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他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獲“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等稱號,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12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他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獲“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等稱號,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12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給新民晚報的題詞)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少爺的磨難》……他留下了太多讓人難忘的經典名作。《城南舊事》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故事影片。電影完成後,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肯定,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吳貽弓也因此成為中國電影界在國際上得大獎的第一人。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幾代人的回憶。而電影的插曲《送別》,在今天聽來,更是特別令人傷感。

作為電影藝術家與電影事業管理者,吳貽弓除了不辜負“電影”二字,再無更多想法。2012年,吳貽弓接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表彰時發表感言:“電影萬歲!”回想這一幕,吳貽弓說:“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啟幕前,他曾為夜光杯寫下《我與上海電影節》一文。今天,我們重溫此文,藉此緬懷吳貽弓導演。

我與上海電影節

吳貽弓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世界電影蓬勃發展,我們中國電影也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程度,當時亞洲有三四個電影節,菲律賓也有,偏偏我們中國沒有、上海沒有。當時中國的電影人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夢想——要創辦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影節。

"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他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獲“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等稱號,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12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給新民晚報的題詞)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少爺的磨難》……他留下了太多讓人難忘的經典名作。《城南舊事》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故事影片。電影完成後,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肯定,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吳貽弓也因此成為中國電影界在國際上得大獎的第一人。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幾代人的回憶。而電影的插曲《送別》,在今天聽來,更是特別令人傷感。

作為電影藝術家與電影事業管理者,吳貽弓除了不辜負“電影”二字,再無更多想法。2012年,吳貽弓接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表彰時發表感言:“電影萬歲!”回想這一幕,吳貽弓說:“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啟幕前,他曾為夜光杯寫下《我與上海電影節》一文。今天,我們重溫此文,藉此緬懷吳貽弓導演。

我與上海電影節

吳貽弓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世界電影蓬勃發展,我們中國電影也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程度,當時亞洲有三四個電影節,菲律賓也有,偏偏我們中國沒有、上海沒有。當時中國的電影人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夢想——要創辦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影節。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那個時候,我是電影局局長,趙丹、白楊、張瑞芳他們都跑來問我:“搞不搞,搞一個吧?”從地理位置、國家情況等從各個方面來說,中國也是有一定實力的,確實需要舉辦一個電影節,畢竟我們落在菲律賓這些國家後面,好像多少都有些難為情。就是單從國家大小來說的話,我們也不能落在人家日本後頭。但是要怎麼做?不知道,只能現學。剛開始創辦電影節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太不容易了。因為當時沒人知道要怎麼辦,我們就自己出去考察,看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包括東京電影節,去學習人家的經驗。那個時候預算很少,我就帶著一個翻譯,兩個人出國,到了地方就一個一個地去找有關的負責人,去了解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情況,瞭解它的功能、它的作用。然後回來以後再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決定哪些是一定要設立的,哪些是可以合併的。當時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組建評委會。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年輕電影節,要組織一個具有足夠號召力的評委會是非常難的,為了邀請到有國際影響力的評委,我也是親自一個一個地去聯繫、一個一個地去確認名單。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導演大島渚,1983年我們在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有幸見過一面,後來到日本考察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時候,我就計劃一定要跟大島渚單獨面談一次。通過朋友的拉線,我們約在一個很精緻的小飯館,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大島渚穿了一身和服,非常隆重地來赴約,一聽我邀請他來當評委,他立馬就答應了,非常爽快。另外就是美國導演奧利佛·斯通,我是用郵件跟他聯繫的,他很忙,但在我們的再三邀請下,他也特地騰出時間來到我們的電影節擔任評委。

"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他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獲“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等稱號,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12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給新民晚報的題詞)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少爺的磨難》……他留下了太多讓人難忘的經典名作。《城南舊事》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故事影片。電影完成後,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肯定,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吳貽弓也因此成為中國電影界在國際上得大獎的第一人。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幾代人的回憶。而電影的插曲《送別》,在今天聽來,更是特別令人傷感。

作為電影藝術家與電影事業管理者,吳貽弓除了不辜負“電影”二字,再無更多想法。2012年,吳貽弓接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表彰時發表感言:“電影萬歲!”回想這一幕,吳貽弓說:“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啟幕前,他曾為夜光杯寫下《我與上海電影節》一文。今天,我們重溫此文,藉此緬懷吳貽弓導演。

我與上海電影節

吳貽弓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世界電影蓬勃發展,我們中國電影也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程度,當時亞洲有三四個電影節,菲律賓也有,偏偏我們中國沒有、上海沒有。當時中國的電影人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夢想——要創辦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影節。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那個時候,我是電影局局長,趙丹、白楊、張瑞芳他們都跑來問我:“搞不搞,搞一個吧?”從地理位置、國家情況等從各個方面來說,中國也是有一定實力的,確實需要舉辦一個電影節,畢竟我們落在菲律賓這些國家後面,好像多少都有些難為情。就是單從國家大小來說的話,我們也不能落在人家日本後頭。但是要怎麼做?不知道,只能現學。剛開始創辦電影節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太不容易了。因為當時沒人知道要怎麼辦,我們就自己出去考察,看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包括東京電影節,去學習人家的經驗。那個時候預算很少,我就帶著一個翻譯,兩個人出國,到了地方就一個一個地去找有關的負責人,去了解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情況,瞭解它的功能、它的作用。然後回來以後再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決定哪些是一定要設立的,哪些是可以合併的。當時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組建評委會。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年輕電影節,要組織一個具有足夠號召力的評委會是非常難的,為了邀請到有國際影響力的評委,我也是親自一個一個地去聯繫、一個一個地去確認名單。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導演大島渚,1983年我們在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有幸見過一面,後來到日本考察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時候,我就計劃一定要跟大島渚單獨面談一次。通過朋友的拉線,我們約在一個很精緻的小飯館,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大島渚穿了一身和服,非常隆重地來赴約,一聽我邀請他來當評委,他立馬就答應了,非常爽快。另外就是美國導演奧利佛·斯通,我是用郵件跟他聯繫的,他很忙,但在我們的再三邀請下,他也特地騰出時間來到我們的電影節擔任評委。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1995年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吳貽弓和日本導演大島渚)

在當時,國際電影協會對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畢竟在亞洲來看,中國是一個很大的電影市場,他們也希望在這裡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電影節,國際製片人協會那時候有一大幫子的人,來考察、來調查,推動這件事情。這對當時的我們是很大的認可和鼓舞。任何一個國家電影事業的發展跟全世界電影市場的發展都是密切相關的,作為一個國際性電影節,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擴大我們的受眾面。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來參加我們電影節,在我的印象中,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只有70幾部電影,11、12個國家參與。但是經過我們的努力,到了第二屆的時候,這個數字翻了一倍,有一百四十多部電影來到上海電影節。而且在第二屆開始時,我們被定為A類國際電影節,當時謝晉開心得上來就抱住我慶祝,這在我們剛開始創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是不敢想象的。

"

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今晨去世,享年80歲。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他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獲“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等稱號,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2012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吳貽弓給新民晚報的題詞)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少爺的磨難》……他留下了太多讓人難忘的經典名作。《城南舊事》是吳貽弓首次獨立執導的故事影片。電影完成後,得到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肯定,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吳貽弓也因此成為中國電影界在國際上得大獎的第一人。這部影片也成為了幾代人的回憶。而電影的插曲《送別》,在今天聽來,更是特別令人傷感。

作為電影藝術家與電影事業管理者,吳貽弓除了不辜負“電影”二字,再無更多想法。2012年,吳貽弓接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表彰時發表感言:“電影萬歲!”回想這一幕,吳貽弓說:“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裡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係、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裡泯滅。”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啟幕前,他曾為夜光杯寫下《我與上海電影節》一文。今天,我們重溫此文,藉此緬懷吳貽弓導演。

我與上海電影節

吳貽弓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世界電影蓬勃發展,我們中國電影也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程度,當時亞洲有三四個電影節,菲律賓也有,偏偏我們中國沒有、上海沒有。當時中國的電影人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夢想——要創辦屬於我們自己的電影節。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那個時候,我是電影局局長,趙丹、白楊、張瑞芳他們都跑來問我:“搞不搞,搞一個吧?”從地理位置、國家情況等從各個方面來說,中國也是有一定實力的,確實需要舉辦一個電影節,畢竟我們落在菲律賓這些國家後面,好像多少都有些難為情。就是單從國家大小來說的話,我們也不能落在人家日本後頭。但是要怎麼做?不知道,只能現學。剛開始創辦電影節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太不容易了。因為當時沒人知道要怎麼辦,我們就自己出去考察,看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包括東京電影節,去學習人家的經驗。那個時候預算很少,我就帶著一個翻譯,兩個人出國,到了地方就一個一個地去找有關的負責人,去了解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情況,瞭解它的功能、它的作用。然後回來以後再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決定哪些是一定要設立的,哪些是可以合併的。當時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組建評委會。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年輕電影節,要組織一個具有足夠號召力的評委會是非常難的,為了邀請到有國際影響力的評委,我也是親自一個一個地去聯繫、一個一個地去確認名單。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導演大島渚,1983年我們在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有幸見過一面,後來到日本考察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時候,我就計劃一定要跟大島渚單獨面談一次。通過朋友的拉線,我們約在一個很精緻的小飯館,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大島渚穿了一身和服,非常隆重地來赴約,一聽我邀請他來當評委,他立馬就答應了,非常爽快。另外就是美國導演奧利佛·斯通,我是用郵件跟他聯繫的,他很忙,但在我們的再三邀請下,他也特地騰出時間來到我們的電影節擔任評委。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1995年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吳貽弓和日本導演大島渚)

在當時,國際電影協會對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畢竟在亞洲來看,中國是一個很大的電影市場,他們也希望在這裡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電影節,國際製片人協會那時候有一大幫子的人,來考察、來調查,推動這件事情。這對當時的我們是很大的認可和鼓舞。任何一個國家電影事業的發展跟全世界電影市場的發展都是密切相關的,作為一個國際性電影節,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擴大我們的受眾面。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來參加我們電影節,在我的印象中,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只有70幾部電影,11、12個國家參與。但是經過我們的努力,到了第二屆的時候,這個數字翻了一倍,有一百四十多部電影來到上海電影節。而且在第二屆開始時,我們被定為A類國際電影節,當時謝晉開心得上來就抱住我慶祝,這在我們剛開始創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是不敢想象的。

吳貽弓走了,他的電影夢永生

(2019年5月,他還用顫抖的手,親筆寫下了"上海電影萬歲" 的字樣)

轉眼間,我們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躋身世界九大國際電影節了,今年我們也即將迎來我們的第二十屆,20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標誌走向成熟的年齡,在這裡,我也祝願上海國際電影節越辦越成熟,越辦越好,在世界上有他自己足夠的影響力,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電影人能夠不負期待、不忘初心,與上海國際電影節一起茁壯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