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這一版的武松非常靠譜

從《水滸傳》中的描述來看,武松以及朱仝、雷橫等都頭從事的是案件偵查、人犯抓捕等工作,其實就是衙役,是“胥吏”的一種,不是正式的“官”。他們之所以被稱為“都頭”,是因為他們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

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雷二都頭領了公文,便來點起土兵四十餘人,逕奔宋家莊上來。”這裡的“土兵”就是由州縣自行招募的“鄉兵”。可見都頭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朱仝、雷橫執行一次任務可以帶上四十多人,也不算少了。

故而人們對武松、朱仝、雷橫等衙役中的頭目,以鄉兵中的軍官職務“都頭”相稱,以示尊重。這和宋朝時高級官稱氾濫化、降格化、低級化的風氣有關。

把武松稱為“都頭”,其實就和把節度使一概稱為太傅、太保,把公人一概稱為“端公”一樣,是宋朝時的一種“過稱官品”的社會風氣和習慣。

這就和現代的“語言賄賂”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交往中,許多人也喜歡“過稱官品”,例如把副局長稱為局長,把不是處長的人稱為處長,把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稱為科長,等等。

武松被人稱為都頭,就是一種“語言賄賂”。當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習慣,一種禮儀、禮貌。

三、宋朝縣級政府都頭的地位

宋朝縣級政府中的都頭,實際上就是衙役頭目,屬於“胥吏”,其職能不過是“任奔走、供役使”而已。

古代“官”和“吏”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這一版的武松非常靠譜

從《水滸傳》中的描述來看,武松以及朱仝、雷橫等都頭從事的是案件偵查、人犯抓捕等工作,其實就是衙役,是“胥吏”的一種,不是正式的“官”。他們之所以被稱為“都頭”,是因為他們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

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雷二都頭領了公文,便來點起土兵四十餘人,逕奔宋家莊上來。”這裡的“土兵”就是由州縣自行招募的“鄉兵”。可見都頭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朱仝、雷橫執行一次任務可以帶上四十多人,也不算少了。

故而人們對武松、朱仝、雷橫等衙役中的頭目,以鄉兵中的軍官職務“都頭”相稱,以示尊重。這和宋朝時高級官稱氾濫化、降格化、低級化的風氣有關。

把武松稱為“都頭”,其實就和把節度使一概稱為太傅、太保,把公人一概稱為“端公”一樣,是宋朝時的一種“過稱官品”的社會風氣和習慣。

這就和現代的“語言賄賂”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交往中,許多人也喜歡“過稱官品”,例如把副局長稱為局長,把不是處長的人稱為處長,把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稱為科長,等等。

武松被人稱為都頭,就是一種“語言賄賂”。當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習慣,一種禮儀、禮貌。

三、宋朝縣級政府都頭的地位

宋朝縣級政府中的都頭,實際上就是衙役頭目,屬於“胥吏”,其職能不過是“任奔走、供役使”而已。

古代“官”和“吏”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98版《水滸》樑中書,非常典型的宋朝官員形象。

第一,官的身份高於吏。官一般從有功名的讀書人中產生,需要政府甚至是朝廷的正式文件任命。吏雖然也可能是讀過書的人,但沒有功名,而且吏中的衙役、雜役往往是沒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的人。所以吏的任免也很隨意,不需要走什麼程序或者下達什麼文件。只要主管的官就可以自行任免。例如知縣想讓武松當都頭,“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知縣自己完全就可以決定武松來當都頭,所謂“參”,是上報的意思,但並不需要上級批准,只是備案,向上級說明有這麼一件事而已。後來武松犯案,“知縣叫取長枷,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內。”也不需要辦理什麼免職的手續。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這一版的武松非常靠譜

從《水滸傳》中的描述來看,武松以及朱仝、雷橫等都頭從事的是案件偵查、人犯抓捕等工作,其實就是衙役,是“胥吏”的一種,不是正式的“官”。他們之所以被稱為“都頭”,是因為他們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

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雷二都頭領了公文,便來點起土兵四十餘人,逕奔宋家莊上來。”這裡的“土兵”就是由州縣自行招募的“鄉兵”。可見都頭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朱仝、雷橫執行一次任務可以帶上四十多人,也不算少了。

故而人們對武松、朱仝、雷橫等衙役中的頭目,以鄉兵中的軍官職務“都頭”相稱,以示尊重。這和宋朝時高級官稱氾濫化、降格化、低級化的風氣有關。

把武松稱為“都頭”,其實就和把節度使一概稱為太傅、太保,把公人一概稱為“端公”一樣,是宋朝時的一種“過稱官品”的社會風氣和習慣。

這就和現代的“語言賄賂”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交往中,許多人也喜歡“過稱官品”,例如把副局長稱為局長,把不是處長的人稱為處長,把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稱為科長,等等。

武松被人稱為都頭,就是一種“語言賄賂”。當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習慣,一種禮儀、禮貌。

三、宋朝縣級政府都頭的地位

宋朝縣級政府中的都頭,實際上就是衙役頭目,屬於“胥吏”,其職能不過是“任奔走、供役使”而已。

古代“官”和“吏”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98版《水滸》樑中書,非常典型的宋朝官員形象。

第一,官的身份高於吏。官一般從有功名的讀書人中產生,需要政府甚至是朝廷的正式文件任命。吏雖然也可能是讀過書的人,但沒有功名,而且吏中的衙役、雜役往往是沒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的人。所以吏的任免也很隨意,不需要走什麼程序或者下達什麼文件。只要主管的官就可以自行任免。例如知縣想讓武松當都頭,“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知縣自己完全就可以決定武松來當都頭,所謂“參”,是上報的意思,但並不需要上級批准,只是備案,向上級說明有這麼一件事而已。後來武松犯案,“知縣叫取長枷,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內。”也不需要辦理什麼免職的手續。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第二,官的待遇高於吏。官有較高的俸祿,可以不斷升遷,而吏通常只能在一個機構中任職,薪酬也很低,收入來源主要靠收取賄賂或各種灰色收入。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仝、雷橫奉命去抓宋江,卻故意放走宋江,為此宋太公要“隨即排下酒食,犒賞眾人,將出二十兩銀子,送與兩位都頭。”

第三,官的職權高於吏。官的職責是發號施令,管重大決策,而吏只負責執行官的指示和命令。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殺西門慶、潘金蓮後到縣衙自首,“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四家鄰舍,指證明白。又喚過何九叔、鄆哥,都取了明白供狀。喚當該仵作行人,委吏一員,把這一干人押到紫石街檢驗了婦人身屍,獅子橋下酒樓前檢驗了西門慶身屍,明白填寫屍單格目,回到縣裡,呈堂立案。”可見在審理案件時,詢問口供、驗屍、填寫文書等具體事務,都由令史、仵作、委吏等人負責,知縣只管最終的判決。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這一版的武松非常靠譜

從《水滸傳》中的描述來看,武松以及朱仝、雷橫等都頭從事的是案件偵查、人犯抓捕等工作,其實就是衙役,是“胥吏”的一種,不是正式的“官”。他們之所以被稱為“都頭”,是因為他們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

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雷二都頭領了公文,便來點起土兵四十餘人,逕奔宋家莊上來。”這裡的“土兵”就是由州縣自行招募的“鄉兵”。可見都頭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朱仝、雷橫執行一次任務可以帶上四十多人,也不算少了。

故而人們對武松、朱仝、雷橫等衙役中的頭目,以鄉兵中的軍官職務“都頭”相稱,以示尊重。這和宋朝時高級官稱氾濫化、降格化、低級化的風氣有關。

把武松稱為“都頭”,其實就和把節度使一概稱為太傅、太保,把公人一概稱為“端公”一樣,是宋朝時的一種“過稱官品”的社會風氣和習慣。

這就和現代的“語言賄賂”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交往中,許多人也喜歡“過稱官品”,例如把副局長稱為局長,把不是處長的人稱為處長,把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稱為科長,等等。

武松被人稱為都頭,就是一種“語言賄賂”。當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習慣,一種禮儀、禮貌。

三、宋朝縣級政府都頭的地位

宋朝縣級政府中的都頭,實際上就是衙役頭目,屬於“胥吏”,其職能不過是“任奔走、供役使”而已。

古代“官”和“吏”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98版《水滸》樑中書,非常典型的宋朝官員形象。

第一,官的身份高於吏。官一般從有功名的讀書人中產生,需要政府甚至是朝廷的正式文件任命。吏雖然也可能是讀過書的人,但沒有功名,而且吏中的衙役、雜役往往是沒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的人。所以吏的任免也很隨意,不需要走什麼程序或者下達什麼文件。只要主管的官就可以自行任免。例如知縣想讓武松當都頭,“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知縣自己完全就可以決定武松來當都頭,所謂“參”,是上報的意思,但並不需要上級批准,只是備案,向上級說明有這麼一件事而已。後來武松犯案,“知縣叫取長枷,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內。”也不需要辦理什麼免職的手續。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第二,官的待遇高於吏。官有較高的俸祿,可以不斷升遷,而吏通常只能在一個機構中任職,薪酬也很低,收入來源主要靠收取賄賂或各種灰色收入。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仝、雷橫奉命去抓宋江,卻故意放走宋江,為此宋太公要“隨即排下酒食,犒賞眾人,將出二十兩銀子,送與兩位都頭。”

第三,官的職權高於吏。官的職責是發號施令,管重大決策,而吏只負責執行官的指示和命令。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殺西門慶、潘金蓮後到縣衙自首,“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四家鄰舍,指證明白。又喚過何九叔、鄆哥,都取了明白供狀。喚當該仵作行人,委吏一員,把這一干人押到紫石街檢驗了婦人身屍,獅子橋下酒樓前檢驗了西門慶身屍,明白填寫屍單格目,回到縣裡,呈堂立案。”可見在審理案件時,詢問口供、驗屍、填寫文書等具體事務,都由令史、仵作、委吏等人負責,知縣只管最終的判決。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武松殺潘金蓮

因此,武松當的“都頭”,在宋朝的政治體制內地位是非常低微的。有的人說武松當的“都頭”相當於現代基層公安局的刑偵大隊長,從職能上看確實如此,但從體制內地位來說,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刑偵大隊長是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考核任免的科級領導職務,雖然級別不算高,但有固定的編制和職數,有相應的工資獎金等待遇,相當於古代的官。而武松之類的“都頭”放到現代只能算是輔警、協警、聘用人員,跟大隊長沒法比。

不過,宋朝縣級政府中都頭的地位低,是就其在體制內的地位而言。而在實際生活中,都頭的社會地位並不低。因為他們畢竟是在體制內,是政府的人,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一般的老百姓對他們是很尊敬的。就算是知縣,通常也會尊重這些都頭,因為知縣的很多工作要靠這些都頭去具體實施,沒有他們知縣幹不成事情。

"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後到陽谷縣向知縣報告,知縣見武松忠厚勇武,讓他在本縣做了“都頭”。小說中寫道:“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水滸傳》中的“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李雲,以及若干無名的路人都頭。

武松以及周圍的人們對武松曾經當過的“都頭”一職非常重視,在武松上梁山之後,仍稱之為“都頭”。例如第五十七回,慕容知府向呼延灼介紹二龍山的情況,說:“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也如此武藝高強。”第五十八回,魯智深向朱武介紹武松,說:“這行者便是景陽崗打虎都頭武松。”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陽谷縣步兵都頭——武松

可見在當時人看來,武松身上有三大標籤,一是“行者”身份,二是曾在景陽岡打虎,三是當過“都頭”。

那麼,武松當過的都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兒?能讓眾人如此重視呢?

答案說起來讓人意外,武松當的這個都頭,可能連官都不是……

一、都頭的起源於唐朝高級軍職

最早的“都頭”一詞最早出於《周禮集說》卷八:“若鄉士、遂士、縣士、方士各主當司之獄訟,其有不決來問都頭。”這裡的“都頭”中的“都”是城市、都市的意思,指城市中的民間領袖、有名望的鄉紳等,在司法官員審理案件遇到不明的情況時可以向這些人諮詢。

不過,這裡的“都頭”不是職務,而是一種泛稱,跟武松沒啥關係。

作為一種官職名稱的“都頭”,起源於唐朝,是唐朝人對藩鎮中的都知兵馬使的稱呼。都知兵馬使是藩鎮中輔佐節度使主管軍事的長官,如果把唐朝的藩鎮比作一個王國,那麼節度使就是國王,都知兵馬使就相當於國防部長。《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七》載: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兵馬副使張暹召都知兵馬使劉悟回鄆州,張暹對劉悟說:“請都頭速歸,同受傳語。”這裡的“都頭”即指正擔任著都知兵馬使的劉悟。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唐朝軍隊的高級將領

再後來,唐朝軍隊中普遍設立以“都”為名的軍事單位。《資治通鑑·唐紀七十》胡三省注:“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新唐書·兵志》載:“田令孜募神策新軍為五十四都,離為十軍,令孜自為左右神策十軍兼十二衛觀軍容使,以左右神策大將軍為左右神策諸都指揮使,諸都又領以都將,亦曰‘都頭’。”每都一千人,各有不同番號,如天武都、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勇勝都、扈蹕部、耀德都,宣威都、清遠都等等。

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普遍編制有名為“都”的軍事單位。如朱溫有“落雁都”,李存勖有“帳前銀槍都”,石敬瑭有“護聖都”等等。其主將皆稱為“都頭”。

二、都頭在宋朝的泛濫化與降格化

宋朝的職官制度繼受於唐末五代,但與唐朝相比,宋朝職官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唐朝的官職到了宋朝普遍出現氾濫化、降格化的現象。

《宋會要輯稿》載,北宋天聖中,特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唯有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

太傅、太保、司徒在唐朝是官僚體系中最高的“三師三公”,只有極少數功勳卓著者才能擔任。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官職選授已濫,許多割據地方的節度使被授予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師三公”之職,以至於一些沒有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節度使也往往自稱太傅、太保,或被人稱為太傅、太保。民間稱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員大將(都當過節度使)為“十三太保”,就是這麼來的。

《水滸傳》第八回還提到:“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端公”在唐朝是對侍御史的稱呼。侍御史雖然官品不算很高,但卻是時人心目中的“清貴之官”,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可到了宋朝,凡是公門中人,包括胥吏、雜役,都可以稱為“端公”了。《水滸傳》中負責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就被酒店的酒保稱為“董端公”。

都頭一職在宋朝也面臨著同樣的泛濫和降格的境遇。

首先,宋朝的禁軍、廂軍、鄉兵中均設有都頭。但這裡的都頭不像唐朝那樣是一軍之將,而是已經降格為中下級軍官職務。

例如《宋史·職官志》載,禁軍殿前司“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這裡的都頭低於都虞侯、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在一個“直”(軍事單位)內也只是一名中層軍官。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宋朝禁軍

廂軍中仍設有“都”這一單位,但其長官卻不是都頭,而是軍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都頭在一個“都”裡面也是中層幹部。

在鄉兵中,則是“以五百人為指揮,置指揮使、副二人,正都頭三人,十將、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在一個“指揮”(軍事單位)裡,長官是指揮使,都頭仍是中層,而且設有三人。

其次,根據《宋史》的《職官志》《兵志》以及《宋會要輯稿》等資料,宋朝的“都頭”是軍隊中的軍官職務,宋朝縣級政府中並沒有設置“都頭”這一職務。

既然這樣,那武松被稱為“都頭”是怎麼回事呢?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這一版的武松非常靠譜

從《水滸傳》中的描述來看,武松以及朱仝、雷橫等都頭從事的是案件偵查、人犯抓捕等工作,其實就是衙役,是“胥吏”的一種,不是正式的“官”。他們之所以被稱為“都頭”,是因為他們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

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雷二都頭領了公文,便來點起土兵四十餘人,逕奔宋家莊上來。”這裡的“土兵”就是由州縣自行招募的“鄉兵”。可見都頭可以指揮一定數量的鄉兵。朱仝、雷橫執行一次任務可以帶上四十多人,也不算少了。

故而人們對武松、朱仝、雷橫等衙役中的頭目,以鄉兵中的軍官職務“都頭”相稱,以示尊重。這和宋朝時高級官稱氾濫化、降格化、低級化的風氣有關。

把武松稱為“都頭”,其實就和把節度使一概稱為太傅、太保,把公人一概稱為“端公”一樣,是宋朝時的一種“過稱官品”的社會風氣和習慣。

這就和現代的“語言賄賂”有點類似。現代社會交往中,許多人也喜歡“過稱官品”,例如把副局長稱為局長,把不是處長的人稱為處長,把非領導職務的主任科員稱為科長,等等。

武松被人稱為都頭,就是一種“語言賄賂”。當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風俗習慣,一種禮儀、禮貌。

三、宋朝縣級政府都頭的地位

宋朝縣級政府中的都頭,實際上就是衙役頭目,屬於“胥吏”,其職能不過是“任奔走、供役使”而已。

古代“官”和“吏”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98版《水滸》樑中書,非常典型的宋朝官員形象。

第一,官的身份高於吏。官一般從有功名的讀書人中產生,需要政府甚至是朝廷的正式文件任命。吏雖然也可能是讀過書的人,但沒有功名,而且吏中的衙役、雜役往往是沒讀過書、沒有什麼文化的人。所以吏的任免也很隨意,不需要走什麼程序或者下達什麼文件。只要主管的官就可以自行任免。例如知縣想讓武松當都頭,“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知縣自己完全就可以決定武松來當都頭,所謂“參”,是上報的意思,但並不需要上級批准,只是備案,向上級說明有這麼一件事而已。後來武松犯案,“知縣叫取長枷,且把武松同這婆子枷了,收在監內。”也不需要辦理什麼免職的手續。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第二,官的待遇高於吏。官有較高的俸祿,可以不斷升遷,而吏通常只能在一個機構中任職,薪酬也很低,收入來源主要靠收取賄賂或各種灰色收入。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朱仝、雷橫奉命去抓宋江,卻故意放走宋江,為此宋太公要“隨即排下酒食,犒賞眾人,將出二十兩銀子,送與兩位都頭。”

第三,官的職權高於吏。官的職責是發號施令,管重大決策,而吏只負責執行官的指示和命令。例如《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殺西門慶、潘金蓮後到縣衙自首,“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四家鄰舍,指證明白。又喚過何九叔、鄆哥,都取了明白供狀。喚當該仵作行人,委吏一員,把這一干人押到紫石街檢驗了婦人身屍,獅子橋下酒樓前檢驗了西門慶身屍,明白填寫屍單格目,回到縣裡,呈堂立案。”可見在審理案件時,詢問口供、驗屍、填寫文書等具體事務,都由令史、仵作、委吏等人負責,知縣只管最終的判決。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武松殺潘金蓮

因此,武松當的“都頭”,在宋朝的政治體制內地位是非常低微的。有的人說武松當的“都頭”相當於現代基層公安局的刑偵大隊長,從職能上看確實如此,但從體制內地位來說,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刑偵大隊長是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考核任免的科級領導職務,雖然級別不算高,但有固定的編制和職數,有相應的工資獎金等待遇,相當於古代的官。而武松之類的“都頭”放到現代只能算是輔警、協警、聘用人員,跟大隊長沒法比。

不過,宋朝縣級政府中都頭的地位低,是就其在體制內的地位而言。而在實際生活中,都頭的社會地位並不低。因為他們畢竟是在體制內,是政府的人,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一般的老百姓對他們是很尊敬的。就算是知縣,通常也會尊重這些都頭,因為知縣的很多工作要靠這些都頭去具體實施,沒有他們知縣幹不成事情。

《水滸傳》中武松當過的“都頭”是多大的官?可能連官都不算……

98版《水滸》陽谷知縣

例如《水滸傳》中朱仝、雷橫去辦案抓人,晁蓋、宋太公等人對他們都是畢恭畢敬,好酒好菜招待,甚至還要給他們賄賂。知縣在決策時也注意聽取他們的意見,對他們禮敬三分。

正是因為都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所以武松在當上都頭後,眾獵戶要請酒慶賀,武大郎要說“你今日發跡了”。即使是在武松不當都頭多年之後,魯智深、慕容知府等人提起武松也還是言必稱“武都頭”,而且用的是稱讚的口氣,沒有任何不敬之意。

參考文獻

【明】施耐庵:《水滸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

【宋】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元】脫脫:《宋史》,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徐鬆:《宋會要輯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朱國林、黃曉玲:《北宋末期都頭執法研究——以水滸傳四位都頭為範本》,載《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