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年間“戊午科場案”,宰相被斬,堪稱慘烈

咸豐 柏葰 怡親王 載垣 清朝 陽春 罪案調查六組 2019-04-21
咸豐年間“戊午科場案”,宰相被斬,堪稱慘烈

咸豐八年,清朝爆出戊午科場大案。

那年是三年一次的鄉試大比之年。皇帝欽點了順天鄉試的主考官和副主考。

主考官是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柏葰,兩位副主考分別由兵部尚書朱鳳標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程庭桂擔任。

整個考試過程比較順利,到九月十六日發榜時,一切都平靜如水。

咸豐帝認為主考官柏葰功不可沒,升其為大學士。然而,參加科考的士子中間卻開始了一場議論。

原來,士子們發現唱戲的優伶平齡竟然中了第七名。按清制,娼妓、優伶、皁、吏等不能參加科考,而平齡經常登臺唱戲卻還能中榜,難免引起人們的議論和懷疑。

咸豐帝即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兵部尚書全慶和陳孚恩等四人專職會審查辦此案。會審團很快查清,平齡並非優伶,只是平素喜歡曲藝,但平齡的硃卷和墨卷不相符合。

墨卷是考生在考場內用墨筆書寫的考卷。考生交上試卷後,考官就將考生姓名糊起來,讓人用紅色筆謄抄一遍,讓閱卷官披閱,這份卷子叫硃卷。

在謄抄過程中,要求謄抄人員抄寫的硃卷必須與考生的墨卷完全一致。會審團發現平齡的墨卷中的7個錯別字在硃卷上都被改正過來。但這時當事人平齡在獄中竟死了,這無疑使案情更為撲朔迷離。

經審問,平齡的考官供認其批閱平齡的試卷時,順手把錯別字改了過來。

咸豐年間“戊午科場案”,宰相被斬,堪稱慘烈

會審團向咸豐帝呈交了處理意見:其一,平齡登臺演戲繫個人喜好,不必治罪;其二平齡才華平平,試卷中竟然多處出現錯別字,不足以被選為舉人;其三,考生舞弊,同考官也應連坐,降一級調任,但鄒石麟又擅改硃卷,目無國法,擬革去官職,永不敘用。

主考官柏葰和兩位副主考朱鳳標、程庭桂三人也應承擔領導責任,罰俸一年。

平齡案發後,咸豐帝懷疑其他試卷也有類似情形,下令嚴格磨勘。

會審團向咸豐帝奏報了磨勘結果:此次順天鄉試,總共錄取舉人3 0 0名,查出有問題的試卷竟然多達5 0份!

這 50份試卷可以分成兩類:38本試卷中錯字、別字、謬稱等比比皆是,另外 12本試卷,錯謬五花八門,但事後都經過了塗改。磨勘的結果令包括咸豐帝在內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當日,咸豐帝就下旨將主考官尚書柏葰革職,在家聽候傳訊,不得上朝面見聖上,兩位副主考暫行解任,聽候查辦。隨後,會審團開始對這件大規模的科場舞弊案展開調查。

會審團在審查一個叫羅鴻繹的考生的試卷時,發現推薦他的考官有舞弊行為。

原來,羅鴻繹是廣東肇慶府陽春縣人,家境殷實。羅鴻繹拜望在京城做官的同鄉李鶴齡時說自已有意參加這次科考,李鶴齡便允諾這位老鄉說要幫他打點關節。他便向與他同年考中舉人、如今的同考官浦安求助,浦安答應盡力幫助。

閱卷時,浦安發現一份試卷與羅鴻繹字跡完全一致,但是文章寫得很是一般,他還是提筆寫下了“氣盛言宜,孟藝尤佳"的薦語,向主考官柏葰推薦。

主考官柏葰和兩位副主考經過商議,決定將該卷打入副榜,定為備卷。浦安向柏蔭的僕從靳祥懇求,靳祥向柏葰建言,說浦安只推薦了一份試卷,最好能錄取。

柏葰為了不駁同僚的面子,就同意撤下一張試卷換上羅鴻繹的。榜示出來,羅鴻繹中了第2 3 8名舉人一一案情調查至此,越來越讓咸豐帝憤怒。

刑部隨之開始行動:首先將柏、浦安、李鶴齡、羅鴻繹逮入大牢,革去羅鴻繹的舉人身份,撤去李鶴齡的兵部主事、浦安的翰林院編修之職。柏葰的家僕靳祥也被抓獲投入大牢,酷刑之下,沒幾大就一命嗚呼。

咸豐年間“戊午科場案”,宰相被斬,堪稱慘烈

咸豐最後下旨:“柏葰情雖可原,法難寬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泣'。當下,柏葰、浦安、李鶴齡、羅鴻繹四人就被押赴菜市口刑場行刑。

順天戊午科場案持續一年有餘。

這場大案是明清科場舞弊案的最高峰,一代“宰相"柏葰成為刀下之鬼,也成為科舉史上因科舉舞弊被處死的職位最高者。

這場大案,嚴懲了一大批參與舞弊的考官和士子,令人風聲鶴唳、如履薄冰,之後的數十年裡,科場舞弊明顯減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