈火力殘忍屠殺,流血成河,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兩百餘人。

是為曲米新古大屠殺。

英國人以為這樣的大屠殺可以令藏人恐懼屈服。然而吐蕃帝國衰亡後,西藏雖然軍事變得虛弱,但仍有高原險要。西藏願意接受元明清三朝管理,中國曆代政府不但不破壞西藏完整性,且通過賞賜、冊封等手段給西藏輸送利益為前提。而英國人割西藏地入印度的野心昭然,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就指出“通商遊牧所在, 將來即為英國之地, 大吉、 錫金還有明證”。

曲米新古大屠殺之後,英人增兵至2000以上並北上,直取拉薩門戶,雪原重鎮江孜。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保衛戰油畫

現在,筆者就為大家講述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最大一次戰役——江孜保衛戰。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1888年,英帝國主義藉口邊界問題,悍然對我西藏日納隆吐山發動了武裝侵略。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日納隆吐山隘口落入英人之手,西藏門戶大開。

以地事英,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903年,英國人再次對西藏伸出了貪婪的魔爪,希望取得西藏作為“緩衝區”,來和俄國爭奪中亞。

1903年8月, 由英國上校榮赫鵬和懷特率領200餘人,打著談判的旗號, 突然入侵西藏崗巴宗,後於當年12月侵佔亞東,1904年初越過帕裡北面的當拉山, 盤踞土納村, 進駐到曲米新古。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1000餘名藏軍,由賴丁代本率領,謀求與英人談判。英軍背信棄義,佯作談判,實際上偷襲藏軍。已經熄滅火繩的藏軍遭到英人猛烈火力殘忍屠殺,流血成河,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兩百餘人。

是為曲米新古大屠殺。

英國人以為這樣的大屠殺可以令藏人恐懼屈服。然而吐蕃帝國衰亡後,西藏雖然軍事變得虛弱,但仍有高原險要。西藏願意接受元明清三朝管理,中國曆代政府不但不破壞西藏完整性,且通過賞賜、冊封等手段給西藏輸送利益為前提。而英國人割西藏地入印度的野心昭然,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就指出“通商遊牧所在, 將來即為英國之地, 大吉、 錫金還有明證”。

曲米新古大屠殺之後,英人增兵至2000以上並北上,直取拉薩門戶,雪原重鎮江孜。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由上圖見,中印邊境距離江孜直線距離不過146公里,而從曲米新古大屠殺直到江孜保衛戰結束,歷時三個多月,雙方大戰六次,足見西藏軍民步步設卡,以血肉為城,令凶殘的侵略者推進緩慢。

藏軍使用的是土槍、 大刀、“ 吾多”( 牛毛制的拋石鞭子, 可將雞蛋大小的石子甩出100-200米左右),穿白色氆氌服,戴禮帽,用紅布纏頭,手舉龍、虎、日、月旗, 吹號角聯絡指揮。

他們大多是從日喀則等地鄉村徵調的農奴, 無論軍官還是士兵, 都沒有受過近代的軍事訓練, 對於近代戰爭缺乏瞭解。

然而藏人抵抗意志堅決如鐵。在扎昌伏擊戰中,藏兵設伏於扎昌谷地兩側,激戰六個小時,打死打傷英軍150餘人。扎昌被突破後,藏軍依託江孜宗山城堡及周邊的大小寺廟莊園,形成網狀防禦體系。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保衛戰油畫

現在,筆者就為大家講述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最大一次戰役——江孜保衛戰。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1888年,英帝國主義藉口邊界問題,悍然對我西藏日納隆吐山發動了武裝侵略。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日納隆吐山隘口落入英人之手,西藏門戶大開。

以地事英,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903年,英國人再次對西藏伸出了貪婪的魔爪,希望取得西藏作為“緩衝區”,來和俄國爭奪中亞。

1903年8月, 由英國上校榮赫鵬和懷特率領200餘人,打著談判的旗號, 突然入侵西藏崗巴宗,後於當年12月侵佔亞東,1904年初越過帕裡北面的當拉山, 盤踞土納村, 進駐到曲米新古。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1000餘名藏軍,由賴丁代本率領,謀求與英人談判。英軍背信棄義,佯作談判,實際上偷襲藏軍。已經熄滅火繩的藏軍遭到英人猛烈火力殘忍屠殺,流血成河,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兩百餘人。

是為曲米新古大屠殺。

英國人以為這樣的大屠殺可以令藏人恐懼屈服。然而吐蕃帝國衰亡後,西藏雖然軍事變得虛弱,但仍有高原險要。西藏願意接受元明清三朝管理,中國曆代政府不但不破壞西藏完整性,且通過賞賜、冊封等手段給西藏輸送利益為前提。而英國人割西藏地入印度的野心昭然,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就指出“通商遊牧所在, 將來即為英國之地, 大吉、 錫金還有明證”。

曲米新古大屠殺之後,英人增兵至2000以上並北上,直取拉薩門戶,雪原重鎮江孜。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由上圖見,中印邊境距離江孜直線距離不過146公里,而從曲米新古大屠殺直到江孜保衛戰結束,歷時三個多月,雙方大戰六次,足見西藏軍民步步設卡,以血肉為城,令凶殘的侵略者推進緩慢。

藏軍使用的是土槍、 大刀、“ 吾多”( 牛毛制的拋石鞭子, 可將雞蛋大小的石子甩出100-200米左右),穿白色氆氌服,戴禮帽,用紅布纏頭,手舉龍、虎、日、月旗, 吹號角聯絡指揮。

他們大多是從日喀則等地鄉村徵調的農奴, 無論軍官還是士兵, 都沒有受過近代的軍事訓練, 對於近代戰爭缺乏瞭解。

然而藏人抵抗意志堅決如鐵。在扎昌伏擊戰中,藏兵設伏於扎昌谷地兩側,激戰六個小時,打死打傷英軍150餘人。扎昌被突破後,藏軍依託江孜宗山城堡及周邊的大小寺廟莊園,形成網狀防禦體系。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戰役英雄紀念碑

由於藏軍兵力分散,4月13日英軍突擊得手,佔領江孜。然而在掃蕩周邊要地時,藏人寸土必爭,使得英人舉步維艱。

藏軍的戰術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如5月英軍攻打卡羅拉時,藏軍使出圍魏救趙之策,於 5 月 4日晚出動一千五百人, 直插江孜,收復許多要地,並迫使英軍解卡羅拉之圍。

西藏軍民的作戰意志頑強如鐵,往往數日不眠不休。山上的水乾了,民兵們喝自己的尿,也要堅持與侵略者血拼到底。

藏兵還廣泛出動小分隊,襲擊英軍糧道及突襲敵人。6月5 日, 榮赫鵬率四十名騎兵回春丕求援, 途經康馬時,受到三百多名藏軍的襲擊,幾乎斃命。

然而駐藏大臣,蒙古正黃旗人有泰的所作所為,實在令親者痛仇者快。有泰對英軍百般討好,對藏人的抵抗大肆詆譭,抱“任其戰,任其敗”態度。

面對擁有優勢武器,且再次增兵後人數達5000人以上的英軍;武器低劣、指揮不統一的藏軍經過三個月的生死爭奪之後,最關鍵的要塞宗山城堡淪陷於英人步、騎、炮的夾擊下。

英軍又再攻卡羅拉,據點淪陷之後,一部分來不及撤退的藏軍, 藏在山洞和岩石縫中繼續抵抗, 剩下的人最後跳下懸崖,以身殉國,無一投降。英軍遂長驅至拉薩。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保衛戰油畫

現在,筆者就為大家講述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最大一次戰役——江孜保衛戰。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1888年,英帝國主義藉口邊界問題,悍然對我西藏日納隆吐山發動了武裝侵略。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日納隆吐山隘口落入英人之手,西藏門戶大開。

以地事英,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903年,英國人再次對西藏伸出了貪婪的魔爪,希望取得西藏作為“緩衝區”,來和俄國爭奪中亞。

1903年8月, 由英國上校榮赫鵬和懷特率領200餘人,打著談判的旗號, 突然入侵西藏崗巴宗,後於當年12月侵佔亞東,1904年初越過帕裡北面的當拉山, 盤踞土納村, 進駐到曲米新古。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1000餘名藏軍,由賴丁代本率領,謀求與英人談判。英軍背信棄義,佯作談判,實際上偷襲藏軍。已經熄滅火繩的藏軍遭到英人猛烈火力殘忍屠殺,流血成河,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兩百餘人。

是為曲米新古大屠殺。

英國人以為這樣的大屠殺可以令藏人恐懼屈服。然而吐蕃帝國衰亡後,西藏雖然軍事變得虛弱,但仍有高原險要。西藏願意接受元明清三朝管理,中國曆代政府不但不破壞西藏完整性,且通過賞賜、冊封等手段給西藏輸送利益為前提。而英國人割西藏地入印度的野心昭然,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就指出“通商遊牧所在, 將來即為英國之地, 大吉、 錫金還有明證”。

曲米新古大屠殺之後,英人增兵至2000以上並北上,直取拉薩門戶,雪原重鎮江孜。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由上圖見,中印邊境距離江孜直線距離不過146公里,而從曲米新古大屠殺直到江孜保衛戰結束,歷時三個多月,雙方大戰六次,足見西藏軍民步步設卡,以血肉為城,令凶殘的侵略者推進緩慢。

藏軍使用的是土槍、 大刀、“ 吾多”( 牛毛制的拋石鞭子, 可將雞蛋大小的石子甩出100-200米左右),穿白色氆氌服,戴禮帽,用紅布纏頭,手舉龍、虎、日、月旗, 吹號角聯絡指揮。

他們大多是從日喀則等地鄉村徵調的農奴, 無論軍官還是士兵, 都沒有受過近代的軍事訓練, 對於近代戰爭缺乏瞭解。

然而藏人抵抗意志堅決如鐵。在扎昌伏擊戰中,藏兵設伏於扎昌谷地兩側,激戰六個小時,打死打傷英軍150餘人。扎昌被突破後,藏軍依託江孜宗山城堡及周邊的大小寺廟莊園,形成網狀防禦體系。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戰役英雄紀念碑

由於藏軍兵力分散,4月13日英軍突擊得手,佔領江孜。然而在掃蕩周邊要地時,藏人寸土必爭,使得英人舉步維艱。

藏軍的戰術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如5月英軍攻打卡羅拉時,藏軍使出圍魏救趙之策,於 5 月 4日晚出動一千五百人, 直插江孜,收復許多要地,並迫使英軍解卡羅拉之圍。

西藏軍民的作戰意志頑強如鐵,往往數日不眠不休。山上的水乾了,民兵們喝自己的尿,也要堅持與侵略者血拼到底。

藏兵還廣泛出動小分隊,襲擊英軍糧道及突襲敵人。6月5 日, 榮赫鵬率四十名騎兵回春丕求援, 途經康馬時,受到三百多名藏軍的襲擊,幾乎斃命。

然而駐藏大臣,蒙古正黃旗人有泰的所作所為,實在令親者痛仇者快。有泰對英軍百般討好,對藏人的抵抗大肆詆譭,抱“任其戰,任其敗”態度。

面對擁有優勢武器,且再次增兵後人數達5000人以上的英軍;武器低劣、指揮不統一的藏軍經過三個月的生死爭奪之後,最關鍵的要塞宗山城堡淪陷於英人步、騎、炮的夾擊下。

英軍又再攻卡羅拉,據點淪陷之後,一部分來不及撤退的藏軍, 藏在山洞和岩石縫中繼續抵抗, 剩下的人最後跳下懸崖,以身殉國,無一投降。英軍遂長驅至拉薩。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作為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卡若拉是江孜通往拉薩的絕世險要

卡若拉陣地的失陷, 主要是因為噶廈總指揮宇妥代噶倫被駐藏大臣有泰突然調回拉薩, 無人指揮全線戰事, 以至卡若拉山藏軍求援告急, 竟無人支援。這實是因為清廷官員顢頇畏怯導致的人禍。

8 月 3 日, 英軍指揮官榮赫鵬進入拉薩之後 ,有泰為了討好英軍侵略者,送去牛羊、米麵等進行犒勞,在給清廷的奏摺當中竟還將自己對英軍的犒賞當作是自己有功於朝廷!

一直堅決組織抗英的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為避免被英軍挾持,在英軍進入拉薩之前出走至外蒙古庫倫。駐藏大臣有泰遂對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大肆汙衊,將英人多次侵略歸因於達賴,結果昏聵的朝廷也因此褫奪土登嘉措的達賴稱號!大清王朝昏聵腐朽如此,怎不令人扼腕嘆息!

最終,英方在 1904 年 9 月7 日迫使西藏地方代表在布達拉宮簽訂了所謂 的《拉薩條約》,大清王朝代表西藏賠款白銀120餘萬兩。《拉薩條約》訂立後, 先後屠殺了四五千藏胞、 焚燒劫掠了許多佛教寺廟的英國侵略軍, 以“ 勝利凱旋”的姿態,帶著大批珍貴文物 於1904年9月23日從拉薩啟程返回印度。

然而在國內一片抗議情勢下,清廷也很快恢復了土登嘉措的達賴名號,西藏僧俗人士毫無屈服英人之意,紛紛表示若英軍再來,不惜再戰。

"

駐藏大臣在西藏的設立,一向被視作清朝在明朝基礎上強化對西藏控制的象徵,當然從管理上說也確實如此。然而清末時代,當貪婪的英國人將兵鋒伸入西藏,英勇的西藏軍民們拼死抵抗,駐藏大臣卻綏靖妥協,想方設法出賣西藏利益。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保衛戰油畫

現在,筆者就為大家講述西藏人民反帝戰爭中的最大一次戰役——江孜保衛戰。

隨著清王朝的衰落,英印政府對西藏的覬覦越來越明目張膽。1888年,英帝國主義藉口邊界問題,悍然對我西藏日納隆吐山發動了武裝侵略。腐敗的清政府不僅不支持藏族人民的正義鬥爭, 反而妥協投降,1890年,清政府主和派駐藏大臣升泰與英國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1893年, 清政府又在英帝國主義的壓力之下補簽了《 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日納隆吐山隘口落入英人之手,西藏門戶大開。

以地事英,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1903年,英國人再次對西藏伸出了貪婪的魔爪,希望取得西藏作為“緩衝區”,來和俄國爭奪中亞。

1903年8月, 由英國上校榮赫鵬和懷特率領200餘人,打著談判的旗號, 突然入侵西藏崗巴宗,後於當年12月侵佔亞東,1904年初越過帕裡北面的當拉山, 盤踞土納村, 進駐到曲米新古。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1000餘名藏軍,由賴丁代本率領,謀求與英人談判。英軍背信棄義,佯作談判,實際上偷襲藏軍。已經熄滅火繩的藏軍遭到英人猛烈火力殘忍屠殺,流血成河,死亡五百餘人,受傷兩百餘人。

是為曲米新古大屠殺。

英國人以為這樣的大屠殺可以令藏人恐懼屈服。然而吐蕃帝國衰亡後,西藏雖然軍事變得虛弱,但仍有高原險要。西藏願意接受元明清三朝管理,中國曆代政府不但不破壞西藏完整性,且通過賞賜、冊封等手段給西藏輸送利益為前提。而英國人割西藏地入印度的野心昭然,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就指出“通商遊牧所在, 將來即為英國之地, 大吉、 錫金還有明證”。

曲米新古大屠殺之後,英人增兵至2000以上並北上,直取拉薩門戶,雪原重鎮江孜。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由上圖見,中印邊境距離江孜直線距離不過146公里,而從曲米新古大屠殺直到江孜保衛戰結束,歷時三個多月,雙方大戰六次,足見西藏軍民步步設卡,以血肉為城,令凶殘的侵略者推進緩慢。

藏軍使用的是土槍、 大刀、“ 吾多”( 牛毛制的拋石鞭子, 可將雞蛋大小的石子甩出100-200米左右),穿白色氆氌服,戴禮帽,用紅布纏頭,手舉龍、虎、日、月旗, 吹號角聯絡指揮。

他們大多是從日喀則等地鄉村徵調的農奴, 無論軍官還是士兵, 都沒有受過近代的軍事訓練, 對於近代戰爭缺乏瞭解。

然而藏人抵抗意志堅決如鐵。在扎昌伏擊戰中,藏兵設伏於扎昌谷地兩側,激戰六個小時,打死打傷英軍150餘人。扎昌被突破後,藏軍依託江孜宗山城堡及周邊的大小寺廟莊園,形成網狀防禦體系。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江孜戰役英雄紀念碑

由於藏軍兵力分散,4月13日英軍突擊得手,佔領江孜。然而在掃蕩周邊要地時,藏人寸土必爭,使得英人舉步維艱。

藏軍的戰術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如5月英軍攻打卡羅拉時,藏軍使出圍魏救趙之策,於 5 月 4日晚出動一千五百人, 直插江孜,收復許多要地,並迫使英軍解卡羅拉之圍。

西藏軍民的作戰意志頑強如鐵,往往數日不眠不休。山上的水乾了,民兵們喝自己的尿,也要堅持與侵略者血拼到底。

藏兵還廣泛出動小分隊,襲擊英軍糧道及突襲敵人。6月5 日, 榮赫鵬率四十名騎兵回春丕求援, 途經康馬時,受到三百多名藏軍的襲擊,幾乎斃命。

然而駐藏大臣,蒙古正黃旗人有泰的所作所為,實在令親者痛仇者快。有泰對英軍百般討好,對藏人的抵抗大肆詆譭,抱“任其戰,任其敗”態度。

面對擁有優勢武器,且再次增兵後人數達5000人以上的英軍;武器低劣、指揮不統一的藏軍經過三個月的生死爭奪之後,最關鍵的要塞宗山城堡淪陷於英人步、騎、炮的夾擊下。

英軍又再攻卡羅拉,據點淪陷之後,一部分來不及撤退的藏軍, 藏在山洞和岩石縫中繼續抵抗, 剩下的人最後跳下懸崖,以身殉國,無一投降。英軍遂長驅至拉薩。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作為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卡若拉是江孜通往拉薩的絕世險要

卡若拉陣地的失陷, 主要是因為噶廈總指揮宇妥代噶倫被駐藏大臣有泰突然調回拉薩, 無人指揮全線戰事, 以至卡若拉山藏軍求援告急, 竟無人支援。這實是因為清廷官員顢頇畏怯導致的人禍。

8 月 3 日, 英軍指揮官榮赫鵬進入拉薩之後 ,有泰為了討好英軍侵略者,送去牛羊、米麵等進行犒勞,在給清廷的奏摺當中竟還將自己對英軍的犒賞當作是自己有功於朝廷!

一直堅決組織抗英的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為避免被英軍挾持,在英軍進入拉薩之前出走至外蒙古庫倫。駐藏大臣有泰遂對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大肆汙衊,將英人多次侵略歸因於達賴,結果昏聵的朝廷也因此褫奪土登嘉措的達賴稱號!大清王朝昏聵腐朽如此,怎不令人扼腕嘆息!

最終,英方在 1904 年 9 月7 日迫使西藏地方代表在布達拉宮簽訂了所謂 的《拉薩條約》,大清王朝代表西藏賠款白銀120餘萬兩。《拉薩條約》訂立後, 先後屠殺了四五千藏胞、 焚燒劫掠了許多佛教寺廟的英國侵略軍, 以“ 勝利凱旋”的姿態,帶著大批珍貴文物 於1904年9月23日從拉薩啟程返回印度。

然而在國內一片抗議情勢下,清廷也很快恢復了土登嘉措的達賴名號,西藏僧俗人士毫無屈服英人之意,紛紛表示若英軍再來,不惜再戰。

西藏江孜戰役:土登嘉措堅持抗英,為中國保住雪域高原

堅決抗英的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

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的地勢,使得英人不可能在西藏長期作戰。既然藏人經過此殺戮並無畏懼屈服之心,英國人也就不可能像征服印度一樣征服西藏。這個角度上說,英國人的戰略目的破產了。

清王朝滅亡後,西藏地方政府未嘗沒有與英人眉來眼去、虛與委蛇。然而藏人一直都明白,與中央政府數百年來一直尊重西藏的自治權不同,英國是要奴役西藏人,要割西藏的土地併入印度。

1930年,十三世達賴土登嘉措與國民黨代表會談時,明確表示:“英國人對吾確有誘惑之念,但吾知主權不可失,性質習慣兩不容,故彼來均虛與周旋,未嘗予以分釐權利,中國只須內部鞏固,康問題不難定於樽俎。……吾於政府所希求者不大,能於最近予藏以織布機、製革機及各種工人足矣。”

雖然貪婪的英人在民國數十年間,又割取了喜馬拉雅山以南的藏南等地入印度,然而西藏地方政府的的反英決心,使得西藏終為中華之土。保藏地於中國者,不是顢頇無能的滿清朝廷,而是西藏軍民的抵抗與堅持。

就這個角度上說,是西藏選擇了中國。而江孜保衛戰作為西藏男兒浴血寫出衛國詩篇的氣壯山河一戰,力阻強敵三月,雖敗猶榮,值得大書特書。

參考資料:

《始作俑者: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始末》

《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與《川藏奏底》研究》

《1904年西藏人民抗英鬥爭歷程》

《1904年英國侵略西藏戰爭》

《簡論1904年江孜抗英保衛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