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談無人機監管新規:應將固定翼飛行器納入管控體系

無人機 DJI 民用航空 深圳機場 澎湃新聞 2017-05-25

對於最近中國民用航空局出臺的一系列無人機監管規定,大疆創新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5月23日,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邵建夥在線上媒體溝通會上表示,願意在民航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將大疆研發的無人機偵測設備和無人機安全管理平臺部署到全國的機場,消除利用大疆無人機對機場產生的威脅,保障航空安全。

民航局在5月16日發佈會稱,正在建立無人機登記數據共享和查詢制度,實現與無人機運行雲平臺的實時交聯。

大疆創新公關總監王帆表示,民航局目前出臺的無人機監管規定(例如實名制、機場障礙物控制面的設定),對無人機的監管是有利的,“但是,這些規定還沒有觸及真正威脅民航客機的要害。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就算良民願意把家裡的刀都交出來,也不能解決黑社會拿刀砍人的問題。”

關於無人機實名制的規定,王帆稱,該規定並沒有對固定翼飛行器進行管控。更令人擔憂的是,該類不受監管的開源飛控可以在市場上輕易購買到,然而這類產品尚未納入監管體系,問題的癥結其實在這裡。

邵建夥表示,從2015年開始,大疆配合各管理部門進行了多種管理辦法的嘗試,比如,配合民航局嘗試無人機的適航管理工作、配合公安部進行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配合民航空管部門進行機場的航空安全保障,並在深圳機場、首都機場、三亞機場等地進行試點。

2014年底,大疆在官網公佈了全球各地區的禁飛區域地圖,方便用戶隨時查詢。邵建夥說,在國內,為保障國家安全,從2015年開始,大疆“不惜犧牲自己的市場”,主動將北京市六環以內以及其他一些敏感區域設置為永久禁飛區。

據介紹,為支持管理部門的“行為可記錄”、“責任可追溯”等要求,大疆為北京智宇祥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開發出無人機安全管理平臺,解決無人機運行監視與管理問題,使有需要的管理部門實時掌握無人機的在線飛行情況。針對違規飛行的無人機,可以獲取其起降地理位置、飛行高度、飛行速度、航向等,幫助執法部門落地查人,依法管理、有據可循。

另外,為配合管理部門在要地安全保障,降低保障的技術難度和部署成本,大疆為智宇祥雲提供技術支持,開發了無人機偵測設備,並在深圳機場、三亞機場進行了試點部署,取得良好效果。

針對民航局在5月17日公佈了國內155個民用機場的障礙物限制面的數據,邵建夥表示,民航局公佈的數據和大疆設計的機場限飛區幾乎重合,對此非常歡迎和支持。

據介紹,大疆從第一代產品開始便在所有的飛行器彙總內置了全球6800多個機場的禁飛區數據,並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改進自身的限飛區技術。

邵建夥透露,從2015年開始,大疆在國內就不斷和民航局進行溝通,討論如何完善限飛區的設計以更好地保障航空安全。

在與民航局內部溝通的基礎上,從2017年3月份開始,大疆推出基於國際國內通用標準的新版機場禁飛區設計,並應用於國內的200多個機場。運行至今以來,進一步保障了航空安全。

大疆表示,已在官網的飛行安全頁面內依據民航局公佈的數據進行更新,並通過自己的各種渠道對用戶進行宣傳。此外,符合民航局公佈數據的軟件,也會在經過測試之後儘快對外發布。

大疆談無人機監管新規:應將固定翼飛行器納入管控體系

武漢機場,紅色區域為大疆的多邊形禁飛區/限飛區策略,黑色外框為民航局新公佈的規則。

對於無人機實名制註冊的規定,王帆稱,該規定並沒有對固定翼飛行器進行管控。

王帆表示,從公開信息來看,在成都、重慶事件中,目擊證詞均指向固定翼飛行器,有可能是有人蓄意為之。我們判斷是有人改裝了航模,加裝了不具備禁飛或者限飛功能的開源飛控,增加了自動飛行能力,有預謀地造成航班干擾事件。更令人擔憂的是,該類不受監管的開源飛控可以在市場上輕易購買到,然而這類產品尚未納入監管體系,問題的癥結其實在這裡。

大疆此前聲明說,針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所述的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填報無人機購買者姓名和移動電話之條款,製造商在執行中可能會遇到諸多困難,難以滿足相關要求。大疆會就實施細節與民航局保持良好溝通,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支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這些問題正是大疆需要和監管部門探討的,不能讓開源飛控成為無人機監管的法外之地。”王帆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