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下午七點的凌波門最為熱鬧,湖上棧道已被武漢班子門佔得沒有落腳之地。

這裡有肩並肩緊靠著,坐在棧道上交頭接耳說著甜言蜜語的小情侶們;

有把面前的良辰美景當做拍照背景,三五成群,比武漢三伏天還要熱辣的小姐姐們;

還有兄弟夥的打著ciba,拿著啤酒勾肩搭背,朝氣蓬勃的小夥們。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下午七點的凌波門最為熱鬧,湖上棧道已被武漢班子門佔得沒有落腳之地。

這裡有肩並肩緊靠著,坐在棧道上交頭接耳說著甜言蜜語的小情侶們;

有把面前的良辰美景當做拍照背景,三五成群,比武漢三伏天還要熱辣的小姐姐們;

還有兄弟夥的打著ciba,拿著啤酒勾肩搭背,朝氣蓬勃的小夥們。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嬉笑聲、吶喊聲、跳水聲在耳邊混響成夏日的狂想曲。

夏季狂歡,渾天然的一場水上派對。

這裡,從不空場,從不落幕。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下午七點的凌波門最為熱鬧,湖上棧道已被武漢班子門佔得沒有落腳之地。

這裡有肩並肩緊靠著,坐在棧道上交頭接耳說著甜言蜜語的小情侶們;

有把面前的良辰美景當做拍照背景,三五成群,比武漢三伏天還要熱辣的小姐姐們;

還有兄弟夥的打著ciba,拿著啤酒勾肩搭背,朝氣蓬勃的小夥們。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嬉笑聲、吶喊聲、跳水聲在耳邊混響成夏日的狂想曲。

夏季狂歡,渾天然的一場水上派對。

這裡,從不空場,從不落幕。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岸上的爹爹望著凌波門上熱火朝天的景象,愣是在梧桐樹下坐了好久。

他說,“每次家裡調皮的小孫子吵著出來玩水都會帶他來凌波門,讓他親近一下自然練練膽子也好。每次在這裡一坐,聽著蟬鳴,就不知不覺望進去了。每天到這裡玩的人絡繹不絕,哪怕天都快要黑了也有人坐著這裡吹著風喝著酒。看著棧道上的人走來走去,來來回回,總覺得這裡有股吸引力。武漢的生活就是這樣水生火熱,但是又蠻有感染力,這就是武漢的魅力。”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下午七點的凌波門最為熱鬧,湖上棧道已被武漢班子門佔得沒有落腳之地。

這裡有肩並肩緊靠著,坐在棧道上交頭接耳說著甜言蜜語的小情侶們;

有把面前的良辰美景當做拍照背景,三五成群,比武漢三伏天還要熱辣的小姐姐們;

還有兄弟夥的打著ciba,拿著啤酒勾肩搭背,朝氣蓬勃的小夥們。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嬉笑聲、吶喊聲、跳水聲在耳邊混響成夏日的狂想曲。

夏季狂歡,渾天然的一場水上派對。

這裡,從不空場,從不落幕。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岸上的爹爹望著凌波門上熱火朝天的景象,愣是在梧桐樹下坐了好久。

他說,“每次家裡調皮的小孫子吵著出來玩水都會帶他來凌波門,讓他親近一下自然練練膽子也好。每次在這裡一坐,聽著蟬鳴,就不知不覺望進去了。每天到這裡玩的人絡繹不絕,哪怕天都快要黑了也有人坐著這裡吹著風喝著酒。看著棧道上的人走來走去,來來回回,總覺得這裡有股吸引力。武漢的生活就是這樣水生火熱,但是又蠻有感染力,這就是武漢的魅力。”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看盡了城市之上的燈火璀璨,只想沉淪於它的返璞歸真、似水柔情裡。

厭倦瞭如履薄冰的生活方式,只想縱身一躍,短暫的跳脫出都市的喧囂,然後一頭扎進水裡,與東湖來場熱烈的擁抱。

唯有在夏天,我們才能痛快地把所有狂熱通通釋放出來。

別再把自己藏在最深的塵寰裡

去凌波門好好地與夏天道個別吧

不然又是一場來年再見

/

| 不太Q

| 陳 濤

| 安估嚕

"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東湖凌波門無疑是武漢人心底一片溫柔而療愈的地方。

以前的東湖水面寬闊,兩側相距30裡,前後間寬約10裡,似一片汪洋。隔岸之人彼此遙望,卻可望而不可及。

1966年4月,東湖管理處主持修建了穿湖人工土堤,即“十里長堤”,也就是現在湖中道路的主要部分。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2012年,棧橋因野泳安全隱患拆除。幾經波折的凌波門,2015年5月再次修繕,成為周邊學生和外地遊客爭相踏足的東湖景點。

東湖凌波門岸邊,豎起一塊高約2米的石碑,上邊刻有“凌波門游泳池”字樣。石碑的背面詳細介紹了凌波門的“前世今生”。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前有溫婉湛藍的東湖——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背靠擁有莘莘學子的百年學府——武大。

凌波門,這條承載著武漢半個多世紀曆史的東湖棧道,擁有武漢太多日月傳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不只有櫻花,在凌波門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貫穿了武大學子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的約會地點、在湖邊喝的酩酊大醉說過的瘋言亂語、畢業時與同窗站在棧道上的合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或許已經畢業的他們現在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有夜裡走出凌波門,踏上月光下的棧橋,靜靜欣賞東湖美景的那一幕……常常想起凌波門前的那片東湖,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想起身邊那個女孩的模樣。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64歲的爹爹,群體裡號稱“飛人”。

身體與湖面呈一條平行線,展開雙臂利落跳入湖中,激起水花與掌聲一片。他說這種跳法叫做“燕式”,像燕子一樣飛出去的感覺,飛入天空融進自然。

他三不三會來這裡跟年輕人們一起玩玩水,切磋一下十八般武藝。主要還是為了鍛鍊鍛鍊身體,孫子外甥都在國外“把自己過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五點半的觀望臺已成為跳水愛好者們的擂臺。

小到12歲上到80歲,一群不同年齡層的人因為一個同愛好而聚集在一起。

他們擁有自己的微信群,取名為“凌波門”。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太陽不下山不回家,是群內立的規矩。

每回在群裡面一吆喝,大家都會在凌波門最高的觀望臺上集合,這裡便是他們的跳臺主場。

先抽上一根菸打打趣,活躍活躍場子,再熱熱身,最後花式躍入湖中。

“跳東湖”不再是一場熱血澎湃的活動,而是凌波門夏季裡的日常。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麼樣?跳的闊不闊以啊,jio直不直?”

“蠻好。99.9,還有0.1不把你!”


每次跳水上岸,都會急切互問跳水姿勢是否標準,看看旁人拍的照片裡的自己英姿是否颯爽。

似乎每一次donghu jump都是重新拾起青春時期,年少的那個自己。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柺子們穿著泳褲插著腰熱著身,躍躍欲試,準備用最炫酷的姿勢跳入茫茫東湖裡。

仰泳、蛙泳、蝶泳給你來個整套!躍入東湖,是親臨夏天最純粹的儀式。

縱身一躍,水花四濺。這種最原始的降溫方式,爽快的感覺也來得簡單粗暴。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時間退回到2010年,武漢的一支bmx車隊,從凌波門棧橋一躍而下,車和人砸進東湖後,武漢人前赴後繼,年復一年的跳了八年。

他們用這種姿態方式捍衛東湖,捍衛它的面積,捍衛它的生態,呼籲人與自然相輔共生,也積極維護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今日,跳東湖再次燃起武漢人心中的狂熱。不同以往的是,跳東湖變成“東湖造浪”。在軍運會帆船場地造浪,造軍運會的浪,用塗鴉造起彩色的浪,隔空助力軍運會。造青春的浪、造音樂的浪、用跳湖造浪,用尖叫和吶喊造出聲浪。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火燒雲點燃了武漢的整片江湖。

秋水共長天一色,眼前的一切都是暖烘烘的,恍惚鍍著一層金紗。

夕陽餘暉拂過湖邊嬉戲的每一個臉龐,輪廓分明,畫面定格在這歲月靜好裡。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棧道下的水面飄著各種可愛造型的卡通泳圈,給向來“氣質掛”的東湖增添了一份趣味。

不少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來凌波門戲水、降暑,培養下一代人對故鄉的情感。他們紛紛與小孩一起徜徉在這東湖中,一同感受城市的溫度。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寶刀未老的爺爺帶著孫女在水中撲騰,小女孩在爺爺的保護下開心的玩著水。

孫女簡單純粹笑聲與爺爺驕傲又寵溺的神情,愣是讓我在一旁看了許久。

這個瞬間,肯定會成為她長大後一段臻貴的回憶。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武漢人捨得做的精神,把在東湖畔平凡的小日子過成了海島式浪漫。

伴水而生的江城武漢不差那片大海,東湖無疑是武漢人心中的那片海。

音響、衝浪式皮划艇,划水槳,全副武裝。帥爸就這麼帶著兒子“出海”了。

原始的衝動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在此造浪,加州生活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有隻獨角獸樣式的水上坐騎飄在湖面上,東湖此刻彷彿變身成巴厘島。

如果可以,我也想戴著墨鏡、端著高腳杯躺在“小馬寶莉”上,享受武漢炎夏的這般“海灘式”愜意。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下午七點的凌波門最為熱鬧,湖上棧道已被武漢班子門佔得沒有落腳之地。

這裡有肩並肩緊靠著,坐在棧道上交頭接耳說著甜言蜜語的小情侶們;

有把面前的良辰美景當做拍照背景,三五成群,比武漢三伏天還要熱辣的小姐姐們;

還有兄弟夥的打著ciba,拿著啤酒勾肩搭背,朝氣蓬勃的小夥們。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嬉笑聲、吶喊聲、跳水聲在耳邊混響成夏日的狂想曲。

夏季狂歡,渾天然的一場水上派對。

這裡,從不空場,從不落幕。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岸上的爹爹望著凌波門上熱火朝天的景象,愣是在梧桐樹下坐了好久。

他說,“每次家裡調皮的小孫子吵著出來玩水都會帶他來凌波門,讓他親近一下自然練練膽子也好。每次在這裡一坐,聽著蟬鳴,就不知不覺望進去了。每天到這裡玩的人絡繹不絕,哪怕天都快要黑了也有人坐著這裡吹著風喝著酒。看著棧道上的人走來走去,來來回回,總覺得這裡有股吸引力。武漢的生活就是這樣水生火熱,但是又蠻有感染力,這就是武漢的魅力。”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看盡了城市之上的燈火璀璨,只想沉淪於它的返璞歸真、似水柔情裡。

厭倦瞭如履薄冰的生活方式,只想縱身一躍,短暫的跳脫出都市的喧囂,然後一頭扎進水裡,與東湖來場熱烈的擁抱。

唯有在夏天,我們才能痛快地把所有狂熱通通釋放出來。

別再把自己藏在最深的塵寰裡

去凌波門好好地與夏天道個別吧

不然又是一場來年再見

/

| 不太Q

| 陳 濤

| 安估嚕

凌波門,留住武漢“海邊”最後的熱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