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駐哈大使談哈薩克斯坦新總統:託卡耶夫是位“中國通”'

"
"
前駐哈大使談哈薩克斯坦新總統:託卡耶夫是位“中國通”

2003年,姚培生從哈薩克斯坦離任前向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左)辭行,託卡耶夫(中)當時擔任國務祕書兼外交部長。 姚培生供圖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開端。哈薩克斯坦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獨立以來,更與中國長期保持著友好關係。

姚培生先後在四個前蘇聯國家擔任駐外大使,其中2000年至2003年擔任駐哈薩克斯坦大使,曾獲得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頒發的共和國友誼勳章。

今年上半年,哈薩克斯坦新老總統的交接吸引了全球目光,哈薩克斯坦媒體第一時間便對姚培生進行了採訪。原來,30多年前的1985年,當託卡耶夫還是蘇聯駐華使館的一名外交官時,他與姚培生的友誼便已建立了。

外交官出身的總統

託卡耶夫1953年生於阿拉木圖。這位哈薩克斯坦第二任總統是一位外交官出身的領導人,與中國有很深的淵源。上世紀70年代從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前,託卡耶夫就曾來蘇聯駐中國大使館進行半年的實習。進入蘇聯外交部後,他外交生涯的第一站是蘇聯駐新加坡大使館。

“託卡耶夫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語,在新加坡又接著學。1983年他再次來華,在北京語言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漢語培訓,之後就到蘇聯駐華使館工作了。”姚培生說。

1985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七個年頭。其時,中蘇關係尚未實現正常化。“跟託卡耶夫有點像,我1973年就到駐蘇聯使館工作,跟蘇聯人打交道的時間很長。1985年,我忘記當時是什麼事了,我在蘇聯大使館第一次見到了託卡耶夫。”

流利的漢語、精幹的儀表、誠懇的態度,這是託卡耶夫留給姚培生的第一印象。初次見面,託卡耶夫與姚培生探討了中蘇雙邊關係和中國國內的形勢。“大家講話比較謹慎。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很感興趣,尤其是對農村的改革非常關心。我向他介紹了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中國農村改革的基本情況。”

姚培生說,上世紀80年代,蘇聯人普遍比較關注中國改革。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剛剛上臺,蘇聯改革還在醞釀當中。姚培生第一次聽到“休克療法”這個詞,就是1987年在中國駐蘇聯大使館。

面對中國外交官,年輕的託卡耶夫展示出了超乎年齡的穩重。姚培生回憶:“他跟你瞭解情況,不說這是對的還是錯的,經常用‘說得對’‘是’‘不是’這樣的表達,而不輕易表態。”

中亞加盟共和國出身的外交官在蘇聯外交體系中並不多見。在姚培生的印象裡,當時蘇聯外交部來自前蘇聯哈薩克共和國的有幾個人,託卡耶夫便是其中之一。

全力推動兩國經貿合作

在蘇聯駐華使館,託卡耶夫一直工作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履歷出眾的他先擔任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長,很快升任外交部長,那時他僅有41歲。1999年,根據哈薩克斯坦總統令,託卡耶夫被任命為總理。

同年,姚培生從吉爾吉斯斯坦轉任駐拉脫維亞大使,僅過了一年,便被任命為駐哈薩克斯坦大使。當時,得知託卡耶夫被任命為總理,姚培生與他初次相識時的某種預感似乎得到了應驗。“託卡耶夫是職業外交官,但總理光懂外交不行,還要管理國家的經濟。這說明納扎爾巴耶夫想要培養他,他前程遠大。”

初到哈薩克斯坦,姚培生與已是總理的託卡耶夫見面,洽談中哈經貿合作問題。託卡耶夫向老朋友表態,哈中經貿合作已經全面展開,自己擔任總理期間一定要全力推進兩國經貿合作。當時,哈薩克斯坦西部的阿克糾賓斯克州(現名阿克託別州)有中石油的油氣開發項目,中方還在當地進行農業技術支持。

託卡耶夫擔任哈薩克斯坦總理的時間不長,在2002年又再次出任外交部長,併兼任國務祕書,但他為剛起步的兩國經貿合作打下了很好基礎。“當時中哈貿易額只有幾億美元,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198億美元。”姚培生說。

2003年的一天,即將離開哈薩克斯坦轉任駐烏克蘭大使的姚培生前往哈薩克斯坦總統府,向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辭行。

在總統府納扎爾巴耶夫的辦公室外,迎接姚培生的是國務祕書兼外交部長託卡耶夫。“今天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要授予你共和國友誼勳章。”託卡耶夫說。哈方事先沒通知姚培生要向他授勳,這多少讓他有些驚喜。授勳時,納扎爾巴耶夫對姚培生說,非常感謝你,你在將近4年的工作中為促進哈中關係做了很多工作。真摯的話語令即將結束使命的姚培生十分感動。

這是繼駐哈薩克斯坦首任大使張德廣後,時隔十年再次有中國大使獲此殊榮。

他親自用中文遞來字條

精通漢語,長期在華工作,託卡耶夫稱得上是一位“中國通”。“他當總理的時候,每次接見中國代表團都是先用漢語致歡迎詞。”在向姚培生贈送的幾部自己的著作上,託卡耶夫也用工整的漢字寫下贈言。

關於託卡耶夫的漢語水平,讓姚培生印象最深的是一張“字條”。“2002年首次亞信峰會在阿拉木圖舉行,託卡耶夫當時已經第二次擔任外交部長。峰會快結束的時候,他走過來遞給我一個條子,上面用中文寫著:姚培生大使,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想請你向領導報告,他邀請中俄兩國元首今天在總統官邸參加他的晚宴。”

峰會中,各國領導人和官員都在一個會場裡,身為外長的託卡耶夫為了方便起見,寫下字條並親自遞給了中國大使姚培生。晚宴是納扎爾巴耶夫的私人宴會,並未事先通知,姚培生馬上把字條轉交時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又由唐家璇轉告在場的錢其琛副總理。當晚,這場計劃外的三國領導人宴會順利舉行。

亞信會議的全稱是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是納扎爾巴耶夫在哈薩克斯坦獨立初期就倡議舉行的多邊論壇,從提出倡議到舉行首次領導人峰會,花了整整十年時間。亞信現有成員國27個,是納扎爾巴耶夫任內的第一個重大外交成就。

首次亞信峰會前夕,託卡耶夫曾受納扎爾巴耶夫委派訪華,目的正是力邀中國領導人出席。姚培生說,託卡耶夫在北京見到錢其琛商談此事,得到了錢其琛的一句反饋:我會把你的建議轉告中國領導人。“託卡耶夫的外交直覺十分敏銳。聽到這句話,他就覺得這個事情可以辦成了。”

訪問結束,託卡耶夫啟程回國,外交部長唐家璇到機場送行。“這樣的禮儀是罕見的。”姚培生說,“託卡耶夫在起飛前專門給國內打了一個電話,說亞信的事兒成了。當時我正好在阿拉木圖參加亞信工作小組會議,哈薩克斯坦的外交部副部長臨時宣佈休會,把我拉到外邊走廊裡說,‘姚大使,我們得到託卡耶夫外長的消息,中國領導人已經確定可以出席峰會了’。”

託卡耶夫2003年出版了介紹哈薩克斯坦外交成就的《制勝》一書,邀請姚培生撰寫引言。姚培生在引言中這樣評價這位老朋友:“託卡耶夫是哈薩克斯坦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哈薩克斯坦獨立後的一系列外交進展都與他有關。”“他的講話往往與眾不同,既有政治家的原則高度,又有外交家的機靈風格。”

“託卡耶夫又懂經濟又懂外交,是個人才。他擔任總統不是偶然,而是有很好的基礎,得到了納扎爾巴耶夫的信任,也做出了成績。”談到新老總統交接後中哈關係的前景,姚培生說,“託卡耶夫強調發展兩國關係的必然性、重要性,他將繼續執行納扎爾巴耶夫的路線,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人物簡介

姚培生

1945年10月生於江蘇太倉縣,1973年進入外交部工作。1995年至2005年,先後任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大使。2010年任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白波

流程編輯:王宏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