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副手提出的人造天體戴森球 科學家發現疑似結構

愛因斯坦副手提出的人造天體戴森球 科學家發現疑似結構

戴森球”,是曾經擔任愛因斯坦的副手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2億km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他認為,地球這樣的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支撐其上的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而一個恆星-行星系統中,絕大部分能源——來自恆星的輻射——都被浪費掉了,目前我們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10^9。戴森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將太陽用一個巨大的球狀結構包圍起來,使得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只有這樣才可以長期支持這個文明,使其發展到足夠的高度。這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這樣一個“球體”是由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圍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戴森認為這樣的結構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並且他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

從那時起,各種各樣的設計,包括建造人工天體或一系列這樣的結構以便包圍太陽,便不斷地由一些狂想的工程學家或科幻小說所提出,並冠以“戴森球”之名。這些後續的設想沒有僅僅在從太陽能收集站上止步-許多工程設計還包括建設人類殖民地和工業基地。

愛因斯坦副手提出的人造天體戴森球 科學家發現疑似結構

在許多設計中,戴森球概念經常被理解為一個環繞太陽的人工物質球體。在回覆有關他的論文的信中,戴森說,“一個包圍太陽的堅固的殼或環從力學上是不可行的。我設想的一個生物圈的形式是由鬆散的太陽能收集器或獨立環繞太陽軌道的衛星雲(SWARM)組成。

發現疑似戴森球結構

科學家在NASA的開普勒任務曾經觀測過的十萬多顆恆星中發現一顆名為KIC 8462852的恆星有著怪異的亮度變化:它的光變曲線上也有凹坑,但並非週期性出現。有些凹坑很深,有一個深達15%,還有一個甚至深達22%!開普勒的數據顯示,KIC 8462852的光變曲線出現過深達22%的凹坑。右圖中的橫座標是某一日期之後的天數,縱座標則是這顆恆星的亮度,取正常亮度為1。在第1500天左右,這顆恆星的亮度出現了22%的降幅。

愛因斯坦副手提出的人造天體戴森球 科學家發現疑似結構

單憑這一點,就知道這不可能是一顆行星。就算是木星那麼大的行星,也只能遮擋這顆恆星大約1%的星光,這差不多已經是行星能夠達到的最大尺寸了。也不可能另外一顆恆星,因為如果有的話,應該能看見它。這樣的凹坑並非有規律的週期性出現,這一點也跟行星或恆星的說法不相符合。不管是什麼遮擋了恆星,它都一定十分巨大,寬度可達這顆恆星本身的一半。

科學家們最初的想法是,會不會是某種行星碰撞事件,這會產生出大量碎屑和塵埃雲。這些碎塊和塵埃雲繞著恆星旋轉,造成一系列凌星,有可能再現出我們看到的這些現象。這個想法的問題在於,這顆恆星的紅外線沒有任何多餘的部分出現。行星碰撞會產生大量塵埃,加熱之後則會發出紅外線。另一個想法是有一系列彗星繞著這顆恆星旋轉。這些彗星可能被氣體和其他物質構成的雲團包裹,可能產生觀測到的凹坑。另外一顆恆星離KIC 8462852相當近:一顆較小的紅矮星就在大約1300億千米之外。這個距離足以影響其奧爾特雲了,使得大量彗星被擾動進入KIC8462852附近,造成這種現象。彗星是個不錯的猜測,但很難想象有某個場景,它們能夠完全遮擋來自一顆恆星22%的星光(這是一個很大的數量)。

愛因斯坦副手提出的人造天體戴森球 科學家發現疑似結構

最後一個想法即是是看到了一個正在建造戴森球的高等外星文明。巨大的太陽能板(或者太陽能板的集群)寬達上百萬千米,有著古怪的形狀,有可能產生我們在那顆恆星的光變曲線中看到的那些凹坑。為了探查導致KIC 8462852異常行為的這一可能原因,美國SETI協會(即地外文明搜尋協會)已經將他們的艾倫望遠鏡陣(Allen Telescope Array)對準了那顆恆星,持續觀測了超過2個星期。對艾倫望遠鏡陣的觀測數據所作的分析顯示,在1 GHz到10 GHz的頻段內,沒有明確接收到任何窄帶或寬帶信號。這意味著,對於全方位向外傳送的無線電信號來說,如果KIC 8462852周圍存在智慧文明,它用於發射窄帶信號的功率不會超過今天地球文明所用能量總功率的100倍,用於發射寬帶輻射的功率不超過地球文明的1000萬倍。艾倫望遠鏡陣的觀測暗示,KIC 8462852周圍不太可能存在一個有能力建造恆星級別人造物品的高技術文明。

但是不管怎樣,隨著科學的發展,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