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這些事情要聯繫到一起分析:

首先,李治武則天並稱天皇天后,把“二聖”從法理上固定下來,明確了皇帝和皇后的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次,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標誌著武則天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加上武則天拋開皇帝耕田而獨立進行親蠶作秀,都是武則天為攝政做的準備。

第三,在軍事上佔優的情況下結束了新羅戰事,不惜放棄朝鮮半島南部,目的是把武則天的支持者劉仁軌調回京城,為武則天增加一大籌碼,用以壓制郝處俊等人;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李弘暴亡,徹底絕了李治的念想。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李弘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長孫無忌的平反和追復官爵,一個死人能怎麼樣?武則天並不在乎。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這些事情要聯繫到一起分析:

首先,李治武則天並稱天皇天后,把“二聖”從法理上固定下來,明確了皇帝和皇后的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次,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標誌著武則天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加上武則天拋開皇帝耕田而獨立進行親蠶作秀,都是武則天為攝政做的準備。

第三,在軍事上佔優的情況下結束了新羅戰事,不惜放棄朝鮮半島南部,目的是把武則天的支持者劉仁軌調回京城,為武則天增加一大籌碼,用以壓制郝處俊等人;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李弘暴亡,徹底絕了李治的念想。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李弘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長孫無忌的平反和追復官爵,一個死人能怎麼樣?武則天並不在乎。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但武則天並未如願,“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幸好被郝處俊等群臣堅決制止。史書上對這個節點並未詳細記錄,《大唐新語》中有郝處俊、李義琰等人的反對意見,言辭堅決。李治於是順水推舟,停止了武則天再進一步的打算。

李顯的王妃是李淵的外孫女,她的母親常樂公主與李治關係很好。“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后惡之。”常樂公主夫妻之後被貶到外地,不準入京朝謁,加上李顯的王妃在這時被虐殺,就是給李治一個教訓,不許和你家親戚給你出主意!

李弘的死,由於李治與群臣討論武則天攝政問題時間的不確定,不知道是武則天為了增加籌碼而採取的行動,還是武則天攝政企圖失敗後的報復性舉動,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總之,李弘死了。

雖然武則天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攝政目標沒有實現,但整個大唐王朝她已是並列第一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這些事情要聯繫到一起分析:

首先,李治武則天並稱天皇天后,把“二聖”從法理上固定下來,明確了皇帝和皇后的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次,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標誌著武則天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加上武則天拋開皇帝耕田而獨立進行親蠶作秀,都是武則天為攝政做的準備。

第三,在軍事上佔優的情況下結束了新羅戰事,不惜放棄朝鮮半島南部,目的是把武則天的支持者劉仁軌調回京城,為武則天增加一大籌碼,用以壓制郝處俊等人;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李弘暴亡,徹底絕了李治的念想。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李弘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長孫無忌的平反和追復官爵,一個死人能怎麼樣?武則天並不在乎。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但武則天並未如願,“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幸好被郝處俊等群臣堅決制止。史書上對這個節點並未詳細記錄,《大唐新語》中有郝處俊、李義琰等人的反對意見,言辭堅決。李治於是順水推舟,停止了武則天再進一步的打算。

李顯的王妃是李淵的外孫女,她的母親常樂公主與李治關係很好。“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后惡之。”常樂公主夫妻之後被貶到外地,不準入京朝謁,加上李顯的王妃在這時被虐殺,就是給李治一個教訓,不許和你家親戚給你出主意!

李弘的死,由於李治與群臣討論武則天攝政問題時間的不確定,不知道是武則天為了增加籌碼而採取的行動,還是武則天攝政企圖失敗後的報復性舉動,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總之,李弘死了。

雖然武則天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攝政目標沒有實現,但整個大唐王朝她已是並列第一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明堂)

【李治人生的最後十年】

李治這時已經勢單力孤,兒子死了,兒媳死了,姑姑被貶出長安,除了少數幾個大臣之外,再也沒有能幫助自己的人了。

李治只得化悲憤為淚水,給自己的兒子極高的死後待遇,追贈為“孝敬皇帝”,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詔書中,李治提到遜位給李弘,李弘因此感傷,舊病復發而死。

按慣例,李治和武則天到東都洛陽,是要留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的,而這次卻把李弘一併帶到了洛陽。這是李治對武則天要求攝政企圖的反擊,準備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李弘,但沒想到這個想法卻把兒子送入了死亡的深淵。

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李弘的死因,但即使李弘是因病而死,武則天的壓力也加速了這個過程,所以說李弘是死在武則天手中並無錯誤。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這些事情要聯繫到一起分析:

首先,李治武則天並稱天皇天后,把“二聖”從法理上固定下來,明確了皇帝和皇后的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次,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標誌著武則天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加上武則天拋開皇帝耕田而獨立進行親蠶作秀,都是武則天為攝政做的準備。

第三,在軍事上佔優的情況下結束了新羅戰事,不惜放棄朝鮮半島南部,目的是把武則天的支持者劉仁軌調回京城,為武則天增加一大籌碼,用以壓制郝處俊等人;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李弘暴亡,徹底絕了李治的念想。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李弘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長孫無忌的平反和追復官爵,一個死人能怎麼樣?武則天並不在乎。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但武則天並未如願,“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幸好被郝處俊等群臣堅決制止。史書上對這個節點並未詳細記錄,《大唐新語》中有郝處俊、李義琰等人的反對意見,言辭堅決。李治於是順水推舟,停止了武則天再進一步的打算。

李顯的王妃是李淵的外孫女,她的母親常樂公主與李治關係很好。“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后惡之。”常樂公主夫妻之後被貶到外地,不準入京朝謁,加上李顯的王妃在這時被虐殺,就是給李治一個教訓,不許和你家親戚給你出主意!

李弘的死,由於李治與群臣討論武則天攝政問題時間的不確定,不知道是武則天為了增加籌碼而採取的行動,還是武則天攝政企圖失敗後的報復性舉動,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總之,李弘死了。

雖然武則天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攝政目標沒有實現,但整個大唐王朝她已是並列第一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明堂)

【李治人生的最後十年】

李治這時已經勢單力孤,兒子死了,兒媳死了,姑姑被貶出長安,除了少數幾個大臣之外,再也沒有能幫助自己的人了。

李治只得化悲憤為淚水,給自己的兒子極高的死後待遇,追贈為“孝敬皇帝”,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詔書中,李治提到遜位給李弘,李弘因此感傷,舊病復發而死。

按慣例,李治和武則天到東都洛陽,是要留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的,而這次卻把李弘一併帶到了洛陽。這是李治對武則天要求攝政企圖的反擊,準備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李弘,但沒想到這個想法卻把兒子送入了死亡的深淵。

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李弘的死因,但即使李弘是因病而死,武則天的壓力也加速了這個過程,所以說李弘是死在武則天手中並無錯誤。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到了這時,李治已經到了自己壽命的最後十年了,雖然又組織了軟弱無力的反撲,再立李賢為太子,但隨著郝處俊去世,朝中已經無人能協助李治抗衡武則天了。

武則天輕鬆的解決了李賢的問題,廢掉了李賢的太子位,只有李義琰一人為此事哭泣。後來李治在死前以一件小事處置了李義琰,李義琰藉機退休回家。如果這是李治故意的行為,說明李治臨死也不糊塗,知道李義琰在自己死後沒有好果子吃。後來武則天徵召李義琰重新為官他也沒有接受,再去長安就是找死,李義琰得了一個壽終。

郝處俊雖然先死去,但武則天之後找事情殺了他的孫子,“臨刑言多不順”,武則天大怒。說了什麼不清楚,但如果是關於武則天這些年爭位殺子的醜事就可以理解了。郝處俊的孫子被亂刀分屍,郝處俊的棺槨也被毀。

"

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逼迫李治殺掉了宰相上官儀,打消了李治想奪回權力的最後一次努力。自此之後,她的敵人再也不是唐高宗李治了,而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

這十餘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包括許敬宗諡號之爭、國史重修、長孫無忌恢復名譽、武則天意圖攝政等,最後以皇太子李弘的死畫上了句號,武則天第三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許敬宗諡號之爭,唐王朝官僚體系取得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勝利】

已經處在二聖臨朝狀態的唐王朝,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句麗,武則天也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上官儀被殺、泰山封禪後的幾年,長安城相對平靜,高句麗也被順利的消滅。

這是貞觀朝慣性取得的成就,李績、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提拔的將領,武則天只要做好後勤工作,不急不躁,取得這個成就是一個必然。

但之後李績去世,薛仁貴大非川之戰敗於吐蕃,唐王朝在東方的勝利被西方的失敗所抵消,對武則天不滿的勢力開始暗流湧動。

首先就是體現在許敬宗諡號方面。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許敬宗)

許敬宗是支持武則天的政治投機分子,人品低劣,在貞觀朝眾人當中也只是一個文采出眾、軍政方面平平的二三流選手,是因為活的足夠久,且投靠了武則天,才有了最後的政治地位。

所以,咸亨三年(672年),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後,整個大唐官僚體系對武則天的不滿,都集中爆發在許敬宗的諡號上。

首先,負責為去世大臣蓋棺定論的太常寺提出,“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諡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諡為繆。”(《資治通鑑》)這是個很差的諡號。

許敬宗曾經“大義滅親”把自己的兒子流放到嶺南,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嶺南土著首領馮盎。這裡要補充一句,馮盎和祖母冼夫人都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少數民族首領,為南方地區融入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許敬宗的行為是很有意義的,但當時的人認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是一種恥辱,尤其許敬宗還收了馮盎大量的彩禮。

許敬宗的孫子對這個諡號表示不滿,爭議開始升級。唐高宗李治就安排群臣討論,貌似民主,實際上到了這個層面,李治和武則天的意志就佔了上風,尤其是武則天的意志。

武則天也知道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沒好下場,最後許敬宗的諡號定為“恭”,意思是有錯能改,比“繆”好一些,但也是較差的諡號。

這是整個大唐王朝向武則天發起的一次反擊,取得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勝利。也許,這就是武則天之後使用酷吏手段大肆屠殺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的根源。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冼夫人)

【重修國史及長孫無忌平反,雙方各有勝負】

武則天成為皇后後,許敬宗負責編修國史,根據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政治目的,對歷史進行大肆的編造和篡改。

許敬宗死時,唐高宗李治已經基本上是個傀儡,除了能帶著人編寫一些音樂之外,對國家大事少有決定權。

但李治並不甘心,想要通過一些迂迴的手段來壓制武則天。於是,李治就用郝處俊接替了許敬宗的位置,負責重修大唐開國以來的國史,試圖通過宣揚高祖、太宗的豐功偉績來強化自己的地位。

郝處俊對李治的意圖理解很深刻,在國史當中增加了不少李世民的光輝事蹟。

但武則天並未輕易放棄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鬥爭,很快就有了反擊措施,從朝鮮半島把與新羅鏖戰取得勝利的劉仁軌調回長安,全面負責國史改修工作。

劉仁軌與郝處俊都是宰相,但劉仁軌資歷、軍功都比郝處俊強得多,且劉仁軌傾向於武則天。於是,最後重修國史之事就變成了和稀泥,李治沒有完全達到自己的目標,但也取得了一點點勝利,就是對長孫無忌案的平反。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事情的提出是一箇中級官員,我們都知道,小官吏敢提出重大問題,要麼這個人是不畏死亡的理想主義者,要麼就是後面有人推動。因為武則天給自己的父親武士彠修廟,這人就上奏李治說:你的岳父武士彠宗廟規格很高,但你的外祖父長孫晟廟都毀了,這不是孝道。

長孫晟是長孫皇后的父親,也就是長孫無忌的父親。

於是,經過一番博弈,上元元年(674年),李治下詔追復長孫無忌的官爵,相當於為長孫無忌平反了。

當年長孫無忌一案,是李治和武則天取得的第一場戰略勝利,現在李治否定了這個案件的結果,也就是否定了武則天的作用。

武則天未必不清楚這個情況,但她接受了這個結果,因為劉仁軌不是許敬宗那種無恥小人,即使傾向武則天也是有底線的,這就再次加深了武則天對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的怨恨。

類似的事情還有,上官儀死後,武則天對整個大唐王朝的機構和官職都普遍改名,一片新朝氣象,但這段時間李治又重新恢復了舊名。這並非武則天的意志,但她還是接受了,直到稱帝建立武周後才徹底沒人敢反對,武則天願意怎麼改就怎麼改了。當然,唐中宗復唐後再一次改了回來。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雙方基本上打成平手。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太子監國,唐帝國最後的反擊】

李治當時應該沒想到武則天會走得那麼遠,要不即使拼命也要廢掉武則天。所以,李治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自己的兒子成年之後,武則天自然就會把權力轉移給兒子。

這個庸懦無能之輩,是中國古代皇帝當中的另類,真的不像是李淵、李世民的後人。

李治從太子李弘9歲開始,就安排李弘監國。這也是李唐王朝的慣例,當年李承乾8歲成為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外出巡幸都安排李承乾監國。因此,武則天對此是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

李弘在滅高句麗之戰時,就體現出對朝政的參與意願,曾上表對武則天的嚴厲治國措施提出過建議。當然,這種建議未必是正確的,高句麗也是地區強國,唐王朝必須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平滅高句麗,國內民生必定要受到影響。

但這也說明了武則天根本就沒想到要移交權力給兒子,母子二人之間矛盾始於此。武則天如果想培養兒子接班,就應該把自己的苦衷和具體考慮向兒子說明,不但李弘能提高治國水平,母子之間也能緩和關係。

這時是咸亨三年(672年),太子李弘21歲,李治當時已經病重十餘年,具備了全面移交權力給太子的可能性了。

武則天不甘心放棄權力,就開始打壓太子。又是一些小官上書,批評太子“罕接宮臣”以及對東宮屬官不夠尊重。這兩個罪狀本身就是矛盾的,又批評太子不和臣子親近,又批評太子與臣子過於親近了,當太子真累,當武則天的太子尤其累。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皇太子李弘暴亡,武則天再次全面壓制了反撲勢力】

上元元年(674年),是咸亨五年八月改元的,和之後的上元二年是武則天和唐王朝官僚體系博弈到高潮的兩年。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開始稱天皇,武則天被稱為天后;

上元元年九月,給長孫無忌平反追復了官爵;

上元元年十二月,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

上元二年二月,唐軍大破新羅後接受新羅請降,唐王朝放棄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統治;

上元二年三月,武則天“親蠶於邙山之陽”,以天后身份接受百官和國外使節朝拜;

上元二年四月,“皇太子弘薨於合璧宮之綺雲殿”

上元二年四月,李顯的王妃被武則天幽閉在內侍省,只供應生食。看守士卒數日不見炊煙,進入查看才發現這女孩子已經死去腐爛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這些事情要聯繫到一起分析:

首先,李治武則天並稱天皇天后,把“二聖”從法理上固定下來,明確了皇帝和皇后的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次,武則天上書建言十二事,標誌著武則天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加上武則天拋開皇帝耕田而獨立進行親蠶作秀,都是武則天為攝政做的準備。

第三,在軍事上佔優的情況下結束了新羅戰事,不惜放棄朝鮮半島南部,目的是把武則天的支持者劉仁軌調回京城,為武則天增加一大籌碼,用以壓制郝處俊等人;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一招,李弘暴亡,徹底絕了李治的念想。如果還有其他想法,李弘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長孫無忌的平反和追復官爵,一個死人能怎麼樣?武則天並不在乎。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但武則天並未如願,“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幸好被郝處俊等群臣堅決制止。史書上對這個節點並未詳細記錄,《大唐新語》中有郝處俊、李義琰等人的反對意見,言辭堅決。李治於是順水推舟,停止了武則天再進一步的打算。

李顯的王妃是李淵的外孫女,她的母親常樂公主與李治關係很好。“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后惡之。”常樂公主夫妻之後被貶到外地,不準入京朝謁,加上李顯的王妃在這時被虐殺,就是給李治一個教訓,不許和你家親戚給你出主意!

李弘的死,由於李治與群臣討論武則天攝政問題時間的不確定,不知道是武則天為了增加籌碼而採取的行動,還是武則天攝政企圖失敗後的報復性舉動,後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總之,李弘死了。

雖然武則天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攝政目標沒有實現,但整個大唐王朝她已是並列第一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明堂)

【李治人生的最後十年】

李治這時已經勢單力孤,兒子死了,兒媳死了,姑姑被貶出長安,除了少數幾個大臣之外,再也沒有能幫助自己的人了。

李治只得化悲憤為淚水,給自己的兒子極高的死後待遇,追贈為“孝敬皇帝”,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詔書中,李治提到遜位給李弘,李弘因此感傷,舊病復發而死。

按慣例,李治和武則天到東都洛陽,是要留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的,而這次卻把李弘一併帶到了洛陽。這是李治對武則天要求攝政企圖的反擊,準備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李弘,但沒想到這個想法卻把兒子送入了死亡的深淵。

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李弘的死因,但即使李弘是因病而死,武則天的壓力也加速了這個過程,所以說李弘是死在武則天手中並無錯誤。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唐恭陵,孝敬皇帝李弘墓)

到了這時,李治已經到了自己壽命的最後十年了,雖然又組織了軟弱無力的反撲,再立李賢為太子,但隨著郝處俊去世,朝中已經無人能協助李治抗衡武則天了。

武則天輕鬆的解決了李賢的問題,廢掉了李賢的太子位,只有李義琰一人為此事哭泣。後來李治在死前以一件小事處置了李義琰,李義琰藉機退休回家。如果這是李治故意的行為,說明李治臨死也不糊塗,知道李義琰在自己死後沒有好果子吃。後來武則天徵召李義琰重新為官他也沒有接受,再去長安就是找死,李義琰得了一個壽終。

郝處俊雖然先死去,但武則天之後找事情殺了他的孫子,“臨刑言多不順”,武則天大怒。說了什麼不清楚,但如果是關於武則天這些年爭位殺子的醜事就可以理解了。郝處俊的孫子被亂刀分屍,郝處俊的棺槨也被毀。

唐帝國的反擊,武則天第三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皇太子成了祭品

(洛陽明堂)

從廢王立武事件開始,二十年間武則天經歷了三大戰役,長孫無忌、上官儀、太子李弘等人成了她登上皇帝寶座的祭品。這個過程中,養成了武則天殘酷的政治鬥爭風格,並與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結下了不解的仇恨,為之後武則天酷吏清洗和高壓政治打下了基礎。

需要強調一點,武則天的敵人是整個唐王朝官僚體系和知識分子群體,與什麼貴族門閥、庶族寒門無關,順她者昌、逆她者亡。就如水災一樣,退去之後確實帶來了新的養分,但災害就是災害。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大唐新語》

本人圖文:廢王立武,武則天第一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長孫無忌成了祭品

唐高宗廢后,武則天第二次應對政治危機的戰役,上官儀成了祭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