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作為中哈兩國首次合拍的影片,《音樂家》講述了20世紀40年代,音樂家冼星海因戰爭滯留在哈薩克斯坦,得到偉大作曲家拜卡達莫夫及其家人的幫助,度過生命中最後一段歲月的傳奇經歷。為了更好地演繹病重期間的冼星海,演員胡軍減重多達十七八斤,從硬漢轉型為柔情浪漫的音樂家。胡軍坦言,“我確實出生在音樂世家,從小學過小提琴。接演這個角色是我的榮幸。”電影將於5月17日上映。

編輯:王文婧

1940年,冼星海受命從延安前往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影片製作陷入停頓,冼星海取道蒙古國回國受阻。輾轉數地後,於1942年底到達哈薩克斯坦舊都阿拉木圖。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陳可之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100cm×150cm 廣州冼星海紀念館收藏


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冼星海化名“黃訓”。雖然在國內享有盛名,但身在異國他鄉,他舉目無親,隱姓埋名,自己還不會俄語,冼星海當時的境遇可想而知。更嚴重的是,他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跌入人生低谷。但天無絕人之路,哈薩克斯坦的音樂家同行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一次音樂會結束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與躊躇不知去往何處的冼星海相遇。當時身處寒冬,冼星海懷抱小提琴坐在皮箱上,神情茫然無助,身上連大衣都沒有。由於語言不通,拜卡達莫夫無法得知冼星海的具體遭遇,但不忍同行露宿街頭的他當即作出決定,將冼星海帶回家中,和自己的一家八口擠在一室一廚的小屋子裡一起生活。

其實,拜卡達莫夫的日子也十分艱難:由於國家陷入戰爭狀態,食品供給困難,一家三代人每天只能領取600克黑麵包作為口糧。但家裡所有人都支持拜卡達莫夫的決定,將冼星海作為真正的家庭成員接納了他,並將他親切地稱為“阿弟”。此外,當時蘇聯正進行肅反運動,拜卡達莫夫同外國人交往冒著很大的風險。當地房管科認為冼星海來歷不明,企圖以敵人的身份將他從拜卡達莫夫家裡趕出去,但未能得逞。冼星海分享著他們的幫助與關懷,迎來創作的又一個高峰期,相繼寫出了作品《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絃樂組曲《滿江紅》等。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位於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冼星海紀念碑


1943年深秋,身體孱弱的冼星海曾病重倒下,多虧了拜卡達莫夫家人和其他友人的悉心照料,才將他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工作之餘,他為拜卡達莫夫的女兒和侄女吹口琴、拉小提琴,並認真學習俄語。當看到拜卡達莫夫一家生活條件十分拮据,冼星海於心不忍,為表謝意,他將隨身攜帶的值錢物品幾乎變賣一空。為了購買食物,他甚至變賣了被子和視之為生命的音樂書籍,用以幫助他們。

在與冼星海的交流中,拜卡達莫夫逐漸瞭解了他的音樂才華,努力地向冼星海學習作曲。冼星海則經常為拜卡達莫夫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徵求他的意見。兩個音樂家在艱苦歲月中依然堅持理想,在奮鬥過程中建立了友誼。為了幫助沒有生活來源的冼星海,拜卡達莫夫推薦他到哈薩克斯坦北部城市科斯塔奈,為當地初創的音樂館做音樂指導。1944年初,冼星海啟程前往,開始了在哈的另一段生活。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國外出版的關於冼星海的作品


科斯塔奈氣候嚴寒,冼星海衣著單薄,難以抵禦寒冷的天氣。而惡劣的飲食條件和微薄的薪金,讓冼星海的身體每況愈下。即便如此,他依然以高昂的熱情夜以繼日地工作,為組建樂隊,他不辭辛苦,廢寢忘食。在冼星海的努力下,當年3月,科斯塔奈音樂館開幕並在當地舉行了衛國戰爭爆發以來第一場音樂會,冼星海不僅負責指揮,還親自參加演奏。久違的音樂盛宴讓當地市民喜出望外。自此,他得到了一個當地語言的名字“黃什”,意思是歡樂。

在科斯塔奈居住的一年多時間裡,除了音樂館的日常曲目編排,冼星海還經常與同行們去偏遠山村巡迴演出,並逐漸瞭解和喜愛哈薩克斯坦民間音樂。此時他的心中已經默默許下心願,要用自己的筆和樂器表達對收留自己的哈薩克斯坦人民的感激之情。他學會了彈奏冬不拉等樂器,並收集、改編和創作了許多具有當地風格的作品。其中,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無疑傾注了他最多的心血。阿曼蓋爾德是哈薩克民族英雄,反抗沙俄暴政並幫助建立起蘇維埃政權。冼星海以滿腔的熱忱和獨特的韻味,描繪出這個草原英雄多彩的一生。1944年夏天,在紀念阿曼蓋爾德的晚會上,冼星海親自演奏了這部作品。演出結束時,當地政府官員上臺將他緊緊擁抱,臺下觀眾歡呼雀躍,足以證明這部音樂作品已牢牢佔據了哈薩克斯坦人民的心靈。

過多的磨難和科斯塔奈的嚴寒最終擊垮了冼星海,1945年春天,在一次去山村巡迴演出的途中,他不幸感染肺炎。由於當地醫療條件十分有限,革命無產者聯合會將冼星海送往莫斯科救治。即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冼星海仍不忘進行音樂創作。他要求蘇聯友人帶些五線譜到醫院,以便將創作靈感隨時記錄下來。1945年10月,冼星海最終沒能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國,不幸於莫斯科病逝,年僅40歲。拜卡達莫娃說,父親當時只知道帶到家裡的那位落魄的中國音樂家叫黃訓,其它一無所知。當冼星海逝世後,父親才從當地報紙上得知黃訓就是中國傑出音樂家冼星海。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冼星海照片與紀念郵票


此後,拜卡達莫夫一家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冼星海的家人,希望交還所保留的冼星海遺物。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兩家人才真正建立起聯繫,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冷暖經歷也逐漸為國內所知曉。近年來,拜卡達莫夫的女兒拜卡達莫娃一直致力於冼星海遺作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與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曾有互訪,她們延續著父輩們的友誼,書信不斷,親如姐妹。時至今日,哈薩克斯坦人慷慨幫助冼星海的故事已成為中哈兩國間廣為傳頌的佳話,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帶來的正能量依然在延續。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拜卡達莫夫之女拜卡達莫娃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冼星海之女冼妮娜


1998年,冼星海在阿拉木圖居住過的街道被正式更名為“冼星海大街”。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時,在講話中提到了冼星海受到哈薩克斯坦音樂家幫助的動人事蹟。哈薩克斯坦拍攝了冼星海在哈生活的電影紀錄片,而冼星海作品音樂會也已經舉辦過數次。今天,位於阿拉木圖市區西南部的冼星海大街依舊在訴說著昔日的故事,街道兩旁還是蘇聯時期的老樓,街頭還矗立著冼星海雕像,上面用中、哈、俄三種語言介紹了這位音樂家的生平,並鐫刻著《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

歷史已經遠去,但這段故事已成為中哈兩國人民睦鄰友好的寶貴財富。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電影《音樂家》宣傳照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 電影《音樂家》宣傳照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電影《音樂家》今起上映 預先了解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最後時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