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歲月 電影《音樂家》引文藝界熱議

再現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歲月 電影《音樂家》引文藝界熱議

圖說:《音樂家》劇照,胡軍飾演冼星海。(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陸宇婷)“很新鮮,很感人,很震撼。”日前,在冼星海114歲誕辰之際,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辦的講述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五年生活的中哈首部合拍電影《音樂家》的研討會上,2005年電視劇《冼星海》的策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淮給出了“三個很”的評價。

1994年人物傳記電影《冼星海》,和2005年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影視部指導出品的電視劇《冼星海》都詳實的展現了冼星海到巴黎求學以及回國寫下著名革命歌曲的故事,但對於冼星海逝世之前的五年異國生活都是一筆帶過。而今年上映的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合拍電影《音樂家》填補上了這段空缺,是對冼星海藝術生涯的一次重新探索和發現。

電影的推出恰逢《黃河大合唱》八十週年,“風在吼,馬在叫”不僅僅是革命年代戰士們英勇的高歌,直到今天,孩子們也從小受著“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的感染與薰陶,從音樂中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作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愛國音樂家之一,冼星海的作品和個人精神深深激勵著數代中華兒女。

李淮同時也讚賞了電影的新穎敘述角度,以冼星海“兩個女兒”的回憶作為主要視角,圍繞著衛國戰爭開始後冼星海隱姓埋名流落在阿拉木圖的故事展開,描繪了一個在艱難困苦中仍然堅毅不屈、不忘家國情懷和音樂理想的音樂家形象。

戰爭爆發後,冼星海流落在阿拉木圖的街頭,偶然結識了劇院樂團指揮拜卡達莫夫。出於對冼星海音樂能力的欣賞,拜卡達莫夫不僅給他提供了工作,還讓他借宿在自己的姐姐達娜什家裡。在接下來五年的異國生活裡,冼星海創作出了《阿曼蓋爾德》等一系列偉大作品,激勵著當地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認為,整個電影的製作是誠懇而剋制的,秉持著對歷史的尊敬,沒有憑空添加無史料支撐的情節,達到了“情之節制、事之簡約、樂之剋制”。

這種剋制體現在方方面面。車站轟炸中失去了兒子的母親沒有嚎啕大哭,只是懷抱著兒子,悲傷地注視著同樣想救但沒來得及救下男孩的冼星海;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的相識相知也沒有過分熱情的舉動,互分一片面包之後的相視一笑便已心靈相通;達娜什得知冼星海要離開的消息,沒有溢於言表的不捨,只是說了句“早飯準備好了在桌上”……節制的感情讓觀眾更能產生共鳴,去深挖角色經歷的內心掙扎。

而整體節制中少有的宣洩也加強了相應情感的表達。得知自己在配音的膠捲沒有能夠逃離莫斯科的轟炸,冼星海近乎崩潰。聽不進工作人員的解釋,不接受自己辛苦的成果、國家的財富就此遺失,瘋狂地翻找著來自莫斯科的膠片櫃,直到整個櫃子轟然倒塌。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提到:“影片在表達冼星海對祖國眷戀的同時融入了更柔軟的家庭感情因素,把個體、家庭和國家這三者疊合到一起,迴避了當前有一些作品過強的排他性的愛國主義。”

《電影藝術》執行主編譚政說:“電影在歷史氛圍營造和場景還原方面都做得很成功。對哈薩克斯坦的社會層面機理表現得也很明顯,包括火車上的犯人,街面的老母親,還有跳樓的老藝術家,對社會氛圍的歷史感有一個加分的作用,使影片具有廣度和深度。”

該片總策劃、出品人、閃亮影業董事長沈健談到拍片契機時說:“習近平主席曾在哈薩克斯坦進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首篇演講時提及阿拉木圖那條以‘冼星海-拜卡達莫夫’命名的道路。以他們倆命名的街道在阿拉木圖迄今已經存在20多年了,而這段故事還鮮為人知。”《音樂家》把習主席講述的冼星海故事搬上銀幕,進一步構建了中哈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文化橋樑。

哈方政府同樣相當重視此次合拍,從劇本創作就開始嚴格把關,力求呈現出最良好的面貌。同樣關注著劇本創作的還有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以及和冼星海情同父女的、拜卡達莫夫的外甥女卡利婭。編劇原本編排的冼星海和達娜什的愛情火花便被哈方演職人員、冼妮娜、卡利婭同時反對。卡利婭表示:“妮娜從出生開始就在找爸爸,如果劇本這樣寫,實在是太對不起她了。”

(文化副刊部編輯)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