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殯葬師:為只剩三塊骨頭的消防戰士重塑肉身

消防 整形 技術 化妝 天津 上海 新民網 2019-04-07

在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還有因各種疾病離世者,容顏都與生前有了很大變化。水淹、火燒、外力衝擊、重度腐敗、甚至有人在爆炸中屍骨無存。可以想象,他們的家人在面對這樣的遺體時,悲痛將會成倍放大。因此有一群人,專為意外離世的逝者修復遺體,他們被稱為殯葬化妝師。

上海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今年國家民政部孺子牛獎獲得者,是國內公認的業界翹楚。每年都會有大量嚴重損毀的遺體送到他的面前。經過他的妙手修復,逝者在追悼會上的模樣,就如同剛剛睡去一般。

中國最強殯葬師:為只剩三塊骨頭的消防戰士重塑肉身

圖說:上海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

“這是最後一面,一定要讓家屬看到逝者最好的樣子。”

他的故事通常並不美好,但卻充滿著悲憫與溫情。

這場悲劇發生在幾年前。

一位上海某公司的高管駕車在外地與一輛集卡追尾。車輛起火燃燒,一車三人全部遇難。王剛看到的,是已經高度炭化的遺體。面對這樣的遺體,一般的化妝已經起不到作用了。一個個傳統方案都被推翻,最後王剛決定採用一項全新的技術方案。

根據逝者生前體檢報告和照片,用手工雕刻的方法,雕刻出1:1的頭像模型,然後再用接近皮膚質感的材料進行翻模。實現這個過程光是看照片是不夠的。王剛每次開工前,除了拿到照片,他都會與逝者家屬深談,聊逝者的經歷和故事。

以前有沒有受過傷?

平時喜歡幹些啥?

平時最常做的表情是什麼?

這些都會給逝者的面部留下許多細節。這些細節,決定了還原的效果究竟能有幾分。

中國最強殯葬師:為只剩三塊骨頭的消防戰士重塑肉身

圖說:王剛正在雕刻頭像模型。

在與家屬的交流中,他抓住了一個重要細節,逝者平時鬍子總是刮不乾淨。經過三次返工,終於翻出了最完美的面部模型。為了讓逝者的面容更加生動逼真,還需要種植眉毛和頭髮。

王剛小心地用鑷子夾起平均不足一釐米長的毛髮,比對臉部特寫照片,仔細研究眉毛的深淺和走向,足足花了七八個小時,眉毛和頭髮終於纖毫畢現地呈現了出來。

最後的點睛之筆,就是鬍渣。王剛整整用了8個小時,在模型臉龐植入密密麻麻的毛髮,然後只留下0.02公分,效果非常驚人。

在追悼會現場,家屬看到逝者的遺容後頓時失聲痛哭,因為實在太像了,特別是那些沒有刮乾淨的鬍渣。

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王剛唯一的感覺就是釋然。看到逝者最好的樣子,是家屬情緒宣洩的一扇窗口,讓悲傷被淚水帶走,生活才能早日迴歸正常。

殯葬化妝師工作的意義,正在於此。

2015年8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火災。百餘名消防官兵和港務消防隊員及民警,悲壯逆行。兩次爆炸後,165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

現場有大量遺體需要入殮,王剛作為支援力量趕赴天津,看到的慘象令他終身難忘。在一個停車場,擺滿了遇難烈士的遺體,幾乎全部難以辨別。

警方已經完成了DNA採集比對,王剛被帶到一具遺體面前,民警指著3塊骨頭和一堆骨灰告訴他,這些就是烈士的全部。

中國最強殯葬師:為只剩三塊骨頭的消防戰士重塑肉身

圖說: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現場。

遇難的消防戰士小王,只有19歲,前不久剛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日記中寫到:“今天,我莊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消防戰士,危險性不言而喻。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我隨時準備犧牲,體現我的人生價值。”

王剛被感動得無法言語,下定決心一定要修復烈士的肉身。儘管只有三塊骨頭,也要在這一基礎上修復。

在殯葬行業有一個行規,不管遺體毀損多嚴重,哪怕只剩下一塊肉,都要拼盡全力為逝者保留下來。這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他們家屬的全部的慰籍。

憑著僅有的一張照片,捕捉每一個細微的面部特徵。在面部塑形的十幾個小時裡,跟逝去的英雄面對面注視著彼此,身邊的空氣彷彿都已凝固。

拿著照片,不斷思索、還原烈士的面部結構。操作檯前,王剛與烈士幾乎臉貼著臉,鼻子、嘴脣、耳朵,相繼成功塑形。就在大家都認為已經大功告成時,王剛又細心地開始為烈士“再造”青春痘。

直到凌晨,王剛終於直起了腰,整容、化妝工作全部完成。兩個半小時後,王剛再次返回殯儀館,為英雄補妝、鋪花,點上比較明顯的四顆痣。當戰友看到自己的兄弟安詳地睡在靈床上,脫口而出:“就是喜子!就是我們的兄弟!”

那幾天裡,每天入眼的都是殘缺的軀體,入耳的盡是發自戰士親屬們內心的悲泣。每天,王剛頂著炎炎烈日,尋找著每一位戰士昔日的蹤跡,一點一滴地找回他們曾有的樣貌。

中國最強殯葬師:為只剩三塊骨頭的消防戰士重塑肉身

圖說: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現場航拍。

記得,一天晚上王剛剛為一位戰士做完修復工作,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就被告知有另一位消防戰士的遺體第二天一早就要舉行告別儀式,希望能夠得到他的幫助。他二話不說,馬上動身,在看到遺體後發現狀況確實不容樂觀。經過研究和討論,防腐整形工作立即展開……當修復效果呈現在家屬面前時,家屬們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淚水。

他清楚記得一位阿姨從人群中走出來,滿眼淚水,緊緊地握住他的手不住地說“謝謝你將我的兒子還給我,謝謝你讓我能再見到他最後一面!”

就這樣,在經歷了19個晝夜和無數汗水後,10位消防戰士,在他們的手中成功的找回了自己“最初的容顏”。

二十多年來,王剛送別的逝者不計其數,但最讓他受不了的,是給那些夭折的孩子們操持葬禮。

不久前,一個只有3歲的寶寶被送到殯儀館,他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去世,奶奶是看著孩子出事的,幾乎崩潰。

巧合的是,王剛工作室的一名小夥,是孩子父親的同學,因此家屬知道王剛是中國最頂尖的殯葬化妝師,希望他為孩子舉辦葬禮。孩子的遺體修復並不困難,但如何為這個早夭的孩子送別,讓王剛非常為難。

傳統的告別廳看上去壓抑而冰冷,小寶寶躺在大床上顯得格格不入,小小的身體看上去特別孤獨。

殯儀館領導鼓勵他:你有什麼想法就放手去做,只要是為了緩解家屬的痛苦,好的想法都可以嘗試。於是王剛帶著團隊,為寶寶設計了一場獨一無二的特殊葬禮,效果令人動容。

告別室被設計成了育兒房,佈置的溫暖而又明亮。寶寶躺在小床裡,如同睡著了一般。邊上,放著許多童話書,他生前最喜歡聽爸爸講故事。還有一大堆玩具,也都是他最喜歡的。

葬禮上,在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家屬們手拉著手,回憶孩子生前的點點滴滴,在小床前和他說著悄悄話,為他送上最後的告別,祝福寶寶能從此生活在美麗的童話世界。

開始,王剛還在擔心這個“非傳統”的追悼會能否被家屬接受。但結果是,每一位家屬都流著淚對他表達了最深切的謝意。“謝謝你,給我們的寶貝準備這場童話般的葬禮。”

每天面對著生離死別,被各種各樣的負能量包圍。王剛也難免會被影響。實在壓抑的不行,他會聽聽歌,寫寫日記,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得到釋放。

最重要的是,他深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將極大緩解逝者家屬的痛苦,讓他們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沒人比他們更能理解生死的意義,珍惜生命,珍惜親人,珍惜相伴的每一個瞬間。

任何人都無法逃避必須告別的那一天。殯葬師們的天職,就是讓這一天,變得體面而充滿尊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