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話電視劇《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論佛論經


話話電視劇《天道》——丁元英五臺山論佛論經


在丁元英答應芮小丹幫助王廟村扶貧,以作為送給芮小丹的禮物,也就是以此來驗證丁元英所說的文化屬性後,丁元英為此專門去了五臺山拜佛,並帶上好友韓楚風,韓楚風按照要求帶了20萬,並額外帶了10萬。

為什麼要帶這麼多錢去寺廟呢?無它,以作為敲門磚試金石,以5五為起點,若有寺廟住持收下,則改換寺廟,如果運氣不好,6次就用沒了,韓楚風多帶10萬就是這個意思,增加2次機會,防患於未然。

他們倆很幸運,去到的第一家寺廟,三次請守門僧人送錢給到住持,主持都沒有收下,這三次的金額分別是5萬,10萬,15萬,守門僧人每次帶給他二人的話都是“非也”,並按去的次數增加非也的次數。三次後,丁元英才拿出一封信給到守門僧人,而這封信件被住持看到後,邀請了二人見面。這份信件的內容也是足夠狂氣:

《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如果你是住持,大抵看了這首狂妄詩句也不免有些慍怒,於是直接問丁元英道,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又修什麼呢?

這一段開始,論佛論經以為是全文最為精彩的部分,丁元英與主持來來往往問與答。

丁元英道,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慾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碦。

這一段丁元英對真經的描述相當認同,真經可悟不可求,這是肯定的。但是我又以為正因為有了求這個過程,才會為悟去做準備,畢竟誰也不是一步而來,而一步而來就悟得真經的,我以為也會根基不牢,容易渙散。

對於“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這段,大意是不必被表象所迷惑,而需要更關注內心,以為外在的不是關鍵處,內省處才是值得所做。

而不昧因果的人,則不在意幻生幻滅,不在意那些虛妄縹緲之物,超脫於一切。

智玄大師之後又道,不為成佛,那什麼是佛教呢?

丁元英說:“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碦。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

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晚輩個人以為,佛教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

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這裡丁元英講了一大堆,看著有些繞口,大意就是佛不可求,若佛可求,那麼可求的就不是佛。而佛教分了次第高下,雖然對眾生而言有制約作用,有撫慰眾生靈魂的作用,但終究落了下乘。

這段話引起住持對丁元英的評價,如下

智玄大師說:“以施主之文筆言辭斷不是佛門中人,施主參意不拘經文,自悟能達到這種境界已屬難能可貴。以貧僧看來,施主已經踩到得道的門檻了,離得道只差一步,進則淨土,退則凡塵,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

丁元英說:“承蒙大師開示,慚愧!慚愧!佛門講一個‘緣’字,我與佛的緣站到門檻就算緣盡了,不進不出,亦邪亦正。與基督而言我進不得窄門,與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幾等的貨色大師已從那首詞裡看得明白,裝了斯文,露了痞性,滿紙一個‘嗔’字。”

我個人有對對主持所說的贊同處,也有不贊成處。贊成的是住持對於丁元英不拘一格的自悟境界,不贊成的是“離得道只差一步,進則淨土,退則凡塵”,為什麼退則凡塵呢?好吧,現在明白了,贊成住持說的這段話,丁元英雖然開悟,但是這個人內心的糾結一直相伴,也就是說依然了有牽掛,雖已明瞭,但是扔逃不脫繩索的羈絆。

就寫這些,如果一一註解,所寫內容必然增加許許多多,我對這段對話很是喜歡,以為這段話如此長篇論述,體現了文字之美,論佛之深,但是又以為有些討厭這樣的文字,有撥弄人的視覺感觀之嫌,看著精妙,聽著精妙,而核心就是那幾個字。可是又一想,如果只說幾個字,又彰顯不出作者之功底,彰顯丁元英之睿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