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中期以前,基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貿易的活躍,文教活動持續發展書籍的社會需求和保藏量不斷增加,寫、抄本書籍的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如韓愈大弟子、樂府詩人張籍(約766一約830年),官至國子監司業。其詩有"得錢只了還書鋪"之句,而晚唐文學家陸龜蒙以舉進士落第,乃退居吳縣甫裡,於松江之畔置別業,藏書皆手抄正、副二本,多至萬卷。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羈紲","萬卷圖書幹戶貴,十洲菸草四時和",藏書於閱讀成為民間富戶和士人的一種生活追求

"

唐朝中期以前,基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貿易的活躍,文教活動持續發展書籍的社會需求和保藏量不斷增加,寫、抄本書籍的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如韓愈大弟子、樂府詩人張籍(約766一約830年),官至國子監司業。其詩有"得錢只了還書鋪"之句,而晚唐文學家陸龜蒙以舉進士落第,乃退居吳縣甫裡,於松江之畔置別業,藏書皆手抄正、副二本,多至萬卷。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羈紲","萬卷圖書幹戶貴,十洲菸草四時和",藏書於閱讀成為民間富戶和士人的一種生活追求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一,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唐代社會閱讀活動中,唐詩與唐人小說無疑是兩類產生於當時,又最普及最受歡迎的讀物。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曾探討過唐代詩歌、小說繁榮的原因,以為皆與科舉有關

他說:"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諸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蓋此等文備眾體,可見史オ、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

應該說,唐代詩歌、小說的創作受到過科舉的影響,但是當作品一日進入社會傳播和閱讀領域,並且受到普遍歡迎的時候,閱讀的需求、社會的追捧就成為創作的主要推動力,科舉的影響就退居其次了。

這裡主要談唐人小說的傳播情況。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唐代,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出贏得當時、影響後世的新體。南宋學者、小說家洪邁曾經這樣評價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悽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細品洪邁的評論,他這裡推崇的應該是唐代文人創作、為後人稱作"傳奇"的新體。

魯迅先生所說小說至唐代而一變,指的也是"傳奇"這種新體。"傳奇"一名,源於元稹所撰《鶯鶯傳》,該小說原名《傳奇》。宋趙德麟在《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一文中稱:"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趙德麟深惜能如此打動人心的佳作竟然"不比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聲樂,形之管絃",乃為譜《商調蝶戀花》十闕,且"句句言情,篇篇見意"。

此後,金有董解元《西廂記》,元有王實甫《西廂記》、關漢卿《續西廂記》,明有李日華《南西廂記》、陸採《南西廂記》,清有查繼佐《續西廂雜劇》等等,影響深遠。唐人傳奇名作迭起,如李朝威的《柳毅傳》、蔣防的《霍小玉》、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均廣傳後世,成為元明大麴雜劇創作乃至繪畫的源泉。李公佐的《謝小娥傳》敷演商賈女謝小娥誓志為父親和夫婿殺賊報仇的義烈傳奇,在後世傳播甚廣。歐陽修撰《新唐書》,即依此傳奇文采入《列女傳》。

唐人小說除了單篇的傳奇以外,還包括結成專集的,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的就有牛僧孺的《玄怪錄》、李復言的《續玄怪錄》、薛用弱的《集異記》、袁郊的《甘澤謠》、表鉶的《傳奇》以及段成式的《西陽雜俎》、戴孚的《廣異記》、唐臨的《冥報記》、張說的《宣室志》等等,數量、品種都是十分豐富的。

唐代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傳奇深受社會讀者的歡迎。生活在武后、中宗、容宗三朝的張鷟,以辭章知名,所著傳奇《遊仙窟》和記武后時期朝野事蹟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流傳很廣,史稱"是時天下知名,無賢不肖,皆記通其文"。

因此才名遠播,新羅、日本等周邊國家每次遣使入唐,必定會出重金求購其文。作為第七次遣唐使的少錄,於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入唐的山上憶良,在他的名作《沉痾自哀文》中列舉了在唐所得或所閱讀的通俗書籍,其中就有《遊仙窟》,這也正間接反映出唐代社會當時的閱讀風尚。

"

唐朝中期以前,基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貿易的活躍,文教活動持續發展書籍的社會需求和保藏量不斷增加,寫、抄本書籍的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如韓愈大弟子、樂府詩人張籍(約766一約830年),官至國子監司業。其詩有"得錢只了還書鋪"之句,而晚唐文學家陸龜蒙以舉進士落第,乃退居吳縣甫裡,於松江之畔置別業,藏書皆手抄正、副二本,多至萬卷。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羈紲","萬卷圖書幹戶貴,十洲菸草四時和",藏書於閱讀成為民間富戶和士人的一種生活追求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一,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唐代社會閱讀活動中,唐詩與唐人小說無疑是兩類產生於當時,又最普及最受歡迎的讀物。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曾探討過唐代詩歌、小說繁榮的原因,以為皆與科舉有關

他說:"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諸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蓋此等文備眾體,可見史オ、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

應該說,唐代詩歌、小說的創作受到過科舉的影響,但是當作品一日進入社會傳播和閱讀領域,並且受到普遍歡迎的時候,閱讀的需求、社會的追捧就成為創作的主要推動力,科舉的影響就退居其次了。

這裡主要談唐人小說的傳播情況。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唐代,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出贏得當時、影響後世的新體。南宋學者、小說家洪邁曾經這樣評價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悽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細品洪邁的評論,他這裡推崇的應該是唐代文人創作、為後人稱作"傳奇"的新體。

魯迅先生所說小說至唐代而一變,指的也是"傳奇"這種新體。"傳奇"一名,源於元稹所撰《鶯鶯傳》,該小說原名《傳奇》。宋趙德麟在《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一文中稱:"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趙德麟深惜能如此打動人心的佳作竟然"不比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聲樂,形之管絃",乃為譜《商調蝶戀花》十闕,且"句句言情,篇篇見意"。

此後,金有董解元《西廂記》,元有王實甫《西廂記》、關漢卿《續西廂記》,明有李日華《南西廂記》、陸採《南西廂記》,清有查繼佐《續西廂雜劇》等等,影響深遠。唐人傳奇名作迭起,如李朝威的《柳毅傳》、蔣防的《霍小玉》、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均廣傳後世,成為元明大麴雜劇創作乃至繪畫的源泉。李公佐的《謝小娥傳》敷演商賈女謝小娥誓志為父親和夫婿殺賊報仇的義烈傳奇,在後世傳播甚廣。歐陽修撰《新唐書》,即依此傳奇文采入《列女傳》。

唐人小說除了單篇的傳奇以外,還包括結成專集的,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的就有牛僧孺的《玄怪錄》、李復言的《續玄怪錄》、薛用弱的《集異記》、袁郊的《甘澤謠》、表鉶的《傳奇》以及段成式的《西陽雜俎》、戴孚的《廣異記》、唐臨的《冥報記》、張說的《宣室志》等等,數量、品種都是十分豐富的。

唐代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傳奇深受社會讀者的歡迎。生活在武后、中宗、容宗三朝的張鷟,以辭章知名,所著傳奇《遊仙窟》和記武后時期朝野事蹟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流傳很廣,史稱"是時天下知名,無賢不肖,皆記通其文"。

因此才名遠播,新羅、日本等周邊國家每次遣使入唐,必定會出重金求購其文。作為第七次遣唐使的少錄,於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入唐的山上憶良,在他的名作《沉痾自哀文》中列舉了在唐所得或所閱讀的通俗書籍,其中就有《遊仙窟》,這也正間接反映出唐代社會當時的閱讀風尚。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二,唐代小說多神怪,言情

小說傳奇吸引閱讀的亮點全在情節,因為小說是敘述故事而不同於筆記僅僅記載事實,下面兩則反映同一內容的文字可以說明小說與筆記的區別。唐人王積薪圍棋事,李肇《唐國史補》僅載曰:王氏棋藝天下無敵,後在遊京師途中,夜宿驛舍,無意中暗記主人媼與其婦棋局,皆自己所不及,首尾僅僅百餘字。

而在薛用弱小說集《異聞記》中,字數增至近五百,故事渲染為王氏隨玄宗南狩,因郵亭驛舍為尊官先佔,只好寄宿山中孤媼之家,棲於簷下,夜聞媼婦賭棋,暗記棋局。天明當面請教,得婦指示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謝別後方行數十步,孤媼之家已失其所。積薪棋藝,自此世無其倫。

又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事,劉肅《大唐新語・記異》僅記其撰歷測候的經歷,故宋代輯《太平廣記》將劉肅此則文字列入"算術"類;鄭處誨的小說集《明皇雜錄》中載一行事,幹餘字,除其造歷事,更用半之文字述報恩事,情節曲折,《太平廣記》入"異僧"類。足見兩者的區別。《新唐書藝文志》將兩類書分別著錄於子部小說家類和史部雜史或雜傳類,也是基於它們記事的形式、手法的不同。

在社會的閱讀和傳播中,兩者的情況也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具有鑑賞娛樂功能的小說擁有更多的讀者,包括文人學者。

當代及後世的文人學者往往欣賞唐人小說的文采和意想,一些新異奇趣故事如薛用弱《集異記》中狄仁傑集翠裘,王維鬱輪袍,王積薪婦姑圍棋,王之渙旗亭畫壁,陳留蔡少霞夢中代書《蒼龍溪新官銘》,以及氣俠三紅女:《虯髯客傳》中的紅拂、《裴鉶傳奇・崑崙奴》中的紅綃、《甘澤謠・紅線》中的紅線等,廣為傳播,已成後世文人熟用的典故。

明胡應麟《二酉綴遺中》曾嚴歷批評唐人小說多涉荒怪:"如《柳毅傳》書洞庭事,極鄙誕不根,文士亟當唾去。"但他同時又指出這樣的事實:詩人往往好用之。

如明何景明《寄君山》"空巖竹映湘妃廟,舊井潮深柳毅祠",明黎民表《明晨同徵甫在明遊玉龍洞題名其上》"持缽懶過香積寺,封書誰識洞庭君",皆用《柳毅傳》的典故。

"

唐朝中期以前,基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貿易的活躍,文教活動持續發展書籍的社會需求和保藏量不斷增加,寫、抄本書籍的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如韓愈大弟子、樂府詩人張籍(約766一約830年),官至國子監司業。其詩有"得錢只了還書鋪"之句,而晚唐文學家陸龜蒙以舉進士落第,乃退居吳縣甫裡,於松江之畔置別業,藏書皆手抄正、副二本,多至萬卷。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羈紲","萬卷圖書幹戶貴,十洲菸草四時和",藏書於閱讀成為民間富戶和士人的一種生活追求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一,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唐代社會閱讀活動中,唐詩與唐人小說無疑是兩類產生於當時,又最普及最受歡迎的讀物。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曾探討過唐代詩歌、小說繁榮的原因,以為皆與科舉有關

他說:"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諸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蓋此等文備眾體,可見史オ、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

應該說,唐代詩歌、小說的創作受到過科舉的影響,但是當作品一日進入社會傳播和閱讀領域,並且受到普遍歡迎的時候,閱讀的需求、社會的追捧就成為創作的主要推動力,科舉的影響就退居其次了。

這裡主要談唐人小說的傳播情況。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唐代,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出贏得當時、影響後世的新體。南宋學者、小說家洪邁曾經這樣評價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悽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細品洪邁的評論,他這裡推崇的應該是唐代文人創作、為後人稱作"傳奇"的新體。

魯迅先生所說小說至唐代而一變,指的也是"傳奇"這種新體。"傳奇"一名,源於元稹所撰《鶯鶯傳》,該小說原名《傳奇》。宋趙德麟在《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一文中稱:"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趙德麟深惜能如此打動人心的佳作竟然"不比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聲樂,形之管絃",乃為譜《商調蝶戀花》十闕,且"句句言情,篇篇見意"。

此後,金有董解元《西廂記》,元有王實甫《西廂記》、關漢卿《續西廂記》,明有李日華《南西廂記》、陸採《南西廂記》,清有查繼佐《續西廂雜劇》等等,影響深遠。唐人傳奇名作迭起,如李朝威的《柳毅傳》、蔣防的《霍小玉》、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均廣傳後世,成為元明大麴雜劇創作乃至繪畫的源泉。李公佐的《謝小娥傳》敷演商賈女謝小娥誓志為父親和夫婿殺賊報仇的義烈傳奇,在後世傳播甚廣。歐陽修撰《新唐書》,即依此傳奇文采入《列女傳》。

唐人小說除了單篇的傳奇以外,還包括結成專集的,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的就有牛僧孺的《玄怪錄》、李復言的《續玄怪錄》、薛用弱的《集異記》、袁郊的《甘澤謠》、表鉶的《傳奇》以及段成式的《西陽雜俎》、戴孚的《廣異記》、唐臨的《冥報記》、張說的《宣室志》等等,數量、品種都是十分豐富的。

唐代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傳奇深受社會讀者的歡迎。生活在武后、中宗、容宗三朝的張鷟,以辭章知名,所著傳奇《遊仙窟》和記武后時期朝野事蹟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流傳很廣,史稱"是時天下知名,無賢不肖,皆記通其文"。

因此才名遠播,新羅、日本等周邊國家每次遣使入唐,必定會出重金求購其文。作為第七次遣唐使的少錄,於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入唐的山上憶良,在他的名作《沉痾自哀文》中列舉了在唐所得或所閱讀的通俗書籍,其中就有《遊仙窟》,這也正間接反映出唐代社會當時的閱讀風尚。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二,唐代小說多神怪,言情

小說傳奇吸引閱讀的亮點全在情節,因為小說是敘述故事而不同於筆記僅僅記載事實,下面兩則反映同一內容的文字可以說明小說與筆記的區別。唐人王積薪圍棋事,李肇《唐國史補》僅載曰:王氏棋藝天下無敵,後在遊京師途中,夜宿驛舍,無意中暗記主人媼與其婦棋局,皆自己所不及,首尾僅僅百餘字。

而在薛用弱小說集《異聞記》中,字數增至近五百,故事渲染為王氏隨玄宗南狩,因郵亭驛舍為尊官先佔,只好寄宿山中孤媼之家,棲於簷下,夜聞媼婦賭棋,暗記棋局。天明當面請教,得婦指示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謝別後方行數十步,孤媼之家已失其所。積薪棋藝,自此世無其倫。

又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事,劉肅《大唐新語・記異》僅記其撰歷測候的經歷,故宋代輯《太平廣記》將劉肅此則文字列入"算術"類;鄭處誨的小說集《明皇雜錄》中載一行事,幹餘字,除其造歷事,更用半之文字述報恩事,情節曲折,《太平廣記》入"異僧"類。足見兩者的區別。《新唐書藝文志》將兩類書分別著錄於子部小說家類和史部雜史或雜傳類,也是基於它們記事的形式、手法的不同。

在社會的閱讀和傳播中,兩者的情況也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具有鑑賞娛樂功能的小說擁有更多的讀者,包括文人學者。

當代及後世的文人學者往往欣賞唐人小說的文采和意想,一些新異奇趣故事如薛用弱《集異記》中狄仁傑集翠裘,王維鬱輪袍,王積薪婦姑圍棋,王之渙旗亭畫壁,陳留蔡少霞夢中代書《蒼龍溪新官銘》,以及氣俠三紅女:《虯髯客傳》中的紅拂、《裴鉶傳奇・崑崙奴》中的紅綃、《甘澤謠・紅線》中的紅線等,廣為傳播,已成後世文人熟用的典故。

明胡應麟《二酉綴遺中》曾嚴歷批評唐人小說多涉荒怪:"如《柳毅傳》書洞庭事,極鄙誕不根,文士亟當唾去。"但他同時又指出這樣的事實:詩人往往好用之。

如明何景明《寄君山》"空巖竹映湘妃廟,舊井潮深柳毅祠",明黎民表《明晨同徵甫在明遊玉龍洞題名其上》"持缽懶過香積寺,封書誰識洞庭君",皆用《柳毅傳》的典故。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而且黎詩暗用柳毅而不露,語獨奇俊,得詩家三昧,但"總之不如不用頭,元稹曾在《酬翰林白學土代書一百韻》記錄了這樣兩件事:"翰墨題名盡,光陰聽話移",關於"光陰聽話移他自注說:"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已,猶未畢詞也。"

白居易《詔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詠所懷》詩有"賣卻新昌宅,聊充送老資"之句,則新昌宅為白居易在長安的居所。

明陳耀文《天中記》引唐末陳翰《異聞集》稱:一枝花,就是後封汧國夫入的長安娼女李娃的舊名。雖然無從考證《一枝花》的底本與白居易之弟白行簡《李娃傳》之間的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就是傳奇作者的元稹,以及提倡作品通俗的白居易如此欣賞通俗的文學樣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說的社會聲譽,進一步推動了小說的創作。

探究唐人小說能與唐詩在藝術和閱讀領域平分秋色,受到社會讀者和文士普遍喜愛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

其一,社會閱讀心理。東漢王充曾經就社會閱讀的心理作過這樣的分析:"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何則?實事不能快意,而華虛驚耳動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談論者,増益實事,為美盛之語;用筆墨者,造生空文,為虛妄之傳。聽者以為真然,說而不捨;覽者以為實事,傳而不絶。"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普遍會追求現實社會中沒有或很少有的奇聞軼事,而超出人們的想象和現實生活經驗所不能解釋的奇聞軼事,更能使人們津津樂道。唐人小說的作者竭盡意想奇幻之能事,將人神遇合,人鬼幽會的故事寫得纏綿悱惻,足以催生引發讀者強烈持久的閱讀興趣。

其二,鮮明的社會生活背景。唐人小說中的奇幻故事往往是在人們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展開的。程國賦曾就汪闢疆先生校錄的《唐人小說》為樣本,經統計發現所收六十篇小說中、相當多的故事以都市為創作背景,其中以京師長安為最,以下依次為洛陽、揚州、金陵、廣州。大部分小說對主人公活動的社會環境的描述基本是寫實的,讀者甚至可以按圖素驥,小說的描述成了反映中唐都市的社會風俗畫,這樣會使讀者在熟悉的故事氛圍中產生濃郁的親切感。

其三,唐人小說故事往往曲折動人。由於作者多借以表現自己的史オ、文筆,幻設情節,"以華豔之筆,敘恍惚之情常常令讀者欲罷不能。

"

唐朝中期以前,基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市場貿易的活躍,文教活動持續發展書籍的社會需求和保藏量不斷增加,寫、抄本書籍的生產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如韓愈大弟子、樂府詩人張籍(約766一約830年),官至國子監司業。其詩有"得錢只了還書鋪"之句,而晚唐文學家陸龜蒙以舉進士落第,乃退居吳縣甫裡,於松江之畔置別業,藏書皆手抄正、副二本,多至萬卷。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羈紲","萬卷圖書幹戶貴,十洲菸草四時和",藏書於閱讀成為民間富戶和士人的一種生活追求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一,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唐代社會閱讀活動中,唐詩與唐人小說無疑是兩類產生於當時,又最普及最受歡迎的讀物。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曾探討過唐代詩歌、小說繁榮的原因,以為皆與科舉有關

他說:"唐之舉人,先藉當世顯人,以姓名達諸主司,然後以所業投獻,逾數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蓋此等文備眾體,可見史オ、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百種行於世者是也。"

應該說,唐代詩歌、小說的創作受到過科舉的影響,但是當作品一日進入社會傳播和閱讀領域,並且受到普遍歡迎的時候,閱讀的需求、社會的追捧就成為創作的主要推動力,科舉的影響就退居其次了。

這裡主要談唐人小說的傳播情況。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唐代,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出贏得當時、影響後世的新體。南宋學者、小說家洪邁曾經這樣評價說:"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悽婉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細品洪邁的評論,他這裡推崇的應該是唐代文人創作、為後人稱作"傳奇"的新體。

魯迅先生所說小說至唐代而一變,指的也是"傳奇"這種新體。"傳奇"一名,源於元稹所撰《鶯鶯傳》,該小說原名《傳奇》。宋趙德麟在《元微之崔鶯鶯商調蝶戀花詞》一文中稱:"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趙德麟深惜能如此打動人心的佳作竟然"不比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聲樂,形之管絃",乃為譜《商調蝶戀花》十闕,且"句句言情,篇篇見意"。

此後,金有董解元《西廂記》,元有王實甫《西廂記》、關漢卿《續西廂記》,明有李日華《南西廂記》、陸採《南西廂記》,清有查繼佐《續西廂雜劇》等等,影響深遠。唐人傳奇名作迭起,如李朝威的《柳毅傳》、蔣防的《霍小玉》、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杜光庭的《虯髯客傳》等,均廣傳後世,成為元明大麴雜劇創作乃至繪畫的源泉。李公佐的《謝小娥傳》敷演商賈女謝小娥誓志為父親和夫婿殺賊報仇的義烈傳奇,在後世傳播甚廣。歐陽修撰《新唐書》,即依此傳奇文采入《列女傳》。

唐人小說除了單篇的傳奇以外,還包括結成專集的,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說家類著錄的就有牛僧孺的《玄怪錄》、李復言的《續玄怪錄》、薛用弱的《集異記》、袁郊的《甘澤謠》、表鉶的《傳奇》以及段成式的《西陽雜俎》、戴孚的《廣異記》、唐臨的《冥報記》、張說的《宣室志》等等,數量、品種都是十分豐富的。

唐代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傳奇深受社會讀者的歡迎。生活在武后、中宗、容宗三朝的張鷟,以辭章知名,所著傳奇《遊仙窟》和記武后時期朝野事蹟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流傳很廣,史稱"是時天下知名,無賢不肖,皆記通其文"。

因此才名遠播,新羅、日本等周邊國家每次遣使入唐,必定會出重金求購其文。作為第七次遣唐使的少錄,於武周長安二年(702年)入唐的山上憶良,在他的名作《沉痾自哀文》中列舉了在唐所得或所閱讀的通俗書籍,其中就有《遊仙窟》,這也正間接反映出唐代社會當時的閱讀風尚。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二,唐代小說多神怪,言情

小說傳奇吸引閱讀的亮點全在情節,因為小說是敘述故事而不同於筆記僅僅記載事實,下面兩則反映同一內容的文字可以說明小說與筆記的區別。唐人王積薪圍棋事,李肇《唐國史補》僅載曰:王氏棋藝天下無敵,後在遊京師途中,夜宿驛舍,無意中暗記主人媼與其婦棋局,皆自己所不及,首尾僅僅百餘字。

而在薛用弱小說集《異聞記》中,字數增至近五百,故事渲染為王氏隨玄宗南狩,因郵亭驛舍為尊官先佔,只好寄宿山中孤媼之家,棲於簷下,夜聞媼婦賭棋,暗記棋局。天明當面請教,得婦指示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謝別後方行數十步,孤媼之家已失其所。積薪棋藝,自此世無其倫。

又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事,劉肅《大唐新語・記異》僅記其撰歷測候的經歷,故宋代輯《太平廣記》將劉肅此則文字列入"算術"類;鄭處誨的小說集《明皇雜錄》中載一行事,幹餘字,除其造歷事,更用半之文字述報恩事,情節曲折,《太平廣記》入"異僧"類。足見兩者的區別。《新唐書藝文志》將兩類書分別著錄於子部小說家類和史部雜史或雜傳類,也是基於它們記事的形式、手法的不同。

在社會的閱讀和傳播中,兩者的情況也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具有鑑賞娛樂功能的小說擁有更多的讀者,包括文人學者。

當代及後世的文人學者往往欣賞唐人小說的文采和意想,一些新異奇趣故事如薛用弱《集異記》中狄仁傑集翠裘,王維鬱輪袍,王積薪婦姑圍棋,王之渙旗亭畫壁,陳留蔡少霞夢中代書《蒼龍溪新官銘》,以及氣俠三紅女:《虯髯客傳》中的紅拂、《裴鉶傳奇・崑崙奴》中的紅綃、《甘澤謠・紅線》中的紅線等,廣為傳播,已成後世文人熟用的典故。

明胡應麟《二酉綴遺中》曾嚴歷批評唐人小說多涉荒怪:"如《柳毅傳》書洞庭事,極鄙誕不根,文士亟當唾去。"但他同時又指出這樣的事實:詩人往往好用之。

如明何景明《寄君山》"空巖竹映湘妃廟,舊井潮深柳毅祠",明黎民表《明晨同徵甫在明遊玉龍洞題名其上》"持缽懶過香積寺,封書誰識洞庭君",皆用《柳毅傳》的典故。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而且黎詩暗用柳毅而不露,語獨奇俊,得詩家三昧,但"總之不如不用頭,元稹曾在《酬翰林白學土代書一百韻》記錄了這樣兩件事:"翰墨題名盡,光陰聽話移",關於"光陰聽話移他自注說:"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已,猶未畢詞也。"

白居易《詔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詠所懷》詩有"賣卻新昌宅,聊充送老資"之句,則新昌宅為白居易在長安的居所。

明陳耀文《天中記》引唐末陳翰《異聞集》稱:一枝花,就是後封汧國夫入的長安娼女李娃的舊名。雖然無從考證《一枝花》的底本與白居易之弟白行簡《李娃傳》之間的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就是傳奇作者的元稹,以及提倡作品通俗的白居易如此欣賞通俗的文學樣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說的社會聲譽,進一步推動了小說的創作。

探究唐人小說能與唐詩在藝術和閱讀領域平分秋色,受到社會讀者和文士普遍喜愛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

其一,社會閱讀心理。東漢王充曾經就社會閱讀的心理作過這樣的分析:"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何則?實事不能快意,而華虛驚耳動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談論者,増益實事,為美盛之語;用筆墨者,造生空文,為虛妄之傳。聽者以為真然,說而不捨;覽者以為實事,傳而不絶。"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普遍會追求現實社會中沒有或很少有的奇聞軼事,而超出人們的想象和現實生活經驗所不能解釋的奇聞軼事,更能使人們津津樂道。唐人小說的作者竭盡意想奇幻之能事,將人神遇合,人鬼幽會的故事寫得纏綿悱惻,足以催生引發讀者強烈持久的閱讀興趣。

其二,鮮明的社會生活背景。唐人小說中的奇幻故事往往是在人們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展開的。程國賦曾就汪闢疆先生校錄的《唐人小說》為樣本,經統計發現所收六十篇小說中、相當多的故事以都市為創作背景,其中以京師長安為最,以下依次為洛陽、揚州、金陵、廣州。大部分小說對主人公活動的社會環境的描述基本是寫實的,讀者甚至可以按圖素驥,小說的描述成了反映中唐都市的社會風俗畫,這樣會使讀者在熟悉的故事氛圍中產生濃郁的親切感。

其三,唐人小說故事往往曲折動人。由於作者多借以表現自己的史オ、文筆,幻設情節,"以華豔之筆,敘恍惚之情常常令讀者欲罷不能。

愛看言情小說的唐朝人——史話唐代小說的興起與傳播

《蒙求》十一世紀北京書坊刻本

唐李瀚所撰《蒙求》,凡598句,四字為句,每句敘一人,每人著一事,是唐宋時童蒙的重要讀本,社會流傳很廣。其中所敘人事,並不都出於經書史籍,竟多取自小說雜書。

如"毛寶白龜""糜竺收資",出於《搜神記》;"壺公摘天""初平起石",出於《神仙傳》;"孫晨藁席""靈輒扶輪",出於《類林》;"孫鍾設瓜""黃尋飛錢""宋宗雞窗",出於《幽冥錄》龐儉鑿井"出於《風俗通》;"盧充幽婚"出於《志怪集》;"張氏銅鉤"出於《三輔決錄》;"王果石崖出於《神怪志》等等。

宋代學者王觀國因此批評說:"小說雜書,多妄誕不可取信而瀚取此與經、史同列,非訓蒙之所先也。"其實這正說明當時小說雜書的傳播廣泛,具有社會性,所以李瀚才取以闌入童蒙讀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