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邊的護路兵'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7年,該支隊幫助波密縣巴卡村搭建的鋼架橋。(陸文凱 攝)

巴卡村距離波密縣城數十公里,村裡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高原桃花和崗雲杉林最為出名,是進藏遊客們嚮往的“人間聖地”。但由於村裡交通閉塞,抵達景點的道路僅為人行通道,車輛根本無法抵達,導致靠景點增收的願景遲遲不見好轉。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為參與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當地農牧民貧窮落後的面貌,該支隊利用冬季大練兵時機,投入大量兵力和機械,為當地老百姓義務修路。

經過官兵們的努力,徹底改變了他們出行靠雙腿、運輸靠牛馬的歷史,如今進入卡達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90%實現雙車道水泥路。

“真的感謝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們幫助修路,我們至今都無法擺脫貧困。”“你們是川藏線上的‘活雷鋒’,是黨派來為人民辦實事的子弟兵……”建軍節當天,索通村村民扎西和巴卡村村民仁青代表村裡群眾來到該支隊機關,一邊是前來向官兵們為村裡修路表示感謝,一邊是祝賀官兵們建軍節快樂。

如今,村裡的舊貌換了新顏,卡達村村民聯合創辦了合作社,他們把村民家中的羊進行了集中餵養,並負責專人進行管理,每到羊出欄,還來不及對外宣傳,縣裡做生意的商人們就結伴進村購買。“通路前,村裡的現狀是揹著羊出去賣,現在是外面的人搶著進來買。”看著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扎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由於靠近景區,客棧支撐著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沒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氣,現在遊客都在網上搶著訂房間。”家住巴卡村的仁青,開客棧有些年頭了,修路之前不管如何經營都不見起色,現如今客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上變化。她說,每到旅遊旺季,店裡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收入相比過去整整翻了10倍。

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武警官兵,是他們給村裡打通了“致富路”。眼見沿線貧困村的藏族群眾日益走上小康道路,該支隊官兵也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傳來捷報的還有波密縣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2/3的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林芝市高級中學和波密縣中學重點班。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7年,該支隊幫助波密縣巴卡村搭建的鋼架橋。(陸文凱 攝)

巴卡村距離波密縣城數十公里,村裡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高原桃花和崗雲杉林最為出名,是進藏遊客們嚮往的“人間聖地”。但由於村裡交通閉塞,抵達景點的道路僅為人行通道,車輛根本無法抵達,導致靠景點增收的願景遲遲不見好轉。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為參與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當地農牧民貧窮落後的面貌,該支隊利用冬季大練兵時機,投入大量兵力和機械,為當地老百姓義務修路。

經過官兵們的努力,徹底改變了他們出行靠雙腿、運輸靠牛馬的歷史,如今進入卡達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90%實現雙車道水泥路。

“真的感謝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們幫助修路,我們至今都無法擺脫貧困。”“你們是川藏線上的‘活雷鋒’,是黨派來為人民辦實事的子弟兵……”建軍節當天,索通村村民扎西和巴卡村村民仁青代表村裡群眾來到該支隊機關,一邊是前來向官兵們為村裡修路表示感謝,一邊是祝賀官兵們建軍節快樂。

如今,村裡的舊貌換了新顏,卡達村村民聯合創辦了合作社,他們把村民家中的羊進行了集中餵養,並負責專人進行管理,每到羊出欄,還來不及對外宣傳,縣裡做生意的商人們就結伴進村購買。“通路前,村裡的現狀是揹著羊出去賣,現在是外面的人搶著進來買。”看著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扎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由於靠近景區,客棧支撐著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沒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氣,現在遊客都在網上搶著訂房間。”家住巴卡村的仁青,開客棧有些年頭了,修路之前不管如何經營都不見起色,現如今客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上變化。她說,每到旅遊旺季,店裡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收入相比過去整整翻了10倍。

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武警官兵,是他們給村裡打通了“致富路”。眼見沿線貧困村的藏族群眾日益走上小康道路,該支隊官兵也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傳來捷報的還有波密縣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2/3的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林芝市高級中學和波密縣中學重點班。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餘年來,該支隊堅持投入財力物力,為地方教育脫貧做了積極貢獻。圖為該支隊官兵利用休息間隙到古鄉愛民小學看望師生。(陸文凱 攝)

翻開該小學的建校歷史資料,武警官兵是他們口中說得最多的人。古鄉小學原來師生人數不足50人,是縣裡辦學質量最差、升學率最低的學校,大部分農牧民面臨兩難選擇,把孩子送古鄉小學讀,還不如留在家中幫忙放牛,把孩子送縣城讀,家中經濟又負擔不起。

“校園雜草叢生,校舍破舊不堪,每逢下雨教室就成了池塘……”這是20餘年前古鄉小學的真實面貌。

該支隊上勤川藏線後,就和古鄉小學結成對子,積極籌資為他們翻新校舍,聘請高學歷教師,資助貧困學生……不到三年時間,學校師生人數增加到180餘人,當地老百姓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去上學,他們深知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後來,為了表示對武警官兵援助的感謝,他們把學校更名為“古鄉武警愛民小學”。為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官兵們還與其結成幫扶對子,直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如今,該支隊官兵幫扶的貧困學生中,已有100餘名從內地象牙塔學成歸來,奔赴各行業工作崗位,參與建設美麗西藏、美麗家園。

西藏阿里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受惡劣自然環境影響,公路交通是阿里的命脈,也是阿里地區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命脈。阿里地區噶爾縣亞沙新村地處偏遠,道路不便;左左鄉下左左村轉場道路崎嶇,環境惡劣,修建鄉村道路是鄉政府和當地農牧民的迫切需求。瞭解到駐地貧困鄉村實際情況後,該支隊把改善駐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視為自己的職責使命,積極投身亞沙搬遷新村精準扶貧工程建設和左左鄉惠民工程施工任務,幫助駐地百姓打開了與外界聯繫的“致富路”。

新疆葉城縣柯克亞鄉是駐地較為貧困的鄉,居住人口較少,教育資源匱乏,每年能考上大學走出去的學生少之又少。為鼓勵當地小孩通過上學來改變命運,該支隊與柯克亞鄉6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每人資助5000元費用,直到完成大學學業。

……

據瞭解,該支隊進駐西藏20餘年來,累計修通了100餘公里惠民道路,捐建了1所“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幫助孔繁森小學30名孤兒圓夢北京,對沿線21餘所小學進行了修繕,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學生。

深情真愛撐起軍人半邊天

“耀武,我們婚期快到了,你趕緊回來,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排長袁耀武收到未婚妻硃紅紅的來信,那段時間他正在川藏線忙著護路,擔負道路搶通的任務。

眼看婚期臨近,最終袁耀武只向部隊請了7天假。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7年,該支隊幫助波密縣巴卡村搭建的鋼架橋。(陸文凱 攝)

巴卡村距離波密縣城數十公里,村裡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高原桃花和崗雲杉林最為出名,是進藏遊客們嚮往的“人間聖地”。但由於村裡交通閉塞,抵達景點的道路僅為人行通道,車輛根本無法抵達,導致靠景點增收的願景遲遲不見好轉。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為參與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當地農牧民貧窮落後的面貌,該支隊利用冬季大練兵時機,投入大量兵力和機械,為當地老百姓義務修路。

經過官兵們的努力,徹底改變了他們出行靠雙腿、運輸靠牛馬的歷史,如今進入卡達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90%實現雙車道水泥路。

“真的感謝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們幫助修路,我們至今都無法擺脫貧困。”“你們是川藏線上的‘活雷鋒’,是黨派來為人民辦實事的子弟兵……”建軍節當天,索通村村民扎西和巴卡村村民仁青代表村裡群眾來到該支隊機關,一邊是前來向官兵們為村裡修路表示感謝,一邊是祝賀官兵們建軍節快樂。

如今,村裡的舊貌換了新顏,卡達村村民聯合創辦了合作社,他們把村民家中的羊進行了集中餵養,並負責專人進行管理,每到羊出欄,還來不及對外宣傳,縣裡做生意的商人們就結伴進村購買。“通路前,村裡的現狀是揹著羊出去賣,現在是外面的人搶著進來買。”看著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扎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由於靠近景區,客棧支撐著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沒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氣,現在遊客都在網上搶著訂房間。”家住巴卡村的仁青,開客棧有些年頭了,修路之前不管如何經營都不見起色,現如今客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上變化。她說,每到旅遊旺季,店裡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收入相比過去整整翻了10倍。

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武警官兵,是他們給村裡打通了“致富路”。眼見沿線貧困村的藏族群眾日益走上小康道路,該支隊官兵也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傳來捷報的還有波密縣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2/3的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林芝市高級中學和波密縣中學重點班。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餘年來,該支隊堅持投入財力物力,為地方教育脫貧做了積極貢獻。圖為該支隊官兵利用休息間隙到古鄉愛民小學看望師生。(陸文凱 攝)

翻開該小學的建校歷史資料,武警官兵是他們口中說得最多的人。古鄉小學原來師生人數不足50人,是縣裡辦學質量最差、升學率最低的學校,大部分農牧民面臨兩難選擇,把孩子送古鄉小學讀,還不如留在家中幫忙放牛,把孩子送縣城讀,家中經濟又負擔不起。

“校園雜草叢生,校舍破舊不堪,每逢下雨教室就成了池塘……”這是20餘年前古鄉小學的真實面貌。

該支隊上勤川藏線後,就和古鄉小學結成對子,積極籌資為他們翻新校舍,聘請高學歷教師,資助貧困學生……不到三年時間,學校師生人數增加到180餘人,當地老百姓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去上學,他們深知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後來,為了表示對武警官兵援助的感謝,他們把學校更名為“古鄉武警愛民小學”。為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官兵們還與其結成幫扶對子,直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如今,該支隊官兵幫扶的貧困學生中,已有100餘名從內地象牙塔學成歸來,奔赴各行業工作崗位,參與建設美麗西藏、美麗家園。

西藏阿里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受惡劣自然環境影響,公路交通是阿里的命脈,也是阿里地區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命脈。阿里地區噶爾縣亞沙新村地處偏遠,道路不便;左左鄉下左左村轉場道路崎嶇,環境惡劣,修建鄉村道路是鄉政府和當地農牧民的迫切需求。瞭解到駐地貧困鄉村實際情況後,該支隊把改善駐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視為自己的職責使命,積極投身亞沙搬遷新村精準扶貧工程建設和左左鄉惠民工程施工任務,幫助駐地百姓打開了與外界聯繫的“致富路”。

新疆葉城縣柯克亞鄉是駐地較為貧困的鄉,居住人口較少,教育資源匱乏,每年能考上大學走出去的學生少之又少。為鼓勵當地小孩通過上學來改變命運,該支隊與柯克亞鄉6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每人資助5000元費用,直到完成大學學業。

……

據瞭解,該支隊進駐西藏20餘年來,累計修通了100餘公里惠民道路,捐建了1所“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幫助孔繁森小學30名孤兒圓夢北京,對沿線21餘所小學進行了修繕,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學生。

深情真愛撐起軍人半邊天

“耀武,我們婚期快到了,你趕緊回來,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排長袁耀武收到未婚妻硃紅紅的來信,那段時間他正在川藏線忙著護路,擔負道路搶通的任務。

眼看婚期臨近,最終袁耀武只向部隊請了7天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支隊領導與獲表彰對象合影。(劉興勇 攝)

袁耀武匆匆忙忙趕回老家甘肅省鎮原縣方山鎮,他們在鎮上拍了一張合影,作為結婚證上的證件照。那天,沒有迎親隊,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有兩顆真心的交換,兩家人的父母和幾個親戚就在鎮上喝了他們的喜酒,人數湊起來還不到兩桌,他們見證了袁耀武和硃紅紅走進婚姻的殿堂。

婚後的第二天,袁耀武欲言又止,不知如何開口向妻子解釋即將要回部隊修路的事情。硃紅紅理解丈夫的工作,她笑著說:“沒關係,工作要緊,你要是著急回部隊,我願意跟著你去。”

第三天,硃紅紅便跟著袁耀武出發上高原。經過川藏線覺巴山時,汽車穿梭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硃紅紅緊緊抓著丈夫的手,出了一身的冷汗,丈夫說他和戰士們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跑,就是負責修這條路,保障道路的暢通,第一次走的時候都會怕,走多就不怕了。

那段時間,硃紅紅每天都跟著袁耀武在川藏線上護路,一起參加清理碎石、泥石流等搶險任務,她目睹丈夫的工作比她想象的更艱難,更危險百倍,曾好幾次勸丈夫退伍回家:“耀武,我們回家吧!我們回去幹什麼都行。”

但袁耀武每次都堅定地說他是一名軍人,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就會堅守在這裡。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7年,該支隊幫助波密縣巴卡村搭建的鋼架橋。(陸文凱 攝)

巴卡村距離波密縣城數十公里,村裡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高原桃花和崗雲杉林最為出名,是進藏遊客們嚮往的“人間聖地”。但由於村裡交通閉塞,抵達景點的道路僅為人行通道,車輛根本無法抵達,導致靠景點增收的願景遲遲不見好轉。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為參與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當地農牧民貧窮落後的面貌,該支隊利用冬季大練兵時機,投入大量兵力和機械,為當地老百姓義務修路。

經過官兵們的努力,徹底改變了他們出行靠雙腿、運輸靠牛馬的歷史,如今進入卡達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90%實現雙車道水泥路。

“真的感謝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們幫助修路,我們至今都無法擺脫貧困。”“你們是川藏線上的‘活雷鋒’,是黨派來為人民辦實事的子弟兵……”建軍節當天,索通村村民扎西和巴卡村村民仁青代表村裡群眾來到該支隊機關,一邊是前來向官兵們為村裡修路表示感謝,一邊是祝賀官兵們建軍節快樂。

如今,村裡的舊貌換了新顏,卡達村村民聯合創辦了合作社,他們把村民家中的羊進行了集中餵養,並負責專人進行管理,每到羊出欄,還來不及對外宣傳,縣裡做生意的商人們就結伴進村購買。“通路前,村裡的現狀是揹著羊出去賣,現在是外面的人搶著進來買。”看著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扎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由於靠近景區,客棧支撐著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沒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氣,現在遊客都在網上搶著訂房間。”家住巴卡村的仁青,開客棧有些年頭了,修路之前不管如何經營都不見起色,現如今客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上變化。她說,每到旅遊旺季,店裡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收入相比過去整整翻了10倍。

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武警官兵,是他們給村裡打通了“致富路”。眼見沿線貧困村的藏族群眾日益走上小康道路,該支隊官兵也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傳來捷報的還有波密縣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2/3的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林芝市高級中學和波密縣中學重點班。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餘年來,該支隊堅持投入財力物力,為地方教育脫貧做了積極貢獻。圖為該支隊官兵利用休息間隙到古鄉愛民小學看望師生。(陸文凱 攝)

翻開該小學的建校歷史資料,武警官兵是他們口中說得最多的人。古鄉小學原來師生人數不足50人,是縣裡辦學質量最差、升學率最低的學校,大部分農牧民面臨兩難選擇,把孩子送古鄉小學讀,還不如留在家中幫忙放牛,把孩子送縣城讀,家中經濟又負擔不起。

“校園雜草叢生,校舍破舊不堪,每逢下雨教室就成了池塘……”這是20餘年前古鄉小學的真實面貌。

該支隊上勤川藏線後,就和古鄉小學結成對子,積極籌資為他們翻新校舍,聘請高學歷教師,資助貧困學生……不到三年時間,學校師生人數增加到180餘人,當地老百姓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去上學,他們深知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後來,為了表示對武警官兵援助的感謝,他們把學校更名為“古鄉武警愛民小學”。為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官兵們還與其結成幫扶對子,直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如今,該支隊官兵幫扶的貧困學生中,已有100餘名從內地象牙塔學成歸來,奔赴各行業工作崗位,參與建設美麗西藏、美麗家園。

西藏阿里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受惡劣自然環境影響,公路交通是阿里的命脈,也是阿里地區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命脈。阿里地區噶爾縣亞沙新村地處偏遠,道路不便;左左鄉下左左村轉場道路崎嶇,環境惡劣,修建鄉村道路是鄉政府和當地農牧民的迫切需求。瞭解到駐地貧困鄉村實際情況後,該支隊把改善駐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視為自己的職責使命,積極投身亞沙搬遷新村精準扶貧工程建設和左左鄉惠民工程施工任務,幫助駐地百姓打開了與外界聯繫的“致富路”。

新疆葉城縣柯克亞鄉是駐地較為貧困的鄉,居住人口較少,教育資源匱乏,每年能考上大學走出去的學生少之又少。為鼓勵當地小孩通過上學來改變命運,該支隊與柯克亞鄉6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每人資助5000元費用,直到完成大學學業。

……

據瞭解,該支隊進駐西藏20餘年來,累計修通了100餘公里惠民道路,捐建了1所“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幫助孔繁森小學30名孤兒圓夢北京,對沿線21餘所小學進行了修繕,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學生。

深情真愛撐起軍人半邊天

“耀武,我們婚期快到了,你趕緊回來,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排長袁耀武收到未婚妻硃紅紅的來信,那段時間他正在川藏線忙著護路,擔負道路搶通的任務。

眼看婚期臨近,最終袁耀武只向部隊請了7天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支隊領導與獲表彰對象合影。(劉興勇 攝)

袁耀武匆匆忙忙趕回老家甘肅省鎮原縣方山鎮,他們在鎮上拍了一張合影,作為結婚證上的證件照。那天,沒有迎親隊,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有兩顆真心的交換,兩家人的父母和幾個親戚就在鎮上喝了他們的喜酒,人數湊起來還不到兩桌,他們見證了袁耀武和硃紅紅走進婚姻的殿堂。

婚後的第二天,袁耀武欲言又止,不知如何開口向妻子解釋即將要回部隊修路的事情。硃紅紅理解丈夫的工作,她笑著說:“沒關係,工作要緊,你要是著急回部隊,我願意跟著你去。”

第三天,硃紅紅便跟著袁耀武出發上高原。經過川藏線覺巴山時,汽車穿梭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硃紅紅緊緊抓著丈夫的手,出了一身的冷汗,丈夫說他和戰士們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跑,就是負責修這條路,保障道路的暢通,第一次走的時候都會怕,走多就不怕了。

那段時間,硃紅紅每天都跟著袁耀武在川藏線上護路,一起參加清理碎石、泥石流等搶險任務,她目睹丈夫的工作比她想象的更艱難,更危險百倍,曾好幾次勸丈夫退伍回家:“耀武,我們回家吧!我們回去幹什麼都行。”

但袁耀武每次都堅定地說他是一名軍人,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就會堅守在這裡。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2年6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泥石流,造成交通中斷。圖為官兵們幫助滯留群眾渡過難關。(陸文凱 攝)

一天,塌方嚴重,道路完全受堵,過路的車輛滯留了三天,袁耀武帶領官兵一邊搶通道路,一邊無償地把食物提供給受困人員,受困人員握著官兵的手感激得淚流滿面。

硃紅紅也被深深感動,他明白了丈夫堅守的意義所在,便全身心、無條件支持丈夫的工作。

之後,硃紅紅每年都會到西藏陪丈夫一起守護“天路”,她膽子也變大了,為了節省費用,她從成都坐車到芒康,一路顛簸三天,才能與丈夫見面,她都無怨無悔。

2008年,覺巴山路段出現塌方,袁耀武站在裝載機上指揮操作手舒春紅清理塌方體時,臨江一側的路基突然塌陷,十幾噸重的裝載機來不及撤離,一下子前傾,跌入路邊70多米深的懸崖,袁耀武被重重地摔在了半山腰的石頭上。入伍11年,袁耀武在川藏線上參加了上百次重大搶險任務,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沒想到這一次他因頭部遭受重創,不幸犧牲。

袁耀武的犧牲,對一家人的打擊很大,父親一夜白頭,母親因對兒子的思念落下了一身病根,硃紅紅和兒子並沒有離開這個家,她說:“我老公做了這麼偉大的事,我要替他盡孝。”

丈夫已經犧牲十多年了,硃紅紅一直珍藏著丈夫的軍裝,他覺得丈夫還活著,還在西藏守護“天路”,她要守護著這個小家。

這麼多年,面對年邁多病的公公婆婆、年幼的兒子,硃紅紅果斷放棄城裡工作,回到農村老家,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擔,她一邊細心照顧公公婆婆,為公公婆婆端茶倒水、洗衣做飯,有病時陪在床頭,平常裡聊天解悶,一邊上班維持家人生計,把孩子培養成人,他要讓兒子長大後也像丈夫一樣,做一名有責任感的軍人。

2015年,在新藏線養護道路8年的張志平面臨是否繼續在部隊服役的選擇,擔任代理排長兼操作手和修理工的他,是中隊的技術骨幹力量,部隊希望他能夠留隊繼續服役,為國道的暢通多做貢獻。然而,家中父母年邁體弱多病,地裡的農活沒人幹,老人期盼兒子能夠早日回家,張志平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

天邊邊有兩條几乎與天平齊的路,西藏各族人民稱它為“天路”。

天邊邊有支護路兵,他們用青春汗水架起內地連接西藏的“橋樑”。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突發8.1級大地震,應尼方政府請求,經中央批准,該支隊出境前往尼泊爾救援。圖為官兵在尼泊爾冒餘震搶通受災道路。(陸文凱 攝)

這支部隊就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隊。他們擔負著川藏線和新藏線2800餘公里的大動脈養護保通,他們屢創戰功,得到了西藏、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愛戴,尤其是2015年代表中國政府和軍隊赴尼泊爾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受到了世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從道班房到現代化營區

在祖國的版圖上,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與多國毗鄰,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由於受複雜環境的影響,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給西藏交通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川藏線和新藏線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陸路通道,對西藏的建設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然而,受自然災害頻發影響,這兩條道路曾年平均通車時間遠遠不足半年時間。

於是,一支部隊應運而生,他們常年堅守雪域高原,以長路為伴,守護著這兩條祖國西部大動脈的暢通,促進邊疆的穩步發展。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3年3月,中尼公路樟木口岸段突降暴雪,致交通中斷。圖為官兵正對災害路段進行搶通。(陸文凱 攝)

川藏線建成通車後,由於通行條件較差,加之每年災害不斷,嚴重影響了內地向西藏的物資供應。運輸蔬菜進藏的車輛,如果遇上道路斷通,車輛滯留上十天,老闆就要血本無歸。

經黨中央批准,1996年和2002年,該支隊分別上勤川藏線和新藏線,成為全軍唯一一支以道路養護保通為任務的部隊。

“想過西藏的艱苦,但沒想到比想象中還要艱苦10倍……”一名老兵在回憶中說道。進藏之初,沒有固定營房,只能住破舊不堪的道班房,條件十分簡陋。

雖然道班房暫時解決了居住問題,但飲水、取暖、看病成了官兵們面臨的現實難題。每逢大雪封山季節,沒有柴火和水源,做飯成了炊事班最苦惱的問題,官兵們只好像冬天的兔子出來覓食一樣,到雪山之巔尋找樹枝回來生火,然後把雪融化成水用來做飯燒菜。

西藏的冬天,寒風夾雜著鵝毛般雪花,室外溫度最低能達-40℃,官兵們在戶外施工,臉頰、耳朵和手幾乎都不同程度被凍傷,即使身上裹著厚厚的大衣,也無法抵禦寒風刺骨。

“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睡覺必須蓋兩床被子,否則身體冰得無法入眠。”想起進藏之初的艱辛,幾名老兵感嘆現代化營房帶來的幸福感。

“氧氣進班排,24小時全天候供應熱水,無人區種出綠色蔬菜,陽光大棚,地暖供暖……”多年後,一名曾征戰“天路”的老兵自駕西藏來到老部隊,對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

“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備寒衣……”這成了官兵們過去工作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基層官兵面臨的問題,該支隊集中精力解決基層洗澡難、用電難、飲水難等實際問題。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6年8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特大暴雨,致該路段30餘公里道路不同程度受災。圖為該支隊官兵正在解救滯留群眾。(陸文凱 攝)

經過一茬茬官兵的努力,駐川藏線部隊於2012年5月全部搬遷新營房,告別了道班房歷史。近年來,新藏線基層營房設施也不斷完善,官兵們也陸續住進新營房。

現代化營房煥然一新,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高原的幹勁也更足了。

“當得知被分配到西藏時,心情十分失落,直到親眼所見,才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去年剛入伍的雲南籍新戰士李文靜跟班長談心時說道。

如今,隨著一棟棟聳立在雪域邊關的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官兵們紮根西藏、奉獻西藏、建功西藏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強軍標兵”譜寫護路傳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養護條件滯後,但重重困難並沒有難倒護路兵,他們像螺絲釘一樣深深釘進路基中,用青春和汗水紮根崗位成長成才,他們是軍中的“脊樑”,是踐行強軍的“標兵”。

距離退伍還有3個月時間,武志強看著一輛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心中滿懷不捨。

過去16年,他一直工作在西藏阿里高原,新藏線是他戰鬥的陣地,紅柳灘、界山達阪、紅土達阪……有他深刻的記憶。他說,常年往返新藏線,親眼見證了道路由土路變油路的變遷。

2008年,武志強在界山達阪擔負道路養護任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勞作,空氣含氧量稀薄,紫外線強烈,承受的疲勞往往比內陸大得多。

由於受不了惡劣環境的摧殘,和武志強一起調過去的戰友,不到幾個月就申請到了其他單位,而他一待就是三年,整理路容、開拖拉機、搶險救援……這些工作他都幹了個遍。

“當時條件差得難以想象,如若沒有鋼鐵般意志,常人根本堅持不下來……”11年過去了,武志強從未為當兵到阿里而後悔過,他說,護路兵的工作是乏味的,但使命卻是光榮的。

說起生死,武志強又想起了2009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一輛小型機械深陷沼澤地動彈不得,為了救援出機械,中隊派出一輛東風車前去拖拽,不曾料想,東風車也陷進了泥潭。

凌晨12點,營救在無望中結束。東風車是中隊唯一的運兵車,此時天空飄起了暴雪,返回營區的道路崎嶇不平。狂風夾著片片雪花吹打在臉上一陣刺痛,積雪越來越厚,前進的腳步難以挪動。

“兄弟們,我們必須在絕望中殺出一條雪路。”作為班長,他帶領班上成員突出雪災重圍,鼓勵戰友們勇往直前。凌晨6點,不遠處眼見一絲光線,他們看到了生還的希望,此時天邊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在西藏,除了面對惡劣自然環境,還要預防狼群襲擊。在界山達阪那幾年,住的是簡易帳篷,冬天最低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晚上必須蓋5床被子才能勉強入眠。

條件如此艱苦,晚上起來上廁所,都要在腦海裡反覆作鬥爭,不僅僅是因為空氣寒冷,有時更要防禦野狼襲擊。

“有一次晚上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20米外有一雙發綠的眼睛閃閃發光,並一步步朝我走來,當時嚇得褲子都沒提,撒腿就跑……”多年過去了,武志強還心有餘悸。

經過軍營16年的磨鍊,武志強在機械操作方面已是官兵們認可的“大師傅”,他帶出的20多名徒弟也奔赴重要崗位,履行護路兵的職責。

天邊邊的護路兵

圖為該支隊養管的“天路72拐”景觀(陸文凱 攝)

把視線轉到川藏線,“天路72拐”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段路被有關專家稱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書”。養護十七中隊擔負該路段養護保通任務,楊作善是該中隊的一名養護能手,只要有他在,“72拐”的路坑都會被他降服。楊作善入伍8年,在“天路72拐”就待了7年,他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護路傳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駐地領導為獲表彰人員頒獎。(劉興勇 攝)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頒獎典禮,為來自全部隊的14名“強軍標兵”進行了表彰,激勵全體官兵向標兵學習,切實樹立起了爭當標兵的良好導向,讓官兵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

在川藏線、新藏線上,像這樣的強軍故事不勝枚舉,一茬茬官兵堅守雪域西藏,用戰鬥的姿態守衛雪域“天路”,他們把有限的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在了這片高原,用軍人的擔當譜寫了一曲曲“強軍標兵”時代讚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強軍目標的錚錚誓言。

護路不忘扶貧助學

西藏波密縣通木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從通木村到波密縣城短短20公里道路,有10公里是穿梭在原始森林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從山裡採摘的土特產。由於交通不便,採摘來的松茸、靈芝、木耳等特產無法外銷,交通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瓶頸”。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7年,該支隊幫助波密縣巴卡村搭建的鋼架橋。(陸文凱 攝)

巴卡村距離波密縣城數十公里,村裡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高原桃花和崗雲杉林最為出名,是進藏遊客們嚮往的“人間聖地”。但由於村裡交通閉塞,抵達景點的道路僅為人行通道,車輛根本無法抵達,導致靠景點增收的願景遲遲不見好轉。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為參與地方打贏脫貧攻堅戰,改變當地農牧民貧窮落後的面貌,該支隊利用冬季大練兵時機,投入大量兵力和機械,為當地老百姓義務修路。

經過官兵們的努力,徹底改變了他們出行靠雙腿、運輸靠牛馬的歷史,如今進入卡達村、通木村、索通村、巴卡村的道路90%實現雙車道水泥路。

“真的感謝人民子弟兵,要不是你們幫助修路,我們至今都無法擺脫貧困。”“你們是川藏線上的‘活雷鋒’,是黨派來為人民辦實事的子弟兵……”建軍節當天,索通村村民扎西和巴卡村村民仁青代表村裡群眾來到該支隊機關,一邊是前來向官兵們為村裡修路表示感謝,一邊是祝賀官兵們建軍節快樂。

如今,村裡的舊貌換了新顏,卡達村村民聯合創辦了合作社,他們把村民家中的羊進行了集中餵養,並負責專人進行管理,每到羊出欄,還來不及對外宣傳,縣裡做生意的商人們就結伴進村購買。“通路前,村裡的現狀是揹著羊出去賣,現在是外面的人搶著進來買。”看著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村民扎旺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由於靠近景區,客棧支撐著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沒通路之前,生意一直不景氣,現在遊客都在網上搶著訂房間。”家住巴卡村的仁青,開客棧有些年頭了,修路之前不管如何經營都不見起色,現如今客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上變化。她說,每到旅遊旺季,店裡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收入相比過去整整翻了10倍。

這些喜人的變化都離不開武警官兵,是他們給村裡打通了“致富路”。眼見沿線貧困村的藏族群眾日益走上小康道路,該支隊官兵也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傳來捷報的還有波密縣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2/3的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林芝市高級中學和波密縣中學重點班。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餘年來,該支隊堅持投入財力物力,為地方教育脫貧做了積極貢獻。圖為該支隊官兵利用休息間隙到古鄉愛民小學看望師生。(陸文凱 攝)

翻開該小學的建校歷史資料,武警官兵是他們口中說得最多的人。古鄉小學原來師生人數不足50人,是縣裡辦學質量最差、升學率最低的學校,大部分農牧民面臨兩難選擇,把孩子送古鄉小學讀,還不如留在家中幫忙放牛,把孩子送縣城讀,家中經濟又負擔不起。

“校園雜草叢生,校舍破舊不堪,每逢下雨教室就成了池塘……”這是20餘年前古鄉小學的真實面貌。

該支隊上勤川藏線後,就和古鄉小學結成對子,積極籌資為他們翻新校舍,聘請高學歷教師,資助貧困學生……不到三年時間,學校師生人數增加到180餘人,當地老百姓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去上學,他們深知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後來,為了表示對武警官兵援助的感謝,他們把學校更名為“古鄉武警愛民小學”。為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官兵們還與其結成幫扶對子,直等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如今,該支隊官兵幫扶的貧困學生中,已有100餘名從內地象牙塔學成歸來,奔赴各行業工作崗位,參與建設美麗西藏、美麗家園。

西藏阿里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受惡劣自然環境影響,公路交通是阿里的命脈,也是阿里地區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命脈。阿里地區噶爾縣亞沙新村地處偏遠,道路不便;左左鄉下左左村轉場道路崎嶇,環境惡劣,修建鄉村道路是鄉政府和當地農牧民的迫切需求。瞭解到駐地貧困鄉村實際情況後,該支隊把改善駐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視為自己的職責使命,積極投身亞沙搬遷新村精準扶貧工程建設和左左鄉惠民工程施工任務,幫助駐地百姓打開了與外界聯繫的“致富路”。

新疆葉城縣柯克亞鄉是駐地較為貧困的鄉,居住人口較少,教育資源匱乏,每年能考上大學走出去的學生少之又少。為鼓勵當地小孩通過上學來改變命運,該支隊與柯克亞鄉6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每人資助5000元費用,直到完成大學學業。

……

據瞭解,該支隊進駐西藏20餘年來,累計修通了100餘公里惠民道路,捐建了1所“古鄉武警愛民小學”,幫助孔繁森小學30名孤兒圓夢北京,對沿線21餘所小學進行了修繕,資助了1000多名貧困學生。

深情真愛撐起軍人半邊天

“耀武,我們婚期快到了,你趕緊回來,我在家等你呢。”2002年,排長袁耀武收到未婚妻硃紅紅的來信,那段時間他正在川藏線忙著護路,擔負道路搶通的任務。

眼看婚期臨近,最終袁耀武只向部隊請了7天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8月,該支隊舉辦了首屆“強軍標兵”暨最美軍嫂和最美家庭頒獎典禮。圖為支隊領導與獲表彰對象合影。(劉興勇 攝)

袁耀武匆匆忙忙趕回老家甘肅省鎮原縣方山鎮,他們在鎮上拍了一張合影,作為結婚證上的證件照。那天,沒有迎親隊,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有兩顆真心的交換,兩家人的父母和幾個親戚就在鎮上喝了他們的喜酒,人數湊起來還不到兩桌,他們見證了袁耀武和硃紅紅走進婚姻的殿堂。

婚後的第二天,袁耀武欲言又止,不知如何開口向妻子解釋即將要回部隊修路的事情。硃紅紅理解丈夫的工作,她笑著說:“沒關係,工作要緊,你要是著急回部隊,我願意跟著你去。”

第三天,硃紅紅便跟著袁耀武出發上高原。經過川藏線覺巴山時,汽車穿梭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硃紅紅緊緊抓著丈夫的手,出了一身的冷汗,丈夫說他和戰士們每天都在這條路上跑,就是負責修這條路,保障道路的暢通,第一次走的時候都會怕,走多就不怕了。

那段時間,硃紅紅每天都跟著袁耀武在川藏線上護路,一起參加清理碎石、泥石流等搶險任務,她目睹丈夫的工作比她想象的更艱難,更危險百倍,曾好幾次勸丈夫退伍回家:“耀武,我們回家吧!我們回去幹什麼都行。”

但袁耀武每次都堅定地說他是一名軍人,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就會堅守在這裡。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2年6月,川藏線海通溝突發泥石流,造成交通中斷。圖為官兵們幫助滯留群眾渡過難關。(陸文凱 攝)

一天,塌方嚴重,道路完全受堵,過路的車輛滯留了三天,袁耀武帶領官兵一邊搶通道路,一邊無償地把食物提供給受困人員,受困人員握著官兵的手感激得淚流滿面。

硃紅紅也被深深感動,他明白了丈夫堅守的意義所在,便全身心、無條件支持丈夫的工作。

之後,硃紅紅每年都會到西藏陪丈夫一起守護“天路”,她膽子也變大了,為了節省費用,她從成都坐車到芒康,一路顛簸三天,才能與丈夫見面,她都無怨無悔。

2008年,覺巴山路段出現塌方,袁耀武站在裝載機上指揮操作手舒春紅清理塌方體時,臨江一側的路基突然塌陷,十幾噸重的裝載機來不及撤離,一下子前傾,跌入路邊70多米深的懸崖,袁耀武被重重地摔在了半山腰的石頭上。入伍11年,袁耀武在川藏線上參加了上百次重大搶險任務,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沒想到這一次他因頭部遭受重創,不幸犧牲。

袁耀武的犧牲,對一家人的打擊很大,父親一夜白頭,母親因對兒子的思念落下了一身病根,硃紅紅和兒子並沒有離開這個家,她說:“我老公做了這麼偉大的事,我要替他盡孝。”

丈夫已經犧牲十多年了,硃紅紅一直珍藏著丈夫的軍裝,他覺得丈夫還活著,還在西藏守護“天路”,她要守護著這個小家。

這麼多年,面對年邁多病的公公婆婆、年幼的兒子,硃紅紅果斷放棄城裡工作,回到農村老家,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的重擔,她一邊細心照顧公公婆婆,為公公婆婆端茶倒水、洗衣做飯,有病時陪在床頭,平常裡聊天解悶,一邊上班維持家人生計,把孩子培養成人,他要讓兒子長大後也像丈夫一樣,做一名有責任感的軍人。

2015年,在新藏線養護道路8年的張志平面臨是否繼續在部隊服役的選擇,擔任代理排長兼操作手和修理工的他,是中隊的技術骨幹力量,部隊希望他能夠留隊繼續服役,為國道的暢通多做貢獻。然而,家中父母年邁體弱多病,地裡的農活沒人幹,老人期盼兒子能夠早日回家,張志平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天邊邊的護路兵

2019年1月,張志平妻子梅金娥不遠千里來到新藏喀什探親。圖為一家三口在海拔4969米的麻扎達阪合影。(石開群 攝)

張志平向妻子梅金娥說了自己的焦慮,妻子卻堅定地說,你是部隊培養起來的,現在部隊需要你,你怎麼能在這時離開呢!我這就把工作辭了,回去照顧爸媽,你就放心吧!

第二天,梅金娥將城裡的工作辭去,回到張志平的農村老家照顧公公婆婆,家中的大小家務事和農活全部包攬到自己身上。

妻子的支持,讓張志平堅定地在部隊服役,他所帶的徒弟逐漸走上了主操作手的崗位,他們養護的麻扎達板冰雪路段通行質量不斷提高,中隊也多次被評為先進中隊。

對於初上高原的人來說,高原反應是他們面臨的第一道難關。軍嫂張雪蓮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看望丈夫馬鵬時也不例外。

“嫂子您好,歡迎您來隊探親。”診療室內,衛士員一邊熱情打招呼,一邊開始為張雪蓮量血壓、測血氧濃度、檢查心肺功能,張雪蓮眼中泛起了淚花,這些她都深深記在心裡,她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丈夫堅守高原為的是什麼,高原需要他們。之後,張雪蓮鼓勵丈夫要紮根雪域天路,要以國防事業為重,她願意守護著“小家”。

兒子出生就攜患先天性心臟病,她隻身帶兒子輾轉多地尋醫問診,三載求醫為子奔波,她撐起了家中的“一片天”,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20多年來,“護路兵”堅守“天路”的背後,承載著數萬軍嫂的默默支持與奉獻。軍嫂的情,溫暖著邊關雪月;軍嫂的愛,鋪滿在雪域“天路”安全暢通的通途上。(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陸文凱 石開群)

責 編丨郭 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