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一線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沒有名氣的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他們拿著可憐的低薪,每天干著高強度的工作,所得工資只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沒錯,這就是表面光鮮,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會做體制的囚徒,TVB在培養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時,最終卻失去了他們。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從大廠制向分紅制的轉變

TVB在體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時期就有人指出了。當時邵逸夫手下有一員干將,名叫鄒文懷,他對“邵氏”電影的流水線生產頗為不滿,認為這樣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還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一線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沒有名氣的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他們拿著可憐的低薪,每天干著高強度的工作,所得工資只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沒錯,這就是表面光鮮,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會做體制的囚徒,TVB在培養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時,最終卻失去了他們。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從大廠制向分紅制的轉變

TVB在體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時期就有人指出了。當時邵逸夫手下有一員干將,名叫鄒文懷,他對“邵氏”電影的流水線生產頗為不滿,認為這樣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還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鄒文懷先生

最終,兩人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鄒文懷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

嘉禾剛成立時,從“邵氏”那裡挖走了不少人才,但直到1971年,由於李小龍的加盟,嘉禾才得以挺直腰板,從此與“邵氏”分庭抗禮。

李小龍參演的這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這是他回到香港之後的首部電影,也是嘉禾實踐電影新模式的寶貴嘗試。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一線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沒有名氣的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他們拿著可憐的低薪,每天干著高強度的工作,所得工資只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沒錯,這就是表面光鮮,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會做體制的囚徒,TVB在培養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時,最終卻失去了他們。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從大廠制向分紅制的轉變

TVB在體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時期就有人指出了。當時邵逸夫手下有一員干將,名叫鄒文懷,他對“邵氏”電影的流水線生產頗為不滿,認為這樣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還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鄒文懷先生

最終,兩人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鄒文懷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

嘉禾剛成立時,從“邵氏”那裡挖走了不少人才,但直到1971年,由於李小龍的加盟,嘉禾才得以挺直腰板,從此與“邵氏”分庭抗禮。

李小龍參演的這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這是他回到香港之後的首部電影,也是嘉禾實踐電影新模式的寶貴嘗試。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與“邵氏”的大廠體制不同,嘉禾實行的是外包加分紅的制度,《唐山大兄》的製作資金來自泰國,拍攝則由另一家電影公司承包,嘉禾只負責電影的公映和發行。待影片上映後,票房由李小龍、嘉禾及拍攝方共同分享。這就徹底打破了昔日大廠制中的僱傭關係,投資方、製作方、導演、演員,大家不再是領導和下屬,而是合作伙伴。

嘉禾不僅給電影明星分紅,還允許他們成立自己的公司,這樣一來,有錢的一起賺,有風險一起擔,由於彼此關係是鬆散的,擺脫了僱傭體制的僵化,極大的發揮了演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1973年,李小龍突然去世,這對嘉禾原本是致命一擊。然而,更多人被嘉禾的合作模式所吸引,紛紛前來投奔。1974年,邵氏的另一位大將許冠文加入嘉禾,為之貢獻了不少賣座影片。

此後,嘉禾與邵氏形成雙雄對峙之勢。通過分紅制,嘉禾旗下誕生了眾多衛星公司,通過這些人的努力,香港電影於上世紀末和電視劇一起走向繁榮。

如今,以嘉禾為代表的分紅制,已經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主流,這種制度的優點我們已經做過介紹,就是靈活多變,自由組合,大家想拿多少,全憑商量,而且無需投入精力和人力管那麼多人。

反觀“邵氏”與TVB,由於是大廠制一脈相承,分工明確,等級森嚴,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優秀演員被體制牢牢壓著,想出頭比登天還難。

但弔詭的是,恰恰在TVB這種壟斷而僵化的體制裡,卻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影視明星,他們離開舊體制之後,在新的體制下大放光彩,同時又有意無意地阻礙了年輕演員的上升之路。

5/5 過去的東西未必過時

我們講了大廠制的種種弊端,你肯定會問,既然業界的精英們都反對這項制度,為何它在培育新人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呢?

對一個演員而言,決定其演技優劣的有兩個方面:一個來自於天賦,一個來自於實踐,無論演員的天賦有多高,不給他足夠的表演機會,他的潛力就得不到充分挖掘。

TVB的藝員訓練班,本質上是個職業培訓機構,它的功能,就是給TVB這座影視工廠輸送合格的熟練工。藝員們真正看重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他們畢業後得到的鍛鍊機會,哪怕僅僅是跑龍套。

對於經驗有限的年輕演員,TVB這種高強度的拍攝雖然辛苦,卻有助於迅速提高演技,我看周星馳、劉德華這些明星的早年經歷,哪個不是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每個人雖有過辛酸的往事,但終究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為日後叱吒江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TVB最高產的這段時期,正是它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黃金年代。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一線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沒有名氣的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他們拿著可憐的低薪,每天干著高強度的工作,所得工資只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沒錯,這就是表面光鮮,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會做體制的囚徒,TVB在培養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時,最終卻失去了他們。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從大廠制向分紅制的轉變

TVB在體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時期就有人指出了。當時邵逸夫手下有一員干將,名叫鄒文懷,他對“邵氏”電影的流水線生產頗為不滿,認為這樣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還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鄒文懷先生

最終,兩人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鄒文懷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

嘉禾剛成立時,從“邵氏”那裡挖走了不少人才,但直到1971年,由於李小龍的加盟,嘉禾才得以挺直腰板,從此與“邵氏”分庭抗禮。

李小龍參演的這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這是他回到香港之後的首部電影,也是嘉禾實踐電影新模式的寶貴嘗試。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與“邵氏”的大廠體制不同,嘉禾實行的是外包加分紅的制度,《唐山大兄》的製作資金來自泰國,拍攝則由另一家電影公司承包,嘉禾只負責電影的公映和發行。待影片上映後,票房由李小龍、嘉禾及拍攝方共同分享。這就徹底打破了昔日大廠制中的僱傭關係,投資方、製作方、導演、演員,大家不再是領導和下屬,而是合作伙伴。

嘉禾不僅給電影明星分紅,還允許他們成立自己的公司,這樣一來,有錢的一起賺,有風險一起擔,由於彼此關係是鬆散的,擺脫了僱傭體制的僵化,極大的發揮了演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1973年,李小龍突然去世,這對嘉禾原本是致命一擊。然而,更多人被嘉禾的合作模式所吸引,紛紛前來投奔。1974年,邵氏的另一位大將許冠文加入嘉禾,為之貢獻了不少賣座影片。

此後,嘉禾與邵氏形成雙雄對峙之勢。通過分紅制,嘉禾旗下誕生了眾多衛星公司,通過這些人的努力,香港電影於上世紀末和電視劇一起走向繁榮。

如今,以嘉禾為代表的分紅制,已經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主流,這種制度的優點我們已經做過介紹,就是靈活多變,自由組合,大家想拿多少,全憑商量,而且無需投入精力和人力管那麼多人。

反觀“邵氏”與TVB,由於是大廠制一脈相承,分工明確,等級森嚴,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優秀演員被體制牢牢壓著,想出頭比登天還難。

但弔詭的是,恰恰在TVB這種壟斷而僵化的體制裡,卻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影視明星,他們離開舊體制之後,在新的體制下大放光彩,同時又有意無意地阻礙了年輕演員的上升之路。

5/5 過去的東西未必過時

我們講了大廠制的種種弊端,你肯定會問,既然業界的精英們都反對這項制度,為何它在培育新人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呢?

對一個演員而言,決定其演技優劣的有兩個方面:一個來自於天賦,一個來自於實踐,無論演員的天賦有多高,不給他足夠的表演機會,他的潛力就得不到充分挖掘。

TVB的藝員訓練班,本質上是個職業培訓機構,它的功能,就是給TVB這座影視工廠輸送合格的熟練工。藝員們真正看重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他們畢業後得到的鍛鍊機會,哪怕僅僅是跑龍套。

對於經驗有限的年輕演員,TVB這種高強度的拍攝雖然辛苦,卻有助於迅速提高演技,我看周星馳、劉德華這些明星的早年經歷,哪個不是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每個人雖有過辛酸的往事,但終究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為日後叱吒江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TVB最高產的這段時期,正是它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黃金年代。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跑龍套的周星馳

另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廠體制下,因為演員是公司的職工,TVB處於強勢的地位,如果某個演員不聽話,或者獅子大開口,那公司就完全可以封殺掉他,不給他演出的機會,公司對演員具有一定的生殺予奪之權。TVB一方面需要優秀的明星保證收視率,一方面又擔心演員羽翼豐滿之後,會與公司討價還價。所以從主觀上,TVB有意扶持更多的新人,以打破老演員對主角的壟斷,結果就造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在TVB壟斷香港電視劇的時代,這種方式還是挺管用的,因為電視臺的影響力擺在那兒,離開TVB,很多演員就沒有更好的演出機會。然而,隨著千禧年後內地影視業的崛起,加上TVB高層的內鬥,越來越多的優秀演員選擇北上發展,港劇市場萎縮,人才凋零,TVB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那麼,目前香港影視業所流行的分紅制,難道就不適合培養新人嗎?很遺憾,的確如此。

像“邵氏”、嘉禾、TVB這些大企業衰落之後,整個香港就不再有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以往是公司對演員強勢,如今則反過來,演員對公司強勢。

尤其是當年TVB出來的老戲骨,如今成了支撐香港影視業的頂樑柱,因為分紅制度,他們獲得了更強的議價能力,而本地的投資方與製作方則紛紛仰仗於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本地公司很少願意冒險啟用新人,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老演員才是票房的保證。倘若大公司遭遇投資失敗,尚且能承受得起,可小公司哪有這個實力?市場越是不景氣,人的決策就越保守,久而久之,香港電影裡基本上就找不到新人了。

"

這些年我看香港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終是幾張老面孔。其實他們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過了這麼多年,他們卻依然在銀屏上挑大樑。

隨便舉個例子,古天樂你肯定知道。內地觀眾對他的喜愛,始於1995年播出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一角,迄今被譽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那時候的古天樂只有25歲,小鮮肉一枚,是個不可不扣的師奶殺手。

之後古天樂又參演了一系列影視作品,如今的他快50歲了,仍舊活躍在大銀幕上,尤其是這兩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來擔綱主演,從警察到惡棍,簡直把黑白兩道給承包了。

不僅是古天樂,其他耳熟能詳的香港演員,像梁家輝、周潤發、劉青雲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電影問世,幾乎全都靠他們來撐場面,感覺就像是玩一桌麻將,搓來搓去就那幾幫人。

那麼,香港的年輕演員們去哪兒了?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藝圈,為何就青黃不接了呢?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5 邵氏電影的黃金年代

香港影視業有過輝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電影中心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美國好萊塢和印度的寶萊塢)。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曾深受內地觀眾的青睞。周星馳電影、金庸武俠劇、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視作品,陪伴八零後,九零後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

說起香港影視業的繁榮,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沒有他,香港影視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電影製作,50年代末香港電影市場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影院裡放映著各種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製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隨著觀眾欣賞口味的提高,對電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製作出滿足時代要求的精品電影。所以,規模化與集約化,是電影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鑑於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著手興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視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從1957年破土動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當時可謂是大手筆。邵氏影城共有12個攝影棚,還有配音間、沖印間、還包括餐廳與員工宿舍。平時,影視基地常駐有500多名工作人員,從編劇、舞美到化妝,一應俱全。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很顯然,邵逸夫的這套做法,借鑑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廠模式,就是把除導演和演員外所有與電影相關的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到統一的編制裡,平時大夥兒一起幹活,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那樣協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這種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繼承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特點,效率高,數量大,適合大規模生產,而且容易出大製作。那時候演古裝戲,光搭個樓臺就得花七八萬,小公司根本無力承擔,可對於“邵氏”則根本不算個事兒,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電影就開始稱霸香港影壇,陸續推出了眾多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銓的《大醉俠》、張徹的《獨臂刀》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如果說工廠化生產是“邵氏”電影的一大特徵,那麼“邵氏”對演員的培養,也可謂獨具一格。

2/5 創辦演員培訓班

眾所周知,一部電影是否成功,演員是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為了票房業績,包括好萊塢在內的眾多製片廠都會與明星簽約,但這也帶來一定的風險,明星的片酬很高,對於製片廠是一筆鉅額開支。如果電影不賣座,那麼到最後非但賺不了錢,還可能虧本,這種現象至今仍存在著。

為了避免明星所帶來的高成本,“邵氏”決定放棄聘請,改由自己來培養演員,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國實驗劇團,專門為公司提供後備力量。學員在實驗劇團參加短時間的培訓,然後直接參演“邵氏”電影,在成為演員的同時,他們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他早早地預見了電視的普及,遂決定轉移陣地,1967年,邵逸夫與人合作創立了香港第一家擁有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電視廣播公司,即今天我們熟知的TVB。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事實證明,“邵氏”電影流水線式的作業,很適合電視劇這樣的大眾娛樂,因為電視劇對產量有很高的要求,相應的,電視劇也需要更多的演員。1971年,“邵氏”與TVB合作,成立了藝員訓練班,訓練班為全日制,為期一年,上半年學理論,下半年考試和學習,考試合格的藝員,可成為TVB的簽約演員。

從此以後,TVB的藝員培訓班,成了香港明星們的搖籃,從這裡走出的眾多演員,日後皆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中堅力量。

這個培訓班牛到什麼程度呢?毫不誇張的說,它把大半個香港演藝圈都給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員,什麼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嘉玲、劉德華、古天樂······都來自那裡。除了演員,它還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導演,比如杜琪峰、王家衛、關錦鵬等等,都是今天電影界響噹噹的人物。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另外,TVB每年還舉辦香港小姐競選,這是一檔選秀類節目,很多香港小姐獲得者,像李嘉欣、張曼玉、趙雅芝等人,都是以這種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從此,藝員培訓班與香港小姐競選,構成了TVB的兩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會問,為何那麼多明星都來自TVB?原因很簡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TVB的電視劇成了“港劇”的代名詞。它出品的電視劇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多,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電視劇市場。

比如今天港劇裡常見的“家族劇”,從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熒屏。TVB最早的金庸劇是1976年的《書劍恩仇錄》,主角是一代男神鄭少秋。還有1980年的《上海灘》,更令無數五零後、六零後們津津樂道。此外,TVB還開發了諸如職業劇與警匪劇這類極具本土特色的電視劇種,令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內地觀眾大飽眼福。

3/5 盛極而衰的影視帝國

進入九十年代,TVB進入全盛期,在華語電視熒屏上,TVB乃當之無愧的霸主。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劇,像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呂頌賢版的《笑傲江湖》、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都是那個時代的TVB經典,後來內地雖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夠超越前者的卻寥寥無幾。

然而,凡事盛極而衰,經歷了九十年代的輝煌,千禧年以後,TVB的佳作開始減少,昔日我們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員,也漸漸從熒屏上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於TVB是血汗工廠的傳聞,始終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我們在已經在前面介紹過,TVB沿襲了“邵氏”電影的大廠模式,這套模式把所有人,從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統統變成了公司的職工,這麼做最大的好處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互通有無,方便管理,適合高強度高效率的群體作業。

但隨著人才的不斷成長,這種模式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有天賦的演員,他們一旦有了影響力,絕不甘心拿死工資,如果電視臺無法滿足他們,這些人就會選擇跳槽。

而且,越是優秀的演員,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長期的僱傭合同所束縛,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幹嘛非要留在你這兒呢?你又不給我分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劉德華,他曾經因為不願意與公司續約,結果被TVB封殺了一年多,最後是邵逸夫親自出面,才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有人會說,既然演員不能分紅,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請加薪總可以吧,對不起,你還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員張衛健在大陸有不少粉絲,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遊記》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張衛健也因此一炮而紅。《西遊記》之前,他在TVB只是個小角色,為了賺錢,張衛健出演了很多爛片,但這並沒有湮沒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遊記》裡,張衛健的片酬加底薪不過9萬元,這對於一個演員實在是個微薄的數字,於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請,卻被後者無情拒絕了,理由是他年紀尚輕,不知天高地厚。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一線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沒有名氣的演員也就可想而知,他們拿著可憐的低薪,每天干著高強度的工作,所得工資只夠維持基本的生存,沒錯,這就是表面光鮮,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會做體制的囚徒,TVB在培養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時,最終卻失去了他們。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給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從大廠制向分紅制的轉變

TVB在體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時期就有人指出了。當時邵逸夫手下有一員干將,名叫鄒文懷,他對“邵氏”電影的流水線生產頗為不滿,認為這樣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還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鄒文懷先生

最終,兩人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鄒文懷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嘉禾電影公司。

嘉禾剛成立時,從“邵氏”那裡挖走了不少人才,但直到1971年,由於李小龍的加盟,嘉禾才得以挺直腰板,從此與“邵氏”分庭抗禮。

李小龍參演的這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這是他回到香港之後的首部電影,也是嘉禾實踐電影新模式的寶貴嘗試。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與“邵氏”的大廠體制不同,嘉禾實行的是外包加分紅的制度,《唐山大兄》的製作資金來自泰國,拍攝則由另一家電影公司承包,嘉禾只負責電影的公映和發行。待影片上映後,票房由李小龍、嘉禾及拍攝方共同分享。這就徹底打破了昔日大廠制中的僱傭關係,投資方、製作方、導演、演員,大家不再是領導和下屬,而是合作伙伴。

嘉禾不僅給電影明星分紅,還允許他們成立自己的公司,這樣一來,有錢的一起賺,有風險一起擔,由於彼此關係是鬆散的,擺脫了僱傭體制的僵化,極大的發揮了演員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1973年,李小龍突然去世,這對嘉禾原本是致命一擊。然而,更多人被嘉禾的合作模式所吸引,紛紛前來投奔。1974年,邵氏的另一位大將許冠文加入嘉禾,為之貢獻了不少賣座影片。

此後,嘉禾與邵氏形成雙雄對峙之勢。通過分紅制,嘉禾旗下誕生了眾多衛星公司,通過這些人的努力,香港電影於上世紀末和電視劇一起走向繁榮。

如今,以嘉禾為代表的分紅制,已經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主流,這種制度的優點我們已經做過介紹,就是靈活多變,自由組合,大家想拿多少,全憑商量,而且無需投入精力和人力管那麼多人。

反觀“邵氏”與TVB,由於是大廠制一脈相承,分工明確,等級森嚴,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優秀演員被體制牢牢壓著,想出頭比登天還難。

但弔詭的是,恰恰在TVB這種壟斷而僵化的體制裡,卻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影視明星,他們離開舊體制之後,在新的體制下大放光彩,同時又有意無意地阻礙了年輕演員的上升之路。

5/5 過去的東西未必過時

我們講了大廠制的種種弊端,你肯定會問,既然業界的精英們都反對這項制度,為何它在培育新人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呢?

對一個演員而言,決定其演技優劣的有兩個方面:一個來自於天賦,一個來自於實踐,無論演員的天賦有多高,不給他足夠的表演機會,他的潛力就得不到充分挖掘。

TVB的藝員訓練班,本質上是個職業培訓機構,它的功能,就是給TVB這座影視工廠輸送合格的熟練工。藝員們真正看重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他們畢業後得到的鍛鍊機會,哪怕僅僅是跑龍套。

對於經驗有限的年輕演員,TVB這種高強度的拍攝雖然辛苦,卻有助於迅速提高演技,我看周星馳、劉德華這些明星的早年經歷,哪個不是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每個人雖有過辛酸的往事,但終究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為日後叱吒江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TVB最高產的這段時期,正是它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黃金年代。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跑龍套的周星馳

另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廠體制下,因為演員是公司的職工,TVB處於強勢的地位,如果某個演員不聽話,或者獅子大開口,那公司就完全可以封殺掉他,不給他演出的機會,公司對演員具有一定的生殺予奪之權。TVB一方面需要優秀的明星保證收視率,一方面又擔心演員羽翼豐滿之後,會與公司討價還價。所以從主觀上,TVB有意扶持更多的新人,以打破老演員對主角的壟斷,結果就造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在TVB壟斷香港電視劇的時代,這種方式還是挺管用的,因為電視臺的影響力擺在那兒,離開TVB,很多演員就沒有更好的演出機會。然而,隨著千禧年後內地影視業的崛起,加上TVB高層的內鬥,越來越多的優秀演員選擇北上發展,港劇市場萎縮,人才凋零,TVB的輝煌一去不復返。

那麼,目前香港影視業所流行的分紅制,難道就不適合培養新人嗎?很遺憾,的確如此。

像“邵氏”、嘉禾、TVB這些大企業衰落之後,整個香港就不再有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以往是公司對演員強勢,如今則反過來,演員對公司強勢。

尤其是當年TVB出來的老戲骨,如今成了支撐香港影視業的頂樑柱,因為分紅制度,他們獲得了更強的議價能力,而本地的投資方與製作方則紛紛仰仗於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本地公司很少願意冒險啟用新人,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老演員才是票房的保證。倘若大公司遭遇投資失敗,尚且能承受得起,可小公司哪有這個實力?市場越是不景氣,人的決策就越保守,久而久之,香港電影裡基本上就找不到新人了。

痛苦的凋零:曾經群星璀璨的香港影視業,為何會青黃不接

關於香港影視業的故事就講到這,如果跳出行業視角,我們想說的是,以往大家所理解的創新,似乎是小公司的專利,因為小公司更靈活,更有彈性,沒有大公司的官僚主義。但有的時候,大公司反而比小公司更能容忍試錯,因為它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也有較大的積極性去保持內部的活力。今天像騰訊、華為這樣的大企業,依然是中國企業創新的最前沿。

其次就是,過去的東西不代表過時,今天很多人都在批判工業時代的管理,殊不知,正是由“邵氏”開創的工業化生產,築就了香港影視業的根基。現如今,當原有的體系分崩離析,香港影視業的造血功能漸漸衰竭,失去了成長沃土的香港藝人們,才不得不漂泊他鄉,去尋找曾經的榮光。但此時的江山,已經不再屬於他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