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武術 體育 散打 少林拳 八極拳 燕青 連環畫PP 2019-06-20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51 穩如泰山,靜如處女:

這條諺語強調的是在技擊中應當保持一種鎮定的情緒,有了這種情緒,就會不慌不亂,不急不躁,不受干擾,就會不上當,不受騙,而能以極大的耐力與萬分的機警,全神貫注,力量集中,敏銳地觀察對方的表現,準確地察覺對手的意圖,從而及時、準確、恰如其分的出擊。達到制勝的目的。技擊,最忌心浮氣躁,因為它會使自己陷於混亂之中而不知從容對敵,從而露出破綻,陷己於被動,發揮不出原有的水平。

52 心亂則意亂,意亂則拳亂

53 力如千斤壓頂,勁似利箭穿革:

散打中,必須以沉重的力量配合巧妙的招法,才能達到技擊奏效的目的。力有本力、勁力。本力是先天生就,所謂:“身大力不虧”。勁力是後天練就,功到自然成。本力大,是習武者的一個優越條件,在這個基礎上堅持進行必要的力量性練習,使發展大肌肉群和發展小肌肉群配合起來,便會有泰山壓頂的力量。這個力量可能笨拙一些,但他可能成為優於對手的因素。勁力是武術技擊中的一種特殊力量,它能將全身之力在瞬間集中於一拳一腳之上,如同炸彈爆炸一樣,瞬間使一拳一腳具有幾倍甚至幾十倍於先前的力量,這個力量,如利箭穿革,有著極強的穿透力,打在表皮,傷在內臟,這條諺語希望習武者能具有千斤壓頂的氣力,還具備利箭穿革的勁力。

54 一力降十會,一力壓十技:

55 死力不足貴,活勁最為高。力不打拳:

這條諺語所主張的與上兩條恰恰相反,他認為,精於力著,不如精於拳者。力為呆力、死力;拳為活勁、巧勁。技擊家臨敵較藝,均尚勁不尚力,講究眼疾手快,身靈步活,出手無隙可乘,虛實變換,聲東擊西,一發即收,令人防不勝防。而死力、呆力則不然,力量雖重,但直來直去,攻防意圖,毫不掩飾,有實無虛,顧前失後,全身空虛之處甚多,容易被對手借力打力,乘虛而入。要以拳打力,以活勁打死力。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56 蠻拳打死老師傅:

57 一巧破千斤。四兩撥千斤:

這兩條諺語強調了“巧”字在技擊中的作用。巧是精通變化的代名詞,是善於應付突然襲擊的代詞,是令人捉摸不定的代詞,是能化險為夷的代詞,是以弱勝強的代詞,是出奇制勝的代詞。只有精通武術,熟而又熟,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的武術家才能達到“巧”的境界。達到了“巧”的境界,便能以巧破拙,以巧破力,“巧”就是借力打力。對手力越大,勁越足,心越狠,來勢越猛,被巧借打回的力量越重,敗得就越慘。而自己所用的力量卻很小,所以“一巧破千斤”也作“四兩撥千斤”。

58 運動在身,用意在心:

練武動身不動腦,勢必四肢發達,大腦簡單,所學生硬,缺少變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活手變為死手。只有身動心也動,不斷探究拳術奧妙,技藝才會日日提高。

59 打拳要長,發勁要短:

長,知演練的套路要長,為的是增力長氣,鍛鍊耐久力。短,指擊拳出腿時要有爆發力,即在短時間內將全身之力蓄於擊出之拳、踢出之腳上,產生一種巨大的衝擊力量,拳家也稱之為寸勁。寸勁集中體現在擊打動作結束的瞬間,給人以乾脆利落,飽滿剛勁的印象。寸勁用的好,出拳有聲,起腿生風。練習寸勁,首先要注意發力順達,避免“力”的傳遞受阻,使力量順利地送至一點。其次是先鬆後緊。力在傳遞過程中,肌肉應當放鬆。力在爆發之時,肌肉便當急促收縮,以使力量短促而巨大。第三是掌握髮力時的加速度,使力量與速度結合得最合時宜,從而使原始力量增大數倍。寸勁是武術特有的發力形式。他與呼吸還有密切聯繫,即所謂“以氣催力”。發勁時伴隨著發聲吐氣,氣催而力剛。

60 動如濤,靜如嶽,起如猿,落如鵲,立如雞,站如鬆,轉如輪,折如弓,輕如葉,重如鐵,緩如鷹,快如風:

這十二句諺語概括了對長拳類武術風格的要求。它在動作、姿勢、節奏、速度諸方面都做了恰當的比喻。使習練者能通過喻體的形象理解抽象的原則。拳種不同,風格便不一樣,但長拳類的幾十個拳種,象少林拳、查拳、華拳、花拳、戳腳、翻子、八極燕青等,風格節奏固然有很大區別,但總原則,大體不離這12句。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61 頭頂青天,腳抓地;懷抱嬰兒,手托腮:

習武要注重剛柔。所謂剛,不單純指剛勁之勁力,還指頂天立地的陽剛氣概——頭正頂天,形式挺拔,腳實抓地,根基牢固。所謂柔,也不單純指柔軟的力道,還指堅韌有餘的精神,指收放適度的控制力,如同懷抱嬰兒手托腮一樣。

62 前手齊眉三尖對,鼻尖手尖與足尖:

三尖者,指鼻尖、手尖、足尖。三尖相對,指拳尖直出應與鼻尖平,又要正。偏於左則右邊空虛,偏於右則左邊空虛。腳尖也要與鼻尖相對,如若不對,身前俯則後足無力,身後仰則前方無顧。手尖於腳尖要齊,腳踢手隨之。手足齊起齊落。拳打腳進之。不能有前後左右的偏斜。三尖相對是武術動作協調一致的要領,無論弓步拳、馬步拳、虛步拳都應如此。以三尖相對的方式站樁,還能很好的調節氣息。

63 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修身更要修心

64 意發神傳,心動形隨:

意指情感,神指神態,心指思想,形指形體動作。武術運動與其它運動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側重於心靈“自我感染”的表現。所謂心靈自我感染,就是主觀情感和主觀思想對形體動作的支配。廣而言之,不管練什麼拳,主觀上總有一種攻防意識,總會出現假想之敵,主觀思想便要致敵於死地,主觀情感也會隨招式而變化,假而似真。狹而言之,練什麼拳便會在什麼樣的主觀理解支配下練習,比如練醉拳,總要先有一個似醉非醉的意識,再有一個以醉態奚落敵人的情感,練出拳來才能形神兼備。

65 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

腳有支撐之能,練武術最忌腳無根。腳無根,則身易晃,重心易不穩。以腳踢人,力發於腿。大腿帶小腿,小腿催腳,力量貫於腳上,腳似鞭梢,產生巨力。腰為周身之軸。四肢運動全靠腰來主宰。腰一動,上可使背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下可使胯催膝,膝催腿,腿催腳。腳無根,腿難發,腰無力,腿也難發。要想腿擊有力,當先練好樁功與腰功。

66 練武先求腿力:

武術以練腿為主。腿法練好了,五行(心肝脾肺腎,劈崩鑽帶拿)則順,六合(背與肩合,肩與肘合,肘與手合,腰與胯合,胯與膝合,膝與腳合)則對,出勢則疾,進退則靈,運用筋骨則易。腿力與腳力、腰力是統一的整體。練武先求腿力,便包括了腳力和腰力。

67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踢人。足踢敵人莫留情,全憑手領門路清:

北方流行的拳種中,腿的用法在整個技法中佔有很大比重。腿的力量朋,腿比胳臂長,腳上穿鞋,雙比赤裸的拳頭堅硬。腿法變化多端,卻又迥環自如,踢、蹬、踹、碾、圈、擺、撩、踩、掀、掃是腿法的基本動作。腿法作為散打招法要做單項訓練,同時還要“操腿”,發綁縛重物踢腿,踢木樁等,使腿更加堅硬。戳腳、彈腿、迷蹤都是講空腿法的拳種。象戳腳實用腿法便有幾十種。以腿聞名的武術家極多,象鐵腿孫通(清康雍間燕青拳大師),鐵腿魏贊魁,神腿杜心五,江南每一腿劉百川等,都是因腿法高超而贏得雅號。注重用腿,卻不能忽視手的作用。在技擊中,手有領路的作用,一要領出腿踢的方位,手虛腳實;一要領走對手的注意力,乘機而踢。手還有防守的作用,象兩扇大門一樣,要想誘敵深入,就敞開大門;要想拒敵於外,就閉大門,令其無懈可擊。無論是開是閉,均以腿擊中對手為目的。這條諺語說明了手與腿作用的區分,又指出了手與腿配合的方法。

68 手去腿不動,打人不能勝。腳踢手不出,打人必負輸:

在技擊中,手與腳的攻防分工不應當區分過清。似乎腿只能攻,手只能防。事實上手與腳都具備攻守的能力。在技擊中,手與腳應當密配合,各司其職,一齊出動,攻防同時進行,即所謂上下齊到,左右夾攻。手攻上,腳攻下;手攻上,腳防下;手防上,腳攻下。手腳相隨,手領腳發,腳出手到。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攻防兼至,這才是取勝之道。如果手腳不會配合,單一出擊,踢腿時,雙手回拳位不動,擊拳時,兩腳立定不移,那就破綻百出,必輸無疑。

69 有拳無腿難取勝,有腿無拳難佔先。身心一動腳手隨,手腳齊到方為全。

前兩名仍是強調手腳配合使用的重要性。後兩名則是強調的領導作用,亦即“想哪打哪”。心中一念,手腳即出,動作快到與閃念同時,最後達到下意識地攻防,這便進入一武術的化境。

70 拳打三分不易,腳踢七分不難。

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腿的力度比胳膊大得多。從練功效應上講,手與腿要練出同樣的力度,手花費的時間要比腿花費的時間多得多。人們在技擊中,一般習慣於把進攻與防守的任務交給上肢負擔,而忽視腿的攻防作用。這多少有些避己之長,用己之短。如果腿功加強,拳腳齊出,在技擊中就會主動得多。這並不是說所有拳種都應重視腿法,從而排斥那些注重上肢攻防技術的拳種。任何拳種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都有自己長於別家之處。揚己之長,攻人之短才是正確的。這條諺語主要針對北方拳種而言。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71 七分看腳,三分看手:

七分與三分指主次關係。兩人對持,眼光應虛視其上而實窺其下,這便是七分看腳三分看手。因為對手進擊的方位與速度都與步法有關。如被對手搶準了步子,那麼在對手尚未出擊時,自己的重心便已被擠亂,虧輸便不遠了。對手的腳尖所向,膝蓋所向預示著其進攻的方位,所以,留神對手的腳是必要的。初習武藝者,臨陣試拳,總有看不清來拳,判斷不準對方意圖的憂慮。這條諺語則提供了一個掌握主動,從容對敵的訣竅。

72 彈腿四隻手,神鬼見了都發愁:

不只是彈腿,所有注重腿法的拳種都可說是四隻手。腿法練精,腿便如同手一樣,運用自如。它可踢、可蹬、可踹、可撩、可彈、可點、可蹭、可插、可踩、可跺、可截、可扣、可擺、可圈、可拿、可勾,等等。這時的腿已不單單是支撐身體、行路走步的腿了,而是具備多種功能,象手一樣靈巧了。“四隻手”打兩隻手,那還不綽綽有餘嗎?

73 一見屁股掉,便是戳腳到:

掉,迴轉之意。屁股掉,就是指轉臀的動作。戳腳,人稱北腿之最,他的腿法包括上中下三盤,是其他拳種中的腿法所不及的。戳腳極重視向後踢的腿法,這是它獨具的腿法。如九翻鴛鴦腿(後踢腿)、花籃腿(後撩腿)、黃龍擺尾腿(後襬腿)、穿槍腿(後蹬腿)等等。特別是戳腳的連環腿法,令人防不勝防,尤以其中的前踢接後踢最為厲害。前踢接後踢,總有個碾腳、擰腰、掉臀的動作過度,然後後腿才起,所以,行家總結出這條諺語,以助人識別戳腳。

74 拳技以眼為尊,眼為心之苗:

眼有監察之精。交手之時,瞬息萬變,全靠眼睛察其動靜,識其變化。沒有眼睛,或眼睛不靈,拳藝便要大受影響。故曰:拳技以眼為尊。心中所想,必流露於眼。自己的精神、意志、自信力會通過眼神表現,對手的進攻意圖,心理活動也會在眼神中流露。故曰:眼為心之苗。

75 眸子練得明,打人佔上風:

眼疾手快爾。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76 拳到眼到,眼到拳到,拳眼齊到,招招有效:

這條諺語講述了眼光與拳腳在技擊中的三種配合方法。武術家在熟生巧,巧生精之後,便能以下意識的動作應付突然襲擊。拳腳的動作往往走在眼光之前,這時,眼光就要迅即追隨拳腳而去。這便是拳到眼到,也叫眼隨拳。交手中,目光銳利的拳師一眼能看出對手的意圖動向,這就要目光所及,拳腳即到,看哪打哪。這便是眼到拳到,也腳拳歲眼。武功達到化境,拳眼的速度幾乎一致,技術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極高。心中一念,拳眼齊到,這也腳拳眼相隨。

77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觀察對手軀體某一部位的變動,即可判斷出隨之而來的招式樣。聽到微弱的風聲,便能識別出突然的襲擊。憑藉皮膚的接觸,就會感知對手力量的大小、虛實和進攻方向。這是習武者在技擊素質上應達到的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需通過長期訓練,反覆強化擊打刺激,形成條件反射,使感知信號向大腦中樞的傳遞,大腦指令向拳腳動作的傳遞在瞬間完成。

78 料敵在心,察機在目:

技擊中最講究以逸待勞,以逸制勞。心中有數,把準時機,便可事半功倍。料敵在心,就是善於判斷對手意圖,其一舉一動,一手一足俱在我意料之中,我即可玩敵於股掌之間。察機在目,便是強調要把握進攻的時機,啾準對手的破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出小力而至大勝。

79 以靜待動,後發制人:

這裡所說的靜,指自己以外觀形態與對手保持相對靜止的姿勢,調整體力,以逸待勞。靜,還指內心的沉著冷靜,細心觀察對手的一切行動。動,指對手為了迷惑我而採取的無關緊要的步法移動和一切虛假動作。動,還指對手首先發起攻擊的動作。交手之時,靜以待之,待敵生亂,趁機擊之,雖屬後發,而能制之,這便是這條諺語的含義。

80 主動搶攻,先發制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這是強調先行出擊的重要。當自己在精神、氣勢、體魄、力量、武技等方面均壓倒對手時,先發制人,可一舉獲勝,在自己與對手旗鼓相當的條件下,判斷準確,看準破綻,抓住時機,果斷進攻,可出奇制勝。當自己的身體條件、武藝技術不如對手時,憑著旺盛的鬥志,拼搏的精神,疾快的速度,不拖泥帶水的動作,堅決果敢,以一往無前的氣勢出擊,可反敗為勝。對手越消極,我當越主動,以主動制被動,以進攻克防守。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81 出其不意攻不備,先發制人不容還,動手猶如鷹捉兔,粘衣發勁急似彈:

先發制人,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招即中,不容還手。拳勢極快,如鷹捉兔,粘衣貼身,勁力爆發。如對手已嚴陣以待,先發制人的時機便已錯過。如自己力微勢弱,先行出擊易暴露弱點。

82 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到;後人發,先人拳:

在技擊中,先發制人,可以掌握主動權,這是勿庸質疑的,但後發制人也有出奇制勝的妙用。主張後發制人的拳種、拳家均不在少數。後發制人,絕不是說速度要慢於對方,而是動作起動在後,動作完成在先。這就是說,後發制人的速度反而要更快。彼不動,我不動,是說絕不先動。彼微動,我先到,是說對方技擊動機,襲擊方位、所用招法剛一顯露,我即做出反應,且要在對方目的未達到之前將其擊倒。後人發,先人拳,就是說這種打法,雖發於人後,卻先於人到,率先完成技擊任務,這可說是後發制人的祕訣。

83 後發先至,後發三至,後發後至:

這三句話,是三種防守反攻的技法。這一句強調對手已進攻但尚未達到目的的瞬間,截擊要快。第二句強調反擊應採用連續進攻的戰術,一招未盡,一招即起,不容對手喘息。第三句是說如果對手拳快,則應讓過拳鋒,消其勁力,待其招勢成為強弩之末,即行反擊。這三種技法有一個共同點,即要求習武者善於掌握技擊時機,使防守與進攻達到“自動化”的程度。

84 先人發,後人至:

先發先至,是強調先下手為強。後發先至,是強調後發制人,防守中反攻。先人發,後人至則是說交手時,發動進攻要在對手之前,而制住對手卻要在對手還擊之後,不求一招奏效。這是“舊力略過,新力未生”之法。其作用在於巧妙制敵。既,我先發動,使對手應招;對手招出,我卻含而不發,使對手進之不可,退之不能,束手畏服。不以傷人為目的,而在於使敵人進退維谷,黔驢技窮。這是用高超武技使對方心服之戰法。

85 彼靜我亂,彼亂我靜。靜中用亂,亂中用靜:

在交手之時,假如雙方都不肯進招,處於“我待彼發,彼待我發”的境地,如何是好呢?這條諺語便解釋了應對之法。“靜”指伺機;“亂”指行動。也就是說,對方伺機,我便行動,對方行動,我便伺機;在伺機中不忘行動;在行動中抓住戰機。程宗 在《少林棍法禪宗》中說:“彼槍發,我槍拿,彼槍不動,我槍扎。此一紮也,不淺不深,非真非偽,明此機者,進乎技矣。”這段話便是對這條諺語的實際運用。特別應當一提的是,“彼靜我亂”時的行動應當虛實相間,其意在於“引蛇出洞”。“蛇”不出,則真打;“蛇”一出,則屬“誘”招,當變換再進。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86 拳打三節不見形,見了形影不為能:

拳經中說:“三節即三體也,手為梢節,身為中節,足為根節。三節不明,周身是空。上中下三節總要分明,上節不明手多強硬,下節不明足多盤跌,中節不明渾身是空。在格鬥中,身體三節各部都可用來擊打對手。頭、間、肘、手、胯、膝、腳處處可發,處處可用。如拳諺所說:”遠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遠了用腳踢,近了便加膝”。但是,究竟用什麼部位擊打,卻不能顯露在外形上,而是要虛虛實實,使對手難以琢磨和防禦。看似腳踢,實則用膝;看似直踢,實則後撩;看似肩打,實則肘撞。“拳打三節不見形”即是要求攻防應具有虎行無聲,龍行莫測的特點。

87 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存:

這條諺語是強調在搏鬥中須樹立克敵制勝的新年,突出戰鬥進取精神。在搏鬥中,只能思進,不能思存,更不能思退。一旦思存思退,鬥志先餒,便沒勝利的希望了。所以拳家們說:“遇敵有主,臨危不懼”“敢打必勝,勇往直前”。在搏鬥中,精神力量是戰勝對手的重要因素。

88 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

意,在這裡指進攻或退守的意識;形,指身體各部的動作。在格鬥中,自己的進攻或防守意識是不能讓對手察覺的,對手一旦察覺,有了準備,自己的設想便要落空。對手為什麼會察覺自己的意圖,原因便在於外形把意識帶了出來,暗示給了對手。比如手腳的輕微移動,身體的稍稍傾斜,肌肉的一絲顫抖,都會帶出攻防意向。高明的拳師甚至能通過對手的表情、氣息、目光的細小變化察覺到攻防意向。同樣,高明的拳師也最能掩飾自己的攻防意向,或在格鬥中不做任何預備勢,或用假“形”誘使對手作出錯誤的判斷,這樣才能“乘其無備而攻之,又其不意而出之”。為了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招法就要快速,所謂以我為主,近打快打,“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

89 肘不離肋,手不離心,起如鋼銼,落如鉤竿:

這條諺語講的是發拳出擊的要領。拳,必從拳位而發才會有力。拳位分上中下。上位在乳側,中位在肋旁,下位在胯邊。諺語所講“肘不離肋”,“手不離心”,即是講出手收手應緊靠身體,好象擰繩一樣,完整而緊湊。發拳,必須短促嚴實,擰裹而發。拳出,不但拳面有力,就是手腕、小臂也有由於擰裹的動作而具備擦力、崩力,這便是如鋼銼。收拳,是臂膊順原路而回。它不是消極的收,而是“收”中帶打。擰裹而發的拳,順原路裹胯合襠,屈膝扣足,五趾抓地。擰身時以腰為軸,快速謹嚴。

90 邁步如行犁,落腳如生根:

練拳講究“上體寬舒自然,下肢沉實穩健”。寬舒自然,是強調鬆弛而不緊張,這樣上肢才能隨時進入進攻或防守的狀態。沉實穩健,是強調樁實步穩。樁實,即落腳如生根,任敵擠、撞、頂、靠而不動搖。步穩,即邁步如行犁,一步邁出恰恰到位,擠亂敵人重心,自己可攻可襯。樁步沉實,腳步穩, 出動作既不飄浮,又不僵硬,外順內實,莊重安逸,可使同身蘊藏著的充沛內在力量充分發揮出來。樁實步穩,是各種拳法都重視的原則,而形意拳、大成拳,南拳對其重視的程度尤為突出。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91 轉身回打,其機在頭:

在拳術及器械使用技術中,有轉身回打的招法。一些人以為轉身就是亮出後背,即使回打仍感遲滯不快,且容易被對手乘虛而入。其實,轉身打法的關鍵在於“關”,掌握了“其機在頭”的要領,“回打”何滯之有?頭,是人身體的主宰。如身欲右轉,一定先右轉頭以視敵人,然後身才隨轉。如身欲左轉,也一定先左轉頭以視敵人,然後身體隨之。這各左右轉身的方法,快如旋風,決定會露出任何破綻。須注意的是,轉身回打的步法得靈活,至於是左回身還是右回身,要依據自己的步法而定,以免自絆腿腳。

92 兵貴神變,勢勢相連:

變,指變勢,也即變招。交手放對,立守一勢,難以應敵。因此,須立一勢,又立一勢,復換一勢,迅速變換,才能使能手應接不暇,而勝勢在我。如果只仗著一種招法,就會被對手洞悉虛實,不能全勝。《說唐》描述的程咬金三板斧,就屬“立守一勢”之列。換勢迅捷還不行,必須以逸待勞,或未發而先人,或待發而後應,隨時審勢,見隙而進。能用一招獲勝,決不復用第二招。

93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這是技擊心決,也就是在技擊中對自身的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可以消除由於對手身高、體壯、技強、聲望大而使自己產生的壓抑、憂慮、緊張等心理負擔,而使自己精神放鬆,情緒穩定,意志堅強,如入無人之境,從而產生必勝的信念,在競技過程中可以毫不受外界干擾地發揮自己的水平。

94 有人似無人,無人似有人。獨練時無敵似有敵,應對時有敵似無敵:

後一條諺語是對前一條諺語的具體說明。練習對手進行格鬥,逼真地運用各種招數對付假設敵的各種進攻。這樣練習,一方面加強了練習的嚴肅性、實戰性;一方面可使招法形成條件反射。這便是無人似有人。真正交手之時,應當不受客觀環境的影響,不受對手攻防的支配,象練習時那樣充分發揮,隨意自如,從容不迫,始終把握住主動權。這便是有人似無人。

95 神以知來,智以藏往。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神,指主觀直覺反應。智,指靈活、迅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智慧。知,是瞭解、把握的意思。這條諺語指出,憑直覺反應能探知對方的意圖,憑著自己的智慧隱藏起自己的意向。令敵人兩眼一抹黑,而我心中明如鏡。敵人不能瞭解我,而我能把握住敵人。這就象明眼人打盲人,佔足了優勢。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96 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意:

武術練到了化境,伴隨而來的是舉手投足均能收到技擊效果。拳腳用不著擺好動手的架式,思想用不著做好應對的準備,大腦皮層對人體手足的控制已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對突然襲擊可以本能的作出迅速的判斷和反應。意識與行動在剎那間似乎割斷了聯繫,似乎全憑著本能應對,這便是無拳無意,是習武者追求的真意。然而,無意絕非真正的無意識,恰恰是意識敏捷的反應。由意識到動作之間的指令傳遞快靠幾乎使意識與動作同時發生,看起來好象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便行動一樣,無拳也絕非真正的無拳法,而是不拘泥於拳法,相敵之情形而行之。無拳無意,是武術的最上乘境界。

97 拳打三不知:

拳打不知,是說發拳要迅雷不及掩耳。不知有三,即我不知,你不知,他也不知。這是說應對之捷,出招之快,自己尚不及想,對方尚不及反應,旁觀者尚不及看清,對手便已被擊倒,這可以說是對“無拳無意”的具體描繪。

98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

我國武術技擊的特點是連續快攻,原則是速勝。即使後發制人,也要後發先至,雙方交手不過是見上幾招的事。幾分鐘,幾秒種之內就要見個分曉。象武打電影中那種長時間的打法,並不體現武術技擊的原則。因此,武術便要求拳手靈活巧妙,勇敢剛勁,在剎那間解決對手。即“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如果幾招之內不能打敗對方,那就說明自己的本領不足以速勝,就需要長時間的較量下去。這時便不僅是比武藝,還要講體力,拼氣力了。

99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技擊中,決不能讓對手牽著鼻子走。如果你攻上,我防上,你攻下,我防下,處處依照對手招數的變換而變換,那便永遠處在被動挨打的地位。各打各的,便是避其鋒芒,揚己之長,你攻上,我攻下,你出手,我踢腳,你要我按照你的意識打,我偏要你按照我的意思打,甚至讓你根本不知道我的打法,這就奪得了主動。這條諺語的後兩句,是說不要做無謂的犧牲。已經知道自己不能獲勝,甚至必敗無疑,那就立刻撤出,保存實力,徐圖進取。

100 上步六合手,打不贏就走。上手五花炮,打不著就跑:

“六合手”“五花炮”是少林拳種中散打招勢的名稱。其招勢迅猛巧妙,往往能一舉奏效。先發制人者常常使用。諺語用這兩個招勢代指一個人善用的招法,說明這樣一個技擊策略,在技擊中,自己已經使出了最拿手的技藝,尚不能取勝,那便已說明自己的實力不及對手,就應當考慮戰術上的迂迴,戰略上的轉移,以圖“東山再起”。最好不要硬打硬拼,使自己遭受重大損失。當然,在對敵鬥爭的生死關頭,又另當別論。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101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實互用,剛柔相濟:

交手過招,不能實心眼。正所謂“兵不厭詐”,“虛虛實實”。虛實的含義有兩個。一是變招的虛實,即散手的每一招都可虛可實。如引手(或稱逗手)是虛招,可誘敵出擊,如敵尚不及反應,這一招可變為實招,可劈、可拍、可抽、可抓。崩拳是實招,應當一拳制勝。倘若被敵遮攔,就應當即刻抽拳撤勁變為虛招。這就是“彼能破,手則虛,彼不敵,手則實”。二是相搏中的虛實。就是欲打其上,先向下取之;欲取其左,先向右引之;欲制其於絕地,先賣破綻以誘之。除此以外,還要善於觀察對方的虛實。彼手上擊,下方必虛;左擊,右方必虛,前擊,後方必虛;腳踢,支撐腿必虛。避實就虛,乘虛而入。虛勁,是試探性的,因此勁力蓄而不發,柔韌有餘。實勁,是要一舉奏效的,因此勁力充足剛勁。技擊要求“虛實互用”,那麼勁力的掌握便應是“剛柔相濟”了。

102 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有柔力無邊:

剛是硬,柔是軟;剛是強,柔是韌;剛,指拳的衝擊力量快速、巨大、有爆炸性;柔,指運動綿綿不斷、遊刃有餘,和緩衝擊,化解力量。剛,還指氣盛神旺,寧折不彎,柔,還指堅韌不拔,不屈不撓。柔中有剛,是說柔拳中應當時而運用寸勁爆發。如太極散手中的發力。剛中有柔,是說剛拳中應當講究順帶粘隨。如翻子拳散打中的化勁。有剛無柔,剛碰剛,兩敗俱傷;剛碰柔,盡隨人走。有柔無剛,柔碰柔,取勝無由;柔碰剛,難以爭強。有剛有柔,才能在技擊中運用自如。可以敵剛我柔,敵柔我剛。或以柔制剛,以柔克剛;或以剛制剛,以剛克柔。隨機應變,任意而為,則無往不勝。

103 以短逼長,以閃為進,以活為主,以速治慢:

短遇長,“逼”為上。個小為短,力弱為短,拳藝不高為短,兵刃不長為短。短是個弱點。然而,短卻並非不能勝長。短欲勝長,常用的是“逼”法。逼在這裡應做接近、靠近、擠進解釋。交手雙方越接近,則長者有弊,短者得利。長者週轉不便,短者可任意發揮。如果短者見長,懼而逃之,長者鞭可及,短者必輸無疑。短勝長,閃為進。閃本是躲。如果閃就是為了躲,那是隻守不攻。閃,應是為了進攻,是躲避敵人的鋒芒,換個位置出擊。個小力弱者正面迎擊身高力大者,必要吃虧。以閃為進,避實就虛,方能奏效。短勝長,活勝死,技擊中,歷來是活手勝死手,活步勝死步,心眼兒靈活的人勝死心眼的人。活者,靈活多變之意。短者不活,弱上加弱。短者靈活,閃展騰挪,才正是發揮了自己的長處。短勝長,速制慢。持久戰對短者不利,在戰略上,短者應求速戰速決,在戰術上,也要以快取勝,或先發制人,或後發先至。

104 拳貴神速,勁發宜促:

拳出如迅雷,令對方不及掩耳。勁發宜短促,如萬均之力爆發。技擊中,雖忌諱多餘的預擺和頻繁的滑步,更不宜暴露攻擊意圖。很多拳種的技擊法講究不用預備勢,雙手下垂,似無備狀,其用意在於掩護自己,迷惑對方。以便快速搶攻。快速搶攻,不可顧前不顧後,而要攻中有防,避免搶攻失利,退守無著,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105 “攻”字當頭,“掩”字為先:

掩,遮蔽、掩護之意。攻字當頭,掩字為先,是強調“打人先護己”。攻守結合得緊密方為上乘拳術。有道是“有攻無守,破釜沉舟,有守無攻,坐以待斃。”這話固然誇張,但卻講出片面性的危害。所以,有攻必有守。左攻則右守,手攻則腳守。一手出擊,則拳攻而肘守;一腳出擊,則腳攻而腿守;一步邁出,則進可攻而退可守。保護住自己,才利於消滅敵人。狠狠打擊敵人,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古武諺精解105則(下篇)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摘自:花臉(360doc)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